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九为你读书】读者笔记:知识没有边界,我们该怎么做?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九为你读书】读者笔记:知识没有边界,我们该怎么做?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摘要:国王的食欲比佳肴更贵重

wallhaven-dis.jpg

图片来源:wallhaven

编者按:7月31日,“九为你读书”栏目内测上线,以每周两集音频附图文的方式和群里的伙伴们共同阅读了《知识的边界》《中外教育史》《教育问题史》等书籍。每集一经推出,群里小伙伴或就书中某个观点进行交流,或准备各种和教育行业相关的问题与初九探讨。有些读者还将自己的心得写了下来,寄给了芥末堆。今天,我们将其中一二整理出来,与芥末堆广大读者分享。愿您也听有所想,读有所得。

此篇为第一期讨论《知识的边界》的读者来信选编。


读者许贤彬:《知识的边界》英文名叫 “Too Big to Know”,两者都很值得玩味。

互联网消弭了知识的边界,或者说“信息”会更准确一点,引发了信息大爆炸。如今的每一本书都可以指向无数的超链接,每个链接网页又指向更多链接,形成无穷无尽的信息网络海洋。宽广的大海里没有权威,一片混乱,同时又无所不包。每个观点都可以找到反对它的事实,永远无法盖棺定论。每个少数派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人数多得足以形成封闭小圈子,在自我强化的回声中不断自我洗脑。

这对阅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战。信息稀缺年代的经验已经过时,我们很难将一个论题的所有素材遍历过去,那是永无止境的征程。一天只有24小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下班之后精疲力尽的人们,只能把大部分新闻当娱乐电视剧看,哪里有空动脑思考,动手搜索,甚至以“长形式”的写作输出来深入思考呢?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思考“停止点”并不是权威人物的结论,而是自己的耐心。

遗憾的是,《知识的边界》描述了这样的现实,但并没有给出解决的答案

具体说来,怎么样构建合适的“过滤器”,能够适应自己的需要,又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信息,让今日的蜜糖变成明日的砒霜?也许这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命题,越是优化的模型越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何况是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现场呢?不过,世事无绝对,我们手头没有万能公式,但有些个人验证过的经验可供参考。

于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几个策略来应对信息超载:

1、好奇心:生活需要一定的随机性,它能领你走出自我洗脑的“回声室”。切分出一段时间,看看那些貌似无用的冷知识,读读自己专业范围以外的专业书,和陌生人聊天,试试不同的信息媒介,虽然你不一定相信它,但至少承认世界上有这个观点的存在,永远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

2、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信息的关系, 从关注信息转换为关注自己,去思考什么信息最适合现在的自己。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弃多余的废物 ,脱离对囤积物品的执着。家庭物品管理的修行,对于富足时代的知识信息也一样。

3、输出表达:单方面输入的知识就像还没拆封却已蒙尘的新书,写作表达才是最好的吸收方法。与其计算自己一年读了多少书,不如看看自己一年写了多少文章,形成了多少新观点。在输出知识时,你不得不论证自己的观点,去搜集更多主题相关的信息,筛选优化,思如泉涌。原本是一闪而过的念头,现在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能指导行动,还能触发新的想法。

4、享受的心态:世界上的书永远读不完,所以,何必读完呢?喜欢就多看看,不喜欢就换本书,没人逼你把碗里的饭吃完。无穷无尽的信息海洋是没有界限的,那是永不打烊的自助餐厅,我们永远不用担心被饿死,大可以精挑细选、随心所欲、享受时代福利。羊排三文鱼、土豆冰淇淋、沙拉牛油果、咖啡巧克力…… 毕竟,国王的食欲比佳肴更贵重。

有幸生活在信息自助餐时代,祝你好胃口!


读者Weicheng:到底知识结构的变化对于我们人类知识的拓展和获取有什么影响?

1. 信息过载?同意作者的观点,信息过载一直存在。但提到过滤失效这个观点时,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假设,我们在追求“更多更好”的信息,无论受迫于社会竞争还是内心安全感。过滤失效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感受。为什么这么说?虽然知识是无边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主观上有意愿去追逐大量或者优质的信息。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对于井底之蛙来说,井口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使其能够在井中自得其乐。

2.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甘于做井底之蛙,各种驱动力造成我们必须要使用过滤工具获取有效信息。这里我非常赞同罗胖一直呼吁的认知升级的概念。天下千变万化的过滤工具,社交圈亦或是各类算法,最底层的过滤网一定是一个人的认知。同样的知识、同样的人、甚至同样的算法出现在我们面前,不同的认知会得到不同的行动,从而造成不同的结果。认知升级意味我们在做出更好的知识筛选,也意味着我们基于已有知识做出更好的决定。

3. 宽度会带来深度就如同量变会引起质变。这让我想到Deep Mind(阿法狗的创造团队)的成功就是基于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可以预见多学科的交叉会不断诞生新的研究领域,知识体系的进化已经成为人类进化的核心方向。

4. UGC和PGC。虽然的知识的网状化让我们不再完全依赖专家,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专家,知识的无垠致使社会分工仍旧是最佳的社会协同方式,UGC和PGC会同步存在。举个吃货关注的例子,下厨房APP一直都是一个UGC平台,不过最近上线的美食明星教学视频说明PGC和UGC的融合才是未来,看好那些能够让专家和用户有效交互进行创造的平台。

5. 新的知识结构。温伯格所说的新的知识结构主要针对的是宏观的知识结构,对于个人而言,我斗胆提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如果说原来的知识结构是知识金字塔——数据、信息、知识、技能和智慧,上一层是下一层的处理结果。那么对于现在知识无边的时代,我们越来越容易直接获得技能的学习步骤,越来越容易了解先哲和同时代牛人的智慧, 真正对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区分只取决于外延和内化的知识,呈一种同心圆结构。外延的知识是一个人所看到的、学到的知识。过去到现在,个人的差异往往来源于外延知识的差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个体的外延知识覆盖范围会越来越接近。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芯片植入大脑,连上网络,实现全体人类同步获取知识。所以真正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是需要内化的,是需要与个人的认知模型相合的,就像一个善良的人即使学会了欺骗的知识也会因为内心的道德感而拒绝欺骗别人。

个人觉得内化知识很难,需要许多刻意操练,所以一向很敬佩那些知行合一的人。


读者沌沌:随着圆越来越大,边界离中心的大众越来越远,边界也就变得逐渐模糊了。而且这个圆应该像大气层,越往外,人类的知识越为稀薄。而不是像气球,有着一个明晰的边界。

说完有用的知识,再来讲没有用,甚至有害的那部分东西。这部分东西我认为不能定义为知识——即使有些在过去可能确实算知识。知识是从信息中提炼出来的,再经过实践训练就可以形成技能。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形成知识。我们每天接收着大量的信息,但大多数信息只能停留在我们的短期记忆中,能经过海马体加工成长期记忆的只有一小部分。可见我们的大脑天然就是一个信息过滤器。产生如此进化的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的信息是不会成为知识的,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今后的生活是不会有什么帮助的。

然而什么样的信息会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帮助呢?除了借助前人的经验选择之外,剩下的看来就只能靠自己判断了。况且前人的经验在变化的环境中也未必还适用,甚至有些还是错误的,这就显得自己的判断变得更为重要。然而学习行为却先于掌握判断能力而发生,于是人15岁之前该学什么只能由家长、老师、教育专家们说了算。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在这个阶段,学生必须开始学习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并且在18岁之前应该掌握这项能力。

目前较为尴尬的情况是,我们作为教育者,自己是否具有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显然,在我们的各自的能力圈之外,我们不具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对一个中学生而言,他的能力圈小到可以忽略,那我们该如何教我们自己都不会的能力呢?考虑一下,我们自己要如何处理能力圈以外的问题呢?方法只有:回避或者扩大自己的能力圈。于是我们再次面临要不要学习的问题。好在这次问题终于有了判断标准:“学习扩展这部分能力圈以解决前面的问题”对我们自身而言是否经济。那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行为是否经济似乎完全看他自己的兴趣。所以扩展能力圈应该成为多数情况下的选择。于是如何快速学习,以便在兴趣消退前就能判断出信息的价值,也应该成为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一项能力。

总结:最前沿的知识也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长期学习才能掌握。人类的知识存在于大脑和媒介中,只有在大脑中的知识才能在当下起作用。知识能帮助拥有它的人或人群改善物资或精神生活。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与快速学习能力是我们需要教给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两项有用的能力。


编者结:此篇内容来自《九为你读书》栏目的读者们对第一期节目《知识的边界》的读后有感。欢迎继续查看读者来信选编中之第一篇:知识网络化时代,最重要的是……。如果您对以上读后感的作者感兴趣,也可邮件至 jiu.dushu@jmdedu.com,我们会帮您牵线搭桥。

同读者的精彩思考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展示。但我们相信,你的每一次思考都是“读书人”的进步,而与教育同业者交流,更能将智慧的收获翻倍,让所得的快乐深入你心。

教育人!同样欢迎你携挚友加入我们独一无二、高质量的教育行业读书社群,偶遇一群热爱读书、也同样热爱教育的小伙伴,就书中某个观点、教育领域的众生百态、久惑不解的问题说开去,与初九和志同道合的同路人交流、探讨。

“读书人”的专属奖励:待第一季结束后,我们会授予当季9位交读后感数量多、质量优的同学以“读书人”称号。届时会为这9位“读书人”赠予初九年度书单中的全部书籍,以及每人价值2017元的 GET2017大会 vip票一张。

若你也想成为深夜读书小组的一员,那么你可以:

1.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九为你读书”小程序,购买本季全部节目;

小程序二维码.jpg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 识别图中小程序码) 

2.    购买成功后,可添加芥末堆超可爱的首席AI“一丢”微信,匿名或写明“昵称、公司、职位”,留言“读书”,小丢会带着您进入本季读者专属交流群。

一丢·二维码.jpg

(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 添加一丢为好友)

感谢读者们的建议和鼓励,芥末堆希望与你一起,让更好的教育来得更快~

与九与书相伴,我们都不孤单。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九为你读书】读者笔记:知识没有边界,我们该怎么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