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盘点那些写作工具:为记录灵感,也为深度创作

作者:墨墨 发布时间:

盘点那些写作工具:为记录灵感,也为深度创作

作者:墨墨 发布时间: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你如何随时留下一闪的灵感?

移动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创造性活动不必再依赖台式电脑。但由于屏幕尺寸和输入法效率的问题,移动端写作产品经历了漫长的磨合,最终使得许多APP都专注于做灵感记录而非深度创作。不过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除了让灵感不易丢失外,互联网产品对操作体验和社交文化的重视,也让许多APP开始能够留住深度创作的用户。

简书:迎面扑来一股海洋的气息,清新又湿咸

以简单干净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用户面前,这是许多人选择简书而不是豆瓣的原因。简书对自己的定义是一个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整个站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来发现别人文章的信息流,另一个使用创作文章的写作平台。

在PC版的写作平台中,简书支持所见即所得的排版效果。而在早期产品阶段,它还为用户提供了富文本和 Markdown 两种编辑器,这也是他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乎网友@林青山 这样介绍 Markdown 的用户人群:需要经常码字或者进行文字排版的、对码字手速和排版顺畅度有要求的人群设计的,他们希望用键盘把文字内容啪啪啪地打出来后就已经排版好了,最好从头到尾都不要使用鼠标。这些人包括经常需要写文档的码农、博客写手、网站小编、出版业人士等等。

但在今天的简书上,已找不到切换 Markdown 编辑器的明显入口。不过依旧爽利的编辑框和尚未通过广告来盈利的界面,并没有使原有用户流失。而且虽然作者们没有稿酬,打赏功能也是人多钱少,但简书却凭着内容的重新组织和推荐,挖走了从前喜欢在博客中创作的那群人,作者们在这里能收到更多反馈,因此也更有坚持的动力。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简书本身的创作风格,使得兴趣相投的人更被吸引,毕竟有的聊才有的写。如果非要用一种味道来形容它,那“海洋”就再适合不过了,比如前几天首页热门的《严肃扯淡:一个直男眼中的安全裤》,绝对是既清新又湿咸。

犀牛故事:在文青心里种下一株不开花的草

一个故事分享平台,但这款APP被更多人知道却并非产品本身。不管是刻意营销还是机缘巧合,《花开》的故事感动过许多人,也被许多人奉为知乎十大经典软文之一。

不过这也很符合犀牛故事的产品定位,创始人张春就曾解释过产品名字的由来:“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深刻脑海的难忘时刻,就如同犀牛一样,珍贵而稀有、温和而有力量,这些时刻值得被记录,也需要被记录,普通人自己的故事,是人生中宝贵的光亮。”

有点儿意思又有点儿扯的感觉,很像文艺青年会喜欢的调调。特别是犀牛故事目前不支持Web创作,像是在更鼓励灵感创作——但也有可能是资金问题,因为截至目前为止它始终未披露过任何融资消息。而这种条件下的创作更难保证质量,许多用户都表示是冲着“格调”去下载的,结果发现好故事少的可怜,因此有些恶性循环。

汤圆创作:95后都在教室里写小说

汤圆创作是首款从文学网站中孵化出来的移动端创作APP,始于中文在线旗下的17K文学网,在内测期间就邀请了深度创作型作者参与流程体验。目前已汇集了50万名移动文学原创作者,月活数量突破10万,共计产出70万部作品。

汤圆的总编辑血酬曾在发布会中提到其产品的用户构成有超过89%的90后,课堂、宿舍是主要的创作场景。与此同时,汤圆在2015年4月正式成立校园文学联盟,1个月内就覆盖了国内3000所校园。由此可见,在具有先天的深度创作基因下,精准的定位使得产品内的整体社交文化更加一致。

此外在同类产品中,门槛较低的汤圆在支付给作者稿酬时也并不苛刻,使得其面向低龄用户更有优势。而从体验上来看,汤圆APP中的编辑框也更偏向专业写作,支持首行缩进两字符的标准排版,同时也在后续迭代中支持了PC创作。

不过与大多数多平台创作型产品都会出现的问题一样,汤圆对非Chrome浏览器的支持并不是很友好。虽然有全屏写作支持,但沉浸式设计并没有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Lofter:在这个世界里颜即正义

轻博客前后诞生过不少产品,有的半喘着坚持,有的直接就挂了。Lofter算我个人重度使用的一款轻博客产品,但要说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他在产品本土化时抓住了用户的心理:干净、优雅、多元的个人主页,几十套模板还允许免费自定义。

没有所谓的风格倾向,Lofter想要提供的是一个自由又美观的创作平台,每个人都不需要迎合别人的口味,只需要把自己的兴趣转化成博文发出来即可。如果作品足够优秀有特点,喜欢你的人自然会来找你。而这也是Lofter为什么可以成为同人(IP二次创作)聚集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始终都先是一个好用的工具,然后才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平台。

但作为多终端使用的产品,Lofter的创作模块力却没有草稿箱,而APP虽然有临时保存,却与Web端并不同步。不过这并不影响更多用户选择使用它,毕竟颜即正义。

此外相较犀牛故事,Lofter有着很明显的良性循环,免费好用的工具吸引更多优秀的创作者,优秀的作品也吸引了更多人来观看,从而让更多人知道这款产品。特别是在同人圈子里,几乎每个人都会画点儿、写点儿东西,因此传播力度远超文青产物数倍。更重要的是同人作品有精准受众,贴个标签就能找到粉丝,不像其他作品那样难以得到反馈。

Zine:在手机上体验沉浸式创作

几乎可以说是用过的所有写作工具中最喜欢的一个,干净的界面和完整的排版功能是Zine特别之处。作为 Zine 的产品设计师,@路意 在知乎中写过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产品:虽然现在有很多备忘录,笔记/日记/便签应用,但是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排!版!不!美!】。

或因如此,Zine 在官网的自我介绍中写的是“属于自己的网络杂志”。但实际上正如它的slogan:Feel.Record.Share。鼓励的是灵感留存,还支持语音记录功能。而根据官方的描述,目前已知的一个最小的 Ziner 是13岁的初一学生,她用Zine写同人小说,理由是因为她的父母不让她用电脑。

这其实更让我们看到了移动端创作的趋势,像是一种更为不刻意、不明显的创作状态,像是随手记录,或是根本不希望被别人看出来是在创作的“创作”。

最后重点:沉浸式设计可催化深度创作

六款产品中有四款产品是通体白色系列,特别是简书和 Zine,都做了与 IOS 顶栏同色的设计,尤以后者最甚,是完全的沉浸式设计。在此引用知乎@欧阳希 的解释:沉浸就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由设计者营造)情境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

因此单纯作为一个写作工具来说,除了要保障文件安全,即减少文件损坏、冲突回档、保存失败等敏感错误出现外,干净舒适的输入框是最能留住深度创作用户的界面。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盘点那些写作工具:为记录灵感,也为深度创作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