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三)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操作细化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三)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操作细化

作者:虾子摸象 欧阳骁 发布时间:

摘要: 【芥末堆注】 本篇是专题“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系列的第三篇,详细介绍关于学习动机的各种流派,后续还将持续推出近40篇主题技术贴。是一批国内在线教育圈罕见的基于学习底层逻辑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干货多多,内容丰富,请大家慢速用心阅读。

【芥末堆注】 本篇是专题“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系列的第三篇,详细介绍关于学习动机的各种流派,后续还将持续推出近40篇主题技术贴。是一批国内在线教育圈罕见的基于学习底层逻辑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干货多多,内容丰富,请大家慢速用心阅读。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动机理论”的主要一些流派,相信大家真要用起来,还是会觉得不够顺手。这也许是大家不太喜欢“理论”的原因。而实际上,困难的不是“理论”,而是“综合应用”。

就像我们小时候的那些“学习目标”一样:了解→理解→熟练→灵活应用→综合应用。“知道”某个知识,其实只是在第一个阶段“了解”而已,认真学习了,算“理解”。

好了,不多说这些大家不爱听的了。进入今天我们的干货,它们是关于应用的,传统教育领域许多机构都曾使用过这种方法。

简单介绍一下: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M.Keller提出的。它的理论基础是Keller的动机-成绩-教学影响理论(1979)。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包含适当的动机设计,即:针对学生群体的动机状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动机策略,设法使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建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切身性、使学生产生并维持对学习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种满意感。那么,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1)关于“有趣心理”的有关研究》中提到的有趣三个方面:

1、 满足探求真理的需求:惊讶、认知失衡类

2、 满足切身相关的信息:对个体有意义。

3、 满足良好的情绪体验而形成的习惯:爱好。

你一定已经发现,“满足感”与“3”是强关系,“切身性”和“自信心”与“2”是强关系;前文中,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提到“自信心”是“对个体有意义”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分支。最后是“注意”与“1(惊讶、认知失衡类)”的关系,它们也是强关系。但是咋一看,看不太出来,稍做补充说明,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细化,才能会看出来:

你看到了下图“二级指标”部分,实际上它们是包含“感性→知性→理性”的潜在逻辑的。“感官的吸引”是“感性”部分,一些在线教育网站采取了“美女上课”的策略,其实就是在这个部分下功夫。然后进入“知性”部分,这个部分对应“多变性”这个指标。还有一个是“问题的探究”,它是对应“理性”部分的。例如:“美女上课”的策略,如果美女课上的很好,自然而然是“锦上添花”了。如果课上的不好,那自然也不会是“雪中送炭”了。类似这样的理解,就是我们说的“理性”。如果我们再把“认知失衡”的“认知”理解为一个过程,就能非常好地理解为什么“注意”与“认知失衡”是强关系了。

关于“认知失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其实包含了一系列子环节,康德的一个模型,可以比较好的说明这一点。如图:

康德的这个模型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没有太大的出路。如果需要深入研究动机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

回到上面的表格中,“应用策略的建议”部分应该算是实操的“招数”了。以第三条“不寻常的画面”为例,我们准备了几张图片来举例,后面三张是来自游戏行业的:

看到这些照片,相信大家应该有一些感觉了。互联网的存在,这些素材越来越容易获得,但是它们还没有被很有效地组织起来。搜索本身很方便,但是搜索到我们需要的内容,成本还比较高;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不过,有利就有弊,正因为这些元素太容易获得了,所以大家也越来越“司空见惯”,想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会越来越不容易。这一点增加了内容制作的难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都通常会需要去收集、储备这些素材备用,为了方便将“收集”行为外包,以便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于是,我们又将这些结构化的元素变成问题组,以便于进一步细化和理解需要做什么?它们是对“应用策略”的细化:

关于“注意力”的部分,我们就讲到这里吧,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于是大家会问,是不是剩下的3个部分,切身性、自信心、满足感也有类似的表格。必须的。

至于操作表单,我们也有一份专门的表格,附在文末吧,继续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有进一步的启发。一共4张表,前面已经发了一张了,这里还有3张。

好了,Arcs相关的分享,差不多抛砖引玉完了,最后我们来套一段官话:

在Arcs动机设计模式中,Keller将动机理论、动机策略与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整合了许多动机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机激励的四要素,并阐述了动机设计的流程。Arcs动机设计模式以一种问题解决的途径来讨论如何解决动机问题,使教师能够通过了解影响学生动机的因素,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确定动机激励的重点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成功的可能性。由于这一模式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因此它对于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其有效性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学实验的证实。

前文已经说过了,1979这套东西就已经有了。其实国内许多机构都在用它们,我们见过不少。因此来说,传统领域它们还是挺有效的。当然,在线教育的角度来看的话,它们应该也还有应用价值。因此,虾子和欧阳把它们也纳入了的《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这个专题中。

前三篇文章主要从动机角度来切题,系统介绍了“有趣心理”的三个方面和“学习动机”相关学说的主流学派,并通过“Arcs动机设计模式”对它们进行了整合,进而可被流程化。

说到流程化,我们也许就应该进入“教学设计”环节了。大家越来越强调“碎片化”,我们认为“教学设计”也应该跟随“碎片”的“特性”来进行设计。许多人讲到“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虾子和欧阳都也是认同的。确实“碎片化”,不应该“随便碎”。因此,也许应该叫它们“有机碎片化”,其最终的效果应该是“碎片”能被“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既是“碎片的”,也是“系统的”。这个领域,其实也有许多专门的研究,我们叫它:知识的分类教学法。下一篇,专门介绍这个主题:《传统的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4):知识的分类学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田螺汇

推荐阅读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一)关于“有趣心理”的研究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二)关于动机的各种流派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传统有效学习的在线应用:(三)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操作细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