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专访】北京十一学校智慧校园炼成记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专访】北京十一学校智慧校园炼成记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摘要:给你一个接地气的十一学校

201804201626580214.jpg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

芥末堆 田园 5月10日

作为北京市综合教育改革实验校,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开始进行学科改革,实行选课走班,那时候的选课走班还是人工排课。2013年,首届选课走班的363名学生参加了高考,650分以上的学生199人,清北录取人数为81人。

名校的成绩让人难以望其项背,大家也会默认名校进行信息化改革的路子难以复制。其实,他们还真没那么神秘,比如,新高考选科带来的教室和师资不足、老教师应用信息化产品积极性差等难题在名校依然存在。如果真要说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在哪里,应该是认知差异带来的解决办法不同。

前不久,芥末堆报道了人大附中智慧校园的搭建情况。近日,芥末堆专访了北京十一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宋衍,请他介绍了十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历程、产品应用,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如何提高老教师积极性、如何避免学生在校滥用手机等问题。

宋衍介绍,目前十一学校智慧校园搭建主要是基于电脑和手机两端,电脑端使用的是云校,教务管理、选排课、生涯规划、个别化学习、阅卷等功能都在这上面完成。移动端是以企业微信号为基础,接入其他应用,功能包括老师的移动办公,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请假、通知等,学校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学校学习。

与以往大家了解到的智慧校园搭建不同,十一学校引入了大量互联网教学应用,如问卷星、百度云、百词斩、批改网、洋葱数学等。在十一学校寻找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应用产品才是王道。

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诊断,助推学生启动内动力

新高考选课走班是每所中学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通过企业自动化排课可以解决选排课的刚需,但无论是像北师大实验中学一样保留行政班,还是像十一学校全部学生大走班,对学生的自主性和控制力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教室和教师不足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据统计,目前十一学校共开设269个分层分类的学科课程、34个综合实践课程、60个自主管理课程、70个职业考察课程和258个社团课程。基于以上课程,学校进行走班的排选课工作。

走班排课分为三个步骤,先综合学生选科、教师数量、班容量、任课教师信息、作息安排等因素进行资源评估。紧接着利用云校自动排课,在满足学生与老师需求的基础上,兼顾教学班男女比例均衡,以及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空间选择艺术、技术、体育。最后,教务根据教师上课时间、学生调整课程情况进行微调。

3WX20180504-103318@2x.png

云校平台应用价值,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走班实施过程中,没有了班主任,当以启动学生内动力为主旨。”宋衍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控制力,十一学校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过程之中的GPA(平均学分绩点),另一个是阶段性诊断,而这两个事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更好地解决。

先讲过程性评价。评价之前,学校需要先根据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十一学校物理课主要考察课堂表现、自学自研、作业完成、实验探究;篮球课则主要考察出勤、服装、团队配合等,然后由任课教师依据学科要求进行打分评价。过程性评价有电脑端和移动端两个端口,会和学段考试成绩根据比例合成,记入最终的学业成绩。

1WX20180503-211212@2x.png

电脑端过评,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2WX20180503-211225@2x.jpg

移动端过评,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阶段性诊断为学生和学校了解自身提供了极大帮助。宋衍介绍,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看分数统计、优势学科、劣势学科、超过年级比率以及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可以使用专属错题本复习,通过个性化练习聚焦自身薄弱点。同时系统还会自动批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4WX20180504-103744@2x.jpg

学生的线上错题本,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学校可以查看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析报告,包括不同教学班的分数排行榜、教学班不同分数段的人数明细、命题质量分析报告、学科知识点与能力结构分析。此外,教师可以进行线上组卷、考试,考后还会自动生成试卷讲评,教师可以看到每道试题的作答情况,包括全对人数、全错人数、班级得分率一目了然,通过对优秀答案赏析,对错误答案剖析,进一步提升讲评效率。

宋衍告诉芥末堆,通过积累学生的学业分析数据,输出的成果是帮助学生建立过程性的学业发展档案,以便在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职业规划时提供帮助。

此外,学生每学期也要对任课教师、学校服务岗进行两次评价,通过打通学生反馈问题的渠道,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职能部门管理模式的改变。

自研线上课程和购买企业服务,破解教室和师资不足

高考改革后带来的选科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可以说是普遍存在,十一学校给出的解决办法是——自研线上课程和购买企业服务。

“线上解决知识学习,线下落实学科教育。”宋衍介绍,为了达到有效教学,线上课程一定不能是传统课程的录播搬家,要与线下课程形成差异化。因此,线上课程需要重构课程结构,并增加活动设计。

教师首先要在线下集体教研备课,经过不停的磨课,形成一套线上的课程体系,同时为学生制定学习标准。“一定是把线上学习的标准制定下来。”宋衍强调说,教师要在时间分配、知识难度落实上给予指导,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如何安排线上的学习进度,否则学生就收不回来了。

“虽然线上学习效率更高,但如果学生把握不好学习节奏,就会学得很累,还会大大损耗学习动力。”宋衍补充说,线上学习的人机交互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学习情感的缺失,老师在设计线上活动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线下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

至于如何分配线上线下学习时间,主要是由学科资源的多少决定。宋衍举例说,英语的线上资源较多,所以应用比例非常高,单词、口语、作文、阅读等学习都在线上完成,其他学科则会根据线上资源建设情况而各有不同。

“学校自主研发确实比较辛苦,需要企业的力量。”宋衍坦言,现在市场上的部分应用确实很好用,费用也比较低。“没必要为一届学生突增的选科需求招聘老师,如果购买企业课程,还可以进行考核评估,而更换教师的成本更大。”他建议说道。 

去伪存真,移动应用的集成便利助推教务教学

“互联网+云服务的便利性能让学校快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服务购买极大减轻了学校对信息中心老师专业性要求。”宋衍介绍,现在有非常多的应用入口,如微信企业号,钉钉等,可以接入其他移动应用,极大地方便学校教务、教学管理。同时市场上的应用暂时多以免费或收费较低为主,适用于所有学校。

6WX20180504-110638@2x.jpg

企业微信号在教务管理上的部分应用

“现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处于以应用为导向的阶段。”宋衍说,与之前按部就班,先有技术环境,完成运维保障,再匹配教学平台不同,现在信息化产品多是基于终端建设。十一学校采用“自下而上”的打法,不再接受公司的主动推荐,而是根据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筛选产品,不断地去伪存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在不同学段需要的技术应用都是不一样的。”宋衍举例说,以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为例,初中语文着重解决老师办公方面的问题,十一学校使用的应用包括快快查字典、古诗词典、WPS Office、百度云、有道云笔记等。高中语文主要解决听说读写方面的问题,可以使用喜马拉雅FM解决学生没时间看书的痛点,通过荔枝FM将朗读的语段放入电台,并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利用讯飞语音输入解决文字录入耗时耗力的痛点。

0WX20180504-121343@2x.png

移动应用在历史教学信息化上的应用

如何准确把握学科教师的需求,当然少不了团队的作用。宋衍介绍,十一学校成立了技术助力课堂项目组,项目组由三部分组成,各学科设立一名技术助理,作为推动信息化与学科深度融合的骨干力量,各年级设立一名实习助理,实习助理由年级学生代表担任,教导处单独设立信息中心和电教运维,信息中心更多的是提供培训、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技术助力课堂第一阶段主要是对教师进行基础性通用培训,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是上文提到的根据学科教师需求寻找适合学科教学的APP。在实践与梳理过程中,形成各学科必备十大技术素养,结合课例,作为学科内部的技术培训指南,以便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学校的技术环境。

“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当技术需要出现的时候,就使用了。”宋衍表示,技术一定要为教学服务。他举例说,做学生的单词小测,老师可以使用问卷星提升批改效率。开始测验时学生把手机拿出来,做完了就收起来,并不是将完整的课程都在线上进行。

对于购买企业服务,宋衍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现在企业确实有一些免费的,但一旦学校被企业捆绑之后,学校将处于被动的状态。现在是他想融入你,以后是你离不开他。”因此,他建议政府对市场收费标准进行规范。

鼓励优先,允许落后,让新教师快速发光发热

“最初推动教育信息化时一定不会帮老师减负,甚至在前几年都不是减负的。”宋衍笑着说,信息化的辅助手段在于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精准教学,教师的总体任务量没有减轻,只是从一个人面对几十人的大班面授,变成了针对小群体的精细化教学,总体趋势上虽然学习效果会得到提升,但教师的压力也会变大。

在他看来,目前教师实现信息化教学主要存在两个瓶颈。首先从传统授课到信息化辅助教学的行为方式改变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精力。其次是目前在线资源来源纷杂,与本校学生情况的匹配度不高,这导致老师仍需要进行筛选与校本化,这一问题需要有一个充分智能的系统,同时需要校内学生进行更多的在线学习积累数据对系统进行训练才能得到解决。

如何让老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对所有学校来说都是头疼的问题。据芥末堆了解,有的学校采用强推政策,要求所有老师全员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并纳入考核指标;有的是由地方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从行政层面进行要求;有的学校则采取自愿原则。大家的做法不太一致。

十一学校采用的是“鼓励优先,允许落后”的原则。“老教师手上都有法宝,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新教师没有法宝,但他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快速追赶老教师。”宋衍笑着说,十一学校以解决实际痛点为前提,不用行政命令要求老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但会鼓励新老师使用。并给新老师非常多的展示机会和成长机会,比如扶持课题等,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当新老师不断发光发热时,老教师就觉得我是不是要out了,他们会有一些紧张。”宋衍说,最初老教师面对信息化时,会有一些排斥、拒绝和一丝小恐惧,所以要给教师一个周期适应信息化。

此外,他还建议,对于传统老校来说,不宜推进得太快。一旦通过行政手段硬推,会让老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教学效率会下降。但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接触信息化教学的活动,让他们感知到信息化是能在很多细节方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同时当老教师实际遇到困难时,如果回忆起之前的培训活动,尽管不会操作但能很快地得到培训援助,几次过后技术方法也会慢慢应用起来。

111WX20180504-141850@2x.jpg

技术助力课堂教师培训活动

自网络改造后,学校开始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学校学习,一方面有了网络环境的支撑,同时又有了各学科的线上应用。至于如何规避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做不适当行为,宋衍介绍,十一学校使用行为管理和行为审计两种方式。在学生入学之初,学校会给学生和家长发放使用规范。如果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做违规行为,学校会进行相应扣分,并根据扣分的累计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设置网络准入控制体系,进行流量控制和行为审计。

WX20180509-161012@2x.png

流量控制与行为审计

最后,宋衍对其他学校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给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学校要有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特征与学校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确定目前学校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要关注老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让师生逐步接触提升,不宜跨越式发展。

  2. 家长越来越接受学生可以自带设备进入学校学习,但学校仍需要提供周边保障,包括网络建设、充电保障、教学应用提供、培训体系的建设。

  3. 建立组织生态。学校要成立一个校级信息化部门,部门里不只是有技术老师,还要有学校管理层的推进,通过强有力的一把手来推动,同时还要有各个部门的教师,大家一起达成一个共识,然后落实。

  4. 现在是介入互联网应用的好时期,值得尝试。

  5. 信息化最容易突破的是教务管理,最核心的是解决教学效果问题。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专访】北京十一学校智慧校园炼成记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