芥末堆芥末堆

应对 21 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化学习

作者:顾远 发布时间:

应对 21 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化学习

作者:顾远 发布时间:

摘要:你知道 “美第奇效应” 吗?

640.jpg

本文为Aha社会创新学院院长顾远在 “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大会” 上的发言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这次论坛是安排了直播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花时间来到这个现场呢?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现场,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更直接地相互交流,从而碰撞出意外的火花。这种现象有个专门的说法,叫 “美第奇效应” 。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在 14、15 世纪,这个家族资助了很多不同领域的有才华的人。这些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碰撞催生出了无数的创新和成就,进而形成了我们今天称之为 “文艺复兴” 的伟大运动。

美第奇家族在本质上打造出了一个社群,而任何社群想要发生 “美第奇效应” 都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社群里的人彼此之间存在有效的社交互动,如果只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而不发生任何有意义的联结,那不叫社群,叫乌合之众。

第二,社群里的人背景和专业领域各不相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非常 “跨界” 。

第三,这些人并不是抱着强烈的功利心在交流,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为了要谈成一笔生意,要推销自己的机构而交流,他们是以 “发现新观念、新思想” 为动力和乐趣

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三个条件同样可以应用在教育领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 学习的过程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者通过社交互动的方式,既促进了同伴之间的学习,也提升了团队协作、沟通、领导力这样的软技能。

  • 学习的对象非常跨界,不仅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之间,可以是家长,可以是社区、或者各界的专业人士。我把这些人戏称为 “Uber式的老师” ,他们并不是全职,而是在教学有需要的时候,贡献自己在特定领域里的知识技能。

  • 学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功利性的应试,学习的内容不限于课本,也不以学科划分,而是面向真实的世界,回应真实的问题。过去,教材就是我们的全部世界;现在,全部世界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材。

我把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之为 “社会化学习” 。

“社会化学习” 回应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一个个活泼泼的人,教育应该与真实的生活相关,教育必须有助于学习者应对未来的挑战,教育应该培养和鼓励学习者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遗憾的是,现在的主流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做到这些。我认识一位做教育的年轻人,她告诉我她第一次到农村的学校里去支教,发现孩子们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她特别惊讶,说 “难道他们不是都应该像 ‘希望工程’ 的那个大眼睛女孩一样对知识充满渴望吗?” 

现实是残酷的:不仅是农村的孩子不爱学习,城里的孩子也一样不爱学习。这真是怪不着这些孩子。每天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也解决不了他们成长所面临的真实问题,所谓的学习就意味着牢记答案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另一方面,很多研究都表明,决定人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并非学术知识,而是个人能力,比如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恰恰是学校里不教的。如果学习的内容无用,学习的方式又无趣,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孩子们不热爱学习呢?关于中国教育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今天的教育是在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内容,去应对21世纪的挑战。”

体制外的教育创新探索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自体制之外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创业者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我自己日常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和他们一起,去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性。就在前不久,我主持了一场 “社会化学习论坛” ,参加的都是一些民间草根的教育创业者。我在论坛最后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是一群体制内的校长和老师,你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有一位创业者脱口而出:“放过孩子,让我来!”

城乡结合部的“大儿童”

这家机构叫 “大儿童” ,在福建,他们服务的是城镇结合部地区的孩子。起初家长把孩子送来的时候都要跟他们讨价还价,因为在家长眼里,他们就是众多课外补习班中的一个。后来家长发现,好像这家机构做的事情有点不一样。他们经常会带着孩子们去户外学习,安排他们完成一些需要动手实践的任务。图片里的这个活动是让孩子们用蔬菜和一次性筷子,去设计一辆可以动起来的食物汽车。孩子们因为经常进行这样的项目制学习,所以都很习惯,也很有经验。他们拿到这样的任务的时候,不会说 “这怎么可能啊!肯定不行” 这样的话,而是立刻就开始讨论:“我们要挑什么样的蔬菜呢?要怎样才能让汽车动起来呢?” 在这个过程里,很多跨学科的知识就融进去了。

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这些孩子的年龄从幼儿园小中大班一直到小学六年级不等,大孩子会主动认领弟弟妹妹,一起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能力——团队协作、人际沟通、自信心培养等,就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孩子们在真实生活中的自然发展。

这个场景也很典型。大儿童和镇上的一家超市达成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孩子们被带到超市里开展学习,要对超市的营业员进行访谈,还要学会观察超市的物品和店内的陈设,以此来学习数学、美学,锻炼语言表达。趴在地上的那两个男孩在设计收集营业员的问题,他们平时都是很内向很安静的孩子,我们看看他们现在这个状态。后来这个团队告诉我他们的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只要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其实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分心会走神,也不需要特别的去管理纪律,去约束他们。

“大儿童” 带给孩子们的就是很标准的 “社会化学习” 。其实里面用到的很多教学方式,在很多体制内学校里也有尝试,但是对于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而言,采用这种社会化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作为一种对所谓正规教育的补充,更不是偶尔一次单纯的课外活动,而是在从整体上重构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同时把更多社区、社会的资源纳入到学习的组织中来。

为什么这些体制外的教育机构在纳入 “社会化学习” 时会更主动,也更彻底。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些(创业)机构没钱没资源。因为买不起昂贵的教具,所以只能就地取材;因为请不到外面的名师,所以要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比如有些课其实某些厉害的家长就能设计实施;因为当地没有少年宫、美术馆这些高大上的地方,所以就和便利店、社区合作,同样能设计出不同主题的课程。

第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机构心里有孩子,而不只是在做一份工作。在 “社会化学习” 的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始终是处于中心位置的,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校的管理为中心。只有将学习者置于中心位置,社会化学习才不会变成只是一种授课的技巧,更不会只是为了让课堂 “看起来” 有趣。“大儿童” 有一位同事,以前是当地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刚来的时候,有一次她很诚恳地对团队说:“说实话,我觉得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上课上得比你们好非常多。” 当时团队有人就问了一句:“那么好的课,孩子们的反应是什么呢?” 那位新同事回答说:“孩子们很乖啊,很安静。” 后来,她听了一堂大儿童的绘本故事课。课后这位老师非常激动,她说:“我终于懂你说的那种感觉了。真的是孩子,真正的课堂是属于孩子的。”

第三个原因是这些机构普遍具有一种 “创业家气质”。创业家气质意味着这些机构不会拘泥于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为了实现心中的教育梦想,他们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好。创业家气质还意味着他们不仅仅是专注于把某一堂课上好的教育工作者,而是会考虑如何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体系,一个不断改进的业务模式,从而可持续地提供优质的教育,并传递给更多的学习者。为此,在运作上,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与体制内教育很不一样的做法。

蜂窝:提升儿童网络素养

这是另一家教育创业团队,叫 “蜂窝互联网实验室” ,专注于为7-16岁的儿童提供提升网络素养的教育产品。

他们有一句口号:“学校没教会我们的,让互联网来!” 很多学校和家长都会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而这家机构却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从 “消极的电子产品消费者” 和 “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变成一个积极独立的行动者、学习者、思考者。

他们结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网络素养,并且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能力,每个能力都制作成相应的能力卡片。孩子们面对真实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能力卡片去解决,就像游戏闯关一样。

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他们自己提出来的。每周蜂窝团队会向孩子们征集问题,票选出来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在周六的晚上一起在线讨论。这个讨论的过程不是上课,而是协作孩子们自己去动用网络素养去找寻答案。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从男生女生有什么不同、外星人存在吗,到如何破解网络谣言,如何保持友谊。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很多闯关活动和在线讨论的协作设计并不都是由蜂窝团队自己完成的。蜂窝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懂设计又关心教育的志愿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他们中间有些是家长和老师,很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教学设计。蜂窝甚至还尝试过将自己的日常工作过程在网上直播,以便让更多人可以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并有兴趣参与其中。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蜂窝的整个教育模式是高度开放和开源的,过程中构建了不同的社群,有协作者和学生的社群、家长的社群、课程开发者的社群,甚至还有学生自发组成的社群。孩子们是如此的喜爱蜂窝,以至于他们自发地建起了一个QQ群,叫 “让蜂窝不死” 群,讨论如何帮助蜂窝更好的提高质量,找到用户,因为他们知道蜂窝还处在创业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我所在的机构Aha社会创新学院联合澳门同济慈善会共同发起成立了 “群岛教育加速器”,就是为了发现和支持更多这样的教育创业教育创新者,形成一个社群。

我们支持的方式并不是纯粹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而是非常鼓励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联结。我们有自己的微信群,里面会交流各种与创业和教育有关的话题;每个月都会由一支创业团队围绕教育和创业分享他们最擅长的内容;我们还会请往届的校友——就是前一期加速器毕业的团队,来做分享。既然我们在倡导 “社会化学习” ,我们自己用的方式也必须是符合 “社会化学习” 理念的。

我很高兴地看到体制内的很多教育工作者们也正在积极地发生改变,尝试社会化学习,帮助自己成长,也帮助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是我们支持的另一家教育创业机构,叫 “学愿桥”,他们服务的群体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准确的说,是 “独努英师” ——独自努力的英语教师。

这些老师往往比较年轻,教龄在五年以下,大多身在四五线城市或者乡村,迫切希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但又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方法,找不到同伴。学愿桥采用了社群学习的方式,一期课程招收一批这样的老师,每周有一次线上的直播课,平时在微信群里老师们会相互交流教学上的问题,老师们完成的作业也经常需要发布到群里接受群友们的评价。学愿桥充分利用了现成的免费的工具来组织实施教学,比如练口语,有一款手机应用叫 “趣配音” 。老师们就两两配对,为电影片段配音,既可以跟原音比对,矫正发音,也可以相互改进,其他老师还可以给他们点赞。这样的教学方式又有趣,又有效,还不花钱,很受 “独努英师” 们的喜爱。

还有一位老师也很典型。她是北京一所中学的老师,我和她是在教育产品设计微信群里认识的。她非常喜欢我提出的 “Uber式老师” 的主意,然后真的就去实施了。

有一个网络平台叫 “在行” ,来自社会各界的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注册自己,他们被称为 “行家”。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在平台上约这些行家,就自己的特定问题寻求解答或者建议。这位老师主动联系 “在行” ,让他们推荐了不同领域的 “行家” ,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向行家们提问交流,最后学生还会将自己的交流过程和收获写成一份学习报告。我也答应做一回这个项目的 “行家” ,下周我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就会和几个学生做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学习体验很受学生们欢迎,学校现在正在考虑把这项实践变成一项更加正式和更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未来的教育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 “放过孩子,让我来!”,而是 “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来。” 

体制内的教育和体制外的教育在推动社会化学习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交流碰撞,更多的合作和相互的学习。而在我们尝试用更为社会化的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社会化学习者,用社会化学习的方式让自己不断成长。

我们今天在场的诸位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社会化学习、推动教育改变的 “美第奇” 式的社群呢?我很期待。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Aha社会创新学院)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Aha社会创新学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Aha社会创新学院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应对 21 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化学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