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的“实验学校”到底在做什么实验?

作者:吴丹妮 发布时间:

中国的“实验学校”到底在做什么实验?

作者:吴丹妮 发布时间:

摘要:这件事很神秘

图虫创意-57457995185004074.jpg

图片购于图虫创意

每年6月是全民考学季,高考、中考、小升初乃至小学入学考试轮番上演。每一阶段的择校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省市的重点学校就是家长们争相抢占的山头。

这边山头上矗立着的是名声响亮的某某品牌大学附属中学,那边山头上是这几年风头最劲的某某外国语学校,还有一些山头虽然风水各异但它们都有着类似的名字——某某实验学校。

说起“实验学校”我们并不陌生,很多人就是读着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一路过来的。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的实验学校?他们到底在实验什么呢?

民国孩子就上过1.0版本的实验学校了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040.jpg

民国某实验小学毕业照

派数一下我们熟悉的民国大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鲁迅、曹禺、叶圣陶、老舍…他们的从业经历中都投身过教育事业。民国是一个盛产教育大家的时代。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期,全国的公办学校共五万多所,学生达到450万人,相比9年前,学生数增长了三倍。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局势动荡,毕业生却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当时的毕业生,比较理想的工作出路有三条:当教师,做政府公务员,或者去文化出版机构做个编辑。总的来说,在校园里谋一份教职是相对体面且安稳的工作。因此许多毕业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态度。这里面还包括一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其中不乏星光璀璨的名字,正是他们为民国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带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实验热潮。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227.jpg

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杭州的一所师范学校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不过…实验指的是做什么实验,改变什么现状?

实际上,民国初期的教育比起清末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大力普及了新式学校,让私塾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比起成就,亟需解决的问题显然更多。比如当时的一篇教学期刊文章上,有位作者这样写道:

我因此回顾我们国内的学校,都是死板板的停留在水平面上。摇铃上课,吃完了便读,读究了便睡;届时开学,届时放假;一天、一周、一期、一年底程序,好像是铸在铜板上的,好像是前生定的。什么遗传、 环境、个性,都不过是口头禅罢了。我们服务教育的人们啊!真丝毫没有感觉吗?

这段话里的校园生活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总之不那么有趣就是了。

然而到了五四时期,社会上下正在经历一番民主科学的洗礼,学校当然也不会例外。在当时的教育界,美国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是最受推崇的人物。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453.jpg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1859-1952)

在教育上,杜威主张儿童要“从做中学”,而不是光凭死记硬背和逻辑演绎。为了检验自己的教学设想,他甚至还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一所实验学校。

杜威在中国收获了一大批迷弟,那些我们所熟悉民国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等,他们要不师从杜威要不就是杜威思想的推崇者。

于是在这股“杜威热“的风潮之中,当时的中国在这群教育家的带领下出现了第一批以实验为宗旨的学校。它们中的佼佼者有蔡元培创建的北京孔德学校、附属于著名出版机构的商务印书馆尚公小学校等等。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613.jpg

孔德学校现为北京第二十七中学

除此之外还有这么一批学校,它们为日后真正的“实验学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说起他们的名字你可能并不陌生——某某师范附属小学。

隶属于师范的小学自打清末兴学以来就存在了,它的主要职能是给教育生提供实习场所,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职能。到了五四时期,一些附属小学的实验性质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然而到了1927年,蒋介石定都南京,当时地处行政中心的江苏省率先在教育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条新政是要求取消独立师范学校,将其合并入中学的师范课程。

正是这一操作为师范附属学校的“正名”与“更名”提供了契机:师范都被合并了,继续叫师范附属小学不太合适…既然教育实验做的不错,那就叫“实验小学”吧。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729.jpg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的实验小学

于是在江苏省的带领下,相邻省市迅速效仿,中国教育界掀起了一阵更名潮:由于师范并入了中学,其原本附属的小学便改名为了“某某中学实验小学”;此外各市中心小学、示范小学也纷纷冠名实验,甚至连扩充的新学校也无一不以“实验”相标榜。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实验小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总的来说,在当时“实验”两个字是颇有分量的办学品质保证,相比于普通小学,实验小学集结了当地更多的教学资源。

比如从这张1935年江苏省立小学校长和教师待遇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小学教员、校长的奉薪总体略高于普通小学,更高的待遇总能吸引更优的师资。而在学校硬件方面,实验小学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支出也高出普通小学。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845.jpg

不过与此相对应的,实验小学的学费也不便宜。 

下面这张是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的学生费用表。而在普通学校,根据1932 年《小学法》,公立小学,每人每学期初级至多不逾一元,高级至多不逾两元。所以实验小学尤其是省立实验小学的收费远高于国家标准,非一般收入家庭所能承受。

微信图片_20191221150935.jpg

不过教学资源的集中不足以说明教学上的创新,民国时的实验小学到底在实验什么?

实际上,在实验小学制度化以后,学校的办学和实验工作都隶属于教育行政机关直接领导或监督。就实验内容而言,大多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分配。

比如1929年,上海市教育局创办了上海第一实验小学,从上海市区内的19所公私立小学的9000多名学生中测试选拔天才儿童,为他们设计了更有针对性的课程,开展天才儿童教育实验。

又比如厦门大学实验小学在教育部的指定下进行了以“建设和实现三民主义教育”为宗旨的新课标教学实验。

一些乡村小学则开展了更接地气的教育实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燕子矶实验小学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学校低段开设国语、算术、常识…中高段添加社会、自然、体育、农事等等。乍一看这些课程似乎和其他学校并无不同,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大有玄机了。

微信图片_20191221151144.jpg

燕子矶实验小学上课情景

在教国语时,老师会教他们写信、写田契。教授自然就让学生去田间去做去学,让他们在农场里亲手种植作物、蓄养动物,甚至直接让孩子去长江边到燕子矶岩石下了解江水风雨侵蚀的力量。

教师评价学生也不再单纯的参照分数测验,而是用学生的平常研究和练习笔记考察勤惰,以学生日记作为其“生活的写真,性情的流露”来考察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当时仍然没有脱离农业社会的中国,这样教学实验把杜威的“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真正落实了下来,对广大乡村学校有着极其深远的示范意义。 

我们上的大多是3.0版实验学校

遗憾的是,1.0版本的民国实验小学和其实验成果,大多在随后的战争炮火中被冲散了,只有少数学校将教育的薪火一直传递到了现在。比如当时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实验小学校”就得以在战火中幸存,成为了如今的苏州市实验小学。

微信图片_20191221151504.jpg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美国舶来的杜威模式及其思想遭到了反对和摒弃,苏联模式成为了当时教育改革前进方向。而这次一改革为如今中国学校的形态奠定了基础。

苏联模式注重劳动对人的塑造作用,所以学生要在学校每日做操,定期还要去工厂、田地体验劳动参与生产。劳动教育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做早操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又比如苏联模式强调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因此少先队、共青团的模式便被搬到了中国学校。而在教育理论上,苏联模式强调课堂、教师、教科书的绝对主导作用,为此还特地设置了教研室指导老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这一制度也一直沿袭到了如今。

也许你也发现了苏联模式似乎和美国的杜威模式背道而驰。尽管教育理念和过去大相径庭,新中国仍然延用了“实验学校”来验证变革,于是在1950年代也诞生了几所全新教育模式的实验学校,我们不妨称它们为实验学校2.0版本。

小学届的爱马仕——长期在各类全国名校榜上占据C位、学区房价已逾十万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是其中的一所。

微信图片_20191221151722.jpg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文革时期,学校进入瘫痪状态,直到70年代才逐步回到正轨。教育担待不起荒废,1980 年《人民日报》发文,宣布教育界要“只争朝夕育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于是1984-1989年,各地开始开办初中和小学联体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形式“实验学校”,我们称之为实验学校的3.0版本。

他们中的典型有深圳实验学校,这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由政府举办的首所公办学校,创建于1985年,如今已是一所拥有4个学部、15年制的巨无霸学校,其小学部的学区房价格同样超过了10万

微信图片_20191221151842.jpg

以上为2018年4月链家网二手房价格

到了90年代,“实验学校”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井喷,这一时期新出现的私立或公办改制学校、诸校合并组建的重点学校、窗口学校也多取名为“实验学校”。

和民国时期的实验小学一样,“实验学校”的筹办往往要经过更严格的审批流程,在办学上也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督,一般来说在当地有着较好的名声。

不过相比于过去,在90年代以后出现的实验学校身上,“实验”两个字的实验意味已经不那么明显了,更多体现的是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回顾过往,每每站在教育改革的十字路口,我们总能看到“实验学校”活跃的身影,说它们是中国教育百年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并不为过。

不过在未来,肯定还会有4.0版本的实验学校继续在教育上开疆辟土。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中国近代实验小学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7. 
[2]靳涌韬. 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廖其发.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02):9-16+35. 
[4]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5-13.
[5]陈双凤.民国时期中国教育“杜威热”的原因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S2):138-140. 
[6]中国教师报:那么多学校争相冠名“实验学校”为哪般?他们真的名副其实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上流UpFlow”。作者吴丹妮,编辑太喜。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上流UpFlow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上流UpFlow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的“实验学校”到底在做什么实验?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