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校长“陪餐”能否提高食品质量?校园安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校长“陪餐”能否提高食品质量?校园安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田园 发布时间:

摘要:安全无小事。

rainier-ridao-1067999-unsplash.jpg

图片来源: Unsplash

芥末堆2月21日 田园 报道

今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要求校长要与学生一同就餐。不只是北京,近日,天津、安徽、河南、山东、湖南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纷纷要求学校负责人要“陪餐”。

校园食品安全是目前所有校园安全问题中的一大重要问题,每一次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社会热议和强烈愤慨。

近几年随着校园安全事故曝光度的增加,关于校园安全的讨论越来越多。据新浪教育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校园安全成为除学习成绩、手机上瘾外,家长最焦虑的问题之一。

2018年被爆出的校园安全事故就不在少数,比如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被爆存在蔬菜发霉、上海民办小学世外小学门外发生砍人事件、北京宣师一附小发生男子伤害孩子事件等等。

此外,除了狭义的校园安全,校园欺凌、校园猥亵性侵、校园网贷、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等新型校园安全问题也日渐暴露。由于发生场所的特殊性、发生对象的弱势,校园安全事故必然让人心痛,但其并非不可预防。

那么,在众多事故面前,在逐渐被重视起来的大环境下,校园安全工作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到底该如何构建安全的校内外环境? 

1.狭义的校园安全

狭义上的校园安全,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主要包括学生人身安全、学校校舍、场地、校车、教学生活设施等环境及硬件安全。虽然这些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常态化重视的领域,但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故仍不在少数。 

2015年9月,北京、苏州、无锡、南京等地发生多起校园毒跑道事件。

2016年6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学生出现集体流鼻血、头晕、恶心等症状。官方通报显示,学生中137例有超指标情况,一间音乐教室甲醛超标。

2016年9月,商丘市睢县一辆幼儿园校车与货车相撞,当地宣传部门称事故造成1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2018年6月,上海民办小学世外小学门外发生砍人事件,一名自称因生活无着而要报复社会的男子,持刀砍死2名男童。

2019年1月,北京宣师一附小发生男子伤害孩子事件,一男子为发泄不满情绪,持手锤在课间将多名学生打伤。 

近几年来,毒操场、毒跑道、毒教室、校车事故、入校伤人、校外伤人等事件频发,我们看到,与薄弱的市场力量相比,目前还是宏观上以教育行政部门印发政策为主要手段控制。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一方面用强制性标准替代了原先的推荐性标准;另一方面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由原先的3类增至7类以上。

2019年1月,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2019年第1号预警。针对“黑校车”和校车违法行为,提出要逐校详细调查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要在学校周边道路加派人员,加大巡逻执法力度等。

除了校内安全,2018年校园周边也是事故发生的重灾区,关于校园周边治理的安全隐患排查需要更加注意。 

近日,上海发布《关于本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将学校周边200米划设为学生安全区域,学生安全区域内依法禁止设立上网服务、歌舞娱乐、游艺娱乐、彩票专营等营业场所。为全国各地防控校园安全事故树立了典范。

2.食品安全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民办学校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的必要性在2018年重回公众视野。

2018年9月,江西万安、河南洛阳、西藏双湖等多地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其中江西万安县部分学校学生营养餐出现疑似发霉、变质等问题。根据万安县顺峰小学学生家长提供的诊疗证明书显示,有学生被诊断为食物中毒。

万安县营养餐问题被曝光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学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u=285818367,1225971145&fm=173&app=25&f=JPEG.jpg

万安县学校食堂发霉的土豆,图片来源江南都市报

据了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国务院于2011年启动,在全国22个省(区、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共计699个县,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专款约160亿元,惠及近2600万名农村学生。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下来往往会走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营养改善计划在实施的第一年,全国学生营养办就接到了举报电话和邮件94个。其中,约1/3反映当地“未开餐“,约1/4反映食品“质差量少”。  

2018年10月,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被爆存在蔬菜发霉、食物加工日期造假、厨房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经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局调查,中芯学校确实存在被举报问题,并责令校方立即停止原承包商供餐,并对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开展专项检查。

1540199803880803.jpg

腐烂的番茄和洋葱,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深圳南山中英文学校在2018年也被爆出食品过期、使用不知名的食用油等问题。与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相比,收费较高的民办学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更让家长愤怒。

根据官方报道,两所民办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均由家长偶然发现,并向媒体曝光。足以见得除了学校的日常监管外,长期引入家长、学校或专业机构等第三方监管的重要性。

今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学校相关负责人每顿饭与学生一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供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要求,学校实行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并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除了各方监管,还需要做好各种细节问题,如何增加食材供应链透明度、完善食材的招标采购和验收环节、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素质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思考。

3.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除了来自校外人员的威胁,更多的安全事故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活动主体身上,校园安全时刻处于高压态势。

2018年两会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郑新俭接受媒体收集时透露,2017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诉3494件5468人。  

1545990307326678.jpg

被欺凌的高中生绝望的控诉冷漠旁观者,图片来源电影于《悲伤逆流成河》

一直以来,校园欺凌被认为在法律上存在很大盲区,真正进入司法程序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并不多。

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对学生欺凌给出定义: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的界定,正确合理处理。

虽然该《方案》较此前相比已经非常具体,但《方案》中仍有争议之处,比如方案中提到的精神伤害和打闹嬉戏等概念仍然模糊。在实际生活中,利益不同的各方认识差异极大,容易产生矛盾和对立。因此,在教育部文件的基础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细化。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在省级文件中就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范围作出了详细且明确的划分:

WX20190221-013148@2x.png

广东省对学生欺凌事件种类的划分

“如果说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那么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这样解释。 

与校园欺凌相比,校园暴力导致的后果更加严重。但我国现有的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都旨在解决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施加暴力的问题,而对未成年人之间实施的暴力、侮辱行为,未成年人对教师的暴力、侮辱行为如何解决均没有涉及。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张国新曾提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或《教师法》中完善对未成年人进行惩罚的措施和程序,从而增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4.校园猥亵性侵

发生在中国大学里的针对女性、女孩的性侵、性骚扰,2018年从隐蔽状态浮现到公众领域。

2018年1月,罗茜茜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文,实名举报前北航教授、长江学者陈小武,持续性骚扰女学生。

2018年4月,北大校友李悠悠实名举报前北大中文系教授沈阳,20年前曾性侵北大中文系1995级本科生高岩,并致其自杀身亡。

2018年7月,5名女性发文举报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对校内女学生、女教师实施性骚扰。

1531252128684639.jpg

图片来源:新京报评论,右为张鹏

象牙塔里的性侵案将高校教师的师风师德推上了舆论浪尖,也污染了人们对高校的憧憬和想象。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性侵等行为不仅是师德缺失,更是在触碰法律底线。

幸运的是,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受害者愿意站出来发声。不幸的是,施害者的违法成本过低、受害者本能的羞耻感、高校为维护校方名誉的掩盖等因素,让许多受害者选择沉默,进而导致校园性侵、性骚扰事件屡禁不止。

与大学性侵相比,其他学段被曝光的性侵案数量较少。

2018年比较典型的是家教老师邹明武在辅导过程中多次强奸、猥亵未成年女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同时宣告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五年内,禁止其从事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教育工作。教师利用家教期间性侵、性骚扰学生的行为需要家长们加倍注意。

性侵的另一关注群体是留守儿童。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50%的留守儿童在2013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2013-2014年间,媒体曝光的女童性侵案件高达192起,其中留守女童受侵害案件占55.2%。

1532317458404207.jpg

2017年,河南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在云南彝良为当地留守孩子开展预防性侵课程

2018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根据最高检发布的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实施非直接身体接触的猥亵行为与实际接触儿童身体的猥亵行为具有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可认定构成猥亵儿童罪(既遂)。

同年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四份文件,针对不同学段教师分别提出职业行为准则及处理办法。

其中要求,对于有虐待、猥亵、性骚扰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教师,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追回相关奖金,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录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任何学校不得再聘任其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国家立法之外,如何解决中国儿童青少年性教育缺失,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保护,或许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5.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

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是新型的校园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内容的渠道渐渐从电视频道转向数字设备,比如手机,网站和应用程序等。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2.0、智慧校园的推进,学生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越来越多,问题也如影随形。 

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提出要严格审查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要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除了中小学生的电子产品使用,大学生网贷也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问题。

1532594165396058.jpg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贷款小广告,图片来源于搜狐新闻

据相关调研显示,我国高校每年约有上千亿元校园金融需求。不过,由于市场分散、学生信用评估困难、政策限制等原因,正规银行很少在高校开展信贷业务。

之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非法的、变相的高利贷瞄准这一需求,借各种名目迅速在高校蔓延,校园裸贷、被逼停学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也随之出现。

2017年9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但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回租贷”等形式改头换面,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校园贷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追溯各种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校安全工作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甚至权责不清。二是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防护技能培养力度不够,安全教育成为课程体系中可有可无的“摆设”。三是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企业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了学校的部分工作,在给学校带来了便利,但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四是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

总之,校园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愿2019年,平平安安。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校长“陪餐”能否提高食品质量?校园安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