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通关计划】中文学校两三事和AP考试

作者:许晓秋 发布时间:

【通关计划】中文学校两三事和AP考试

作者:许晓秋 发布时间:

摘要:为什么历史悠久又遍地开花的中文学校会成为华裔孩子心中的“梦魇”呢?

微信截图_20170717145210.png

芥末堆注:本文来自中文学校 “中文之路 Chinese Pathway "的创始人许晓秋,“中文之路”是一所以“认真负责地做一所有意思的、有意义的中文学校”为目标定位的中文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语言能力选择和编写课堂和课外学习内容,力求让孩子们学有所用,激发内心驱动力并找寻到身份认知。

许晓秋,湾区中文学校“中文之路 Chinese Pathway”的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育心理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和硕士生(中文老师)课程实践导师;美国培生教育集团语言测试部高级经理;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斯坦大学国际夏令营主管等;其文章在各大学术期刊发表,同时还担任多位湾区知名教育 CEO 和创业家的中文老师。

转眼中文之路已经开到了第三个学期,期间的心路历程可以满满的写本书。一路上老师和家长们的陪伴是最让我感动感激的,“中文之路” 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喜悦的,每一个周末都有 “回家” 的感觉。

期末将至,在这里也随便谈谈中文学校的两三事、家长常常问到的AP中文考试以及我们的学校“中文之路”。

导读:中文学校观察记

通过周围的所闻所见,我们发现很多华裔孩子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被爸妈逼着去上中文学校,经历苦不堪言;长大了以后再回顾起中文学习,也是心有余悸。为什么历史悠久又遍地开花的中文学校会成为华裔孩子心中的“梦魇”呢?

在语言教学这个领域读了本科硕士博士,教了很多年书,参观评估了无数的语言课堂,也培训了一些中文老师,我在这里先谈谈我观察到的中文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吧。

 1、教学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其实语言教学早已经从五十年代流行的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和翻译教学法)演变成六七十年代流行的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教学法)。

再演变到上世纪末开始流行的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CLT, 沟通式教学法), 以及现在的以沟通式教学法为主的百花齐放,比如 Project-based (基于项目的教学法),Task-based (基于任务的教学法),Immersion (沉浸式教学法), 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 (阅读和故事教学法) 等等。

教室里老师的角色也从“主导”变为“引导”,课堂里面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而是老师推动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体”变为学习的“主体”。

一般美国的外语课堂(包括中文外语课堂)即使不是全部基于 CLT,也多少会融入很多 CLT的因素,并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motivation)。但是通过观察,现在很多的中文学校使用的竟然还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或“听说教学法”,这样的现状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的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著名的二语习得专家 Stephen Krashen (也是我以前导师的导师)有一个关于外言学习的Affective Filter (情感过滤器) 的理论: 如果学习者的兴趣和能动性高,那么他学习外语的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学习者是被逼着学习的,他自己没有兴趣和能动性,那即使语言学习有一定的成果,也是暂时性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效果 (尤其是实际运用效果) 并不会很好。

640.webp.jpg

中文之路 · 互动形式的课堂活动

想一想,孩子们平时在美国学校的课堂里都有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一到中文学校的课堂,就得正襟危坐,用我们几十年前学英语的方法来学中文,反复的无意义的听写背诵,孩子们也真是不容易啊。

640.webp (1).jpg

中文之路· Circle Time

2、师资没有门槛

除了过时的教学法以及令人堪忧的学习效果,美国的中文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招聘老师的门槛普遍非常低!

不管你有没有教师资格证,以前有没有教学经验,甚至有没有当老师的潜质,基本上只要你会说普通话,平时或者周末有空,能接受微薄的工资,就可以当上课后班或者周末班的中文老师。而且上岗之前和之后都没有系统的培训,基本上就是给老师一本课本和一本教学参考,教室门一关就任其自由发挥了。

关于“会说普通话”,其实也大有文章,首先“会说”和“说得好不好”有区别,即使说得标准,能不能表达流畅又是一回事。有的老师上课自己词不达意,一会中文一会英文,听着都让人捏把汗,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教出中文表达生动流畅的学生呢?

640.webp (2).jpg

不懂学生需求,失去课堂管理的教室

从师资来看,我觉得美国的教师培训非常重要。倒不是说美国的教师培训本身有多好多成功,至少经过培训之后,老师们能了解到美国的课堂管理、美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了解到培养孩子并不只是多背几个字,而是培养一个现在在课堂里能“快乐学习”的孩子,一个将来在社会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孩子。

要知道我们的华裔孩子虽然看起来和中国小孩没什么大区别,他们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的教育,照搬我们小时候的中国教学法来教他们,是一定行不通的。

640.webp (3).jpg

中文之路 · 课堂结构
全班、小组、个人,学生可以有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3、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不相关

在语言教学中,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这一点和人类的记忆学也有很大的关联:为什么有的东西我们没有怎么强记就过目不忘?为什么有的东西背上几百遍还是很快地灰飞烟灭?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背的政治书,当时滚瓜烂熟,现在你还记得几句?

语言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的东西和小朋友们平时的生活完全脱节,纯粹就是为了学而学,每次上课就是记住几个词,或者记住几句儿歌童诗,学完了也完全没有应用,学习兴趣能保持吗?学习会有效果吗? 

举个例子,如果今天学个“打油诗”,明天学篇“针对第二语言的交际用语”,后天再来背一段三字经,学习目的就是看你那天能不能大声的朗读,或者之后词汇测试能不能拿一百,这样的学习一开始还有些新奇感,时间长了孩子们都要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些?我学了这些以后能有什么用?

640.webp (4).jpg

脱离实际的语言教学

按照这种教学方式和内容学下去,长此久往,孩子们越长越大,越来越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就会越来越失去学习中文的兴趣和动力。可是,对于华裔孩子来说,他们究竟需要学什么样的中文?什么样的中文是有意义的?

4、中文AP考试

到了高年级,唯一的中文学习目的/动机就变成了  AP考试。家长可能对 AP 中文考试还不甚理解,那么 AP 中文考试到底有多难呢?我根据2016年AP考试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做了以下图解:

640.webp (5).jpg

大家可以看到,大多数的考生在中文AP考试中都可以拿到最高分5分 (extremely well qualified) , 剩下的至少也能拿到3分(qualified) 和4分 (well qualified) , 不要忘记这些数据里面也包括了兢兢业业刻苦学习中文的非华裔孩子。

再来看看美国人民最爱学的外语西班牙语,拿4分是最多的,拿3分和5分的考生比例差不多,还有10%的人考试结果是not qualified。

640.webp (6).jpg

接着来看看排名第二的法语就稍微悲惨一些,拿3分是最多的, 还有20%以上的人考试结果是 not qualified 。其实这只是学外语的 AP 成绩,如果大家看看别的学科的 AP 成绩,还有更加悲惨的。

640.webp (7).jpg

AP 中文考试相对于别的科目拿高分真的没有那么难,以至于 AP 考试的 Senior VP 发了这样一条twitter:AP 中文考试的成绩完全不是正态分布,几乎是只要你能考完拿到分数,结果就是“通过”。

640.webp (8).jpg

所以常常有些中文学校做宣传的时候说他们的考生通过率是100%, 或者100%的4分和5分, 这并不是可以炫耀的资本。

换个角度说,如果大家的终极目标只是 AP 考试,十几年的周末、风雨无阻坚持上课的华裔孩子和在学校选三四年中文选修课的非华裔孩子的结果(中文水平)是一样的了,但是从家长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来看却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中文学校出来的孩子都把这段经历视为不堪回首的“梦魇”,这是为什么?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640.webp (9).jpg

ABC 把中文学校的经历视为不堪回首的“ 梦魇”

说得有些远了,只是想说如果大家的最终目标只是AP考试,只要你不停的施压,也许孩子在哪儿学怎么学都可以。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让孩子对中文保持一定的兴趣,学到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学到的不仅是语言,而是语言的应用,是一种对文化和生活的态度,一种符合学习记忆曲线的学习方法,是一段可以让孩子长大以后回忆觉得是“收获”不是“梦魇”的经历,也许现在很多的中文学校都很难做到。带着这种思考和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中文学校的信念,“中文之路”应运而生了。

640.webp (10).jpg

中文之路·学生自制视频做项目报告

5、中文之路 Chinese Pathway

我们的目标:认真负责地做一所有意思的、有意义的中文学校。

  •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语言能力选择和编写课堂和课外学习内容

  • 每个学期都有和课程相关的需要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的项目

  • 每一次课学的内容都潜移默化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不断循序渐进的学习

640.webp (11).jpg

中文之路·五六年级——中国的四大发明项目

640.webp (12).jpg

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我自己负责的是5-6年级的中文教学,我和大家说每次2个小时的课,我们的备课时间都超过20个小时,大家都表示不解,说我效率太低。但是看了我们的教程和课堂使用的PPT等之后都理解了,还有点小“感动”。真的,是把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在教,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喜欢。

640.webp (13).jpg

中文之路三四年级·课堂活动,边玩边学中文

其他的年级也是一样,1-2年级每次的作业纸和课堂练习老师都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设计,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来做项目,实现个性定制化和因材施教。连颜色和图形都要挑小朋友们喜欢的,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利;3-4年级的项目动用了北大的邀请函设计学期的项目-我的北京游,每次上课载歌载舞,各种人物角色表演,欢声笑语一片。

640.webp (14).jpg

中文之路·复活节活动,捡彩蛋学中文

微信截图_20170717153224.png

中文之路·中美小笔友 通过 Classin 初次见面

家长的反馈是,终于有一所和在主流学校无缝衔接的中文学校。没有价值观的强输,没有不知其意的练字,更没有脱离实际和应用的教学。我们想做一所让孩子们学有所用,激发内心驱动力并找寻到身份认知(Identity)的中文学校。

 再说说我们的老师,中文之路每个教室都有两位老师,其中的主导老师必须有美国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和在公立/私立学校沉浸式中文项目全职任教的丰富经验,其他的老师也至少需要有在中文课后班或中文学校任职三年以上的经验。所有的老师都是科班出生,具有语言或教育硕士或以上学位,来自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她们在学校都是口碑很好的老师,拥有和学生、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并且经过严格的面试和选拔录取的,是非常优秀的中文老师团队。

在办学期间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挑战, 在挑战中不断的学习和调整项目,每一个老师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把这个学校当成了一个大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次次的例会、一次次的课外活动、一次次的集体备课,每个老师都是积极的参与,没有任何推脱,很庆幸的有这样的优秀的团队一起把学校一砖一瓦的搭建成功!

学校到今天还有一个大功臣就是家长。学校新建,总有一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但是绝大部分的家长都一直给予最大的理解、帮助和鼓励。所以我们要做的也是一定不能辜负家长和孩子们的期望,尽全力做一个“对得起大家”的中文项目。

最近刚刚做完家长问卷,100%的家长都对学校总体表示满意,家长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改进的方向。感谢每一位完成问卷的家长,学校一定会根据你们的反馈对下一学年的项目做出更好更全面的调整!

本文转自中文之路,作者许晓秋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文之路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文之路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通关计划】中文学校两三事和AP考试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