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可怕的是,中国人却在离星空越来越远

作者:东瓜 发布时间:

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可怕的是,中国人却在离星空越来越远

作者:东瓜 发布时间:

摘要:有人说,学会仰望星空让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并区别于其他生物。而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精巧,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人却好像离星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有人说,学会仰望星空让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并区别于其他生物。如今?星空好像已经成了营销狗们的专用玩偶。

7月23日,NASA召开例行发布会,告诉世界,他们在1400光年外“找到第二个地球(finding another earth)”。经国内各类媒体报道转发,各标题党发酵,好像人类已经打包好行李随时准备手牵手私奔到开普勒452b。到了下午,营销狗们开始热血沸腾,类似于“科技穿透了1400光年来向我们证明,世界不止一个地球,未来不止世界”这样的鸡汤营销案开始刷爆你们的朋友圈。

太多人饱含着对“另一个地球”的憧憬,然而事实上,开普勒452b并不比地球耀眼,也成为不了我们的新家,它只是NASA一个为期4年的观测任务中发现的一颗从相对位置、运动状态与大小上类似地球的星球。这也只是一场例行的发布会,科学家们分享自己的新发现:通过这颗星球我们可以参考地球十五亿年后的样子,只能算是离找到“另一个地球”又近了一步。

可是无论发现是否轰动,NASA都一直在发声,而说起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探索及热议,恐怕只能想起那些位政治气味十分浓厚的“明星宇航员”。

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精巧,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人却好像离星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懂的人在自high 不懂的人在乱high

除了萌萌的“月兔地球车”在微博上火了一把之外,中国的天文学一直给人一种处于静默状态的感觉,没有一个类似NASA的机构会不断发布那些有趣的新东西。

(月兔地球车一度触动了微博网友的萌点)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天文学界也曾研究出不少成果,如嫦娥二号在离开月球后其实掠过了一颗小行星,这在天文学界的成果并不比拍到冥王星高清照差,国外的机构都关注到了此事,而在国内,此次事件除却上过一次《新闻联播》,刊发了照片之后就石沉大海。

同样是天文学研究,为何国内外差别这么大呢?除却发展时间确实比国外短,主要原因是这两个:一为研究经费的来源,二则是公众对天文学的态度。

由于制度不同, 在NASA内部,还分有很多小组,他们需要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所以,国外的科学家需要通过宣传告知公众,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在公众的视野里接受审视、对大众负责,才能很好维持项目继续运行,在他们实行整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就有对外宣传这一个必须项。在国内,天文科研的经费都来自于国家直接拨款,其实与公众的关系并不密切,研究方向就更倾向从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家对于宣传的意愿度小,毕竟宣传这件事,本身也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

而关于态度这一点,就有更多的历史原因。目前美国的这一代人,几乎都是看着阿波罗登月长大的,本身对头顶的天空就有天然的好奇心,也有相关的知识普及,而那时的中国则更务实一些,在“大搞经济建设”的60年代,人们也往往更青睐“脚踏实地”,“更务实”的学科专业。

当这一代美国人长大,对于天文学的态度就有了很大的差异,大多数中产家庭中都会有一台业余级天文望远镜,你可以看到很多电影中,一家人一边烧烤,爸爸就带着孩子透过望远镜看看星空,这样,观念就一代代绵延下去。再扩大一点看,美国的每个州甚至很多区都会有很多的天文站台,促进公众了解天文知识。大众对于天文学的意识越浓厚,资金的拥有者也就更愿意往这方面投入金钱,公众也就更有条件更好地了解天文。

而在中国,人们抬头看星空也会觉得天文很遥远,经费不足、不感兴趣也并不会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多,除却天文学专业,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甚至再往上,涉及天文的知识少之又少,全国也只有4所大学开设了天文学专业。专业冷,人才少,科研机构遥遥飘在天上,公众不感兴趣,媒体也不会报道,这就是现状。

果壳网的主笔,天文学领域专家steed在接受收集时分享了一个他收集国外专家的故事,当时国外在建一个30米的天文望远镜,而目前我国最大的直径也就2.4米,但他在写这个事的时候依旧得找些其他更吸引国内受众的由头,比如有美剧演员关注此事,才能获得点击量。国外专家听到时就感觉很不理解,“难道你认为30米望远镜还不够炫吗?”在国外,天文领域的突破与发现就已经是足够好的由头,不需要再包其他糖衣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天文学研究者一直在一个特定的圈内自high。而那些已经习惯于远离星空的普通人,则只能在热点出闲的时候,依托着脑海里的印象,在幻想中诡异地乱high。

但仍然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

“我只是想让大家抬头看看,啊这里还有个好玩的东西!”

“你纯粹是为了热情去做这个事?”

“是的。”果壳网主笔steed微笑着说道。除去他已念到天文学博士的专业背景以及果壳网主笔的身份,他还在私下建了一个叫夜空中国的网站,星空摄影爱好者们经常会分享拍摄的星空照片给他挂在站内,而他运营的公众号steed的星空,只在每晚发张照片就能获得过千的阅读量,不知道他隐隐改变了多少人的睡前习惯,让大家在睡前与星空道声晚安。

(《牛背山观星》摄影者:失控De肥仔 7月19日凌晨摄于四川雅安牛背山)

(《四姑娘山下的银河拱桥》 摄影者:王振宇  7月11日摄于四川阿坝州四姑娘山)

“最早在我小的时候,就特别爱看星星,回来就喜欢和朋友说,星空有多美多美,那人家肯定会说,无图无真相。后来我就自己拍一些东西回来,但人家就会觉得,怎么能拍的这么漂亮,肯定是修过图。当声音越来越多,我才想做这么一个事,让你知道,不是只有外国有,我们头上的星空就有这么漂亮,拍下来也不难。通过这种方式其实是想给大家打开一个视野,也能让大众对头顶的星空,引起大家对天文的兴趣,进而让大家对宇宙,对星星的演化有些兴趣。”

“脱口秀电台比传统科普更接地气”

“别人朋友圈里都是优衣库的那天,我的朋友圈里都在刷冥王星”这是红舞鞋对我说过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话。

这个网名叫“红舞鞋”的长发美女在业余时间是星缘星语电台的负责人,她是一名纯粹的天文爱好者,未曾涉猎过这个专业,本职也是在一家与天文没关系的公司做管理。这是一个由天文学爱好者组建的以天文脱口秀为内容的电台,每期节目中,主播们会扮演各自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星星形象来聊天文,传播天文知识,也规整一些谣言类新闻。每期节目稿件都由嘉宾自行编写,全凭大家对天文学的热爱,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他们却做得热火朝天,以每周一期节目的量,目前已经做了72期节目,在荔枝电台,喜马拉雅,爱听以及考拉上都有她们的调频。每周,微博上也会同步更新节目。

“有热点的时候,一期节目在一个平台上有5000多人在听!这也算是比较早期的数据了。”红舞鞋说,同时她也认为星缘星语电台这样的平台,比一些官方的科普机构更占优势。“他们可能因为机构太高大上所以总让人感觉无法落地。而我们却因为本来就比较天文小白,反而做出来的东西大家更听得懂。”目前的官方科普机构进行科普的主要方式仍旧以讲座为主,比起新颖的新媒体脱口秀形式,确实显得有些陈旧。

运营至今,红舞鞋更是有了专门把电台做成产品的想法。“目前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成型的规划,因为大家建立这个电台的初衷就是为了能科普天文学知识,希望更多人了解天文学,很要好的朋友怕掺杂了利益就不好了,毕竟学习这种事是很单纯的,不该变成商业行为。”

用漫画的形式做零门槛的天文学科普

2015年7月18日,天空会出现金木伴月的美丽情景,金星与木星将伴随月亮挂于天际,而他们组成的三角形也特别像人眨巴着两个亮晶晶的眼睛(金星、木星)对你微笑(眉月)。而这一天,也是Easy Night第三届金木伴月拍照大赛的比赛时间。EasyNight是微博上的漫画博主大V号,但不同于其他漫画类博主,它们专注于解读星空,科普天文学知识,当天上的星星被漫画化了,知识被漫画解构重组,一切似乎变得更加有趣。

(星月大赛推出后,网友也纷纷展现了他们的脑洞)

提及EasyNight, steed 给出了很多赞,他认为媒体类天文平台毕竟有其局限性,得有人关注才能较好地发声,而EasyNight以漫画的形式追随热点,或许当中的很多热点都很难被媒体做得有趣,可他们就是可以。“好比举办三届的星月大赛,这样的内容,媒体确实没太多资源报道,但如果不是他们,谁会那么积极去抬头看看天空,又了解了天文知识呢。”

除此之外,EasyNight也会做一些萌系表情,绘制天文知识漫画。EasyNight的负责人Fan先生也是一位纯粹的天文爱好者,本人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也许是工作中带来的创意,加之本人也热爱手绘,做些设计,他和几个好友一拍即合在2014年12月26日开始了这个项目,在2015年1月1日就推了出来。“我们都比较有强迫症,项目一定要赶在1号推出来。”Fan先生表示,他们以漫画的形式科普天文学知识是因为这种方式是真正的零门槛,特别适合传播,也希望更多人来了解天文,它并不神秘。目前,EasyNight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Fan先生表示也有想把这个做成产品的想法。

爱好者:中国天文学的启蒙还差得太远

夜空中国,星缘星语电台,EasyNight的团队人员都属于同一个组织,那就是星缘山风队,这个团队中,有的是纯粹的天文爱好者,加入了这个队伍后才遇到后来各种产品项目的合作伙伴,也有类似steed这样本身就是夜空中国站长的天文学大牛。组织起这个队伍的人是北京天文馆科普部的詹想。起初,这个组织只是为了集结一批爱星空摄影的天文爱好者,但到了后来,一个一个天文科普产品项目从中脱出,成员们全凭着对天文学的热爱想为这个浪漫的学科做些什么,让更多人了解它。这个组织也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做了不少地面性的科普活动。

谈到目前的中国天文学教育,詹想无奈地说到:“国内天文学教育科普可以说不太理想,大部分非专业人士想了解天文学知识确实只能依靠自学,目前国内天文馆也只有北京一所,上海只有科技馆里有天文的部分,而在广州仅有天文爱好者组建的团队与当地的天文台。”当今中国的天文学传播科普教育,仍集中于北上广三地,其他城市的官方科普活动可以说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国民对天文学知识真的不感兴趣,很多时候或许只是因为接触不到,不了解。红舞鞋说:”我原来也特别羡慕北京的孩子,那现在我们在做的就是希望让更多人接触到天文,让更多人知道它其实一点都不遥远,而且很有趣。”

国内如星缘山风队这样的组织或许还有很多,如果你不了解天文学,没接触到他们,那他们的活动更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自high,但这只是因为他们暂时还不够耀眼,未能找到彼此。

但你知道吗,宇宙中有一半的恒星可能是孤儿,他们并不受星系的约束,自由活动,但他们所有人加起来散发的光芒却能和其他星系亮度的总和相当。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可怕的是,中国人却在离星空越来越远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