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改追踪】不再“一考定终身” 大学开始看三项指标

  发布时间:

【教改追踪】不再“一考定终身” 大学开始看三项指标

  发布时间:

摘要: 三十几年不变的高考“一考定终身“规则有望被打破,高考成绩将不再是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自主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将和高考分数以前被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既定方向。

三十几年不变的高考“一考定终身“规则有望被打破,高考成绩将不再是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自主考试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将和高考分数以前被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既定方向。

据媒体报道,今年起,包括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40余所高校,开始拿出了一定的专业和名额,探索“基于高考成绩、(大学)自主考试、高中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进行新的招生尝试。

自2012年南方科技大学率先推出包含了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和高校自主能力测试成绩,按照6:3:1的比例设定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后,2013年两所中外合办的”洋大学“,西交利物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也开始在广东采用“综合评价”模式招生。2014年,已有七所大学在广东进行“综合评价”。

浙江省也加入了这项高考改革的尝试。目前,浙江省内参与“综合评价”录取的高校已从2012年的两所增加到了34所,录取学生数则从260人增至今年的3470人。

在一长串的试点名单中,除了南科大、“洋大学”这样一些身份特殊、带有改革意味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亦在其中。

实际上,2003年开始,中国一些“985工程”大学拿出招生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就是为了打破高考分数这个单一标准,探索多元录取。此种自主招生逐渐因高考前率先“掐尖”、考题偏难、偏怪而引来争议,被认为是优秀生的考前“定心丸”。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将自主招生放到高考之后。高考成绩作为选拔的基本门槛,成绩达标的学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自主考试。最终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成绩,三位一体综合录取。“既是国际通用、也是我们期望改革达到的模式。”

事实上,香港高校目前在内地的招生就采用这种办法,他们认为,内地高考未能考察学生的应用、创新、通识、表达等能力,一些高考成绩很高的同学,面试表现未必好。

在香港,大部分学生通过联招方式升读大学,考核标准主要是文凭考试成绩、校内评核及报名时提交的学习概览、参加过的活动、获取的奖项、特殊成就、及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等。

类似港校这种高考后测评的机制,位于湖南的中南大学自2007年起已经开始尝试。在大多数高校都在考前以自主招生“掐尖”之时,中南大学却选择高考出分后才进行自主测试。中南大学曾向媒体介绍,这主要还是因为高考前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少。自主招生报名门槛较高,高考前考试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同时在不知道自己高考分数的情况下“自主”,考生一般是两种心态:分数刚够最好,如超得太多,那就另攀高枝了。

当然,在熊丙奇等研究者看来,“高考后录取”、“综合评价”或许仍未跳开过去自主招生“圈地掐尖”的泥沼。因为不管各个学校的面试如何多元、学生参加了多少场自主考试,他最终只能选择一所学校。而真正的自主招生,应是双向选择、多次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评价的“高考后录取”招生规模正在扩大,也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在方向上的认可,但这种方式最终成败与否,还将视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在去行政化上的决心而定。在“多元录取”成为主流之前,对多数希望在中国学校读大学的高中生学生来说,仍然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精力来关注高考成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教无类”(微信号:on_euqaducation),由芥末堆摘编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来自于互联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互联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改追踪】不再“一考定终身” 大学开始看三项指标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