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大学生最怕的事,终于来了

作者:陈臻臻 发布时间:

中国大学生最怕的事,终于来了

作者:陈臻臻 发布时间:

摘要:要清退的,可不只是学生。

fa4ce5710b26377e97442d9b83bce8a7.jpg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撰稿陈臻臻,编辑秋裤,排版馅饼

12月15日,武汉大学清退92名国际留学生,此举一出,不少网友纷纷叫好,“那些不合格的留学生,早该清理了。”

高喊“严进严出”固然没有错,只不过,当“清退”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时,不知道正在拍手的大家,能不能表现得这么坚定且淡定。

6fbf6388c76b2d30a3a1fa3df1b1e0c7.jpg

清退的狂潮不止席卷留学生群体,此前,国内早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启了清退的程序。

今年11月29日,延边大学清退136名研究生,包括14名博士和122名硕士。6月13日,河北邯郸学院发布公告,决定一次性清退75名大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休学或休业时间过长……

赶紧收起想“水大学”的侥幸吧,别等到处罚来临那天,你才如梦初醒,这不是演习,是来真的。

中国高校,再不清退就晚了

“消灭水课”、“取消清考”,一度成为高校界这两年的热词。

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问卷网,对2010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其中有76.7%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水课较多。

大学水课多成了公开的秘密,学生在下边玩手机看小说,老师在讲台上心照不宣地念PPT,考试前划划重点,改试卷放放水,不为难学生,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了一次上课的表演。

c9d7ad178377aeef2ce69518994bd3e6.jpg

水课作业少、课堂管理松、绩点高,学生开心,老师轻松。/unsplash

对于水课,大多数学生是不欢迎的,根据前述的调查发现,84.1%的学生受访者赞成淘汰水课。

中国学生苦“水”久矣,高中时差点溺死在知识的海洋,如今畅游在水漫金山的课程中,简直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但相比水课,清考才是大学的水中贵族,清考的水纯度不知道比水课高到哪里去,多少挂过科少了学分的大学生,掰着手指算清考何时降临。

a9f32d72f0f87fb376409ae844832964.jpg

消灭清考,是一个正在进行时。/unsplash

清考,大学生眼里的救命稻草,一度被戏称为换证考试,无论大学期间挂了多少科,少了多少学分,只要清考一过,之前的学习债统统一笔勾销。

有了清考,大学生们仿佛拿了护身符一样,更加有恃无恐。考试没过,可以补考,补考没过,可以重修,重修再没过,可以清考,况且清考的难度比期末考试简单,想不通过是不可能的。

层层保护下来,大学生手持尚方宝剑,从大一咸鱼到大四的底气更足,熬夜玩游戏刷手机的腰板儿也挺得更直了些。

47e8129e9ee82948d25372c98b988fa8.jpg

清考拿到的毕业证分量到底有多重?/unsplash

清考的存在不免让人感到怪异,高中三年寒窗苦读,最终换来的却是一场走过场的清考,实在是魔幻。

有人说,这一制度是高校行政化的苦果,毕业率是考察学校办学效果的参考数据,每年顺利毕业的学生多,那就说明学校办学办得好,反之,毕业率低,不是说明学校严格,有意拔高学生水平,反而可能让学校被扣上“教育有问题”的帽子。

为了好看的数据,拿到数量可观的行政拨款,学校无法专注在时间回报率较低的学术上,不得不放缓学术的脚步,转头奔向好看的数据,保证学生们顺利毕业,完成今年的行政指标。

34e6549944c9b87cfac0fefbd2768a4f.jpg

为了好看的数据,牺牲课堂质量和学术水准,可行吗?/pixabay

然而,就算数据好看成花儿一样,也掩盖不了高校教育的疲态。

为了重振高校雄风,中国高校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进了评教系统,评教系统的初衷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为教师的上课内容提出建议。

但可惜的是,评教系统没有帮助中国教育走出行政化的阴霾,反而呈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病状,很大程度上成了和清考一样走过场的程序。

和清考不同,学生评教往往和老师评职称挂钩,为了拿职称, 有的老师选择放一放水,向学生示好;学生们也深谙此道,纷纷在评教时感恩老师平日的高抬贵手。

524fff836a2d3d5c13d10fda6a3299d9.jpg

评教成了摆设,学生和老师各取所需。/unsplash

2016年,中山大学教师黄桂调查发现,49.9%的学生觉得,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好,学生评教分数高;如果教师上课严格,给分低,就算上课质量高,也会打低分。

老师会做人,学生给高分,最后,原本温情十足的师生桥梁变味成学生的索分工具。

放点水,给高分,确实给学生带来了一时的“心安”。只不过,这一安心药的副作用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许多人毕业后才发现大学四年自己没学到一点东西,后悔为什么自己不自律一点,为什么老师也不能严格一点呢?

多少人的大学生活,是难上加难

2月26日,博雅数据库整理并发布2018年各大高校的退(休)学率,清北复交四所名校只有复旦大学的数据超出了10%,退(休)学率为10.5%。

但放眼国外一些高校,他们的退(休)学率实在高得可怕。

根据美国智库“第三路”的一份报告,1027所私立大学中,761所大学的毕业率不到67%,而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超过50%,也就是说在美国有一半的大学生中途辍学或被退学,无法照常完成学业。

远在土澳的学子们也心有戚戚矣,根据2017年的一份报道,澳洲顶尖学府悉尼大学的退学率高达36.8%。而亚洲的大学生也不好过,韩国大学的退学率同样居高不下,济州的耽罗大学中途退学率达28.5%,又松产业大学为26.4%。

9b5b5d0c0abc5ee5e7de6701206ef436.jpg

退学率高,学生压力自然大。/unsplash

居高不下的退学率背后是一套成熟的淘汰机制,这套磨人的机制无疑在告诉大学生们,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以发际线后退闻名的英国,早已在国民的学生年代种下了秃顶的基因,英国大学本科学制只有三年,更短的只有两年。

这还不是更折磨人的,英国大学还有一套留级的淘汰机制,大一新生升大二时,如果成绩无法达标,就无法顺利升上大二。

7d64babc3c113fbd7e90c696777e8ede.jpg

大学比高中还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pixabay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调查全英158所大学,整理出第一学年通过率、转学率和辍学率的数据,高等学府剑桥牛津等高校通过率高达98%。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日子轻松自在,在剑桥大学的官方网站上,主页的第一栏内容便是告诉学生如何应对紧张的学习压力,名校光环背后是掉光头发的焦虑。

排名越靠后的学校淘汰率就越高,比如,桑德兰大学和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通过率只有85%,100个学生中有15个学生的大二梦就此破碎。

被学业和升学双面夹击的英国学子们日日精神紧绷,生怕考砸了试,拿少了分。

根据英国2019年Natwest学生生活质量分析报道称,调查样本中有3604名学生,一半以上的学生称学业压力大,甚至连英国国家医疗系统NHS,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关注课业压力的通道,关怀学生的心理情况。

195c000be95b4d2ff7953dd625c89ec8.jpg

在学业的重压下,学生的精神情况需要引起注意。/pixabay

英国学生为学业愁光了头发,澳大利亚的学生们也是压力山大。

澳大利亚大学实行宽进严出原则,根据政府部门的数据,澳大利亚大学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顺利毕业。

2017年,澳大利亚媒体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学生的学业压力位居前列,83%的学生感到压力,79%的学生感到焦虑,甚至有35%的学生曾有自残和自杀倾向。

学海无涯苦作舟,国外的大学生们被繁重的课业生活压弯了脊背,考试和分数双重夹击,压力如影随形,看来充实的大学生活并不轻松。

要清退的,可不只是学生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指出,大学要在学生、教师和学校整体方面实现三个“一去不复返”。

其中的一个”一起不复返“,即让一部分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无疑在教师群体中敲响了警钟。

4ce176add4360b2939037ec92ddf9b36.jpg

马虎度日的教学时光,真的能成为过去式吗?/unsplash

上课念PPT,学生上交的作业马虎处理,期末考试泄题划重点,这成了部分大学教师的标配。

当学生们开始怀疑老师的教学能力时,他们将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位上课念PPT的海王还真有两把刷子,又是在某重大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被邀请参加学术论坛,在学术界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

其实,高校教师重学术轻教书的现象由来已久,“教书VS学术”的讨论也像月经帖一样时不时翻出来炒冷饭,但由于发表期刊论文和职称是手牵手的一家人,有期刊论文才有职称,有职称才有晋升通道,掰扯“教书VS学术”的教师们,最终还是倒戈到学术的阵地。

8a815947adea5d8ecbf41400195cbd0b.jpg

教学VS学术,一直是大学教育面临的难题。/unsplash

2014年,川大讲师周鼎发布了一篇名为《自白书》的文章,讨伐中国高校过于崇尚论文轻视教书的现象,此举引发社会热议。

过后不久,澎湃新闻发表《青年教师热议自白书:教研和教书哪个更重要?》,与一众青年教师一同探讨科研和教育的矛盾问题,但文章的探讨不过隔靴搔痒,现如今,过于注重学术仍旧无法彻底解决。

重学术轻教育不单单是中国教育界的难题,也是令全世界头疼的顽疾,而清退只投资自己不教育学生的老师也只是改革的第一步。

fa4ce5710b26377e97442d9b83bce8a7.jpg

清退,只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枪。/unsplash

9月2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建设一流的教师团队,在学校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和副教授,会被清理出教师系列。

清退消极教学的大学教师成为趋势,科研和教学的天平,才能逐渐探寻到更好的平衡。

没错,咸鱼学生要清,咸鱼教师也要退。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教育的分母,只有当这两项数字真正地往优质化靠近时,所谓升学率、就业率、科研成绩这些数据,才不至于必须靠掺水,才能让师生自身和观者们满意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有间大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有间大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大学生最怕的事,终于来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