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六):技能的培养问题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六):技能的培养问题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摘要: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技能的学习,但却是技能学习的起点。

今天,我们讲讲技能的培养问题。虾子曾问一个朋友40个课题中,这位朋友最喜欢或需要哪些部分?这位朋友答复:技能的培养问题、支架式教学的系统解决方案、知识的应用与问题解决训练三个。从这个答复中来看,虾子和欧阳看到的是:其实大家更加关注“做”的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实践”。

关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争论,之前有简单的提过,这里也不打算争论。不过,虾子比较喜欢的有两句话,一句是“快速行动,比深思熟虑更重要!”;另一句是“总体而言,实践总是先行于理论。”

回到我们的课题:技能的培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是先把知识分类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知识的运用”。(备注:教育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把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而程序性知识对应的是技能,但是准确说,指的是技能在大脑中的知识存储。因对阅读影响不大,本文中视“程序性知识=技能”,不做严格区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例如:四则运算,也就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种运算方法。书上教的时候,总会教授它们的计算原则,当然包括相关的推论,甚至是一些技巧性的经验小结等。这些都可以被陈述出来,它们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认为的“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关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书上分别是怎么“说”的。

接下来,有一些小伙伴,掌握了这些陈述性知识,就开始解题。然后就发现,有些题目虽然学习了基本的“陈述性知识”之后,还是不会解。这个时候我们就说,这些“学生还没有真正学会”。也就是还没有变成一种“技能”。这就是我们说的“程序性知识”。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里会有一个小问题:从教学角度来说,“掌握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运用”是两个阶段?还是两个方面?“程序性知识”(即:技能)的学习一定要以“陈述性知识”(即:关于技能的相关表述)的学习为前提吗?

这一点,教育心理学上还有明确的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技能的学习,但却是技能学习的起点”。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认为,应该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陈述,然后再进一步掌握其应用。这个就是我们通俗讲的“理论课”的理论依据。进而,相应地“掌握其应用”某些被称为“练习课”、某些则被称为“实践课”。

大体来说,这样的说法也比较符合大家的经验。但是在某些领域,这个观点也是会被挑战的。其中,有两种例外情况是这样的。第一种情况是:打篮球。许多人并没有上过什么“理论课”但是也学会了。虽然不一定能成为专业选手,但是说“学会了”应该也不算过分。这种情况如何解释呢?

其实,这种情况还是算比较符合教育心理学所言,因为一来“专业选手”是很难不通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来提高的。而“专业训练”,是一定会被“教授”某些训练方法的。因此,这样就符合理论了。另外的话,即使是非专业的训练,看似没有“被教授”,但可能说明,某些“陈述性知识”可能不是以“非常正式的方式”被传递的,它们可能在不经意之间通过简单的示范或者口述而传递。这样的话,说: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技能的学习,但却是技能学习的起点”。还是勉强说的过去的。不过关于这一点,过会儿我们还会从另外一个视角进一步说明。

另一种情况则是在某些领域,尚未构建起理论体系的时候,应当如何处理。就比如说,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它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技能的掌握方式,都有许多传统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

这两种情况构成了技能培养的第一个问题:技能培养是否应当通过陈述性知识(包括对“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陈述,下同。)来传递?

就人的天性而言,人们对陌生领域的学习,其实是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欲望的。当某种动机出现时,例如:我们觉得某个领域的知识有趣、有用,而我们又觉得自己能掌握它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去探索它。但是这种探索如果缺乏指导,而又为探索者所掌握的话,通常会有一种“实践出真知的味道”,更甚至于出现“无师自通”、“高手在民间”等的现象。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来讲的话,似乎也是认同这一点的。这就是我需要讨论“技能培养是否应当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这一点的原因。

更进一步,这还会引起第二个问题:技能培养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操作?因为如果能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好地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信息加工”过程。所有的知识都将被“信息化”,并加以有效的组织。

而如果不能的话,在线教育将会失去半壁江山。因为教育心理学还认为:技能从心理表征的角度来看,分为两类,一类是动作技能,一类是心智技能。并且“任何技能类的知识,都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获得相关的活动经验的,并进而通过习惯的形成来掌握相关的技能,例如:游泳。”显然,在互联网线上部分玩实操,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以动作技能为例来看,它的形成包含几个阶段,有两种较为流程的阶段模型,内在逻辑也差不多。

一个是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认知阶段:指知道相关的陈述性知识; 联系阶段:指把整体的动作,分拆为N个组块,并使组块之间发生自然的联系; 自动化阶段:也就是我们说的习惯成自然;

另一个模型是冯忠良提出的四个阶段模型: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操作的熟练;增加了一个“定向”阶段,实际上是细化了学习目标,大同小异。

而心智技能有两点是明确的:(1)心理学家把心智通过肢体动作对外操作的分为:动作技能,而把通过心理活动对内操作的分为:心智技能。(2)心智操作的基本流程与动作操作流程是类似的,根据冯忠良的模型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但是心智技能的细化是不明确的,《当代教育心理学》2007年4月第2版这一版中是这样说的:“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问题,心理学界至今仍无定论。”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在于,冯忠良模型中的,是以原型为讨论对象的,但是他没有解释“原型形成”,而“原型形成”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在原型操作过程中,这个原型还需要经过调整,然后才内化。这个部分是没有定论的。前苏联学者的模型总结是五个阶段:

1. 活动定向阶段:这是个准备阶段,目的是领会活动任务;

2.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这个阶段是利用实物来演示;

3. 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即用语言对实物演示过程进行“陈述”;

4.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即“陈述”通过语言机能,被组织为大脑意识,不仅包括语言信息,可能还包括将陈述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5. 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里的内部言语活动,是指自己觉得懂了,心智技能是自己习惯的、自动化的;因为不需要考虑“交际交流”,只是自己觉得熟练即可,因此被称为“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在企业管理领域,其实是非常强调实践的。因此企业领域,大量的实践都被以一种“流程化、标准化”的实践所统治着,这种标准化,甚至被冠以“全面流程管理”之类的殊荣,其背后可行性的依据之一就来自于“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主要是以流程形态进行标准的。”换言之,它们是可以被表达成“陈述性知识”的。

现在我们需要正式地来回答这两个问题“是否应当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以及“能否通过互联网来培养”?然后我们还会简要提提实践的相关要点。

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否应当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前面我们提到了“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是需要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的。但是我们也提出了两个有挑战性的场景。

但是,我们自我检查一下,其实我们有没有偷换掉一些概念,或者改变一些前提?其实是有的!因为教育心理学,写作的视角其实是一个教师的视角,如果是一个教师,他肯定要教你的嘛,如果他要教你,那么他一定会把“知识”“陈述”给你(也就是我们说的“陈述性知识”)。而我们在讲打篮球的时候,其实是在讨论“以一个学生视角”来学习的,这两个是不同的。因为学生可能确实是在实践中通过自身体验的,而不需要靠所谓的“教学”?这样看起来学生确实有可能“仅凭兴趣,无师自通” ?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因为无师,在上述讨论中主要是指“无老师”;但不一定没有教材。如果出现了“教材”就一定有“陈述性知识”!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没有实体的“教材”,但是有“示范”。这种情况“示范”就是“教材”,而且可能是很好的“教材”。当然,作为学生也许还会否定自己学习了别人的示范。因为教育心理学里还有一句话:“学习者一旦学会某种技能,例如:游泳,反而可能忘记了或不能明确说出游泳的动作步骤和规则。”这句话是衔接在之前我们提过的之后的所有技能类知识的学习,实际上都需要以实操为基础。即:

“任何技能类的知识,都是需要实际操作,才能获得相关的活动经验的,并进而通过习惯的形成来掌握相关的技能,例如:游泳。学习者一旦学会某种技能,例如:游泳,反而可能忘记了或不能明确说出游泳的动作步骤和规则。”

也就是说,学生可能是通过经验学习的,它们只关注“技能”的掌握,而不关心“陈述性”知识为何!他们甚至真的认为自己能“无师自通”(尽管这个观点并不正确,或者效率极低。)!而老师,因为履职的必要,通常需要以陈述相关知识为起点。但这样的方式,往往又导致另一个重要的情况:脱离实践。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上,其结果就是大量的“哑巴英语”出现。这看起来是一个矛盾点。一些聪明的老师,可能会因此选择另一种教学方法,即我们说的“体验式教学”。先做,再总结,提升到理论高度。他们也因此声称自己是“实践派”。

这种做法,挺好;线下也挺奏效。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在线上玩体验式教学吗?是否相关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体验式教学呢?比如我们搞一个“体验式编程”?“体验式数学”?“体验式数控操作”?之前我们提过了,线上的形式,更多会强调“信息加工”的逻辑,虽然它与“体验式教学”在理念上并不会有直接的矛盾,但是操作起来,“信息加工”的逻辑会更强调“针对性”。而“体验式”的起点则是从探索开始的。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更加像是在讨论,学生到底是自学成才的?还是需要老师的辅导成才的?当然老师辅导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包括:亲自授课、制作优质的教材、制作示范视频等。而我们的结论,根据我们的场景:“在线”,我们倾向于认为“更多提供”“优质教材或示范视频”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认同:应当通过陈述性知识来传递。这即是现在视频教学(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存在的前提,也是翻转课堂一类实践存在的前提。在这些领域,应该说可以挖掘的点还有很多。例如之前,我们讨论过的第四篇文章《传统的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4):知识的分类学习》就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这个领域。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实践里,会要求“教师”这一传统角色,发生一些变化。这一点,我们在第35篇《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谁的改变?:(1)教学设计者的改变》、第36篇《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谁的改变?:(2)教师角色的改变》、第37篇《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谁的改变?:(3)对传统学校的挑战》中还会去讨论他们。

虾子和欧阳都认为,如果互联网教育真的生根发芽,传统意义上老师的角色是一定需要发生改变的。这种改变就好比“淘宝”对“传统零售”的冲击,是一样的。而所有熟悉教育心理学的人,其实也都认同:老师应该成为导师,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从技术角度来说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内容(教材或者视频)制作至不需要老师干预,学生基本就能掌握的程度。我说的技术,是指教育、教学相关技术。但是,老师们不用担心自己不被需要了,未来会要求老师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被需要。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教育、教学相关的技术,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导师”取代“教师”这样的情况,也一直在发展,在企业领域的“企业教练”正式以这种方式存在的。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在部分地回答第二个问题了:技能培养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来操作?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技能分为两个类别: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可以知道目前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暂时还不能支持对我们的动作技能训练,心智方面看起来也比较的困难。但是,前文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是可以被“陈述化”的。并且我们也主张通过“陈述化”的知识来教学。而且关于这种学习的教学效率的挖掘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个道理,就好比一本教我们游泳的教材,虽然不能教会我们真正学会游泳。但多少还是教会了我们关于游泳的知识和各种动作要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算是金庸小说中的“王语嫣”了。将其发展至极致的效果,也就是站在慕容复旁边指导一下慕容复出招。当然,这样的效果,也就是算个60分。因此,慕容复最终也只是个二流货。无法成为一等一的高手。但是大家也别小看慕容复,好歹人家也算个高手。王语嫣嘛,至少也算是个人物。

读到这里,部分童鞋可能要失望了。言下之意,无法成为一等一的高手,多少有些遗憾。但是,我们还有但是的。两个方面:第一,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虽然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但应该还是很有前景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优酷或者在腾讯上搜索一个BBC的视频,叫《人类心智:大智初开(1)》在15分钟~22分钟之间,介绍了一个奥运体操选手的训练方法(见下图中的选手),可以进一步地改善技能的掌握,并且它统一了动作技能的掌握和心智技能的掌握问题。比较科幻,推荐看看。同时也建议大家把《人类心智》这个纪录片都看看,应该也蛮有启发。

第二方面,来自这个时代的特性。这个时代,被誉为“知识时代”,知识型员工会越来越多,而企业员工也越来越需要在工作使用他们的生产资料:知识。这一点强调得越来越多,但是还不够。按照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提出者德鲁克的观点,这样的时代会出现这样一个特征:“曾经是知识的东西正在变成信息,曾经是技术的东西正在变成知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德鲁克口中的知识,是非常强调其“效用”的,也就是说他说的“知识”主要是指“在社会上有用途的程序性知识”。因此,我们换一个说法就容易理解了:“曾经的那些能解决问题的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正在经由互联网等方式得以‘陈述化’,并进而成为‘信息’,人们越来越容易地、可以顺藤摸瓜地掌握它们;而一些过去的技术,在被写入教材时,越来越被强调其用途,人们以‘知识的用途’来组织‘技术’的‘陈述化’,而将这些技术逻辑,以生产为目的,加以综合应用则成为一种新的知识”。

知识的掌握效率必将应时代的要求,要求极大限度的得以发展。这也是虾子和欧阳强调“《传统的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4):知识的分类学习》”一文重要性的原因,它可以说是“在线教育领域”的基石之一。因此,第21篇文章《追求极致的有效学习——基于脑特性的学习原则:(4)重拾“知识的分类学习”,知识掌握的芯片化》我们还将进一步讨论它们。而这一切讨论的基础正是“越来越多的技能会以陈述性知识的方式出现”。如果大家有空,再去读一下德鲁克《功能社会》一书第14章《从资本主义到知识社会》中对“知识”和“知识社会”的专门讨论会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刚才也谈到了视频学习,虾子和欧阳的观点:视频也好,文本教材也好,其实它们都是载体,是工具。而其中包含的教学逻辑才是关键的。当然,视频相比文本教材的优势在于“多通道”,即可以调动更多的视听加工。但是它也有劣势,造价较高,技术复杂等。虽然现在看起来网络要走向4G了,视频也许能买个好价钱,但是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体验还是至关重要的(效率和效果),哗众取宠的教学资源比比皆是,简单有效的内容反而少得可怜。这一点附带说一下。

临近最后,我们再简要说一下:技能培养的问题。

要说的有两个要点,我们不详细展开。一来其他篇幅中都会谈到它们,二来在本文中展开篇幅又过于冗长了。两个要点如下:

1. 所有技能的掌握都是需要练习的,因此有效训练是个课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8):小步子教学与有效强化》中我们还会再讲。

2. 技能培养,其实就是游戏化中,谈的比较多的“养成问题”,可以多参考一些游戏养成中的一些设计经验。

末了,还想谈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发现许多人不喜欢理论,而更强调实践。这一点,虾子和欧阳觉得,有一点“恨屋及乌”的味道。因为从上述的分析来说:学生都是喜欢“实践(体验)”多于“陈述性知识”,但是负责“教”的人,其实却不得不从“陈述性知识”开始。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学什么技能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学习“技能”的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它们是有用的,所以学习它。但是传统教学几乎不强调我们学的那些知识有哪些“用途”?这一点违背动机原则。例如,学生们大多数对高等代数一类的课程,不感兴趣,其原因并非这个学科没有魅力,而是学习者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回想起来,十几年前,中小学教学中还是有“应用题”的,后来据说因为“难度太高”,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就被“课改”了,至今貌似也没有恢复。其中细节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清楚,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无论中学还是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其实践意义方面,几乎都有这个问题。

难怪,大家对“知识”、“理论”越来越“鄙视”,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在实践中确实不知道怎么用?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这就是所谓的“恨屋及乌”,所有相关的知识都被“株连”了!

【推荐阅读】

传统的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五):错误概念的转变问题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六):技能的培养问题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