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的亲子关系需要一场革命

作者:乐见岛 发布时间:

中国的亲子关系需要一场革命

作者:乐见岛 发布时间:

摘要: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的确竭尽全力。孩子能否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当下的痛苦却是实实在在!

1.jpg

思思是我所在城市一所名校的初三学生,还有两个月就要中考了,她却精神萎靡,要么不去上学,在家睡觉、玩游戏、看玄幻小说;父母好说歹说好不容易去了学校,整个上午基本上处于迷糊状态,根本听不进课。

“太累了。”“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她只想熬到初中毕业就找份工作或者读个职高。总之,不再依赖父母生活。

思思素来是个乖乖女,从小学业优秀,一切都在初二下期的一个晚上改变。

那天晚上,临近午夜,作业还没写完。思思困极了,想睡觉,守在一旁的父亲不许。父女爆发了严重争吵,盛怒之下,父亲扬手一杯茶水泼到她脸上,她顿时崩溃,哭着喊着奔向窗前,扬言要跳楼……

第二天清早,思思神思恍惚,已不记得夜间发生的事,只是反复念叨:“有人要打我,有人要打我。”

她在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出院后每天服用抗抑郁药、安眠药。但治疗和药物都没有恢复她的精神、心理状态。她让父母别再对她寄予希望,再生一个孩子。

怕女儿轻生,母亲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她恨自己软弱,为没能抵挡丈夫对女儿的高压管控后悔不已;曾经志满意得的父亲愧悔交加,深恨自己毁了女儿的前程,他请求女儿回到升普高、考大学的“正常轨道”,唯其如此,他才认为女儿原谅了他。

这是一个常见的例子。中国太多中产父母把子女养育作为家庭的重心,出于对子女近乎狂热的爱,为了让子女将来过上好生活,为他们设定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考大学,或者说,考名牌大学。养育的重心遂围绕子女教育展开,教育的重心又落实在考试成绩上。

我们自认为对孩子关怀备至,尽其可能为孩子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为了孩子的成功,我们殚精竭虑。但我们能否帮助孩子成功尚在未定之天,孩子们当下不快乐却是真实的!

这首先是因为孩子们严重缺少自由、自主;而且父母的付出是要求回报的,孩子得“听话”“感恩”,得严格按照父母设定的道路走,满足父母设定的所有理想化要求。

我们就这样把爱变成了绳索,把期待变成了鞭子。孩子仿佛是学习和考试的“劳工”,父母类似严苛的“监工”,彼此之间关系紧张,大小摩擦频仍。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没有达到预设的养育目标,亲子关系紧张的状态更令人备感困惑。父母通常归咎于孩子和社会、文化环境,解决办法往往是加强规训、升级打压,还有人呼吁恢复传统孝道。

这都不得其法。正如美国养育革命先锋人物、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养育方式陷入了空前危机,反思与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亲子关系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关系

1967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归纳了放任、专制、权威三种养育模式;

1983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和约翰·马丁对鲍姆林德对分类做了修改,以“放纵型”取代“放任型”,并增加了“忽视型”;

20世纪90年代,吉姆·费伊和福斯特·克林纳发明了“直升机父母”一词,指父母像直升飞机一样盘旋于子女头顶,对子女实施指挥、控制、帮助。

2016年,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中指出,专制型父母和放任/放纵型父母都可能同时也是直升机父母。在我看来,直升机式行为加剧了专制型养育和放任/放纵型养育固有的问题,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妈妈全职带孩子、全天候围着孩子转的做法持谨慎态度。

放任/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几无要求,有求必应;他们不愿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因此缺乏规训的基础和需要;可能会提醒、唠叨,但和子女不存在权力争夺,亲子之间不容易发生冲突。这类父母如果同时是直升机父母,更容易“宠坏”孩子。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一般只提供食宿衣物等物质需求,不在精神上提供支持。他们与子女也不存在权力争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尽到养育之责。这类父母(以父亲居多)占有相当比例。

专制型父母主观性强,高标准、严要求;期望孩子服从、尊重自己;习惯于诉诸恐吓、羞辱、打压、惩罚;他们不倾听子女,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这类父母和子女常常发生权力争夺。咨询过程中,我遇到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困难,还是迷恋游戏、失恋自伤自杀、抑郁、强迫症、焦虑,还是成年后有母女、婆媳冲突的女性,以及有夫妻关系问题的男女,都存在亲子关系的问题,往往都有专制的父母。

有位80后父亲固执地认为:孩子必须惧怕一位家长才行,夫妻之中必须有一个人唱白脸,这样才“镇”得住孩子。

他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个令女儿害怕的角色。孩子从小就受到他的唠叨、吼叫、打骂,如他所愿,孩子确实怕他,只要他在身边,她就感到紧张。7、8岁的她已经琢磨着如何远离父亲,请求妈妈让爸爸搬到单位吃、住,工资也不用亲自送回家,银行转账就行了。

他的观念来自他成长的家庭。他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对待的。这是他熟悉和习惯的方式。

他的观念和做法在中青年父母中有代表性。

父母为什么需要孩子惧怕自己?为什么需要“镇”住孩子呢?这样的观念背后,有着对孩子怎样的想象?又隐藏着怎样的亲子关系认知?

父母之所以需要孩子惧怕自己,无非是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想象,因为孩子惧怕自己,就容易做到令行禁止,无须花时间了解孩子“不正确的”想法、体会孩子“幼稚的”情绪,不需要解释、沟通、协商以至于达成共识,甚至根本不需要达成共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也就是说言行不符合家长的意志,施以言语打压、暴力处罚,就可以达到纠正的目的。

这是一种专制主义的养育方式,在养育哲学的意义上,大多数中国父母是程度不同的专制主义者。

2.jpg

专制独裁的名声不好,属于政治不正确,中青年家长很难把自己同专制独裁联系起来,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开明、民主。

肖肖留学海外名校,一个学年下来,多门功课挂科,情绪崩溃,瞒着父母,放弃了学业,还断绝了与父母的联系。终于在本市的出租屋找到他时,父母既惊且怒,他的一句话让崇尚自由、民主的父母无话可说:“你们什么时候给过我自由、民主?!”

他控诉父母不爱他、不信任他,列举了父母在他小时候威胁不要他、关他黑屋子、扔掉他喜欢的书、强行要他去他不想去的学校等诸多“暴行”,指控他们否定他的看法,强加他们的观点,让他失去了朋友……,以至于“听见我妈的声音我就感到毛骨悚然”。

专制的养育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有效,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高段、初中,就开始遭遇孩子的抵抗,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我们惊呼孩子“叛逆”了。所谓“叛逆”,无非犯上作乱的意思,这个词本身已经预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彼此权力不对等、身份不平等的意识。

如今的父母聚会,申讨孩子“叛逆”是一个重要议题。孩子“叛逆”的年龄比二三十年前大大提前,而儿童抑郁、自杀的年龄也正在屡创新低。

没有叛逆,只有父母对孩子空间的强行介入、干扰,不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压抑权利、压制自由、天性,不讲公平、正义。孩子不服从,才进而有了反抗。

3.jpg

但在我看来,如果你的孩子反抗你,我得恭喜你!反抗是生命成长的必须。孩子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说明一切还有救。

曾经接访过一对母子。儿子小胜上初三,成绩优秀,老师欣赏,是同学中深孚众望的班长。然而,妈妈眼中的他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不学习、沉迷网络游戏、夜不就寝,粗言秽语骂妈妈、把妈妈推倒在地、扭伤妈妈手腕、把妈妈锁在家门外,还怼外婆、骂舅舅、打姨夫……在妈妈口中,他冷漠、残酷、没有人性,“是个人渣”,她甚至担心儿子会要了她的命。

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好班干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妈妈归咎于孩子迷恋网络,失去人性。

儿子沉迷网络、怠于学习,跟他与母亲日益严峻的冲突,不是因果关系啊?不学习、迷恋网络游戏就算了,为什么不认妈妈?为什么骂妈妈脑残?为什么说“你听不懂道理,我只有用拳头说话”?

儿子头脑错乱、有精神病吗?

没有。

从小就这样吗?

不是。

她开始回忆母子关系变化的节点性事件。

半年前,儿子夜间开始锁门睡觉,她怕儿子踢被子、感冒,需要进屋给儿子盖被子(其实是为了监督、窥视他,防止他不好好做作业、看小说、打游戏),坚持要儿子开门睡觉。几番争执不下后,趁着儿子上学,她叫来弟弟把儿子房门的锁芯给取了。儿子放学回家看到门锁没了,立马暴怒了。

推倒她、扭伤她,都发生在儿子要上网她强行断掉网络的时候。

母子交火的另一个事件是,未征得儿子同意,母亲把儿子小姨赠送他的iPad交给班主任老师,母、子和老师签了一个三方“协议”:iPad由老师保管,待中考取得理想成绩后交还……

我理解了为什么儿子骂妈妈是“强盗”、 “脑残”,为什么儿子觉得外婆、舅舅、姨父不可理喻,因为他们是非不分、不讲道理,还非要强加他们的浆糊逻辑,诸如,无论如何,她是你妈;你妈都是为你好;你妈养你不容易,你忘恩负义;你比弟弟大,所以你必须让着他……

透过妈妈的叙述和与儿子的交谈,我看到一个权利意识觉醒,要求讲道理、讲公平、辩是非,要求拥有学习、休闲、作息时间安排自主权和个人隐私、个人空间的少年。

他妈妈没有听见他最激烈的怒吼,“不把我逼到动手,她就不会闭嘴”,他诉诸暴力,对妈妈“揭竿而起”。

通过交谈,妈妈认识到了自己是问题的根源,减少了对儿子的干预,尊重他的自由和自主权,母子关系自然就缓和了,不到三个月,孩子就主动告别了游戏,恢复了正常作息时间和精神风貌,顺利考上了本校直升。

面对专制家长的控制、逼迫,长久忍耐的那位女生崩溃了,父母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责、追悔和痛苦;选择反抗的男生却争到了自己的自由、自主,被逼之下,他的妈妈退回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儿子、母亲各自安好。

孩子对父母有力、成功的反抗意味着对父母遮蔽和压迫的超越,对父母经验、认知天花板的突破。真正在意子女成长、自我实现而不是关心自己的权力、面子和控制的父母,一定会对子女的反抗表示理解、欣赏,甚至鼓励。

深究起来,专制主义的父母对孩子的想象是很负面的,诸如无知,容易犯错误;没有独立意志,即使有,也是坏的,因此需要打击,必须纠正到父母理解的正确思想和做法的轨道上来;孩子还常常是懒惰、贪玩、好吃、不求上进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什么对自己好,不关心自身前途和未来,因此需要被指挥、命令、规范、控制,不然,就要出问题、走弯路,甚至被毁掉。

家长也有意无意预设了自己的全知全能,理由无非是家长有阅历、有知识、有经验,不仅知道什么是成功,还知道通往成功的直路,因此,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走,按照自己的指挥行事,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什么是成功?为什么成功那么重要?我们的做法真在帮助孩子成功吗?

4.jpg

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为目标的成功观太过狭隘,通往成功的途径并非只有这么一条。当代人普遍接受了社会化、物化、简单化的成功标准,将其化约为金钱、地位、名头,并有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不问道德、良知的倾向。这是对成功的误解。

根据字典释义,成功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都可以是成功的人。

让孩子作为自己人生的主体,如其所是地爱、珍惜、接纳、尊重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聪明、愚笨,学习成绩好坏,都积极发现和张扬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帮助孩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自信;为孩子鼓掌,让孩子始终保有自信——每个人都可以做独特的、成功的自己。

其实,与其说我们关心成功,不如说我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幸福。我们把成功等同于幸福。

什么是幸福?对此,很多父母未必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我赞成国际知名幸福研究专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行为科学教授、英国政府幸福调查问卷设计者保罗·多兰的定义:幸福是人生过程中体验到的愉快和意义,两者越平衡,过程中体验的愉快和意义越多,人生的幸福总量就越大。他特别指出,未来的幸福不能弥补当下的幸福损失。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霍华德·金森研究“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结论是:“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格兰特研究历时75年,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持续追踪268位哈佛学生的人生,求解“幸福密码”,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幸福人生,最终,爱、关系最重要——而不是我们以为的金钱、权力、地位。

我们在定义成功和幸福时,受制于物质极度稀缺的恐怖记忆,关注匮乏性需求,严重忽视了存在性需求。

另一方面,大学、名牌大学毕业证未必能兑换为好工作、高收入、高地位。因为我们的养育方式有重大缺陷,没能真正帮助孩子做好对接职场、社会的准备——甚至不能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亲密关系。

养育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过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为。

我们让孩子在围绕考试的学习上投入的精力过多;了解和发展自身潜力、兴趣的机会过少。结果,孩子的知识单薄,视野狭隘,认知水平、判断能力低下;

我们不假思索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孩子长期承受超负荷的“知更鸟式”教学和刷题式学习,磨灭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内驱力、创造性,形成学习厌腻、懈怠,这无助于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物质生活上,我们拼命富养孩子,却对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关心不够;传递庸俗市侩的生存哲学,不讲公平正义、是非对错,导致孩子价值虚无、价值观混乱;

在生活上,我们包办代替,没有帮助他们锻炼生活/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具体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孩子们身体长大,却没有做好独立自主的准备,也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遭遇学习困难,最需要我们同情的时候,我们情绪失控,以批评、责备为主,正面帮助不够。这无助于鼓励孩子尝试以平常心看待失败,探索走出失败的方法,形成对他们一生至关重要的抗挫力。我们对孩子指挥、命令较多,尊重、倾听较少;我们不鼓励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听话”、“叛逆”;

我们对孩子否定、批评、论断较多,肯定、赞扬、认同较少;悲观、虚无色彩浓厚,乐观、理想主义缺乏。

许多父母在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从人格、尊严的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质量不高。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反映了我们没有把孩子视为平等、独立、有尊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我们没有把父母子女之间彼此分离、把孩子的独立作为养育目标。

“还孩子自由,对孩子放权”,人文主义养育模式是我们唯一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养育的危机,是父母专制养育所致,解决之道是人文主义养育思想及其支撑的权威型养育方式。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潮,它继承了西方历史悠久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以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方法。

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历史悠久,不仅深刻影响到学校教育,也影响到父母的养育实践。西方父母普遍把孩子视为人格上与父母平等的人,从小把孩子作为平等、独立的个体对待,西方孩子拥有更多的独立、自由、自主;父母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体罚孩子是违法行为,家长也很少吼叫孩子,对子女的命令、控制、指挥、压抑比较少,亲子关系中,民主、协商、沟通、倾听、孩子自主比较多。

无论教育还是养育,中国还没有经历过像样的人文主义洗礼,既面临着清理和摆脱传统家长制、等级制、家长专制独裁这些基本上属于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时期的任务,也需要借鉴和整合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我们的父母敢于破除那些自以为是的自我认知和亲子关系想象,尊重、平等对待作为另一个生命的孩子的人格吗?敢于对孩子放权,敢于承认孩子离不开自己指挥的想法其实是虚妄和投射吗?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瑞·卡塞尔认为:“父母就是拿来愚弄和蔑视的……即使是最受尊敬的传统也是用来突破的;创造力理所当然存在于个体而不是群体,在于青年而不是老人……在象征意义上和其它方面,个人权利的伸张不可避免地始于孩子最初对家长的反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经验失灵的今天,卡塞尔的话可谓振聋发聩。孩子越对我们言听计从,就越可能被我们的观念和经验局限。

在养育中贯彻人文主义基本精神和教育思想,允许孩子独立、自由,而不是把他们的不同意见和感受视为需要“镇压”、“纠正”的行为;鼓励他们自由思考、辩驳,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做决定、承担责任的能力,那么,当今中国式养育中的主要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不正常的亲子关系以及不正常的养育模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民族的未来能让人乐观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乐见岛”,作者彭小华。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乐见岛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乐见岛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的亲子关系需要一场革命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