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北大教授饶毅:理想的教育就是中国的理科+美国的文科

作者:学林读书 发布时间:

北大教授饶毅:理想的教育就是中国的理科+美国的文科

作者:学林读书 发布时间:

摘要: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他们变成低头背书的人。

1.jpg

饶毅,世界级的生物科学家、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知识分子》主编,曾任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读书,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一生很重要;

中国的中小学理科教育普遍比美国的好;美国的中小学文科教育普遍比中国的好;

中小学缺乏批判性的训练,其实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不仅是不互相批评,而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批评起来就没有理智;理想的教育,当然是中国的理科教育加上美国的文科教育,但难度较大。

上面的这些话来自中国顶级的科学家饶毅。 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做学生、而后在美国和中国做家长、还在美国和中国做过教师,他是中美两国教育的亲历者与实践者,也是冷静的观察家与思考者。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中美两国教育各有何特点及优劣比较,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批判力……

这些众人关注的问题,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怎么看?

中美小学生没有差别

2008年,我曾去北大附小讲了一堂课。很好玩。五年级的孩子们很开心、很活跃。一堂课从头到尾欢欢喜喜。

孩子们提问非常踊跃:“人为什么要有两个眼睛?”“有没有红霉素?”……

不到1个小时,我们讨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虎厉害不厉害,但是互相打起来怎么办?老虎怎么建设和谐社会?”“小婴儿看不见、听不到,怎么吃得到奶?”

我提问:“什么是基因?”

有孩子说:“好像是和DNA有关,转圈,好像还有两个圈。”五年级学生差不多知道DNA双螺旋。

我提问:“有没有人知道青霉素?”

一个孩子讲出青霉素发现的故事,除了不记得Fleming的名字,基本都知道。

我在幻灯片上显示果蝇,还没有解释完两个正常眼睛,一个孩子已经发现我用的不是正常果蝇,触角上还有一个小眼睛(因为基因易位表达而产生)。

我告诉他们,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用基因来制造多个果蝇的眼睛,希望他们中有人长大了能做人的器官。

我显示一种有2个大眼、4个小眼的动物,有好几个同学很快看到是6个眼睛。

我问:“是单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还是群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

孩子中两种意见都有,而且提出了道理。我们看实验结果知道,单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

讲完课后,马上有孩子用“外激素”来形容他们现实的事情。

从孩子们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很动脑筋,大大方方,无拘无束。

小学的孩子们,本质上,中美没有看到差别。如果谁还有疑问,说中国人没有原创性、不活跃,他们到中国的小学里看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他们变成低头背书的人,可以多发挥他们的天性。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读书

我不主张国内家长送小学生、中学生去国外读书。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的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与家庭分离对他一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见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教之初,曾有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儿子在那里读书,他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被送到美国去,举目无亲,不能排除孤独对他的影响。他后来生了病,不是学业问题,回国探亲时自杀了。

要考虑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一生很重要。家长能够不受孤独的影响不代表孩子也可以,每个人不同。

除此之外,当然还要考虑教育的方式。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当然有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能简单概括为“美国的教育对所有的孩子好,中国的教育对所有的孩子差”,甚至反过来讲也不对。

实际目前来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比中国普遍要好,但中国有些机构,比如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某些学科,可能也不错。至于大学里的有些学科,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可能美国好的要稍微多点,但也不是特别多,中国有些大学有些学科明显比美国大学的同样学科的教育更好。

但中小学教育方面,两国差别很大,不过也不是简单的谁好谁差。

2.jpg

不分科教育的美国中小学

在美国的很多小学,同一位老师教英文也教数学。其实,不同老师的特长不一样,当他跨学科教学时,会影响有些学科的教学。一般来说,美国中小学老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不如中国——要强调的是,这种比较建立在中美两国的同等学区、同类学校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中国的中小学,理科的教育其实普遍比美国的好。对一般人来说,中国的教育模式可以为自己打下比较好的理科基础,当然这也有缺点——当你的孩子理科就是很差,文科比较好的时候,如果逼着他学理科,他就会觉得心情很压抑,会怀疑理科学不好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笨,所以会造成心理压力。

我们其实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都弄清楚,不同的人有不同特点,并不是说谁笨谁聪明,也不是说理科很好就是聪明,文科很好就是笨。虽然我偶尔也想这样说,可是我只是开玩笑,并相信这种玩笑是不对的。文科好的也是认知能力强,理科好的是另外一种认知能力强。

3.jpg

培养?禁锢?

缺乏对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视,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读书”,“读书人”是“知识分子”的代名词,传统社会对青少年的奖励是“学而优则仕”。即便是现代父母、学校和社会对中小学生的褒奖也是说谁“读书好”“学习好”,国家也通过高考规范化地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要求和检验中小学教育的结果。

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的教育严重缺乏对创造能力的重视。这个问题当然也不只是中国独有,亚洲各国中小学生普遍考试分数高于美国学生的历史已持续了很多年,但总体科技素质却无法领先,部分原因正是只顾及了学习科技知识,而忽略了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显示出来,因为中小学分别以毕业生的中学、大学录取率来检验教学效果,而这个检验本身有同样的问题,即两厢形成封闭循环,造成自我满足,忽略了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对创造能力的要求。到研究生学习阶段,创造能力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后,中小学教育系统又不能得到反馈信息,或认为是大学的问题,却没有认识到根子在中小学。

中小学会自豪于有多少毕业生都读了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殊不知国内研究生因为思维方式已定,创新性研究能力短期难以得到培养;到国外留学的研究生,很多在创新能力方面也有明显不足,常常只能在别人指导下做研究,而不能独立工作或领导一个实验室开创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好学生”心态、习惯和行为模式进入到科学研究前沿时,将暴露出很大问题。

另外,中国现有的高校也留有明显传统教育的印记。教学是以学生获得已有知识为主要目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多半是运用已有知识的能手,但常缺乏开拓新领域的能力。

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等教育,是存在于现代的研究型大学中。已有知识的教学只是教育中最基础的一部分,而更有特色的是使学生有探索学科前沿的能力。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国的现状正如温家宝总理和钱学森先生对话所反映的:几十年来拔尖和特色人才匮乏。而个性化教育正是允许和鼓励拔尖和特色人才成长的关键。

分析、批判与思维教育的缺失

我们的中文教学,对应美国的英文教学。实际上,我们的中文教学比美国的英文教学要差。原因在于,我们的中文教学主要是学习语言文字和表达,而英文教学在语言文字基础上,要教分析、批判、和创新。后几个层面,在中文里面极少作为课程内容。

中文的考试,是理解文字、总结内容、举一反三,而不对文章进行分析、批判,更不谈在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思考怎么写得更好、更有创意。

4.jpg

饶毅教授2015年在北大的演讲,500多字,9次掌声

我在想,为什么2014年我在北大毕业典礼的致辞会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其实我的语文很差,但我写毕业典礼的致辞时专门想过如何有创意,在模式上与众不同,而在内容上又一定要真情实意。

如果凭文字功底,我比大部分中国人差,与中国文科毕业的人比,我差得很远,不信仔细看看我遣词用句非常局限,因为我的中文词汇量不到现在小学五年级,而我吸收了后来接触的创新思维,把小学五年级的水平发挥好,不是靠语言文字本身。就此我需要分析:

以前的中文毕业典礼致辞都是学美国人的讲故事,美国人讲故事有其道理,但也因为英文不适合写排比,可能在诗歌和平时一般文章之间很少其他模式,而中文应该有多种表达方式,我用的排比句,不是诗歌,但却用了中文的一个优势。

事实上我本来准备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到最后无法用英文版,因为完全不能与中文版相比。

而在内容上,我也放弃了讲故事,而是用一个概念,一个中国很多人会有共鸣的概念,这是在批判了已有的致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不是模仿其他中文和英文的毕业典礼致辞。

其实每年有很多毕业典礼致辞,我要给的时候,就是希望不一样,而且更好。如果这样的教育在中国的中学就被提醒,而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教学,恐怕很多中国的中学生都比我写得好。

美国的中学教育,对孩子早期形成批判精神,养成理智的辩论的良好习惯,提倡创造性,都有帮助。

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当然是中国的理科教育和美国的文科教育相结合,当然这也不是很容易。文科中所教的分析批判,当然在理科里面其实有一部分,但在中国可能没有很好地强调。在文科里面教批评和创造,中国中学生就能够得到相当大的促进,但如果是在大学研究生期间教,虽然晚了一点,也能学会。

所以,不是说中学、小学没有学,大学、研究生就不能学,而是说中小学时期能很快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研究生补的这部分内容有效——因为中学期间学的分析和批判,如果知识积累、教育背景比较少,其实也无法较好地运用分析、批判和创造。

年轻时不妨多学点理科

通过以上比较,我希望老师或者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长来分析,需不需要在这个时候给他补一补缺陷。

在这里,我还要加一个我个人的“偏见”,当然,我必须强调,这是一个“偏见”:我认为,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学好理科的话,那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学点理科。

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不学很多文科的话,到晚一点还能学,这是我自己的偏见,我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中,有与历史和文科相关的,我以前并没有学过这一方面,但感到年纪大了也能学会。

如果先学文,以后再想学理,困难恐怕相当大,但有过这样的人。著名的当代物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Witten教授大学时学历史,后来他研究物理,数学非常好。这样的例子很少有,多数人先学文科再学理科会比较困难。

那么,如果孩子不出国,在中国读中小学,能不能培养创造力呢?

我觉得,在这方面,可能学校能做的比较少,因为学校有比较大的压力,要保证学生升学(和有其他限制)。但家长可以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些文科的作品,包括中文的古文,或者是现代文,甚至是鲁迅的文章。家长可以把文章拎出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甚至反驳、批判鲁迅的观点,而提出哪些文章可以怎么写得更好,哪些想法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鼓励孩子在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想法、写法。

培养创造性与理性讨论

除了分析和批判以外,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的,需要家长注重对孩子的培养。

家长如果在平时经常注意小孩子观察的事物,让他们对看到的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甚至做一些课题,就可以鼓励孩子的创造性。

家长甚至可以就近送孩子到大学研究所,或者是一些工作单位,让他去参加活动,让他培养创造性,让他参与,看看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强调——批判性不仅仅是批评别人,而是说也要批评自己,另外还要懂得理智地讨论。

我们中小学缺乏批判性的训练,其实对社会造成的损害不仅是不互相批评,而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批评起来就没有理智。这也是美国中小学教批评和讨论时,为何一定要教如何理性讨论的原因。

理性讨论的过程,对于建设一个真正理性而又真正和谐而不是压制的社会,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部分,我其实很希望中国的中小学校长、中小学老师,到外国去学一些,然后把这些可以用的东西用到中国来,建设性的批评和理智的讨论,对增加我们社会的向心力会有很大帮助。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学林读书”,作者饶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学林读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学林读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北大教授饶毅:理想的教育就是中国的理科+美国的文科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