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芬兰最新研究:“现象式教学不适合所有学生,数字化课堂在阻碍学习”

作者:钱文丹 发布时间:

芬兰最新研究:“现象式教学不适合所有学生,数字化课堂在阻碍学习”

作者:钱文丹 发布时间:

摘要:在课程中使用的数字工具越多,学习成果就越差。

图虫创意-467137565406659274.jp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上周芬兰教育界因一篇文章炸开了。

起因是,上周日11月18号,芬兰《赫尔辛基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研究表明:新的教学方法会严重破坏学习》。全文在解析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一项科研结果:赫大科研团队检查了芬兰15岁学生在2012年和2015年的PISA结果,仔细研究了5000多名芬兰学生的成绩,结果发现,芬兰近几年实施的现象式教学和数字化课堂在阻碍学习。研究发现,数字电子化课堂也是近些年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消息一出,最先按耐不住是一线教师,我所关注的芬兰教师facebook群里,一位老师这样说道:“对我们老师来说,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奇怪。 但并没有多少人倾听我们的声音,而且我们的批评也被视为对变革的抵制。”

紧接着,芬兰教育部主任Olli-Pekka Heinonen接受《赫尔辛基报》收集,试图出来平息这场风波:“我不承认有关数字化课堂和现象式教学,与学习成果之间联系的威胁。 根据目前的课程,我没有发现这样的威胁。“Heinonen说,“现象式学习是学习的方式之一,但芬兰基础教育仍主要以学科学习为主。”

不多说,直接看研究结果。

数字化课堂在阻碍学习

参与这项研究的Aino Saarinen博士,向《赫尔辛基报》讲述:“在课程中使用的数字工具越多,学习成果就越差。参与PISA测试的所有区域都有这种情况。”她指出,“这不是学生无法使用这些设备,事实上学生用得得心应手。相反,学生很容易被设备本身分散注意力,比如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并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它们来做一些学业之外的事情。”

“其他国家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许多家长都说了同样的话。”她说。

虽然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芬兰之前老版的课程能帮助芬兰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她并不认为教室应该恢复到无数字化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何时、如何以及由谁使用这些电子工具。”Saarinen说。

“现象式教学”在强化教育的不平等

除了增加数字工具的使用外,芬兰2016年的课程还引入了现象式教学的学习策略。这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做积极的主动者、在学习和研究小组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具学习自主权。这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有很大的差异。

Saarinen的研究表明,这种类型的学习适用于在学校表现良好并得到家庭支持的学生。但是,如果学生存在一些学习障碍,或是家庭资源较少的学生,当他们参与到现象式教学过程中, 反而是在加剧这些学生更加落后、跟不上。

赫大Liisa Keltikangas-Järvinen教授更是认为,现象式教学在强化教育中的不平等:“目前来看,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按此发展下去,我们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就是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参与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业成就。”

“这种方法的支持者声称它可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认为同伴学习是最有效的办法。但是根据研究看,结果恰恰相反。”Saarinen说,“基于现象的教学,对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成绩产生了特别负面的影响。”

所有人都认同,让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和学习负更多责任至关重要。但是现象式教学所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还要求学生保持独立,专注和灵活。

没有几个15岁孩子具备这些品质,并能一直做到这样。”她说。

简单来说,现象式教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要求太高了。不仅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上的要求,更是对学生自律、专注力、灵活管理自己等能力的考验。而后者,更多指向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一味强调家庭出身,违背芬兰教育公平的原则。

先别说15岁孩子,我们普通成人也很难做到。孩子不是机器,发现自己不专注了,马上能回来;发现自己不自律了,立刻能继续投入其中。

错把芬兰教育的“补丁”当“主流”

我之前的文章(芬兰现象式教学大起底)已经介绍过,实际上学科教学依然是芬兰课堂的主流模式,而不是现象式教学。芬兰大纲也仅是规定每一学年内必须进行一次现象式教学。至于一次是多长时间,通常是教师决定的,有的教师2、3天就结束了,有的教师可能长点,一周,但也不是全天都在“现象式教学”。

对芬兰人而言,现象式教学也是新的教学方式,他们也处在摸索阶段,况且是很谨慎地摸索,一学年只有很少课时在进行。

最近国内有些过于宣扬“现象式教学”的好处和优势,我觉得还是应当更加谨慎对待。对于中国教育,我们有更迫切的问题要解决,例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教师教育。希望大家不要错把芬兰教育的“补丁”当“主流”。芬兰人用现象式教学这一块“补丁”来提高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学习参与度,用这个方法治疗自己的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如果把它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路径,大动干戈的学习,真的是方向错了,劳民伤财。

当然,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好奇可以,了解一下可以,目前应该仅限于小范围测试,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芬兰吧“,作者钱文丹。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芬兰吧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芬兰吧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芬兰最新研究:“现象式教学不适合所有学生,数字化课堂在阻碍学习”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