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报告】2018教育行业蓝皮书:中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之路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报告】2018教育行业蓝皮书:中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之路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摘要:近期,《蓝皮书》已经进入编纂尾声,芥末堆将精心节选蓝皮书中的干货内容,免费提供给大家参阅。


蓝皮书封面.png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作为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以来力度最大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自诞生起便引发诸多讨论。新高考在增加学生选择权、增加考试次数、改变录取机制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务管理、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带来挑战。

2018年是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五个年头,但今年已有多个省份推迟改革时间,如今再讨论该不该改革已无太大价值,更重要的是寻找应对新变化的方法。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标志着中考改革正式开始。

本次中考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行“两考合一、全科开考”。同时各省市可以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高考的选科类似。

一、新高考改革政策总览

1.  国务院和教育部政策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新高考改革正式开始。《实施意见》中有几个关键词:选科走班、等级制赋分、两次考试机会、“两依据一参考”。

2014年12月,教育部紧接着发布了两份配套文件,即《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简称《学考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简称《综合素质评价意见》)。政策更加具体化,为各省市推进新高考奠定了基调。

《学考实施意见》中提出,学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13门。选考科目的选择范围被划定在政史地、物化生等科目。学考考试时间分布在高中三年,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考试内容要根据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

《综合素质评价意见》中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5个方面。

此后,其他省份在推动新高考改革时,均先后发布三个文件:关于印发《××省(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省(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及《关于印发××省(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三份文件的内容基本都是在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各地大体与其保持一致。

2.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政策浅析

2014年9月,作为首批新高考试点省份,上海和浙江先后发布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具体考试形式和内容变化参考表中信息:1541416965(1).png1541416988(1).png

对比上表中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浙江两地的试点方案大体上都是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制定。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的改革幅度要比上海更大,包括选考科目多一门技术,考试次数增加一次。这也意味着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浙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大。

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问中表示,对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教育部将进行评估,条件达到了就批准启动,达不到就创造条件,达到了再启动,实事求是、不凑数。

从芥末堆了解到的情况看,除了已经确定推迟改革时间的安徽外,山西、江西、河南、四川、贵州、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近一半省份也有可能推迟。

1541417003(1).png

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动及问题

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给学校、学生、教师等主体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 对学校的教务管理提出挑战

首先,学校要从原始的“一班一课表”,变为“一生一课表”。如何合理匹配有限的教师和教室资源、100%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成为学校必须解决的难题。

芥末堆了解到,相比于费时费力的人工排课,几乎所有学校都选择购买企业服务,可目前市场上的排课系统同质化较为严重,学校难以甄别。

除了难以筛选产品,走班带来的学生考勤、排座位、收发作业、男女生比例、建设班级集体荣誉感等问题也摆在了学校面前。

面对这些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通过软件完成考勤,但在排座位、收作业上仍然使用的是物理方法。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为例,学生考勤的工作由教师完成,教师负责在课前给学生线上签到。收发作业时,教师会自备收纳箱。建设班级集体荣誉感则是通过保留行政班的方式。

2. 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挑战

2.1 对教师数量提出挑战

学生自由选科后,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需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这对学校来说并不现实。

面对师资不足的难题,一些名校正在寻求“自救”。北京十一学校主要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将线下教研活动搬到线上,从而节省线下教研时间。二是直接购买企业服务,让校外教师到校内授课。杭州四中采取的措施则是,让教师跨年级教课,不只局限于同年级授课。

2.2 部分学校限制学生的选科权

6选3有20种组合方式,7选3则有35种,让学校满足所有学生的选科需求并不现实。大多数学校都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并没有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由选择。这一问题在浙江开始新高考改革一年后便已显现。

2016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简称《浙江省纠正错误做法通知》),明确要纠正学校限制学生选择权的错误做法。

与浙江相比,上海的情况似乎要乐观一些。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公开介绍,从2017届高中毕业生统计情况看,全市257所高中学校根据学生自主选考科目的情况开课,开满20种组合的有62所,占24.12%;开出18种组合以上的学校达135所,占52.53%;绝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出的科目组合都超过了10种。

2.3 生涯规划课程欠缺

选科的背后是选专业、选高校、选职业,可高一学生经验尚显不足,这让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变得尤为重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由心理教师负责,缺乏专业的师资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学生只能做一些性格分析、职业分析的测评,效果如何仍然有待验证。

从市场上看,目前各家公司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选科选课、测评、体验课程、教师培训等类型。由于效果难以量化且不好评估,所以学校在选择产品时,也有很大困难。

3. 对考试评价提出挑战

3.1增加考试次数带来恶性竞争

增加考试次数在实践中并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带来了学校的恶性竞争。《浙江省纠正错误做法通知》中明确指出,浙江出现了抢赶教学进度、挤压选修课程课时、搞“阴阳课表”、考试前全面停课复习、集中时间搞“学考会战”、增加课时、占用学生晚间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复习等问题。

在首届新高考结束后,浙江省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规定首次学考时间不早于高一第二学期,科目不多于3门,并将选考时间设置在高三,相应科目学考合格后才能报考该科目的选考。

3.2等级制赋分造成同分不同质

虽然等级制赋分缩小了学科成绩的差距,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造成学生重三大主科、轻选考科目的情况。以上海为例,上海选考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满分是70分,但其中包括合格性考试合格后的40分,因此有区分度的只有30分,仅占单个主科满分的五分之一。二是等级制赋分大大增加了同分的可能性,容易出现同分不同质的情况,对于高校选拔人才具有干扰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等级制赋分依然是各省市通用的赋分方法。  

1541417019(1).png

3.3 学生出现“弃考物理现象”

据浙江省考试院统计,根据高校招生专业提出的选考学科要求,在7门选考科目中,选考物理可填报91%的专业。但现实却是很多学生为了拿到更高等级,“弃考”物理。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考试院公开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在3门选科科目中,选考物理的考生仅有8.9万人。上海与浙江类似,约5万考生中,仅有1.8万考生选考物理。

1541417033(1).png

1541417048(1).png

1541417064(1).png

2017年首次新高考结束后,浙江和上海纷纷下发文件建立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浙江的物理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6.5万,上海是1.5万。

4. 招生录取的变化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的录取方式正逐渐向多元化、严格化方向转变,我们可以抽出几个关键词:取消加分、以专业为单位的平行志愿、大类招生、合并批次、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招生。

4.1“以专业为单位”的平行志愿

新高考改变了之前“以院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变成“以专业为单位”。以浙江为例,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志愿,这有利于避免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从而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选择权。

4.2 减少考试加分项目

另一大改动是减少考试加分项目。在国务院颁布《实施意见》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对减少和取消高考加分项目作出了具体阐述:

一方面取消了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以及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另一方面,取消了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不难看出,依靠特长加分考取大学的路径正在收紧。

4.3 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另一趋势。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对学生来说利大于弊。它在增加考生录取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但要注意,同一大类招生在不同高校中包含的专业不完全相同。

4.4 合并批次

合并录取批次是各省市高校录取方式未来转变的趋势。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合并本科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统称为本科第二批次;第二阶段是将本科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上海的新高考试点方案中提出,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北京则从2017年开始,将本科第二、三批次合并。

4.5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指具有自招资格的高校设立的自主选拔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将获得高校5-60分降分优惠。随着加分项目的减少,越来越多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转向自主招生。对高校来说,等级制赋分降低了学生的区分度,名校将更依赖自主招生筛选学生。

以清华和北大在浙江的招生情况为例,2017年清北录取350余人,减去保送生、各种计划、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和特长生,裸分录取的人数大约有27人,占比不足8%。此外,从自主招生的报考人数也能看出需求的增长趋势。

1541417079(1).png

对于自主招生,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主要是自主招生的笔试和面试培训。内容包括背景提升、材料申报、笔试真题和面试技巧等。与以往的线下冬、夏令营培训不同,目前企业更倾向于利用直播的形式进行远程授课,同时安排线下的辅导老师管理课堂秩序。1541417093(1).png

自主招生笔试的难度高于高考,低于竞赛,授课老师大多是有过竞赛经验的清华、北大学生,还有少数竞赛教练。在这个领域,高校教授、金牌教练是比较稀缺的资源。

4.6 浙江“三位一体”招生

三位一体是指融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考试评价体系,目前在浙江省试行。

参加三位一体招生的院校多为本省高校和清北名校。对考生来说,三位一体比自主招生的报名门槛更低,参加人数更多。

4.7 山东和北京综合评价招生

山东和北京目前均在试点综合评价招生。山东2018年确定在山东大学等10所本科高校开展试点。考生综合成绩由试点高校依据高考成绩、高中学考成绩和高校考核成绩(含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形成。其中,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

北京提出,在部分市属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综合评价录取依据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学考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其中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 

从高校录取方式上看,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等更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模式将在其他省市逐步扩大。

三、中考招生制度改革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标志着中考改革正式开始。

本次中考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行“两考合一、全科开考”。两考合一是指将以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毕业考试)和中考(招生考试)合并起来,统称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全科开考是指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全部科目(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信息技术等13个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同时提出,各省市可以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新高考的选科类似。

此外,与高中一样,教育部提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要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1. 各省市中考改革推进时间线

北京是新中考改革的首个试点地区,于2016年开始实施,2018年是北京中考改革的元年。北京中考改革主要有4个变化:英语考试新增了口语考试,并有两次听说考试机会;考试科目实行“4必考+3选考”的模式;3个选考科目按照分数的高低,按照比例计分;增加开发性科学实践活动。

除北京外,浙江、上海、广东等17个省市已于2017年开始试点,吉林、江苏、贵州、江西等6个省份将于2018年开始试点。天津、山东等7个省市的文件尚未发布。1541417107(1).png

2. 各省市中考改革方案共性

各省市均实行“全科开考”,计分科目普遍增加了政史地、体育,同时探索更多元的计分方式。河南直接将理化生实验操作作为计分科目;北京新中考英语新增了听力考试,并将听力+口语考试的分值比例提高到40%。

成绩呈现上,都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呈现形式。考试招生管理上,从中考改革到高考改革,都取消了特长加分。

3. 部分省市中考改革方案特殊性

3.1 增加学生选择权

除北京考生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外,吉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吉林采用“4+4+1”的录取计分科目模式,即第一个“4”指的是语数外体;第二个“4”指的是政史物化;“1”指的是在地理和生物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结束并公布分数后,由学生任选一科作为计分科目。

3.2 探索综合素质评价应用

目前大部分省份多是采用等级的呈现方式,但安徽和浙江率先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安徽在试点城市实行“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综合素质评价)”的计分录取模式;浙江则提出,高中招生时可采取综合等级或折分方式计入总分。


(以上数据除标明来源之外均来自芥末堆统计)

本文选自《2018中国教育行业蓝皮书》教育行业数据概览章节,本年度蓝皮书共包含行业总览、早幼教、语培、K12、素质教育、少儿编程、招考制度改革、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民促法等十余个章节。

1539844982157131.png

《蓝皮书》纸质版每年只会在GET教育科技大会现场赠送,购买VIP票或至尊票即可免费获取完整纸质版2018中国教育行业蓝皮书。

除完整版蓝皮书外,现场还有100多位教育行业大咖和跨界精英的干货分享在等你。一张门票,就能带你GET教育行业前沿趋势、知识经验、社交圈层、全球视角。详细议程,欢迎扫码或点击报名链接查看。

官网稿件后附的二维码.png现在报名,GET大会现场领取实体蓝皮书哦~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报告】2018教育行业蓝皮书:中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之路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