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扩招那么多次,硕士真的越来越尴尬了

作者:里克 发布时间:

扩招那么多次,硕士真的越来越尴尬了

作者:里克 发布时间:

摘要:今年有人笑了,两三年后就等着抱团痛哭吧。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3.jpg

*来源: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撰稿里克,编辑秋裤,排版阿明

2020届考研人,大概经历了心跳最跌宕起伏的一个月。

2月初,北京、上海、湖北、江西等地的高校,相继发布了推迟公布初试成绩的通知,无情地拉长了考研人的焦虑战线。

上周终于迎来查分,有人欢喜有人愁。分数高的暂时松了口气,随即又陷入了复试的焦虑;成绩不理想的自觉凉了,但仍忍不住祈求还未公布的国家线能手下留情。

没过几天,有关考研扩招、专升本规模扩大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随后,地方、国务院站出来官宣,扩招传言变实锤,重新燃起了一众踩线党的希望。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34.png
毕竟,找工作已经如此不易,学校扩个招,收留大学生读个书,虽未必能保他们从此飞黄腾达,但对于一些毕业生来说,让他们忧心忡忡的另一个“业”,至少可以缓两三年再失了。

硕士扩招来了,本科毕业生有救了?

从年初开始,有关“适当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鼓励基层就业创业”、“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严峻复杂”的信号频频发出。

这一背景之下,研究生扩招被跟进提出,其实并不意外。

湖南是最先官宣今年会扩招研究生的省市之一,考研初试时间公布两天后,2月22日,湖南省发布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十条措施》。

其中指出,“积极向教育部争取支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2020年全省增加5%研究生招生计划,将专升本录取比例扩大1倍以上”。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42.jpg
重庆市的一份有关2020年高等教育招生的文件,也曾在网上流传,其中提及“会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44.jpg网传山东省教育厅的一封邮件截图则指出,“在已公布的2020年普通专升本高校 推荐考生专业基础上,积极扩大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46.jpg

2月25日,这一举措被国家官方盖章。当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要更加注重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其中明确表示,要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48.jpg
扩招一步步被敲定,最欢欣鼓舞的,莫过于这一届的考研党。

2020考研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51万,竞争之激烈自然跟着水涨船高。对于考研人来说,即便是多了百分之个位数的存活率,也能让他们在茫茫研海中少一些学海无涯的困苦,多一些成功上岸的可能。

有的同学甚至连研究生扩招的后续工作,都替招生办想好了:

“希望这次扩招能把踩线考生安排进复试,并且再因疫情原因取消复试,直接录取。”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50.png  

当然,这么想的同学们该醒醒了。扩招并不等于原地被录取,它带来的结果也不仅是局内人所看来的——让更多人有书读,让社会上的高学历者更普遍那么简单。

它同样引来不少人的担忧:教师资源、学生质量、学历含金量、后继就业竞争……扩招,必定是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学生规模突然增加,原本师资能否应对?学生质量、学历含金量会不会因此下滑?两三年后,同一批人是否仍要面临就业窘境?

历史总是不断在重演,高等教育扩招也并非首次亮相。

谁又能说,当前因就业压力引发的扩招,和上一次应对就业难的大规模扩招没有关系?

硕士扩招,马不停蹄

上世纪90年代,在国企制改革、政府精简人员、市场经济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下岗阴云笼罩全国。

既能拉动经济,又能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社会供给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本科扩招行动,在1999年拉开帷幕。

在此之前,我国高校年均扩招增长率为8.5%左右。1999年,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比上一年增长近50%,创增速历史新高。

此后几年,招生增幅均在20%以上。到2003年,本专科生在校人数破千万,是1998年的三倍有余。

但首届大幅扩招下的本专科生躲过了先前的失业潮,显然还是逃不掉毕业当前的就业难。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53.jpg

毕业生增加,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也在增加。/unsplash

彼时,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已是历史,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求职市场愈发僧多粥少。相关数据指出,2001年全国重点城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人数与职位之比为 1:0.51,往后几年,本科生失业率持续上升。

“找不到工作,就继续读研吧”,并非只是95后00后大学生的无奈考量。2003年,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历史性地达到了近80万人,是本科扩招前一年的两倍多。

由此,大幅的扩招顺接着从本科生渐渐向硕士研究生转移。往后的10年,硕士生的扩招规模总和达到了137.5%。

其实,教育部曾在2008年对汹涌的扩招进行过反思,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其在后来也明确表示“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55.jpg

2006年11月10日,济南市历山剧院,考研生排成S型长队等候现场确认。/图虫创意

毕竟经过十余年的扩招,本科生人数年年跃进,本科学历在普遍看来也愈加贬值。不过,“就业稻草”这一角色,仍需要有人来扮演,更高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理所当然更大程度地接下了扩招的使命。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就业又成老大难,下一年的硕士招生迎来了一次大幅上涨。

为了避免学术型研究生因扩招而导致质量下降,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也在2009年开始招生,顾名思义,它要和走科研路子的学术型硕士区分开来,为就业市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57.png
当然,新的学历形态其实意味着更大的招生容量,相比对学术能力有高要求的学硕,专硕门槛较低、学制短、就业更友好,或者说,它比学硕更具备作为就业缓冲的潜力。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指出,到2020年,国内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60%左右。

经历了诞生初期的频频遇冷、报考不满,到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专硕招生终于不负众望,在2017年迎来了逆袭,国内多地报考人数反超学硕。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859.jpg

就业冷,考研热。/图虫创意

学硕稳中有升,专硕化身热门,眼看硕士学位又将面临新一轮告急,同年,研究生家族的一名新成员——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它与全日制招考统一试卷及录取标准,既面向在职人员,也吸纳着大量的应届考生。

非全出现伊始,也被质疑“比全日制野鸡”、“含金量不行”、“招聘受歧视”,但由于全日制硕士竞争更激烈,一方面,非全成了调剂生的“流放地”。

另一方面,很多考生也将目光转向名校的非全,希望以此来争取985/211的学历。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1.jpg

1978-2018硕博招生规模趋势图 / 制图:中国教育在线

增加招生人数、新添专硕非全,数量连同种类齐扩升。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开启爆发式增长的前一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到6万。如今,这个规模一路高歌猛进了十多倍。

多年来,在挽救眼前失业人群这件事上,硕士学位可谓是勤勤恳恳地贡献了己之所能。

 “读完研,发现找工作依旧难,而且似乎更加难”

搭上了扩招顺风车,如愿读研深造的学生,自然是这届笑得最欢的一群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发现,该来的还是会来:

升级到硕士文凭,找工作依旧难,而且似乎更加难。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考研人数首次破百万的2005年往后四五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

更讽刺的是,在硕士生大幅扩招的2009年后,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着两年比本科生还低。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3.jpg

读完研找工作更难,扎心。/unsplash

如今,就业市场不仅本科生遍地,硕士也逐渐扎堆,昔日以为的学历优势甚至变成了劣势。

对于硕士生而言,读研本身就带着更高起点就业、拿更高薪酬offer的期望。事实上,应聘小企业觉得不值,争取大公司也未必胜券在握,前有高性价比的本科生,后有资历更强的博士生,硕士生成了卡在中间最尴尬的一群人。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5.jpg

2013年3月8日,武汉大学2014届毕业生春季校园供需见面会在该校工学部体育场火爆进行,2万学子挤爆见面会。/图虫创意

扩招对学生本身的影响,并非直到毕业就业时才显露。从数量猛增的学子踏进校园那天起,改变就开始发生了。

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短缺是扩招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前是一名导师带三五名研究生,当下出现了一人带二三十人的“盛况”。

导师制徒有虚名,必然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滑。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7.jpg

找导师难,找好导师难上加难。/unsplash

同时,扩招后的硕士专业设置、学生人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失衡,不同类型硕士培养方式区别之模糊,都在削弱毕业生的竞争力。

就后来诞生的专硕而言,其初衷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现实操作上,高校普遍又回到培养学硕的老路,把专硕生训练成了一边水科研水论文,一边焦头烂额忙实习忙毕业的无头苍蝇。

说得好听点,是将学硕专硕一同培养,其实却让本该以实践为主旨的专硕,哼哧哼哧地为学校拼paper、拼政绩。

微信图片_20200229153909.jpg

2016年1月9日,上海市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首场招聘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图虫创意

说到底,硕士研究生的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毕业节点爆发的就业压力,同时不可避免地将后遗症附在暂时松了口气的学生身上。

一遇就业难就以扩招应对,始终是在做隔靴搔痒的挣扎。

当然,这个病症的根源不单在于“扩”,更在于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如重学历轻实用技术、唯paper论的考评体系、过度行政化等,都因扩招而被揭开和放大。

旧有的顽疾不改,不下力整顿师生质量,“今年有人笑了,两三年后就等着抱团痛哭”的戏码,将会一遍又一遍上演。

参考资料
1.关于硕士研究生扩招的思考,刘海宁,中国高教研究,2004
2.扩招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体因素——对生源、生师比、师生关系的考察,苌庆辉 闰广芬,现代大学教育,2010
3.透析硕士研究生扩招问题,唐银,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4.硕士研究生合理生师比的探讨,袁守谦 唐洋洋 董洁 姚红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4
5.专业硕士“扩招”背后,鲁晓钰 闫志刚,教育与职业,2012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撰稿里克,编辑秋裤,排版阿明,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有间大学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有间大学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扩招那么多次,硕士真的越来越尴尬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