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相爱别相杀,看这些国家如何疏导师生关系

作者:新华社 发布时间:

相爱别相杀,看这些国家如何疏导师生关系

作者:新华社 发布时间:

摘要:“安全专员”同步保护,志愿APP长期帮扶。

ghf3JsIRaVHQd1Yvf7M00E9DMEp5ct8MWALpH75m.jpeg

丹麦城市格雷沃的一所中学,两名学生展示课业成果。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中学教师辱骂学生被录音100多段”“当街殴打20年前班主任”,近期两则与师生关系有关的新闻令人震惊之余,也引发了如何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讨论。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做法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丹麦:推出APP提供长期帮助

整个丹麦社会,从法制到大众的认知,教师对学生有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语言暴力也算)都是不被容忍的。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40岁的德国籍男教师被控在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丹麦南日德兰州岑讷市用掐脖子等方式体罚多名学生。被伤害学生年纪在9岁左右,学生还报告了诸如曾被举至双脚离地等其他暴力行为。

今年7月4日,丹麦高级法庭判处该教师9个月监禁,且5年内不得从事或参与组织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相关的教育和休闲活动。

丹麦各市政当局近年来对儿童被虐待事件愈加重视,反应非常迅速。

丹麦《社会援助法》规定,地方委员会应监督生活在市府内儿童和年轻人的情况,如果他们在其周围环境中遇到困难,地方委员会必须向其父母或实际抚养者提供咨询意见和支持,譬如定期进行家访。

v2A4SCEE1bxt9TWT1ELryp8LbxcskAATELF7wYuA.jpeg

丹麦“儿童电话热线116111”的宣传网页。

此外,丹麦各市政当局还通过设立“儿童电话热线116111”提供校园霸凌、性侵、交友、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咨询和帮助。少年儿童可以在专门网站上向义工进行咨询求助,也可以阅读其他儿童求助来信,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最近,有儿童组织还推出了手机应用APP,使得社会义工可以通过视频方式长期、直接、深入地与面临困境的儿童进行交流,为他们提供支持。

其实在丹麦,儿童本人或是知情人士的举报是相当有效的。著名的丹麦电影《狩猎》虽然用艺术手段表现了一个男教师无辜受女童指控而深陷人生种种困境,但却侧面反应了丹麦社会关于青少年儿童保护的现实。

英国:“安全专员”不受校长制约

在英国,教育从业者辱骂或体罚学生的新闻非常罕见。记者询问了几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师生,均表示自己没有遇到或听闻过老师辱骂学生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整个社会氛围和运行有效的规范制度。

英国社会已经形成“未成年人需要全方位爱护”的共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成年人打骂未成年人都是不被接受的行为。

在伦敦一所私立中学任教的付秀丽老师告诉记者:“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是教师培训的关键内容,每学期开学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给老师上‘安全保护’课,反复嘱咐老师如何注意自己在校期间的言行举止,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确保学生身体、情绪和心理上的健康安全。”

英国法律还规定,每个学校都要有一个“安全专员”,专门负责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其权责不受校长制约。这位安全专员接受过详细培训,其任务包括让所有教职员工清楚哪些是虐待和忽视学生的行为,监督、发现并上报涉嫌伤害学生的行为等等。

3Wwlw70E6Een3c5vsj39UsMH6Q3GccDxWARmNVgP.jpeg

英国一家反欺凌组织的宣传图。图片源自网络

在英国求学6年、从公立初中读到大学的北京姑娘徐睿婷说,她在英国念过的三所学校里师生关系都很好,“老师一般都用奖励制度改善班级的出勤率、表扬学生学业表现等。初中时我们学校有一些特别顽皮的‘问题学生’,但老师对付他们最严厉的办法也就是课后留下来写作业半小时”。

付秀丽说,她所在的中学规定,老师如果在课堂上遇到特别捣乱的学生,三次警告后如果不见效,可以把孩子送到校长办公室,由校长出面处理,避免师生之间正面冲突。

在英国找工作,除了就业者的资质,还非常看重前雇主的推荐。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教育工作者曾经打骂伤害过孩子,那他(她)基本不会再有机会从事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澳大利亚:把师生交流写进校规

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生潘翔越看来,师生矛盾是“授渔”与“授鱼”之间、过程与期待之间的差距。这个问题和其他所有非原则性矛盾一样,需要双方适当的敞开心扉,积极交流来解决。

gBERrJQhvIJy7gyh8rrBex8uXoXajvydjbpUcGUb.jpeg

澳大利亚一家反欺凌组织的宣传图。图片源自网络

潘翔越说,虽然老师们平时很忙,除了授课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要投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但是学校有规定每周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无论是授课内容相关的还是由此延伸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甚至是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上的苦恼和困惑,都是师生之间可以交流的话题。

潘翔越说,自己刚来澳大利亚时,第一次长期在国外一个人打理生活还要兼顾繁重的课业,挺不适应的,甚至在餐厅因为不熟悉菜谱表达还被服务员奚落。

“我当时找到教我统计学的老师,在讨论完学术上的问题之后,向他诉说了自己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让我惊讶的是,他并没有借口自己的研究项目打发我走,而是非常耐心地给我讲他年轻时一个人去美国求学的经历,他当时是如何克服孤独、自理和学习上的困难寻求生活重心的平衡,最后学成归国的。”

潘翔越认为,建立一个师生之间交流的机制很重要。学生向老师倾诉自己的困难,让老师开展工作有的放矢;老师对学生讲授不局限于学业上的内容,让学生不用背负那么大的压力。

本文转载自“新华网”南方周末入驻号,编辑吴悠。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新华社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新华社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相爱别相杀,看这些国家如何疏导师生关系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