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走过的弯路看,国际学校的中西融合怎么做?

作者:Captain上校 发布时间:

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走过的弯路看,国际学校的中西融合怎么做?

作者:Captain上校 发布时间:

摘要:中西融合,不只是引入外国老师和外国教材。

5.jpg

图片来源于pixabay

芥末堆 Captain上校 11月28日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中高产阶层关注私立国际学校,国际学校想要“开业大吉”,一方面学校要保持自己的国际性来凸显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也是家长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国际学校的“中西融合”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在上周的 2016 VIS国际学校发展大会上,上海协和双语学校总校长卢慧文在谈到“中西结合”时讲到,在对对方还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尝试着去进行所谓的融合是不对的。“中西融合”的概念要经历一个自己认知的过程。

中西融合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冲突

她表示,这个过程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文化共存到共生、到融合。

“文化共存”是什么呢?卢慧文介绍,双语学校国际课程部和国内课程部会做一些表层的合作,比如一起开办运动会,一起组织科技节,一起参加升旗仪式等。“这样的学生联合活动是可以做的。在我们的合作过程当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们把上海的课程标准文本翻译成英文给老外看,他们觉得这个文本本身跟我们的理念没有任何的不同,是可以实际操作的。”

第二个阶段是文化的共生。卢校长说,“我们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活动,从一些具体的工作上来讲,有一些联合的教研活动,比如,我们开设一些姐妹班,在课程部找到一个班级,和另外一个课程部,在同年级当中进行共同的探究活动和合班上课。”

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学生之间个性可以被保留,但可以互相学习了,校长回忆说,“我记得当时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改变,就是物理国际班门口挂了行为规范的每周评比栏,这就是他们从国内课程部学去的。因为他们认为评比栏可以比较好的管理学生的行为。另外,我还发现,我们国内课程班的课桌椅摆放的形式发生了改变,原来是排排坐的秧田式,现在是团团做的小组式。”

但是深度的学习合作,也让学校的冲突产生了。她举了个例子,“我们有一位新来的外方校长,美国人。他是一个基督徒,原来一天祈祷一次,来到学校之后,一天祈祷六次。我问他为什么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信仰更加强烈了?原来,他在纸上写了他每天祈祷的时间,是每天七节课当中的六次下课的时间。因为一天中80%的时间,学校的走廊、厕所、楼梯都是空的,不被利用的,但是一天中有六次,上千名学生同时从教室里涌出来,排队喝水、上厕所、走楼梯,险象环生。”

那位校长说,那个时候他只能祈祷上帝的保佑。

卢慧文说,他们讨论后发现,这种混乱,看似是一个课表,或者是校园的走廊、厕所管理的问题,但是深层次反应出来的,却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深层次差异和互相的学习。“差不多十年之后,我们才能够走到文化融合,共同打造课程,共同管理学校,尤其是重视我们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意识的规则等等。”

“中西融合”当中的“中”是什么,“西”是什么?“中”当中选什么和“西”当中选什么来进行融合,才能变成我们更优化的方式?双语学校曾经列过九条规则,用一个表格来体现。表格左边是中方老师要向西方老师学习的,表格右边是西方老师要向中方老师学习的。在实践中双方都有不同的优势,比如,中方老师更善于进行整班管理,整班教学;西方老师更加善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中方老师要去学习的。

接着,卢校长分享了他们在教学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比如他们当时认为,只有给国际学校外籍教师,只有引进教材才是国际化的探索。

“我想起一件尴尬的事情,我们学校每个月有半天的时间会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这在国外司空见惯。但是四五年前,我们在上海美术馆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被一位记者报道成当天晚上城市新闻的头条。当时老外就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新闻可以上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头条?难道这是一件很少见的事情吗?我很尴尬的回答说是,可能至少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就没有看到过。但这其实说明,这样的探索、这些的做法并不是国际教学专用的做法。”

失败的整合

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协和双语学校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容易进行融合探索,“我们曾经做过人文学科的联合备课,我记得当时老师拿来很薄的一本初中历史教材,就把中国的上下五千年全讲完了。”卢校长回忆道,“明朝和清朝是合在一起的教的,只有一章。所以只能讲最有标志性的,学生上课就是划重点。但反观看国外的历史教材,他们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外方老师会拿很厚的教材进行联合教研活动,一个南北战争就讲了厚厚一叠,因为他要讲清楚战争产生的原因、战争中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尤其是这样一场战争对美国后续的社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几十年要讲上一个学期。”

后来他们尝试理科课程整合,从物理开始。“物理就是这样的一些事件——液态、气态、固态,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全世界人民都学习了,应该可以融合教学吧?没想到还是不行。”

卢校长说,学校最棒的中学老师,非常受孩子欢迎。他有一个杀手锏,可以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中,把本学期所有的知识要点以及相关的题型,用柱状图或者枝桠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只要把这一页纸里的知识点全都复习完了,那么老师给你的各种题型你都能够举一反三。“家长也很欢迎这样的老师。”

学校国外的物理老师,是一名爱尔兰老师。他列出了在这两年中孩子们要掌握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内容却只作为载体。比如说,学生要了解一个实验的测量方法,那么摩擦力可以学这个方法。如果发现孩子们这方面不是很在行,学光和电的时候老师会仍然采用这个方法,“所以内容只是载体。在中外方物理老师划出来的重点内容当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点来进行所谓的联合教研。”

在走过这样的一些弯路之后,卢校长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不解决理念和目标问题,连体育课都融合不了。

课程整合需要结构化

后来,协和双语在实践探索中做了一些小步的探索来进行课程的优化,现在他们的课程框架大概是核心课程、素养课程和个性化课程。

  • 核心课程培养的主要是中国学生,包括培养他们的母语、人文、价值观教育和数学这四个领域。

  • 素养课程主要是外语课程、科技课程、艺体课程,跨学科探究的一些课程,主要是借鉴中西融合,或者更多的借用国际化教学元素来进行探索。

  • 外围的课程叫个性化课程,它是基于社会资源以及学生诉求整理出来的,比如说,一些社会名家的课程,游学的课程,包括博物馆课程等等,这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卢校长以博物馆课程举例,“博物馆课程一开始只是一个噱头,是一项比较轻松愉快的外出活动。孩子们只要离开学校都很高兴。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不是我们做课程优化所需要的,现在的博物馆课程已经发展到和所有的主学科课程深度对接的程度。”

初中三年,每个月学生要出去半天,一年有二十四个半天,都是要和主学科深度对接的。比如,语文课上到一定程度就去鲁迅博物馆;物理课上到一定的程度就去信息博物馆;历史课上到一定的程度就去上海历史博物馆等等。

今年,协和双语学校把博物馆浏览做到了卢浮宫,他们和法国的姐妹学校一起在卢浮宫里,针对历史和艺术进行了为期两天整的博物馆课程。“当课程走向学科建设,并进一步结构化,它所对应的活动就成了老师的日常工作。本来老师们觉得自己教学都忙不过来了,还要去博物馆教学干什么?现在他们觉得,博物馆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延伸老师的教学。这个时候,你才能说博物馆课程做到了个性化课程。”

另外一个例子是,DT课(芥末堆注:全称design & technology,指设计课)。DT课最早是学校的劳技课,在国内是不受重视的。“但是我们尤其重视DT课,因为它能够串连起我们综合理科的跨学科要点。原来我们的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都是分散的,但是我们用DT课把它们串连了起来。”

卢校长介绍道,七年级的一个孩子在上个礼拜刚刚完成了一个鸟笼的设计,他不只是拿木头去拼装,他还结合了生物学中讲到的鸟的饮食习惯,力学中讲到的要怎么搭鸟笼才能稳定的知识。

中西文化的融合

最后卢慧文讲到了跨文化综合主题课程中的中国文化皈依。

她表示,我们通常认为跨学科的综合主题探究课程是外国的东西、西方的东西,“因为我们中国是分科的,国外的教育是跨学科探究的,所以讲到探究课,无论是PYP当中的UOI教学还是IPC当中的这些概念,我自己合作的对象总是外国老师,我们用的教学语言通常是英文,中文好像是辅助语言。”

“但是大家想想,让小学的孩子用第二语言进行探究,深度和宽度都不太合适,而且有一些材料也不是非常适合我们的国情。”她举例说,垃圾分类回收是很常见的综合主题探究,但是因为跟我们国内的国情不符合,所以小孩子学到这些东西之后,回去看到垃圾车还是一桶一桶的垃圾倒进去,他没有太大的感知。“于是国内就变成了为探究而探究,大家都知道要收集材料,要形成观点,要互相讨论,路数会,但是深度和广度不够。”

那,母语探究的可能性到底怎样?它的中国文化的出发点和文化皈依到底能不能建立?现在在协和双语,他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像三年级的孩子在上个礼拜刚刚完成了对竹君子进行的探究,“其实是一样的,可以退避它的生物性,它的生长情况,研究它是怎样做成丝竹之乐,怎样成为我们国宝熊猫的食品,怎样成为乐器,怎样成为生活工具的,这都是跨学科的探究。”卢校长说。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其中还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中国文化精神在里面,这是你挖掘别的东西,比如探究恐龙、探究垃圾回收都没有的一个文化的根源。探究完竹子之后,我们还可以探究瓷器、中国的桥,形形色色的石头等等,包括研究竹子在国内的分布。

“这样顺便学习了中国地理学。如果老是研究外国的东西,一来,我觉得从语言上达不到深度和广度;二来,自己作为设计者也总会觉得是一个遗憾和欠缺。当然,因为我们的老师在原来的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很多教育是单学科的,所以这个事情做起来有点困难。好在我们通过向外国同行的学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慢慢能够找到自己的方法了,因此也有了一个更好的载体。”

在课程和教学之外......

一所学校要做到中西融合,不仅仅是课程和教学的问题,还是一个非常整体的概念。卢慧文拿管理文化的同步演进举例,举了三个例子:教师会议怎么开,专业发展日怎么做,中外教的语言课。

每个礼拜五,他们都会有全教会时间,如果每次都是校长占据了话语权,老师在下面听,而校长讲的又是要老师一定要在课程上和学生进行互动性教学,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等等,有用吗?她认为,中国有时候做了太多知行不合一的事情,这不是信息和知识垄断的时期,没有什么上级文件需要校长去开会,在上面解读。“所有的文件上午出台 ,下午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微信一下子就出来了,各种分析比校长讲得要更全面。”

第二个例子是专业发展日。卢校长说,“我们跨校区一共有六百多名员工,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一天时间是,学生不来学校,只有老师来。之前会有两个表格,一个表问你想要在什么领域提升,一个表问什么领域是你比较擅长,并且愿意分享给同伴的?每个人填了表之后,进行互相的比对。”卢慧文认为就是一种文化。

最后一个例子:中外教的语言课。以前协和双语学校会给中外老师提供免费的语言课,比如,外教来了学中文,中教来了学外文课程。后来领导层觉得效果不好,就改成让他们固定一个时间结伴去超市买东西,或者联合干一些别的事情。“这样的方式多了之后,课堂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卢校长说,现在国际教育比较热,有不少资本在追逐这样的项目,但是不是有校舍资源、有钱就可以办高收费的国际学校?她个人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我认为,如果你所在的社区没有这样的氛围和需求,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没有这种气质和胸怀,那么你想要把自己的学校做成中西融合是不可能的。不是所有的群体都可以开展融合教育的,融合教育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加入去实现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从上海协和双语学校走过的弯路看,国际学校的中西融合怎么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