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柯领:全人教育是最好的基础教育

作者:柯领 发布时间:

柯领:全人教育是最好的基础教育

作者:柯领 发布时间:

摘要:中国“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有其合理性与影响力,也有弱点和局限。

屏幕快照 2020-03-08 下午8.56.00.png

图片来源:pixabay

目录:

一、当今世界的两种教育模式

二、全人教育的定位:以人格为中心——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

三、全人教育的理念:审美、和谐、创造

四、全人教育的实践:塑造审美人格的成长规律

五、全人教育与现代教育流派之间的互动

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能够引领世界思想

七、教育应将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结合起来

八、中国的素质教育向何处去?

我们周围的教育空气是多么的沉重。在我的心中,当代亚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一种与人类“好教育”背道而驰的“坏教育”。中国是亚洲之一也属于其中。这种“坏教育”造成的沉重的教育气氛,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长久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亚洲教育与中国教育如此沉重?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中国教育能否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地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而真正建立起素质教育的新体系?中国教育体系如何通过改进理念与方法才能让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国的学校教育能否在国家教育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自己创造一个最利于学生发展的小环境,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的人”这一信念落实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些问题成了中国教育理论界最需要回答的战略问题。

我的看法是,中国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从宏观上搞清楚中国教育体系在世界教育座标系中的位置,搞清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回到教育的原点,重建中国基础教育的逻辑;通过正本清源,返本开新,重新开始;综合古今中外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育理论与好的教育实践的经验,“立足教育的本质,以我为主,集百家之长,创独道之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为此,我们需要从了解人类的教育模式开始。

人类的教育模式是围绕教育价值观建构起来的,也就是说教育价值观决定了教育模式。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围绕人文主义中心或科学主义中心而建构起来的。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道德中心的教育模式、宗教伦理中心的教育模式、审美中心的教育模式;以科学主义价值观为中心建构起来的教育模式也主要有三种:知识中心的教育模式、能力中心的教育模式、创造力中心的教育模式。这一简要的宏观概括,有助于我们理解下面陈述的内容。  

一、当今世界的两种教育模式

人类的教育思想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其核心价值观主要经历了四次转型:由古代的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格中心与道德本位”的教育,发展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以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加尔文、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基督教神学的“人格中心与宗教伦理本位”的教育,再发展到近代的以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学科中心与知识本位”的教育,以及发展到现代的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的“学生中心与能力本位”的教育。教育核心价值观的转变也伴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

古今中外的教育模式尽管很多,但在历史上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教育模式并不多,到现在为止,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教育模式:一种模式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另一种模式强调学生的活动和探索,重视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这两种模式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传统教育”模式和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的“现代教育”模式是这两种基本教育模式的成熟形态和典型代表。(1)

(一)、传统教育模式:以知识为中心——重视掌握系统的知识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他于1806年出版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在近代教育家中,几乎没有哪一位像赫尔巴特那样对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过如此广泛、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赫尔巴特从重视道德到重视多方面的兴趣进而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的教育模式就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教育模式。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这种教育模式不仅重视系统的书本知识,而且重视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正因为如此,人们把这种教育模式慨括成“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这里,可以把赫尔巴特的教学论简要地概括成三句话:“教材中心,课中学,五步教学法”。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步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其后德国的齐勒尔(Tuiskon Ziller,1817--1882)和赖因(Wilhelm Rein, 1847--1929)据此加以扩充,订出五步教学法:

(1)预备:唤起有关的旧观念,以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

(2)提示:讲授新教材;

(3)联想(比较与抽象):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建立联系;

(4)总括:得出结论、定义或法则;

(5)应用: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这种五步教学法19世纪和20世界初盛行于欧美各国。

清末传入中国,对中小学教学有广泛的影响。在中国的学校里,把这五步教学法设计为:“组、复、新、巩、布”五个步骤: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课

(3)导入新课

(4)巩固新课

(5)布置作业。

赫尔巴特影响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1893—1978),凯洛夫的《教育学》在50年代翻译成中文,成了中国教育的“圣经”。所以,中国教育到现在,仍然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育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本质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过程提高学生认识的某些规律,因而有其合理性的,这也是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日益暴露出它的弱点和局限。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们猛烈批评这种教育模式是主知主义、灌入主义和划一主义,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抓住了它的一些要害。由于这种教育模式重视书本知识,重视教师讲授,重视课堂学习,重视学生共性,所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个人自由度就相对有限,实践机会少,发现成分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及时的交流和反馈。这样,也就容易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受到了一些教育改革家门的强力批评和非难,从而也必然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二)、现代教育模式:以能力为中心——重视兴趣、体育与培养能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批评也越来越激烈。同时,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等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虽然各有自身的特点,但也有一个相同的基本点:它们都与赫尔巴特 的“传统教育”模式针锋相对,反其道而行之。在批判传统教育模式并建立新的教育模式的过程中,杜威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既是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又是进步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和建立了美国新教育,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英美学者把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以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并列为改变世界教育思想的划时代的四大教育著作。

杜威反对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他建立的新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活动和探索,重视学生的做和经验,重视学生的生长和发展。针对传统教育的积弊和要害,杜威派主张来一个“哥白尼式的革命”,实行另一个“三中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种学生(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手脑并用)、经验(主要是直接经验)中心的教育模式;这里,可以把杜威的教学论也简要地概括成三句话:“活动中心,做中学,五步教学法”。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1)创设一个真实的经验情景(2)基于情景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3)实施必要的观察(4)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通过应用来检验假设。这种教育模式的优点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

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从此实用主义哲学开始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各种进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1)把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出发点;(2)采用活动教学法,强调儿童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3)重视体育,注重学生健康,注意到智力发展与良好体质之间的密切联系;(4)提高学生对“民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第二,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协会成为美国教改实验的中心,成为进步教育理论的发祥地,是教育改革者交流思想的场所。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条原则: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出发点;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而不是“监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科学研究;更多地关注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与家庭合作以满足儿童生活需要;确认进步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地位。第三,一批热心改革的教育家设计了各种新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显然,进步教育运动冲击了旧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推动了对儿童的研究,纠正了19世纪教育中忽视儿童个别差异的倾向。进步教育运动使美国的学校教育更切合实际,学校增加了更多的活动,设置了较多的职业课程和技术课程,也更注意培养青年人适应社会、个人和职业的能力,科学和科研受到了重视。

   杜威倡导的这种学生中心的教育,有人称之为就像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在教育太阳系的中心,现在不再是学科知识了,而是人,以人为本。也就是说,整个教育的构造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设计课程,而不是按照科学的体系,分门别类的来“教与学”,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由学科中心的教育转向学生中心的教育,这就是我们今天为止看到的,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学校的面貌——全世界学校变得非常生动活泼,儿童非常喜欢到学校里去,学校里充满各种有趣的活动,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学校中,学校每天为学生们提供六——七个课时的教学,寒暑假没有家庭作业,从高中开始,学校实施选课制与走班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自身的要求来选择课程并组织学习,中小学都半天上课。一般来说,幼儿园下午1:00放学,小学下午2:00放学,中学与高中下午3:00放学,然后学生们就自由选择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学习活动、社会活动、自由学习等等。这样的学习,也许如有的专家所说:学生自己“探究”,“对话”,“体验”,“感悟”,学习轻松愉快。“学习权”和“好奇心”、“求知欲”得到较好保障和满足。但是,这样的学习,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是学生得不到足够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和有效培养语言、抽象思维、知识体系等高级心理活动的能力,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充满了学生的头脑,教学质量就会降低。所以,这一教育思潮兴起一开始,就引发不断的争议。把这种教育模式绝对化、普遍化,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教育实践的偏差。杜威教育模式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数理逻辑思维普遍训练不够,学生的基本慨念、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不充分,他自己也承认进步学校的最大弱点是关于知识性教材的选择和组织。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一些极端做法无疑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质量,破坏了学校在传授人类文化知识方面应起的作用,造成了不良后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批评。杜威曾经悲观地认为知识性教材问题非但没有在他手上解决,甚至感到永远也无法解决。杜威的教育模式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激起不少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改革者的热情,这些改革最终却因知识质量不高而失败。但杜威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未就此消失。事隔多年,哈佛大学的布鲁纳继杜威之后,在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美国领导了一场以结构主义心理学思想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致力于解决教材的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的融合问题,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直到今天,杜威的影响仍然很大,重视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创造性、活动教学、实践教学、生活教学、发展性教学、问题情境教学、学校与社会相联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仍然是杜威教育模式的沿续,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三)、人的成长要经历:浪漫化阶段、精确化阶段、综合应用化阶段,这样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这里,我十分认同英国剑桥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著名的过程哲学创始人,后现代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怀特海(1861—1947)提出的“个体成长三段论的教育思想”。怀特海在他的《教育的目的》一书里认为,人的成长要经历:浪漫化阶段、精确化阶段、综合应用化阶段,这样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幼儿小学与初中,高中,大学。美国的教育体系基本上符合这一“三段式成长节奏”的规律。在美国幼儿小学与初中,这是浪漫化的成长阶段,基本上是上午上课,下午就自由活动,课程面很广,难度小,对知识的掌握要求低,作业少,每天的家庭作业差不多20分钟就完成了,学生们基本上是在快乐玩耍中度过的,有很多“自由探索的时间”与“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们就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广泛课外阅读、学运动、学艺术、参与各种“音、体、美”、义工社团以及科学探究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到了高中就进入了精确化成长阶段,美国高中是四年制,课程设计象是大学的预科,实行选课制与走班制,课程广度、难度与课后的作业量突然加大,学生们要认真学习才能过关;美国的大学这是综合应用化阶段,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宽进严出,课程设计全面,对课程要求高,要有好的身体与精神以及认真学习才能完成美国本科的学业。

与美国的教育体系比较来看,中国的教育体系与中国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严重缺少浪漫化的充分成长阶段,过早让儿童走向精确化阶段。二百五十多年前法国启蒙思想家与教育家的卢梭(1712——1778)在他1762年出版的教育名著《爱弥尔》里早就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自由的自然人,12岁以前是理智的睡眠时期,要让他的头脑空着不要用大脑,而主要运动儿童的四肢去发展与强健儿童的身体,12岁以后开始全面的使用大脑。童年期的孩子言行多受感性的支配,缺乏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个时期不要直接对儿童进行智育,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因为外部感觉器官是智力教育的前提。卢梭认为,为了发展外部感觉器官,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为了触觉,应该让孩子亲自去摸去抓每件东西,多在黑暗中做游戏,由此使儿童了解感觉与引起感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了发展视觉,要让儿童尽早地学习写生画和制图;为了发展听觉,卢梭主张应使儿童练习唱歌,注意发音纯正、清晰,并习惯听有节奏、有旋律的声音;对于儿童的味觉和嗅觉,卢梭认为不应该竭力加强发展,儿童的食物应该是自然的,简单的。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详细地研究幼儿外部感觉器官的教育问题的人,卢梭的这些教育观点成了今天欧美国家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在中国各种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教育专家们”的主导下,严重错位偏偏要与教育规律反其道而行之,使得中国教育体系成为了全世界最落后的教育体系之一。该体系急功近利,强调语数英与数理化以及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导致中国教育生态严重的破坏,用力过猛,走偏了,走错了路,没有让中国人经过三个阶段的自然成长而完成自己,功利心太强,超前学习精确化的知识与超前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多用脑,小学生与初中生背诵大量的知识性的内容与做大量的家庭作业注意力集中于大脑——气血供给注意力集中的大脑而不长身体与四肢。导致中国人普遍体格发育不好,身体的肌肉、骨骼与五藏六腑的功能与质量至少提前10年衰老。还不如文化大革命期间“慢养与放养”的中国儿童与中国学生,男男女女个个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许多身强力壮、豪情满怀、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敢于拼博的建设者,我就是其中之一。看一看今天中国的下一代,80后、90后、00后、10后,男人普遍缺少阳刚,女人普遍缺少健美,身心虚弱,偏偏倒倒行走在大地上,与欧美发达国家身心强悍的男人与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回到中国来看见的到处都是表情沉重,穿着土里土气校服的“升学族”,成堆成堆的好吃嘴,小鲜肉,娘炮,中国式巨婴,啃老族,眼镜族,游戏族,追星族,草莓族,花少女与花美男,近几年又出现了大批与世无争的佛系族。严重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缺少高级的浪漫精神与想象力及其创造性。在美国,基本上看不见这样“小白脸”的人群,我在美国看见的与中国“玩家”相似人群的主要是穿着随性、身强力壮喜欢跳街舞的“嘻哈族”。

中国人的幼儿园与小学特别重视知识的学习与语数英的技能技巧的思维训练,过早与过度使用大脑,一读完小学就基本上成了身体上与精神上的“残疾人”,这可能就是中国足球很难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因为在成为足球队员之前已经成了“身残”与“脑残”的“残疾人”了。身体与人格主要是在12岁以前形成的,美国幼儿园与小学不重视知识的学习,重视玩耍、重视身体与人格的成长,重视“音、体、美”的学习与训练,结果,长大了,青春、靓丽、性感、风骚、强悍,男人象男人,女人象女人,体格强健,风情万种。看一看今天的世界,华人对世界的影响力主要是劳力而不是劳心,主要是数量而不是质量,主要是物质而不是精神,主要是技术而不是艺术,主要是产品而不是思想。全世界的华人基本上都是劳力者阶层,很难走向劳心者的行业,因为严重缺少浪漫化成长阶段。在美国就能看见,由于普遍缺少“音、体、美”的教养与能力,缺少高级美感,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缺少世界文化胸怀,从世界各地来美国求生存与求发展的中国人象一群进城的“农民工”,也象是一群“小鸟”与“小鸡”主要为眼前的食物所驱动、所兴奋、所陶醉。这些来自大陆、台湾以及全世界各个地区的华人学霸们,在美国获得了学士、硕士与博士而留在美国发展,普遍以“工具人”的形象存在充当的社会角色主要是欧美国家劳力者阶层的“苦力”。(我就住在美国高科技的中心“硅谷”15年了,这里有二十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在硅谷,工程师被戏称为“码农”,也就是编码的农民,这些软件程序员也被叫为“程序猿”。硅谷的中国工程师,这些理工男与理工女们,普遍土里土气,一盘散沙,缺少冒险精神与做大事的担当精神;个个都是学霸,精明能敢,数理逻辑很强,“音、体、美”的修养很差,也普遍缺少人文修养与文化爱好;自主意识很强,高级美感很弱,喜欢单打独斗与机器打交道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普遍木纳,缺少领袖才能在公司的主要角色就是当“士兵”被白人与印度人领导,不善交际与不善于言词表达与推销自己;听话,不会玩耍,性格内向,表情闷头闷脑,能吃苦耐劳,普遍每日工作10个小时左右也能坚持,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这可能就是西方公司喜欢中国工程师的主要原因;但华人很少有仰望星空的精神境界,关心的主要是“三子”——票子、房子、孩子);普世价值观与普世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导致海外华人基本上与欧美的精神文明、与世界的精神文明无关,无法融入欧美主流文化与主流社会及其主流的生活方式,很难问鼎世界学术与创造发明的颠峰,华人严重缺少世界一流的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企业家、设计大师、技术家等。缺少浪漫化的充分成长阶段,把中华民族的身心灵从根部彻底摧残了,从肉体到精神也彻底摧毁了,只有少数叛逆者例外。

我的看法是,教育是“慢的艺术”。在幼儿园、小学与初中,这是教育的浪漫化阶段,是学生身体、审美情感与形象化思维优势成长阶段,要重视感性的训练,应以杜威的活动教育模式为主来展开教学;国家教育部要从顶层设计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方针以及教育内容方面要实施“慢养与放养”,给孩子与学生们创造许多“自由探索的时间”与“自由探索的空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广泛课外阅读、学运动、学艺术、参与各种“音、体、美”、野外生存训练营、义工社团以及科学探究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孩子与学生们自由与自主的探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培养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走向生命的自觉;到了高中,这是教育的精确化阶段,是学生理智情感与逻辑思维优势成长阶段,要重视数理化的教育与数理逻辑思维的训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要重视慨念、原理与学科体系的系统学习,就要以赫尔巴特的知识教育模式为主来实施教学;到了大学,这是教育的综合应用化阶段,大学一、二年级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中心,教育应以知识教育模式为主实施教学,大学三、四年级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教育应以活动教育模式为主来实施教学。

二、全人教育的定位:以人格为中心——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

我注意到,以上两种教育模式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前者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重认知的教育模式(简称知识教育模式),后者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重实践的教育模式(简称能力教育模式)。他们都是以科学主义价值观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前者是重视书本知识、重视理性训练的科学主义中心,后者是重视实践、重视感性训练的科学主义中心。事实上,人类的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人格为本的教育模式,也叫“培养文明人”的教育模式,以提升人格为中心,把学习看成完善人格的高尚事情,培养出来的是“和谐的人”,能分辨美丑、真假、善恶,成为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普世价值观的有批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公共知识分子;一种是以智能为本的教育模式,也叫“培养工具人”的教育模式,以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中心,教给学生技能,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本领成为有用的“工具”。显然,无论是赫尔巴特的知识教育模式,还是杜威的能力教育模式都是“以智能为本”的教育模式。他们共同的缺点是教导人们如何工作,如何在社会上找到一份好工作为目标,把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作为教育展开的出发点,以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为中心,面向未来把学生们培养成能适应竟争社会的人,从而造成了教育的普遍问题——过分重视语文、数学与科学课程的学习(以培养“读、写、算”的能力为中心)而缺少人文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们普遍缺少人文精神的陶冶,缺少求知的神圣感与崇高感,缺少对学校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圣地”的敬畏感,缺少精神家园与缺少内心的精神生活,气喘吁吁地被迫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失去了生活的诗意与优雅,失去了多元发展的个性与创造性,失去了人作为人能悠闲地享受精神生活的乐趣。这两种教育模式都严重地忽视了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忽视了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内在精神世界丰富的充满爱心的能充分享受艺术、享受文化、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人,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去追求做人与做事的整合。

(一)、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在“美是教育的本质”与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这两大核心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我创立了以人格为中心,重审美体验的教育模式,简称全人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慨括为“人格中心与审美本位”的教育模式,这是人类教育思想核心价值观的第五次转型,也是人类教育思想与人类教育范式的最后一次转型。这一模式也可以称为“以自然为本的美育型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能把自然利益、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通过超越时空的美、真、善、爱的价值观,最优化地结合成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整体。因此,也就理所当然地构成世界教育共同选择的最优化的教育模式,从而理直气壮地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与学校实践的奋斗理想。

这些年,我反复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历史长河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就只有“真、善、美”三种型态,与此相对应的教育范式主要就只有三种:“以善为本”的教育范式,“以真为本”的教育范式,“以美为本”的教育范式。人类古代教育是以“善”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思想家孔子创立了以“仁”中心的教育体系,形成了儒家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传统特别重视“仁义礼智信”这种道德人格的培养,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中国的以“德为本”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尽管吸收了许多西方教育的要素,但其核心价值观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还仍然在这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传统里循环;西方的第一个教育思想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创立了“向善美德”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倡导“智慧就是最大的善”,重视“知识即道德、自制、做言传身教的榜样”这种向善道德人格的培养,主导了西方教育许多年,真正意义上的西方第一思想大师与第一教育大师《理想国》的创立者柏拉图也提出理想国的最高教育理想就是培养能接近真正善理念的哲学王,从而创建了以培养善理念哲学王为中心的“体美德智”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这是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其巨大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人类教育研究有永恒的启发作用,启发当今的人类教育要走向“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事实上,人需要在自然属性、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三重属性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善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属性,这种以“善”为中心的教育思维方式,发展到了中世纪过份强调善,教会与国家权力相结合大大压抑了人的自然属性与审美属性,走偏了就出现了解放人性的文艺复兴运动。

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自由的解放、审美的解放与个性的解放,近代以来,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所说:“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近代与现代的教育逐渐是以“真”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工具理性的科学与技术成了整个人类教育的中心。这个阶段出现了三个大教育家:卢梭创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体系,倡导要培养自由的自然人,影响了全世界的儿童教育;赫尔巴特创建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与教育体系,倡导通过“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来完成教育的任务;杜威在批判赫尔巴特“知识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活动论”的教育思想,创建了“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与教育体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把静态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变成了动态的“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倡导通过“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来完成教育的任务。目前全世界各国主流的教育还主要在这三大体系之中循环。由于人类还不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还缺少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的引领,在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主导下,普遍过份强调实证思维的“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维方式与商业化的浪潮相结合主导了一切,社会逐渐演变成了如马尔库塞说的物质主义中心的技术化统治的“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的人”,导致了对人的自然属性与审美属性的普遍压抑,又走偏了全世界出现了反现代化的生态主义的文化运动与审美价值取向的新浪漫主义的文化运动。

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正在实现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那么,人类未来的教育只有以“美”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才能适应生态社会的来临,使人类“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社会建设、人民的生活方式等”走向更加平衡与更加和谐,这样人类教育思想就完成了“正—反—合”三段式的辩证循环与整合。美是教育的本质,美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使人类教育思想不再走向否定,成了最后一个阶段。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成为了一个能使人产生最大幸福感的最优化的教育体系,于是,人类的教育思想就终结了。就这样,我创建的“以美为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体系”,已把人类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推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所以,在我看来,由于教育价值观的错位,当代人类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还处于一个盲目的“以真为中心的怪圈”之中,需要经过“美是教育的本质”与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教育思想洗礼与净化以后,通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洗心革面才能重新走向辉煌!这是频临失衡的地球与正在集体走向垂死挣扎、走向死亡的人类教育在长久绝望之后的一次胜利的日出。

(二)、全人教育是一种“以人格为中心与审美本位”的最好的基础教育

如果说古代以人格为中心(道德本位或宗教伦理本位)的教育模式为“正”,那么近代与现代的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学科中心与知识本位,学生中心与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是“反”,那么,全人教育模式(以人格为中心与审美本位)就是“合”。使人类教育思想完成了“正—反—合”三段式辨证发展的循环,让教育生活重新回到以精神生活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是一次对古典精神的神圣感、优美感与崇高感以及高贵感的胜利的回归。全人教育模式(又叫生命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人格为中心(以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在“美是教育的本质”与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整体精神理念的主导下,把教育分成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相结合这两个阶段;重视师生“幸福度”的感受;重视学生对“美、真、善、爱”的心理体验;重视学生在“美、德、智、体、劳”这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的发展;重视学生艺术感觉与“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身体与体育活动;重视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的训练;重视学生对知识要从整体到局部的系统把握;重视学生的兴趣、情意能力、整体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的全面培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天地人我美”五方域的整体和谐。全人教育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超越功利的教育模式。全人教育坚定地要为教育全过程灌注一种审美精神,因为,只有灌注审美精神的教育才是最大程度超越功利的为人谋幸福的教育。灌注审美精神的全人教育是一种把人的自然属性、审美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感性、审美性与理性、人的现实性、审美性与超越性充分协调起来的教育。

如果说,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以“知识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能力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那么,我的教育思想则是以“人格为中心”来建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实际上,好的教育=人格+知识+能力;从教育的总体规律来看,教育的根本应该是“心”的教育,教育应围绕培养内在精神世界强大的完美人格——也就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中心来展开。只有“心”的教育,也只有从“心”开始,也就是只有人格才能把人的各种素质、知识与能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由内而外地释放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力量。人格是“道”,是一种做人与做事的精神境界与气质,知识与能力是“术”,是一种做事的本领与技术;教育要以人格为中心展开,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前提下去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者身上的共同素质。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的核心是自我意识,是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自我意识;一种有文化教养、有社会担当、有自由灵魂的贵族精神;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一种气质、一种生命活力、一种正义感、一种大我的精神;一种眼界与层次、一种唯美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阔大的精神境界与心胸;一种利他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生命情怀,一种做人与做事的优秀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构成人的核心精神力量。我的使命就是要使人类的教育从“知识教育模式”与“能力教育模式”转向“全人教育模式”,为统一全人类的教育,实现全球“文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社会建设、人民的生活方式”的一体化与多样化,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大同世界作出贡献。

我经过自己的生命体验与理性思考,从广泛的教育经验中提炼总结出了为人类教育立心的76字心诀:教育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们“野性而又高贵”的审美人格,通过运动与艺术从心灵的感觉训练入手,由心灵的感觉上升到头脑的思考与下降到四肢的实践,这就是人类教育的最优化结构。

下面,我将把76字心诀的内容围绕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全人教育的实践这两个维度立体地展开:

三、全人教育的理念:审美、和谐、创造

学校首要的是,要获得一种精神,由精神主导学校的发展,使精神成为学校的种种形式,这是办学成功的秘诀。经过长久的生命体验与理性的反思之后,我把全人教育的精神,也就是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概括为“审美、和谐、创造”这六字方针。这个具有高度概括性与普遍适用性的六字教育方针,应作为全人教育全面展开的精神结构。  

(一)、教育从“美”开始

审美是一种感觉、一种选择、一种体验。人的成长是从感觉、选择与体验开始的。美为立国之本,发达的美感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与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就全面培养人来说,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为目标。美感的培养应该永远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感由内而外地激发人们对学习、工作与生活的热爱并使人心领神会地享受其中;美感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教育说到底就是唤醒人的自主意识与唤醒人的高级美感;教育需要通过审美把激情、诗意、意象、冥想与慨念、判断、推理、体系引入人的感觉,以发展出一个感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新的需要系统,这个新的需要系统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系统,它使人既能享受感性的狂欢又能享受理性的狂欢。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是崇高,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美是世界的最高价值;文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美;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美。美既是走向真、善、爱的基础又是真、善、爱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美才能进入真、善、爱的结构。

真是什么?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真是科学的美。善是什么?善是一种利已与利他合一的行为意识与行为实践。善是道德的美。爱是什么?爱是一种付出、一种给予、一种分享、一种责任、一种默默无语的操心与关怀。爱是利他的美。

人有美、真、善、爱与丑、假、恶、恨的两面,美是引导人抑制丑、假、恶、恨走向真、善、爱的伟大道路。美、真、善、爱构成了人类健康的精神世界,是健全理智与完整人性的象征,所以,作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的最高使命就是永远追求合目的性的美与合规律性的真以及合完美性的善与爱的和谐统一。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把美、真、善、爱的价值与美、真、善、爱的方法,通过训练与实践逐渐内化为人们稳固的心态习惯,这种稳定的使人高贵的情感体验模式是使人作为人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功能的核心品质。

美是人化程度的标志,美是人类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起点,生命、美、自由三位一体,人类的生命需要经过美的陶冶与升华才能内外合度地走向自由。人类的教育实践要以培养人的美感为中心而阶梯式的系统地展开:人的美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美的内化到美的外化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被动感受——主动接受——实际表现这么三个阶段,与此相应的教育也可大致划分为感美——立美——创美这么三个阶段。

婴儿时期主要着重进行感美的教育,即侧重用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形式来培养小孩感受美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

幼儿与小学时期要以培养审美的人为中心,着重进行立美的教育,即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使儿童已萌发的对自然美、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审美趣味和美的观念得到确立,并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简单的创造美的活动(课程主要有生态世界观、公民、玩耍、运动、劳动、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数学、科学、朗诵、写作、手工、游戏、自由活动、野外体验式学习等);

进入中学后要以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为中心,着重用世界文化的精品来进一步提高感美与立美的水平并重点进行创美的教育(课程主要有人文学科的课程:生态世界观、公民、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摄影、戏剧表演、艺术设计与制作、艺术史、中西人生哲学、科技发展史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外语、历史、地理、社会学与生活、人类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市场营销学、投资理财等;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研究、生活作文、各种社团兴趣活动小组、野外体验学习、各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即逐步使学生们的审美意识的冲动在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模仿与创造性的表现中,在对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哲学美、社会美、生活美的综合理解中,得到较复杂和较高级的实现。

学生们学习的内容需要经过审美体验才能进入内心。对我们的学习来说,审美就是目的、过程就是目的、体验就是目的、快乐就是目的。教育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审美把人的感觉引向到体验自然美、体验艺术美、体验科学美、体验哲学美、体验社会美、体验生活美的生命状态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的实践与体验的积淀来建设一个人强大的内心世界,塑造美的人格与建构优良的智能以及掌握专业技能,以形成高水平的认知结构与心智模式。总之,只有通过审美的体验,才能培养我们生动的感觉、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性与发达的鉴赏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审美教育不只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而且从本质上说,更应该是一种生命幸福的教育——一种旨在提高生命质量与生活情趣以及幸福感的教育。因为只有拥有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人的情感才能得到净化与升华,人格才会变得高尚与完美,甚至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审美空间有多大,他的生存空间就有多大。正是因为审美才拓展了我们的生存境域与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审美教育来全面扩展我们的审美想象空间与激发我们的审美创造精神以及拥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地过一种“慢生活”的素质。这应该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和谐是指个体在美、德、智、体、劳这五个方面要全面而均衡的发展。由审美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建造起来的和谐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和谐。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创造性的教育,应该统率全局地成为教育的灵魂与出发点;德育主要表现为内在的公民教育与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德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即做一个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追求美真善爱的有道德的人;智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事的本领,即做一个善于利用知识与工具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人;体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运动的身体健康的人;劳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们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并且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人。这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造就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和谐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美真善爱、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

创造就是把自我感觉与自我意识表现出来,从而使人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学生们的创造性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的审美训练才能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审美是走向创造的基础——美指导我们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借助对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哲学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原型启发,人们获得了美的观念与美的创造技巧,并通过实践内化成美的创造能力,进而才能建设一个美的世界。凝聚着审美观念的创造是人的优秀能力的表现,作为制作世界中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的力量,证明人的强大和他的无限可能性,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获得最高的审美享受,这是人的创造活动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创造是什么?创造就是独特的发明或发现或者是新的综合;创造就是把自我意识灌注到世界中去的一种情感冲动,是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就是直觉的顿悟、灵感的突发,就是人的审美观念及其情感力量、智慧力量与意志力量的外化;创造就是生命的再生,不论是精神方面的或肉体方面的,总是脱离躯壳的樊笼,卷入生命的旋风,与日月争辉,与神明同寿。创造就是消灭死,就是永生,就是不朽。

(二)、“审美、和谐、创造”的理念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为教育能健康的生存与发展把握方向,并成为值得我们永久信赖的指导我们教育实践的精神导师

 “审美、和谐、创造”的理念引领我们的教育在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要倡导通过“世界名著”来正能量地传承“信仰美的普世价值观”。中国人应该信仰什么?全世界人民应该信仰什么?我的回答很坚定,信仰美。信仰美,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是人类教育的共性,是基础教育的必选;信仰宗教,宗教是多元的,这是人类教育的个性,是社会教育的自选。基础教育“以美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以社会的音、体、美的活动以及自发的宗教场所与宗教活动为中心”。信仰是自由的、多元的,有的人信仰美,有的人信仰上帝,有的人信仰佛,有的人信仰道,也有的人信仰真主。一个人一旦有了一种信仰,人生就会有一种因信仰而产生的稳定感与幸福感。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人类的美,人类好的价值观是如何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我的看法很明确,人类的教育经验表明:高尚的情感与健康的价值观主要产生于密切接触伟大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作品的过程之中。伟大的名著之所以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在于名著是许多为美、真理与正义而献身的高尚心灵的创造,在于它怀着爱与崇高的情感保存了人类最多、最丰富的美、真、善、爱的价值,是人类价值体系承上启下的最坚实、最完美与最可信赖的纽带,对人类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起永恒的价值导向作用。读“世界名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正能量的“三观”教育(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依靠学习人类共享文化的“伟大名著”,也就是学习人类的“经典作品”来建立信仰与传承“美好的价值观”,这应该永远是全世界基础教育的第一使命。信仰美,说到底就是信仰人类伟大名著中所展现的“美真善爱”的价值,“美真善爱”就是人类精神的太阳,这是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人类美真善爱万岁!

“审美、和谐、创造”的理念还引领我们的教育在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要在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和民俗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从文化的理想性来看,一方面学校要倡导世界名著与高雅文化至上的价值观,把学生们的审美感觉、审美趣味尽可能引向到对世界文化精品的欣赏中——欣赏世界名曲、欣赏世界名著、欣赏世界名画等等;另一方面,学校也不反对同学们对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选择。学校在文化上的选择要抱持“一”与“多”的态度。“一”是指学校倡导的世界名著与高雅文化至上的价值观,“多”是指文化选择上的多元的宽容的态度。学生们可以选择高雅文化,也可以选择大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自己审美修养的组成部分。

从文化的现实性来看,每种文化都满足了不同层次与不同人群的需要,因此,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存在的合理性;但从文化的理想性来看,我们的文化发展应抱持“一”与“多”的发展战略。“一”是指全社会对高雅文化的理想追求,“多”是指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多元并存的社会现实。高雅文化是一种具有世界精神的文化。全世界的高雅文化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只有民族高雅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高雅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它要肩负起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与提升民俗文化层次的使命。这里,所谓重建国家的民族精神,其实就是用世界名著与高雅文化来重建国家的贵族精神(这里的贵族精神是指精神贵族,这类人是心中装着“大我”与天下正义的公共知识分子,拥有“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成功高于物质成功,精神享受高于物质享受”的个人素质与内心信念)。贵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种“追求真理、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的独立而又高贵的人格境界,构成国家核心的精神力量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类理想。贵族精神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世界精神。唯有贵族精神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必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播世界名著与高雅文化的审美价值观上。世界名著与高雅文化的审美价值具有解放个性的功能、为人灌注人生理想的功能与为社会创造新文明的功能,它以不可征服的高贵的精神力量把物质主义中心的“唯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旧文明的基础打个粉碎,又奠定了新文明的全部基石。

 “审美、和谐、创造”的理念引领我们的教育要走向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美学化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它要求我们教好任何一门学科都要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遵循“感觉(Feeling)——思考(Thinking)——实践(Practice)”这样三个阶段的训练才能完整与深刻。感觉(Feeling)就是在教一门新课程之初,要充分引导学生们用心、脑、手来全面接触学习的内容,形成第一印象,对学习的内容在感性接触的过程中有了内心整体把握的方向,也就是说找到了整体的感觉,对学科的整体知识结构有了一个全面的宏观认识,培养学生们自主发现的眼光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悟性直觉力;思考(Thinking)就是启发学生们主动思维,是在学生们找到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感觉的基础上对教学的内容通过“讲课教学式、自学教学式、讨论教学式、实践教学式与活动教学式”这五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来进行一部分与一部分的教学;实践(Practice)就是在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的主导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践训练,把经验与知识内化成自身的一种素质,把感觉与思考内化为心灵深处的信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充满自信地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

 “审美、和谐、创造”的理念还引领我们的教育要走向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首先是一种美学化的主动学习的态度与主动学习的方法。它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们通过自主性与能动性地掌握“自学学习式、听课学习式、讨论学习式、实践学习式与活动学习式”这五种学习方法的综合选择来培养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能力;其次,要鼓励学生们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用心灵去创造生活,去感受世界,到生活世界与音、体、美的艺术世界里,去看、去听、去感觉,把自己投入到一种彻底的生命体验之中,在体验中不断感悟、不断积累,用整个生命触摸世界,用整个生命体会、观察、储存各种信息,将各种思想火花、丰富情感,以及创造冲动转化成自身的素质,并内化为一种人生态度、思维能力与行为习惯。

四、全人教育的实践:塑造审美人格的成长规律

我的全人教育的总体思想是: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者身上的共同素质;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种精神唤醒的过程,其次才是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人类的核心精神就只有一种,这就是“野性而又高贵的精神”;音、体、美是一种文化,是人生的根基,个体生命有了这一人生根基才有可能长成根深、干粗、叶茂的大树。因此,人生最基本的教养是音、体、美,其次是数、理、化,最后才是掌握一技之长的专业本领;人在12岁以前主要就是做两件事:一是尽性的自由玩耍,让身体得到和谐而健康的成长;二是充分的感受艺术,让心灵得到和谐而健康的成长;12岁以后,逐渐加强对“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音乐、文学、美术、中西人生哲学原著选读、文明史、科技发展史,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电脑等学科的学习;进入大学后,强化人文精神与专业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这就是人类教育的普遍规律。

野性与高贵是人生的根基,在美学上属于崇高美的范畴,是人类精神文明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美。教育要去充分发展人性,野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高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充分发展。“野性与高贵”是对人的品质的期望与要求,这一素质能使个体最大程度地走向自我实现与社会实现,获得最大的幸福感。“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把身体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充分体验个体身体本能的美好;“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把个体精神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充分体验人类精神文明的美好。一个人如果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就缺少“力与美”的内在需要,缺少健康的鉴赏力与判断力,缺少冒险精神与想象力,缺少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正义感,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内心深处就缺少追求卓越的生命激情与爆发力,就很难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尽性而成为优秀的人才,“要尽人之性,才能尽物之性”,这就是教育的真理。

教育要以“唤醒生命体验”为中心来展开。唤醒生命体验就是要唤醒个体身上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潜能。“生命体验”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也是个人成长的起点。生命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知识”,知识更多显示的是知识规范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生命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内在的自我感受与精神力量。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个人内心的自我感受是生命的根本力量,因而也只有从“唤醒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也就是最大程度唤醒个体生命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教育,才是为人最大程度谋幸福的教育。

从教育的总体规律来看,教育应该围绕培养完美人格为中心来展开,只有人格才能把人的各种知识与能力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的过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过程。培养审美世界观的人,也就是培养“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的人,应作为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就是一种唤醒,唤醒人的自主意识与唤醒人的高级美感。人的自主意识与高级美感是人格的核心。我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好的教育模式,这个模式也叫全人教育模式,大致可用一个公式表达:好的教育=全人教育模式=自主意识+高级美感=自主性+审美感觉与爱的情怀+科学思维。以下的全人教育的实践就是围绕这一理念与结构展开的。

人的心理成长同生理成长一样,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生理的成长要完成一个结构,心理的成长也要完成一个结构。生理的成长伴随着心理的成长,生理的成熟对应着心理的成熟。人的生理成长结构与心理成长结构是先天遗传的,它是通过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先验的时空结构,它预示了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的发展趋势。关于生理成长规律,人类通过生物学、生理学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一个较好的把握,但是,关于心理成长规律,人类还认识较少。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对物质世界的了解远远多于对精神世界的了解,因为在精神世界的面前,再先进的科学仪器也会失去意义,探索精神世界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科学仪器的测试,而是通过探索者彻底的生命体验与天才般的感悟,是内省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综合。

通过心理活动的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内在成长规律主要由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这两大规律组成。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心理的成长同生理的成长一样要经历由发生、成长、到成熟的自然发展过程。

个体情感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本能情感到审美情感再到理智情感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动作把握到形象把握再到逻辑把握的建构过程;这两大以操作内化为中心的建构规律可用以下图式表示:

情感成长规律与认知成长规律  

个体成长的第一阶段:本能情感(0—3岁)与动作把握(0—3岁)

个体成长的第二阶段:审美情感(4—11岁)与形象把握(4—11岁)

个体成长的第三阶段:理智情感(12—18岁)与逻辑把握(12—18岁)

教育就是训练身体和陶冶心灵。好的教育应根据“效法自然”的原理,从感觉开始,也就是从身体的感觉与形象的感觉开始,按人的成长进程的顺序依次是“躯体——情感意志——理性灵魂”的内在节奏来按排课程。教育的规律是人在12岁以前主要是“躯体—情感意志”优势地成长,也就是人格优势地成长;12岁以后主要是“理性灵魂”优势地成长,也就是智能优势地成长。教育的全过程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贯彻“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专业学习第三”这样一种教育思想(要深入理解这一重要结论,请参看我写的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里的“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这一部分)。以人为本的教育,就应当遵循人的这种自然进程,通过体育、美育、德育、智育、劳育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遵循由外而内的“动作把握、形象把握、逻辑把握”的认知成长的建构规律,在教育孩子与学生时,应从动作把握与形象把握开始,说的少一点,要尽量引导儿童去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看、去听、去感觉,通过动作、形象与逻辑的内化来建构智能,而非一味地将枯燥的知识硬塞给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过程中是否造成儿童一种愉快的兴奋,是否引起兴趣和爱好,以提高儿童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儿童需要自身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当代的儿童在不得不过快成长的压力下长大,失去了对他们年龄段来说永不再来的、一次性体验的机会。为儿童按排过度的学习,是摧垮儿童身心的罪魁祸首。我们当今社会的快速度,几乎不尊重或不理解儿童的需求。因此我们身为教师和家长必须为儿童创造出能充分发挥童年特点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做,到了儿童成年时,大大有助于促进创造性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能力的形成。

(一)个体成长的第一阶段(0—3岁):本能化成长阶段----本能情感与动作把握的优势成长阶段

儿童的成长是以相应于该阶段固有的情感作为自己的动力去体验世界的。儿童最初的情感就是本能情感,它是生命向外扩张的一种生存的本能。婴儿呱呱堕地的第一声哭喊,就已经是本能情感的表现,他还不识不知,但他从娘胎里出来,感到冷、感到饿,他需要温暖、需要吃,这是他生命本能的需要,他用哭声表达生命的各种需要与表达受到威胁的恐惧与挣扎,这就是心理开始于生命需要的证明。事实上,心理开始于生命需要,从胎儿形成时就已产生了,因此,抚摸胎教、音乐胎教与对话胎教有效,这已被教育实验所证实。

0—3岁的幼儿,他(她)的认知与行为主要是围绕满足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以及求乐的需要而展开的,他(她)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本能情感的支配,他(她)掌握世界的认知方式,主要靠动作把握去感受世界。这个阶段的幼儿是一个脆弱个体,他(她)要经历由主客不分的无意识状态到主客逐渐分离的自我意识状态,他(她)要逐渐经过社会化来摆脱动物性而具有更多的人性,他(她)要学会看、学会爬、学会走、学会听、学会说、学会与人交流情感与认知。这个阶段,在情感方面,他(她)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与快乐感;在认知方面,他(她)最需要的是眼、耳、鼻、舌、身的全面感觉训练。因此,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母爱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及其感觉教育。其课程分配比例为母爱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感觉教育=5:1:2:2为最优结构。也就是说,0—3岁的幼儿心智要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大约需要花50%的时间进行母爱教育、10%的时间进行语言教育、20%的时间进行动作教育、20%的时间进行感觉教育。这里,我们可把学前教育的思想简要的概括为“母爱教育为本,认知教育为末”这样两句话。并且教育要以“自由玩耍”为主,通过“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方式自由散慢地展开。

关于母爱教育:母亲不仅是幼儿肉体的给予者,而且也是幼儿最初心灵的给予者,因为只有母亲充满爱的教育才能让幼儿获得最大的安全感与快乐感。因此,没有什么教育比母亲充满母爱的教育对幼儿形成健全的心灵更为重要了。充满母爱的幼儿教育是形成个体健康心灵的基础;母亲轻轻的抚摸,喂奶时的身心交流,低鸣哼唱的歌曲,爬、走、听、说、看的启蒙训练,拉尿拉屎不厌其烦的清洗,睡觉起床的脱衣穿戴等等,无不充满爱的灌注。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成长时,没有母爱或缺少母爱,那么,他(她)的情感世界一辈子都是残缺的,一生都难以体会到充满爱的温情的幸福。因此,幼儿的情感成长最重要的就是母亲的母爱教育。母亲既是保姆,又是启蒙老师,母亲的人文修养与言谈举止及其爱的交流对幼儿的情感成长与一生的幸福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关于语言教育:训练幼儿能讲简单的日常用语,能用动作语言与口头语言进行简单的沟通,能进行简单地看图识字与看图讲话等。

  • 关于动作教育:动作是形成幼儿智力的基础,或者说,动作是幼儿智慧的源泉。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幼儿必须有物体去触摸,通过双手接触玩具笔纸、桌椅板凳、碗筷锅盆、花草树木、泥沙水土等来感受世界,形成最初的认知。要知道,动作是幼儿把握世界的语言。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幼儿创造更多接触室内物体与自然物体的机会,以此来发展他们健全的认知系统与神经系统。

  • 关于感觉教育:感觉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眼、耳、鼻、舌、身的感觉训练的教育。用室内室外走动与空旷而又丰富的自然色彩来刺激视觉,用优美悦耳的音乐与会话来刺激听觉,用芳香的气味来刺激嗅觉,用营养而又单纯的口味来刺激味觉,用爬、立、行、走、摸、滚、水浴、日光浴、空气浴等锻炼来强健身体与刺激体觉,以形成心灵导向为中心的敏锐而又朴素的感觉系统。

(二)个体成长的第二阶段(4—11岁):审美化成长阶段----审美情感与形象把握的优势成长阶段

4—11岁的儿童,他(她)的认知与行为主要是围绕满足求乐与求美的需要而展开的,他(她)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审美情感的支配;他(她)掌握世界的认知方式主要靠形象把握去体验世界。因此,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自然教育与艺术教育以及科学教育。其中自然教育是基础、艺术教育是核心、科学教育是辅助,其课程分配比例当以自然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5:3:2为最优结构。也就是说,4—11岁儿童心智要全面而健康的成长,需要花大约50%的时间接受自然教育,大约30%的时间接受艺术教育,大约20%的时间接受科学教育。只有这样才符合儿童内在的身心成长规律。显然,这个阶段科学教育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然教育与艺术教育。生命要“野性而又高贵”,这一教育思想应作为画龙点睛的灵魂,贯穿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中。自然教育使人“野性”,艺术教育使人“高贵”;野性就意味着身强力壮、吃苦耐劳、追求自由;高贵就意味着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这一奠基性的品格,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了强大的身体基础与精神基础,这是一切杰出人才的共同素质。这里,我们可以把幼儿与小学阶段的教育思想简要的概括为教会学生们“学会读三书本——读自然之书、读艺术之书、读科学之书”,并且,读这三本书应主要围绕主题,以“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方式全面而立体地展开。

自然教育主要包括自由玩耍教育、体能意志教育、独立生活教育三个方面。艺术教育主要包括音乐体验与音乐技能教育、文学阅读与欣赏教育、绘画精神与绘画技能教育、舞蹈、艺术设计与制作等训练。科学教育主要包括了解科学知识并参与科学活动,进行数·量·形的初步数学训练,激发科学探求的精神这三大内容。

自然教育是一种立足于激发本能情感与动作把握的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立足于激发审美情感与形象把握的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立足于激发理智情感与逻辑把握的教育。

关于自然教育:自然是孕育人类的母亲,是塑造人类本能力量的基础。自由玩耍是儿童由内心的需要和冲动而来的积极表现,或者说,自由玩耍是儿童行为展开的本体形式。自由玩耍给予儿童自由、欢乐、满足、内部与外部的平静及与整个世界的和谐,这是形成人格的基础。从小缺少自由玩耍与从小缺少母爱的人一样,人格一定是残缺的,一生都不会幸福;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体质与磨练意志,是开发人类本能力量的核心途径,因此,给予儿童以充分的体育运动,是自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儿童阶段是铸造独立性的最佳时期,因此,家庭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儿童在吃、穿、住、行、用、玩、学习与选择方面的独立生活能力,竭尽全力地帮助子女学会自助。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与老师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自助。

关于艺术教育:艺术与美是个人、社会与国家的灵魂和价值中心。从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入手,进而拓展到艺术化的人生。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艺术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凡用声调表现的是音乐,有声乐和器乐;凡用文字表现的是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凡用线条与色彩表现的是绘画,主要有西洋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我看来,音乐、文学、绘画应作为人类感知世界、扩展视野培养审美鉴赏力的三大基本训练而必须受到重视,这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

关于科学教育:对自然的观察是走向科学思想的基础。从一棵树、一头动物与一类植物到日、月、星辰的周期运转,都存在着统一的自然规律。由观察开始,建构概念,并在儿童内心深处播下观察要领与自然规律的基本知识,这是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数学是一门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基础科学。数学在数、量、形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它们组成了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通过数、量、形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抽象的形式思维,增强从数、量、形方面把握世界的能力,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使儿童在充满乐趣的参与中,增强从感性到理性去把握科技的意识,这是儿童阶段科学教育的辅助形式。

总之,通过儿童阶段的以“情感为本、认知为末”的“野蛮其肉体、文明其精神”的三大教育,我们要达到以下的教育目的:

  • 自然教育使人:自然、朴实、吃苦耐劳。

  • 艺术教育使人:高雅、浪漫、追求完美。

  • 科学教育使人:理性、实证、善于行动。

我的看法是个体的成长有四大商数:健商、情商、智商、财商。以上的三大教育是一个健商与情商的价值远远高于智商价值与财商价值的教育结构。人类成功的经验表明:个人成功的获得大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健商与情商,而百分之二十取决于智商与财商。因此,我们的教育应立足于开发人的健商与情商,用激发爱自然、爱艺术、爱科学的健商与情商来整合智商与财商,以形成个体健全而优良的心理品质。

(三)个体成长的第三阶段(12—18岁):理智化成长阶段---理智情感与逻辑把握的优势成长阶段

12—18岁的青少年,他(她)的认知与行为主要是围绕满足求美、求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展开的,他(她)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理智情感的支配;他(她)掌握世界的认知方式主要靠逻辑把握去认识世界。因此,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艺术素质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科学思维教育、体能意志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也就是围绕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结构来展开教育实践,其课程分配比例为艺术素质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科学思维教育:体能意志教育:劳动技术教育=2:1:5:1:1为最优结构。也就是说,12—18岁的青少年心智要全面而健康的成长,需要花大约20%的时间接受艺术素质教育,大约10%的时间接受道德修养教育,大约50%的时间接受科学思维教育,大约10%的时间接受体能意志教育,大约10%的时间接受劳动技术教育。也就是在审美精神的主导下,通过寻求感性与理性相平衡的方式,充分实现“美、德、智、体、劳”的全面整合。只有这样才符合青少年内在的身心成长规律。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中学阶段的教育思想画龙点睛地慨括为:中学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艺术的感觉、哲学的思辨、科学的实证”这三大核心素质而展开,教学要尽可能采用艺术的方式,让感性的审美精神灌注到美、德、智、体、劳的各门学科之中,让教学在美的“形象性、情感性与活动性”的过程中展开,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审美教育场,使学生们的身心灵在这个审美教育场里受到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全面熏陶,以形成独立而又高贵的人格与全面发展的智能。

关于艺术素质教育:由于理智情感的优势成长,使审美情感的发展需要注入更多的理性的成分。儿童阶段的艺术教育注重的是感觉训练与技巧训练,到了青少年阶段,艺术教育则应注重心灵的陶冶,注重艺术史、艺术精神与艺术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形成心·脑·手合一的艺术掌握模式。因此,开设《中外经典音乐欣赏》、《中外文学名著选读》、《中外美术史与美术技法训练》就成了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的必修课程。通过音乐形象的情感激发、文学形象的情感交流、美术形象的情感拓展来审美地把握世界,情感化地感受生活,从而走向艺术化的人生。

关于道德修养教育:理智情感的优势成长使青少年渴望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理智地把握人生,主动地掌握人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实现自己。12岁左右的人生历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处于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的反抗期的初始阶段,青少年需要通过反抗才能寻找到自我身份,以更好地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产生是精神诞生的标志,应该受到老师与家长的鼓励而不是压制,应该给孩子与学生们提供广阔的人生探索时间与人生探索空间,更好的帮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自我与实现自我。12岁左右的青少年,由于审美情感的发展已初步定型,形象思维的优势发展已告一段落,逻辑思维的发展呈现优势需要的态势,性生理的逐渐成熟并伴随着性饥饿以及向往异性的身心体验,自我意识的高涨伴随着空虚、孤独、焦虑与充实、强大、快乐的两个极端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冲突,渴望独立、探索与冒险的精神已明显增强,尝试通过驾御理想来把握现实、通过驾御目标来把握未来就成了这个时期的优势需要,寻求有意义的生活并选择有前途的未来就成了这个阶段的人生主题。因此,教育必须要顺应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用开设《公民》、《中西人生哲学名篇选读》、《中西人生哲学原著选读》、《升学指导与人生职业规划》的课程,通过公民与社会的行为规范、人生哲学的启发、与哲人的心灵对话、师生之间的人生讨论与升学指导和人生职业规划来增强青少年理性地把握人生过程的能力,并形成“内圣外王”的积极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这是中学教育的最重要的使命。

关于科学思维教育:由于逻辑把握的认知方式优势成长,也就是逻辑思维的优势成长,使青少年渴望从科学思维的角度来概念地把握这个世界就成为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我看来,接受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科学知识与科学理论来培养学生们追求真理性、简单性与经济性的科学精神与形成实验化、逻辑化、模型化与定量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看,中学阶段的科学思维教育就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历史、地理、社会研究等学科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学科的具体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科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们追求真理性、简单性与经济性的科学精神与形成实验化、逻辑化、模型化与定量化的科学思维方式。

实验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运用观察、实验等感性方法以获取数据的思维方式;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通过概念、判断与推理来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主要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判断与推理等思维形式;模型化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建立模型的思维方式,模型是一种以简单的图形、符号、实体等表示一个真实系统的简化形式,模型是为了化繁为简,便于对真实系统进行分析、说明、控制和试验而建立的,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核心环节;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计算,以及用数量来表达关系与结果的思维方式。这四种思维方式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四种最普遍的思维形式,贯彻在每门具体学科的内容之中。

关于体能意志教育:中学阶段的体能意志教育要追求“力与美”的有机结合,它负有使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的使命。生活的诗意,在于一个人的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交融和平衡,反映在教育中就是要寻求运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平衡。我们可以把生动、灵巧、强劲、勇敢、精神振奋、矫健优雅的运动美学精神贯注到中学的各种运动之中,实现精神、身体与运动技能的完美统一。

在运动美学精神的主导下,中学阶段的体能意志教育主要是围绕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充满动感的田径运动、篮球运动、排球运动、足球运动、体操运动、健美运动、武术运动、游泳与滑冰运动、乒乓球运动、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等训练课程展开的。当然,也包括野外体验式学习的野营训练与吃苦耐劳的生存训练。

关于劳动技术教育:中学阶段的劳动技术教育要追求“心·技·道”的有机结合,它负有使一个人的“心与技术”协调发展的使命。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千方百计地通过语言激励、动手操作与尝试成功的体验来培养学生们自立的自豪感、创造的成就感与为他人服务的光荣感。同时,要把心灵美育与劳动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在技术上制作完善的产品,在美学设计上也完美。在劳动课、劳技课的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自然地与美术课横向联系。例如,在劳动课、劳技课的手工制作、刺绣、编织、缝纫、花卉栽培和盆景制作等项劳动技术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缝制、栽培等项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学习选择色彩、描绘图样、安排布局、设计式样、构造景观等工艺美术知识。在烹饪、摄影、木工、模型制作等项劳动技术的学习中,也同样需要应用许多在美术课中所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学生在制作简单劳动产品的劳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到合乎规律与合乎美的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知道什么是合乎社会需要的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力。在劳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同时,还促进了他们对美术课的理解和学习。劳动课、劳技课和劳动实践使学生把所学习到的关于美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劳动技能教育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美、学习美、运用美和创造美的综合性教育。

为了使学生们主动地掌握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教育就必须要顺应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用开设充满美学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课程来增强青少年科学而全面地把握世界的能力,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智能与技术。

中学阶段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根据这一理念和知识结构三分法的模型,我们可以设计出中学阶段三层次的课程结构:

中学阶段的课程主要有:

  • 人文学科课程:生态世界观、公民、音乐、文学、美术、中外艺术史、中西人生哲学、文明史、科技发展史、舞蹈、戏剧表演,书法、艺术设计与制作等

  •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历史、地理、外语、升学指导与人生职业规划、社会学与生活、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 活动课程:体育、劳育、实验、社会研究、生活作文、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课后自由玩耍、野外体验式学习,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参与寒暑假的各种训练营等。

在这一课程结构中,人文学科课程是核心、是灵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是基础、是方法,活动课程是实践、是多向度的拓展。显然,中学阶段的教育任务就是通过对人文学科课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的学习来完成中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智能结构的全面建构,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审美精神与和谐发展而又有创造能力的人的教育理想。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应把人文学科的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建设放到核心、灵魂与本体的地位。因为人文是埋在地下的精神基础,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必须的精神土壤;人文、民主与科学是一个整体,人文能充分唤醒人的自我意识,为个人灌注浪漫、深度、有品味的精神生活,为民主灌注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为科学灌注充满创新精神的审美价值,为社会灌注生态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是立人之本,科学技术是立人之术,二者合一,才能造就出抱持健康价值观与充满创造活力的个体。

综上所述,个体成长的三段式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 第一,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成长,心理已基本成熟,以后的发展主要是量的扩充,而质不会有多大变化;

  • 第二,各阶段的具体发生因为环境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前后次序不变;

  • 第三,每阶段各有其整体结构标志该阶段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主要特征,阶段之间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差异;

  • 第四,前一阶段的整体结构总是整合于后一阶段作为附属结构,反之后者又渊源于前者之中,前后阶段不能互换。

五、全人教育与现代教育流派之间的互动

 “人之初,性本美”。通过“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来重建人类的教育精神,这是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写的三本教育学的书,就系统而又深刻地解答了人类教育危机的各种问题,并为人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与实践的路径。

(一)、“人之初,性本美”

人类历史上有“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性本罪”这样的思想学说,而我提出了“人之初,性本美”的学说,在此基础上我创立了“以美为本的全人教育体系”,这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教育的最优化体系,把人类的各种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全部统一了,使人类的教育思想走向了终结,以后全世界的教育界都要用这个以美为本的全人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改革,才能让接受教育的个体活出一种个性、活出一种风格、活出一种美感,以获得最大值的幸福。这就叫“酷”。于是,对我来说,实现了“拯救与逍遥”,我的人生使命就完成了。

本着一生只做一件大事的内心要求。从1985年开始我走上了“研究人类教育总规律”的道路。我1982年考入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学学习本科的电气工程专业,被中国大学的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以及教师们满堂灌的教育教学风格折磨得来半死不活,遍体鳞伤,痛苦万分,走投无路。忍无可忍,我站立起来愤怒而又勇敢地反抗,从生命底发出了最强烈的呐喊:要消灭中国这种缺少人文精神与缺少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害人虫教育”。出于对中国教育培养“工具人”的教育体系的无穷无尽的反感与愤怒,我作狮子吼,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是错误的,而我自己对教育有新的想法,我相信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有思路才有出路,于是,我1985年春节以后就立志要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要写一本改变人类教育命运的书《潜能教育学》。我作了充分的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办学方案的理论准备,1988年大学毕业我就拒绝国家分配“下海”自已办学去了,把对教育的想法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我想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新道路”。我曾在中国重庆与成都两地创办过四所学校:重庆大学音乐培训学校,重庆市学习潜能研究中心的高考补习学校,成都爱达推销学校,四川爱达经理学院。“以我为主,集百家之长,创独道之术”成了我办教育实体的信念。我从1984年开始到1994这10年间,通过自由与自主的办学,我的办学非常成功,我积累了许多办学的成功经验与一些失败的教训。2004年8月我移民美国定居旧金山,对美国进行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的考察,对中美教育系统比较后,我写出了三本教育学的书,对人类教育实现了一次完美的整合。

在我的心中全世界的主要教育家与主要心理学家共同把“人类教育学”的水烧到了80度,我在他们的基础上再烧了20度就把“人类教育学“的水烧到了100度,就烧开了。30多年过去了,我把我亲身经历的教育经验与继承了全世界的主要教育家与主要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总结成了——“以美为本”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体系。2010年我在旧金山美国高科技的中心“硅谷”,创办了“美国全人教育国际机构”;2011年1月1日,我在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教育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2014年1月1日,我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第二本教育专著《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2017年1月1日,我在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本教育专著《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二》这样三本书。在我看来,我的第一本教育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是划时代的著作,在人学、心理学、教育学这三大人文基础学科领域完成了一次古今中外的,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大值的整合。对人类教育来说是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就象《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是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我提出的“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人类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终结。以后人类教育研究主要就是在这一“美是教育的本质所主导的教育体系”的整体框架下作一些细节的完善和补充了。这就是本质与本质规律的魅力,子学时代终结了,经学时代开始了,以后的人类教育研究主要就是对我提出的“美的教育思想“与”美的教育理论“及其”美的教育实践”的注释、应用与局部的进一步完善了。

现在,我这三本书的学术价值正在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中国中小学有一批校长也在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了。看到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而总结出来的“以美为本”的全人教育的思想与全人教育的理论,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与教育界的推广,自己感觉很有成就感,也很放心了,觉得自己这一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终于可以高枕无忧,放放心心、心平气和地做自己的事了,过一种轻松而隐居的生活了。

(二)、在这里,我注意到20世纪的许多现代教育流派与我创立的“以美为本的全人教育体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都是对培养工具人的现代教育模式的反抗与控诉而产生的一种思想

我们应该看到,对全世界近代以来学校教育以培养工具人为目的,缺少人文关怀的状况,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全人教育思潮”。这股思潮实质上是一场有关教育目的的革命,以纠正近现代教育目的的机械化与功利化。

教育是一项古老而神圣的事业。教育是一种把好的精神生活与好的物质生活带入下一代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灵魂与价值选择同样源远流长,它犹如一条思想的巨流河,穿行于世界历史文明之间,并仍在不知疲倦地勇敢地继续向前奔流。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不仅是时间上的流畅、绵延,更是一个蕴涵着丰厚内容、存在着深刻变革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建设、人民的生活方式,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代教育思想也绝不仅仅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界定与划分,更在于它与时代精神相一致,与当代社会相契合,与人民需要相呼应。

因此,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孕育生成的当代教育思想同样处于变革的激流当中。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众多的教育思想流派,它们都对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形成了个性十足、别具一格的各种教育思想景观:主要有进步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文化教育学派;全人教育思想;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行为主义教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人本主义教育,多元智能教育;终生学习教育;批判主义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回归古典传统的“自由教育”思潮,新全人教育思潮;等等。在这“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教育教学思想家,他们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有突破性的个性化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体系。

如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的“永恒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教育救国,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英国剑桥大学怀特海教授的“过程哲学的后现代的教育思想与三段教育论的教育理论”,奥地利的鲁道夫·史坦纳创立的华德福“艺术化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德国尼采的“艺术拯救人生”的教育思想,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的教育思想,马尔库塞的“美学将拯救人类”的教育思想,德国以斯普朗格教授为主的“文化心灵塑造的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理论,日本小原国芳的“真、善、美、圣、健、富”的全人教育思想与六位一体价值的教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著名政治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的“自由教育”的“古典传统的回归与教养性教育的重建”的教育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认知研究中心的加德纳教授的“八大智能的教育理论”,巴西的弗莱雷教授的“民主主义的批判性的教育思想”等等。在教学论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的理论主要有,如哈佛大学的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的发现教学论;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教学论;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回顾可以看出,无论是各种教育思想流派,还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教育教学思想家主要形成、诞生于西方,但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却是属于全世界的,对整个当代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当代,促使全世界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一种最鲜明的充满人道主义终极关怀的“人文化特征”。在当代,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又被重新推到了“本体论教育”的高度。人文修养是人生的根基,是健全理智与完整人性的象征。人文它既是自然的,也是审美的;人文既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的“自然属性、审美属性、社会属性”三位一体的整合精神。人文是如此之丰满充盈,如此之鲜活灵动,不但蕴涵了丰富的人性,更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人文象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与我们前进的方向。然而,在古代神性和现代科技理性的压迫之下,人文之光被遮蔽了,人性被肢解,被割裂了,人淹没于神性与科技理性的汪洋大海之中,人一度被奴化、物化,人性变得卑贱而萎缩,人变得残缺而不全。当代教育思想则重新高举起重建人类精神文化的旗帜,使人性之光重放,人文之火重燃,人性之花重绽。它充满了对人性的眷顾、依恋、赞扬与关照。当代教育思想最突出的人文化特征具体表现在——重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本体建构与关注审美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

现代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传递和掌握,教育仅仅被看作文化传承的工具,心智的启迪,精神的建构,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则游离于边缘的位置。当代的全人教育思想则使灵魂发生了转向,在人格、知识与能力之间偏向人格;在精神与知识之间,它更偏向于精神。在这里,我重点介绍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精神高贵与灵魂唤醒”的教育思想与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的美学思想。

(三)、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精神高贵与灵魂唤醒”的教育思想与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的美学思想

 “教育的本质”的概念,是教育学著作里明确提出来并作为重点讨论的概念。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是什么的终极关怀。对教育的本质的追问,说到底,就是要为人类的教育寻找一个超越时空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共同一致的出发点,以最大程度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全世界教育界的一道难题,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难题。教育的本质是对教育是什么的根本追问,也就是对教育第一原理的探索。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其目的就是要为人类教育建立一种普遍的信仰——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信仰。显然,教育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巧而已。缺少对“绝对”的热情,教育就没有方向感,一切都功利地随波逐流而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对教育的本质的探索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当代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与教育家的雅斯贝尔斯(1883—1969年)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里,对教育的本质作了如下阐述:

 “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由此可知,对教育的反思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家和教育机构达到了最大的统一。教育在单个个人的心中成为人类全体未来的希望,而全体人的发展又是以单个个人教育发展为基点的。

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教育也面临不断的挑战,因此,课程的内容应根据当时社会的需求来选择:神学知识应根据神学理论,而语言的知识和技巧应根据人类的需要,等等。今天,社会学、经济学、技术、自然科学和地理知识被抬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对此教育应以陶冶理想来纠正它。以前存在着等级学校、骑士学校、贵族和显贵市民的私立学校。所有的民主政体都要求共同教育(机会均等),因为只有平等的教育才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共同的基础。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握到教育的真正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等等。

如果整个教育本质毫无遮蔽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教育的本然内涵,而教育自然是有其固定形式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个人的成就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地工作而服务。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绝对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众共有的,比如一个人所属的阶层,或者国家、或者对无限的追问中所体现出来的宗教意识;另一种是个人性质的,比如真实、独立自主、责任和自由,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的绝对事物。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

教育的形式化正是始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教师以种种人为的方法来保持学生对他的敬畏:保留一些东西不教给学生,或者要求树立个人的权威以及学生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用训练有素的方法来处理广泛的学习资料,现在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而已;本来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求取最佳发展,现在却变成了虚荣心,只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本来是渐渐进入富有内涵的整体,现在变成了仅仅是学习一些可能有用的事物而已;本来是理想的陶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的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

目前世界上笼罩着不安,在茫然之余人们都感觉到,现在的一切完全取决于下一代了。人们都明白教育决定未来的人的存在,教育的衰落就意味着人类未来的衰落。然而教育何时开始衰落呢?当历史留下来的东西在那些成熟而负起责任的人心中开始粉碎的时刻,便是教育衰落之时。现在有人担心,教育的本质已处于完全失落的危险之中。那些主张复古的人,把那些他们自己都已经将信将疑的东西,硬塞给他们,要他们完全接受。另外一些人则鄙弃历史的流传作用,好像教育只包含那些不分古今的技能教育、实用知识和有关当代世界的探源问题。每个人都知道,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拥有了未来。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试验,作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述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年轻人的角色是最具特色的。假如教育具有整体精神,那么年轻人是不成熟的,正因为他们年轻没有地位,要为将来的职业作准备,所以必须尊重、屈从和信赖成年人。但在教育本质的消遁过程中,他们却因此而获得了自身的价值。世界已经失落的东西,期待着从他们身上重新获得,他们感觉到一切从他们开始,甚至儿童也参与学校的管理事务。这样看来,仿佛在要求年轻人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那些教师不再拥有的东西。就像国家的债务要靠下一代来偿还一样,浪费了的精神财富,也要靠年轻人重新去挣回来。在这种假象下,年轻人获得了不真实的力量,但他们注定要失败,因为一个人必须一步步地接受严格的培养经过数十年的成长,才能成其为人。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特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试验,作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述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这般,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2)

这里,我们应该用心多读几遍这段文字,直到心领神会地理解与把握。雅斯贝尔斯是当代德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以上的这段文字至少向我们表达了他关于教育的四个观点:(1)教育是有本质的,教育的本质还有待我们去发现: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2)教育本质的作用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建立一种对终极价值与绝对真理的信仰: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3)当代人类没有教育本质主导的教育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感的: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的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4)缺少教育本质的导向,导致世界教育出现危机: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少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学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

以上雅斯贝尔斯的精辟而又充满教育理想的论述,只是对教育的本质的价值作了深刻而又激动人心的阐述,可教育的本质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他依然感到茫然。

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哲学家、精神病理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他的思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对当代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雅斯贝尔斯是承前启后的哲学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一环,是生存(超越)哲学的系统阐释者,是世界哲学的倡导者,是交往哲学的推动者雅斯贝尔斯是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者。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从他的“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视野,引导我们去追溯教育的本原所在,寻求教育的本真意义。他说“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雅斯贝尔斯在有着丰富人文资源的德国文化传统中,秉承着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或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一以贯之的追求精神高贵的教育品质,重提教育乃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回复到教育作为精神陶冶的本质。他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以接近教育的本质。

在当代世界思想家中,谈“美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最深刻的是马尔库塞。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1898—1979)立足于美国这个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至上”与“商业至上”的社会现实,始终关注着现代人的境遇及其审美解放。他在著名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一书中,认为现代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至上的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融合,形成的“单向度的社会”造就了“单向度的人”。这是一种完全缰化的物,是按照技术理性行事的工具,是被动接受而没有主动创造的人,这类人只能是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和改变现实的人。马尔库塞指出,艺术可以拯救人僵化了的感性,因为艺术本质是与现实疏远的,艺术就是对异化世界的拒斥、控诉和反抗。艺术在反抗现实非人境遇的同时,又永远地祝福人的激情、回忆、渴望、爱恋,并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使人的感性得到审美解放。“所有物化皆为一种忘却。”艺术通过让物化了的世界讲话、唱歌甚或起舞,来同物化作斗争。忘却过去的苦难和快乐,就可把人生从压抑人的现实原则中提升出来。

在马尔库塞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著作《审美之维》一书中,他说:

 “艺术代表着所有革命的终极目标:个体的自由和幸福。”

“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这使得个体在社会中摆脱他的功能性生存和施行活动。艺术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体性和客体性领域中,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

 “艺术向现存现实的垄断性宣战,以便去确定什么东西是‘真实的’。艺术是通过创造一个虚构的世界,即一个‘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世界,去达到这个目的的。”

艺术对现存现实的控诉,以及艺术对解放的美景的呼唤,艺术的这些激进性质,的确是以更基本的维度为基础的。艺术正是在这个更基本的维度上超越其社会决定性,挣脱既存的论域和行为领域。同时又保持它在这个世界中难以抵挡的显现。艺术正是在这个维度上创造了一个王国,在这里,艺术特有的对经验的倾覆成为可能的:艺术创造的世界被认作是一种在现存的现实中却被压抑和扭曲了的现实。这种体验,于一些极端的情境(如爱情与死亡、犯罪与失败,还有快乐、幸福和满足)中达到顶点;这些情境以正常条件下被否定的甚至前所未闻的真理的名义,粉碎着既存的现实。艺术作品从其内在的逻辑结论中,产生出另一种理性、另一种感性,这些理性和感性公开对抗那些滋生在统治的社会制度中的理性和感性。在审美形式的法则下,既存现实必然被升华了:直接内容被风格化,‘素材’依照艺术形式的要求被重新组合和重新排列。这就要求,即使对死亡和毁灭的重现,都应表现出对希望的渴求。——这就是以体现在艺术作品中的新意识为基础的渴求。

审美升华在艺术中构成肯定、妥协的成分。虽然它同时又是通向艺术的批判、否定功能的桥梁。艺术对眼前现实的超越,打碎了现存社会关系中物化了的客观性,并开启了崭新的经验层面。它造就了具有反抗性的主体性的再生。因此,以审美的升华为基础的个体,在他们的知觉、情感、判断思维中就产生了一种反升华,换句话说,产生了一种瓦解占统治地位的规范、需求和价值的力量。所以艺术虽然有‘肯定的意识形态的特征’,但它仍旧是一股异端的力量。”

 “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是它却可以致力于变革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意识与冲动。60年代的那场运动,旨在全面改变人的主体性、本性、感性、想象力与理性。它开启了认识事物的全新视野,也开启了上层建筑对基础的渗透过程。”

“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这场事件(指60年代兴起的艺术潮流、学生运动等)或许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标识出一个转折点。这场运动需要我们的批判理论,把那些新颖的维度接纳到它的概念中,使我们的批判理论构想出一个自由社会的可建构之内蕴……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生命的本能,在规划不同生产部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配时,将会找到自己的合理表达(升华),因而,就会使选择和目标具有优先的地位:也就是说,不仅在于要生产什么,而且还在于生产的‘形式’。解放的意识,将高扬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它们在保护生命和造福生命中去自由地发现并实现人和事物的可能性;并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充分调动起形式和质料的潜能。这时,技术就会成为艺术,而艺术就会去塑造现实,也就是说,在想象与理性、高级能力与低级能力、诗歌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对立,将会消除。于是,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就诞生了,在这个原则下,一种崭新的感性将同一种升华的科学理智,在以‘美的尺度’的造物中,结合在一起。……审美的天地是一个生活世界,依靠它,自由的需求和潜能不能生长于一个受制于或者为了攻击性的冲动而构织的社会环境,它们也不能被看作是一套新的社会制度的简单结果;它们只可能出现在创立一个新的社会环境的集体实践中:在物质的和知识的生产中,一步步、一层层地创造。在这个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类所拥有的非攻击性的、爱欲的和感受的潜能,与自由的意识和谐共处,致力于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在为达到此目的而对社会的重新建构中,整个现实都会被赋予表现着新目标的形式,这种新形式的基本的美学性质,会使现实变成一件艺术作品。不过,由于这个形式出现于社会的生产过程,所以艺术就应相应地改变它在社会里的传统地位和功用。艺术应当不仅在文化上,并且在物质上都成为生产力。作为这种生产力,艺术会是塑造事物的‘现象’和性质、塑造现实、塑造生活方式的整合因素。这将意味着艺术的扬弃:既是美学与现实分割状态的结束,也是商业与美、压迫与快乐之间的商业联合的终止。艺术将会重新把握住它自身的某些更原初的‘技术’内蕴:即作为调制(烹饪!)、培植、促进事物生长的‘艺术’,也就是说,给予事物以既不破坏它们的内容,又不破坏它们的感觉的‘形式’。这样,就把形式上升为一种必然性的存在,上升为了超越了趣味和通感等所有主观多样性的普遍性东西。”(3)

倾听马尔库塞的言说,我们渴望建立一个新感性的审美王国。人只有通过审美,才能臻达自由境界。只有通过审美造成心理结构革命,重塑人的新感性,现实社会的革命才有可能完成。马尔库塞呼唤新的感受性,这种新感性使人在现存社会中超出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技术的系统,而进入一个灵性和鲜活生命的境域。马尔库塞非常看重艺术想象和想象所创造的理想世界,认为其可以给人类普遍地被压抑的本能一个瞬间的满足,从而“获得摆脱现实原则的高度自由”。

马尔库塞的艺术革命理论是由美的本体论、想象的认识论、审美形式的革命论所组成。他提出让艺术成为现实的形式的主张,即通过艺术去建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与给定现实相对抗的现实,使艺术的规范性成为现实的内容和质,使现实社会转换成另一种自由的社会。马尔库塞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变革,强调艺术对新人的塑造。同时,他又对失去颠覆现状和批判现实力量的“大众文化”表示深深的不满,认为这种大众流行艺术浸入灵魂,人们变成了整个文化机器中的小零件,在卑微的感官享乐中,以一种所谓的“幸福意识”取代了“不幸意识”,即沉沦和屈从取代了觉醒和反抗,最终掩盖了人的异化这一真相,重新阻绝了人们对现实怀疑和反思的道路。马尔库塞呼唤一种铸造灵性的高级艺术(高雅文化),以反抗工业社会对人的扭曲,对抗“大众文化”的麻木和“卑俗”。

在我看来,马尔库塞最为重要的思想是鲜明地提出了“通过艺术造就新感性”来达到解放人与解放社会的目的。艺术的革命和造反特性作为马尔库塞“总体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通过艺术和审美进行人的心理、本能革命,消除异化,造就“新感性”,达到解放人的目的。为此,他恢复了“美学”一词在鲍姆伽登创立时的原初意义——“感性学”,强调在哲学史上该词“反映了对感性(因而是肉体的)认识过程的压抑性看法”,即不断从理性上去理解它而驱逐它的感性本意,因此,需要恢复这一本意。他的美学理论,基本上是围绕着“新感性”展开的。

首先,他认为艺术的永恒性以普遍人性为基础,而他对普遍人性却作了弗洛伊德主义的解释,说这是“原始精力的领域,即性欲能力和破坏能力的领域”,也即生本能与死本能的领域;而艺术的永恒性就来源于对这种普遍的爱欲的表现,他甚至说,“艺术作为性爱和幸福的升华形态,在根本上就是性爱和幸福的代用品”;艺术表现普遍的爱欲,就是表现了“生命本能在其反抗本能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斗争中对自身的深刻肯定”。

他的理由是,资本主义现实世界对人性造成了压抑,而艺术由于超越直接现实而展现了一个非压抑条件,使人的感性本能如狭隘的性欲得以升华为广泛的“爱欲”,这是“性欲的自我升华”;他并说,“性欲的自我升华”这个词意味着,在特定条件下,性欲可以创造高度文明的人类关系,而不屈从于现存文明对本能的压抑性组织。艺术的革命功能就体现在这种升华中。

其次,他同样借用弗洛伊德主义,把人的本能需要与文明社会的进步对立起来,认为这种对立是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对立,也是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人生来就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这是人类生活中本能的、感性的快乐原则;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为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作出种种限制与让步,快乐原则受到现实原则的压抑,感性本能受到理性功能的压抑。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压抑性理性统治”应当废除以获得心灵的自由。但要完全摆脱现实原则和理性的统治,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唯有幻想与想象两种心理机能在意识领域内“不受现实的检验,因而只从属于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语),它们“保护了受理性压抑的人和自然要求全面实现的欲望”。而想象与幻想正是艺术和审美的特有领域,所以艺术与审美就具有非压抑性目标和本性。他说,通过想象与幻想,艺术对现行理性原则提出了挑战,这是对理性的“统治逻辑组织生活的持久抗议,是对操作原则的批判”,它使主体感性摆脱压抑状态,达到感觉与理智的会合,即“感性的解放”。

最后,他提出了通过艺术造就“新感性”的主张,并认为这是一种政治实践,说“这种政治实践必然破除了看、听、感觉和了解事物的惯常方式,使有机体变得善于接受一个非攻击性的、没有剥削的世界的潜在形式”。这就需要改变人们旧的感受世界的方式,造就具有“新感性”的社会主体。这种新感性,就是能“超越抑制性理性的界限(和力量),形成和谐的感性和理性的新关系”的感性,它体现了“否定整个旧制度”、“肯定建立一个新社会的要求”。就此而言,“新感性已成了一个政治要素,它预示着当代社会的一个转折点”。他把当代苏联、东欧青年中用超短裙、摇滚乐等反对认真精神,强调社会主义应当轻松、愉快、好玩等行为,都说成是新感性的实践。

他认为,造就新感性的最佳途径在于现代艺术。“艺术通过对现实的变形造就了新感性,这样同时也就释放了新感性中被束缚的审美力量”。如现代的“反艺术”用“句法的消灭,词句的破碎,普遍语言的爆炸性使用,没有乐谱的乐曲”等激进方式体现摧毁旧感性、造就新感性的力量,使人们“把解放同废除普通、守法的感觉连在一起”。同时,审美能解放被理性压抑的感性,使感性与理性达到和谐统一的自由状态,从而形成新的感受方式即新感性。他说,审美“遏制了攻击性”,在审美中,人们摆脱了“不自由社会的抑制性满足的感受”,消除了“竞争性的剥削或恐怖”因素、“资本主义精神所产生的物质垃圾”,以及“这种精神本身”,因此,“审美活动就是自由的需要的机能赖以获得解放的领域”,造就自由的新感性的领域。

他还强调新感性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具有改造和重建世界的力量。他说,通过艺术形成的新感性能“产生一种生产力”,在重建现实过程中,“其主要审美特质将使现实成为一件艺术品”。所以,在他看来,“社会生产力可能近似艺术的创造力,艺术世界的建设可能近似现实世界的重建”,二者是统一的。在此,马尔库塞的思路是:艺术和审美造就了主体的新感性,而新感性能变成一种改造、重建社会的现实(物质)生产力,这种艺术和审美化的生产力能把现实改造为“艺术品”。这种艺术化的现实正是马尔库塞的审美乌托邦的理想国,在那里,“审美事物与现实事物的疏离状态将告终,事物和美、剥削与娱乐的商业性联合状态亦将告终”,社会的异化将被彻底扬弃。

通过以上简单的大思路的介绍,我们应该看到,为了反抗近代与现代以来的“培养工具人”为主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及其教育实践,各国的教育家们作出了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出了多种重建教育思想与重建教育实践的方案与理论模型,我也是其中探索者之一。我的看法是,这些伟大的人文主义中心或科学主义中心的教育家们的共同努力还停留在“盲人模象”的水平,直到我1997年1月6日的早晨在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12年之后,直觉地发现了“美是教育的本质”与教育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98年1月14日我完成了我的第一篇有突破性的教育论文《教育本质的新视角——对当代教育本质学说的批判与超越》,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川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师之友》2001年二、三两期杂志上。在这篇论文里,我第一次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个人类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又再经过13年的努立,于2011年1月1日,我在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我终于找到了拯救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阿基米德点”——“美是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及其人类文化的本质”这个人类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在此基础上我建立了“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把人类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及其教育实践全部统一了,使人类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及其教育实践走出了“盲人模象”的局面,人类教育思想被我终结了。

(四)、在这里,让我们把问题纳入焦点——我创立的“以美为本的全人教育的思想体系与实践体系”,该体系提出的“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美的教育思想、美的教育理论与美的教育实践”,是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教育思想、各种课程论思想、各种教学论思想完成了一次最大值的整合

为了使大家能够理解这一观点,现在,让我对人类教育作一个总结性的发言:人类到现在为止,还不完全知道,好教育应以人的什么素质为中心展开。

开始于2001年的”中国新课程教育改革“还在为“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争论不休。有的说,要以杜威的“活动论”与加德纳的“八大智能理论”为基础,有的说,要以凯洛夫的“知识论”为基础,有的说,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这都是一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观点,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据我研究,中国的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二百年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建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体系,美国的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一百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创建的“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教育体系,而我创建的教育是以“人格”(价值观)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属于未来世界的生态文明的教育体系。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体系落后美国教育体系至少50年,美国的教育体系落后我创建的教育体系也至少50年,没有办法,这就是规律的魅力,人类迟早都会走到这一步。我可能是人类教育思想的终结者,把人类的教育思想已经推到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我之前人类教育主要有“孔子、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杜威”这五大教育思想体系,我的“以美为本的教育理论体系”把他们的教育思想全部包涵并形成了新的结构,而且升发出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新的世界观与新的方法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美是教育的本质,美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教育思想终于形成了一个最优化的闭环系统,使人类教育思想不再走向否定,成了最后一个阶段,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成为了一个能使人产生最大幸福感的最优化的教育体系,于是,人类的教育思想因此而一劳永逸地终结了。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残酷,这就是思想的魅力。

研究教育34年,在中国出版了《追问教育的本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二)》这样三本书。高兴的是,现在中国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一些先知先觉者的学校在按我提出的“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 这一核心理念在办学,在现有课程的体系下,增加一些培养“野性”的课程与培养“高贵”的课程,修修补补,总比什么都没有改变好。四川省教育厅从2012年开始也在攀枝花市的一些小学与初中按我提出的这种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的理念进行教改实验,他们的课题负责人在与我对话,效果很好,成功的经验也总结成了“实验方案的文本”推荐给了中国教育部。

据我研究,美国当今的教育系统已接近“以美为本的教育体系”这一规律70%左右,而中国的教育系统才接近30%左右,这就是差距。教育与国家各行各业的关系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教育的差距导致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生活方式之间方方面面的差距。中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知识中心,一个是能力中心。根据我的体验与观察,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普遍有一种“野性而又高贵”的气场,国家的文化生态主要是一种“以高雅美为主,土与俗之美为辅”的社会文化生态,他们普遍喜欢户外活动、喜欢阅读与喜欢“音、体、美”的艺术化的生活,这是从古希腊继承下来的气质与生活方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活普遍缺少这种“野性而又高贵”的气场,国家的文化生态主要是一种“以土与俗之美为主,高雅美为辅”的社会文化生态,更多的是室内活动与吃喝玩乐的娱乐。我们可以看见,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重视“音、体、美”教育的国家,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不重视“音、体、美”教育的国家。一个是“高雅美为主”的社会文化生态,一个是“土与俗之美为主”的社会文化生态(从美学上来讲,当代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还是一个没有进行文化转型与升级的“农业社会”,穷的时候就“土”,富的时候就“俗”,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当代的中国也在其中)。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最根本的区别。

事实上,以后全世界的教育也应该按“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的育人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为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目前,欧洲的教育野性不够高贵有余(福利社会,普遍懒散),美国的教育野性有余高贵不够(后现代文化,重视体育缺少人文经典教育,层次不高),中国的教育是既不野性又不高贵(严重缺少体育与美育的训练),以知识为中心,最高境界就是状元、是学霸,很土,也很庸俗。

由上而下,我们应该树立一个牢固的信念,美将拯救世界——建设人类高度生态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的社会,需要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在人们的内心营造一个变革的新基地,在这个基地上,美的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论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从这里出发去建造一个以美为本体的世界。

六、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能够引领世界思想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用李鸿章的话说,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知识分子对中西方文明的优缺点进行了许多的比较,主要提出了“中体西用说”,“全盘西化说”,“中西汇通说”,“以精神为体、古今中外文化为用说”,“西体中用说”,“中西综合创新说”这六大学说。现在,这六大学说仍然在不断的争论之中。在这里,我从文化精神与文化型态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中西方文化精神与文化型态比较的座标系,希望从文化精神与文化型态的比较中找到中国文化最优化发展的道路。我推崇的是中国当代心学大师——唯心主义哲学家贺麟提出的“以精神为体,古今中外文化为用说”(4)。我也特别认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论述:“我坚信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文化寻求综合的思维方式必将取而代之。即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所以,我的结论是: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5)在我看来,如果从“道、理、术”三个层次来看世界文化,东方文化重点发展了“道”的文化,西方文化重点发展了“理、术”的文化。从“天地人我美”和谐精神来看,东方精神高于西方精神,东方的道将整合西方的理和术而形成一种新的世界文化。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高境界

事实上,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是很有美感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构成了中国思想的核心,中国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民族。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中国的"元气、阴阳、五行、八卦"的哲学与美学、名山大川、园林、古镇、古琴、围棋、书法、国画、养生、中医、风水、太极、儒家的心学、道家的哲学、佛教的修行、禅的空寂、藏传佛教的修炼体系与气功的自我锻炼等是一种静默的自然美学,这是一种天地境界的修炼美学,达到了人类精神美感的最大值,刚好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因为西方文化侧重的是人文美学与科学思维方式,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原子论思维方式的科学观察、实验、慨念、判断、推理"与"自由、平等、博爱"的体验以及对"神性世界"的向往。天地境界的自然美学与人文美学和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中国人应该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优越感,这些传统价值会逐渐被发掘出来将影响全世界进行文化转型,建设21世纪全球的生态社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希望与新的文化生长点,将为人类文明灌注"天人合一"的灵魂。

在美国生活,有许多身临其境的感受,根据我的体验与观察,欧洲与美国的思想,主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都很先进,就缺“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这种视野和感觉,主要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美是万物存在的最高理由,是天地人的共同精神,是宇宙、人生与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象征。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里说,历史是根据太阳的光线从东方开始在西方终极的,人类历史开始于中国和蒙古,要逻辑地经历“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尔曼世界”,日尔曼世界就构成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终点。(6)而我认为,要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洗礼后的中国所创造出的“东西方合一”的文明,才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点,从而完成了“正—反—合”三段式的辨证循环,也就是历史与文明的轨迹是“中国—印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日尔曼—英国—法国—俄罗斯—美利坚—日本—中国,中国是起点也是终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与天道合一,天地人共生”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人类文明开始于“天人合一”,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又终结于“天人合一”,这样才完成了人类文明精神的循环。剑桥大学的著名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里(7),强烈地表达了一种观点: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希腊文明模式与中国文明模式”的互补。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西方自然观是原子论思维方式,从微观开始到宏观,中国自然观是元气论思维方式,从宏观开始到微观,二者构成互补,被系统生态自然观所整合。在我看来,西方文化主“动”、主“阳”,阳盛阴衰;东方文化主“静”、主“阴”,阴盛阳衰;动以健身,静以养心;要“动静互补”与“阴阳平衡”方能可大可久。由美的鉴赏力与整合力造成的混血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二)、人类将建成:天人合一境界的——美学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四位一体的现代社会

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在《美的情愫》一书里,称西方文化是人文主义的,东方文化是自然主义的。“在精神思索之深刻方面,中国有胜于或不亚于西方的东西”(8)。对此观点,我深表认同。事实上,人类的文明发展要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样四个阶段。人类文明的发展遵循“正—反—合”这一规律,生态文明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整合,是一种追求更加平衡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文明,现在全球正处于生态文明的序幕期。农业文明以自然文化为主,工业文明以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为主,因此,构成生态文明核心精神的生态文化就应该是“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三位一体的统一。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就凸显了出来,中国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农业文明与最发达的自然文化,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达到了人类精神价值的最大值,刚好弥补了西方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不足。中国的书法、国画、静坐、参禅、茶道、诗学、易学、风水、气功、中医、养生、太极、武术、儒家的心学、道家的哲学、佛教的禅学与藏传佛教的修炼体系等都是全世界最有精神美感的文化,如果与西方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结合,就能创造出一种融合东西方精神的新文明。中国文化的宇宙观是一种“与天道合一,天地人共生,一气流注”的宇宙观,抱持着“一圆融合”的精神而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共生思想与共生思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东方精神具有最大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将吞并西方文化,形成“天人合一的本体论、主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五位一体的综合,人类将建成:天人合一境界的——美学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四位一体的现代社会。实际上就是“道家型的社会”,与天道合一,“天道信仰”应成为人类的共同信仰,天地境界是人类的最高境界。今天德国的政府模式与绿党所倡导的社会发展模式正在全世界带头朝向生态型社会发展。早在几十年前,美国建筑大师莱特、小提琴大师梅纽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英国中国文明史大师李约瑟、日本第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美国后现代的文化大师卡普拉与后现代心理学大师韦伯都不同程度表达过,人类要用道家的宇宙观与思维方式来建设社会,形成道家型的市场经济,道家型的个人主义,道家型的民主政治。心理学需求层次理论的创立者马斯洛在他晚年发现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道家型的人”,在他的一篇文章里,甚至号召人类要建设道家型的政府,道家型的社会,道家型的经济,道家型的学校,成为道家型的父母,当道家型的儿童,谈道家型的恋爱,做道家型的男人与女人等。(9)显然,中国足可以向全球输出本体论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这是一种生存境界,一种哲学思维,一种文明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生态社会的医学模式是“生态医学模式=自然医学+生物医学=中医+西医”,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自然医学,但是,中医由于有《黄帝内经》形成的理、法、方、术的医疗体系,是人类自然医学的顶峰,据我观察,人类的疾病大约80%需要西医治疗,大约20%需要中医治疗,中医现在在美国大约只占领了2%的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医正在迅速走向西方、走向全球的最根本的原因。

(三)现在世界的“心”正在倾向东方,倾向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意境,倾向儒家心学、道家哲学、佛教禅学的生命境界

在全球化时代,当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生活方式的发展己经走到了极限、走到了最大值、走到了尽头,需要向东方学习与借力才能摆脱困境。物极必反,西方阳极而衰,这个世界的平的,人类要走向阴阳平衡,今天西方人的工资收入是东方人的几倍到十几倍,这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东方人会以自己的吃苦耐劳与拼命勤奋来扭转这一局面,就像今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全体中国人敢于挑战与努力拼搏的结果,今天美国遍地都是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能量是守衡的,东方上升,西方必然下降,东西方的差距正在渐渐地缩小,欧洲、美国、日本、澳洲渐渐会衰落下去,直到实现一种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的一种动态平衡,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大趋势。海德格尔曾预言:走出西方哲学的困境很可能需要来自东方一种古老哲学的启示(指《道德经》)。现在世界的经济正在倾向东方,最早工业化发展的西方已经成熟和饱和,欧洲象老年、美国象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年,亚洲还处于少年阶段,发展才刚刚开始,还需要由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与生态社会,还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现在世界的“心”正在倾向东方,倾向中国“天人合一”的精神意境,倾向儒家心学、道家哲学、佛教禅学的生命境界,像甲骨文公司总裁劳伦斯·埃里森用风水来规划公司总部的景观设计一样,像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修炼禅学一样,东方“天人合一的修炼文化与思维方式”在西方是一股由弱渐强的风,像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内涵与意境都是中国的,但形式、色彩与表现方式是西方的,二者合一就征服了全世界,产生了很好的票房收入。

欧美六十年代以美国加州为中心兴起的“回归心灵”——“回归原始,滋养灵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精神性”的新时代运动(New·Age·movement),正在渐渐浸润式地影响全球。新时代运动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后现代哲学、科学、心理学、音乐、文学、绘画艺术、超能力、通灵、水晶研究、外星人、古文明等题目,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生命观与宇宙观及其身体实践体系。新时代运动现今已在各层面如文化、电影、著作、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展开,如电影阿凡达、功夫熊猫、美食·祈祷·恋爱以及欧美的一些大片,音乐有英格玛、班德瑞、爱尔兰的凯尔特风格、梵乐、禅乐、喜多郎的音乐、谭盾的音乐、何训田、刘索拉、萨顶顶的音乐等等。新时代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向东方行”。“爱自己、走向天人合一、活在当下”这三大思想是新时代运动强有力的口号。这是一场发生在人们内心深处的静悄悄的革命:在当代,学习实践东方哲学体系的人越来越多,天人合一,易经,太极,瑜珈,禅学,密宗,道德经,风水,中医,气功,水疗,超觉静坐,苏菲玄秘学,马哈拉志等等拓展心灵意识的法门大大风行起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发现了东方智慧之后,抛弃了毒品而回到心灵经验的正确道路上来(10)。人类在经过了一个黑暗充满暴力的“双鱼座时代”,正进入一个充满爱心和光明的一千年,也就是“水瓶座时代,也就是“新时代”,是心灵真正得到自由解放的时代。一种新的人类正在诞生,这些人是经历了身心的大变化,彻底改变了自己而得到了自由心的革命者,这些人是绝不以自己的私心作为生活目标的人。现在,参与拓展心识的人每年有上百万,上千万,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们形成一个网,比革命计划还要广大,比革命活动还要深远,是一个“秘盟”,正在触发一项在历史上最可观的文化重振事业。他们包括思想家,教师,文员,科学家,政府雇员,立法者,艺术家,百万富翁,的士司机等各个范畴的人,正在形成21世纪一个与主流体制并行的静悄悄的文化运动。如果说,以希腊精神为主的欧美文化使全球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那么,以“天人合一”精神为主的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使全球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主力文化,将会为人类的文化灌注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人类的生活方式将更加追求“自然化、人文化与科学化”的统一。由此,我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与中国政府充满了期待与必胜的信念。

七、教育应将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人类未来教育主要有两大趋势,美学化与数字化。在学生12岁以前,以“培养文明人”为目标,教育全过程要美学化,幼儿与小学生,不学电脑,不看电视,或严格限制使用电脑与看电视的时间,不进行数字化教学,课程以生态世界观、公民、玩耍、体育、劳动,音乐,文学,美术为主,语、数、英为辅,12岁以后,也就是进入初中以后,以“培养工具人”为目标,开始重视数字化教育与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音乐、文学、美术、中西人生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明史、科技史、历史、地理、英语、电脑等课程的学习。

(一)、美学化教育和数字化教育

美学化教育以“心”为中心,注重体育与艺术的训练,让个体的精神世界回归古典接受高雅文化的教化与熏陶,成为野性而又高贵的人,重视内在价值理性的建设;数字化教育以“脑”为中心,注重效率化与普及化,让人类的行为更加经济化与实用化,重视外在工具理性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构成互补。可惜,当代人类教育片面强调了数字化趋势而轻视了美学化趋势,使人类教育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我看来,电脑与互联网就是新时代的“鸦片”,小孩接触得越早,大多数都会倒霉,所以,在美国高科技的中心“硅谷”,许多电脑公司的主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不学电脑的私立小学去上学,乔布斯就曾不让自已小学的孩子,学电脑与看电视。华德福教育也主张幼儿与小学生不学电脑与不看电视,这是十分正确的教育选择。小孩过早接触电脑与互联网,有很大风险,大多会导致身体差、视力差、信息过量、眼花撩乱、过早成熟、心神不定难以静心阅读与思考,颈背手疼痛提前10年发病,所以,在我的心中,狗屁不通的中国教育,狗屁不通的人类教育,正在全面引领人类集体地走向垂死挣扎、走向死亡。

为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与了解今天起领导教育变革作用的西方教育:西方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与古罗马,从古希腊与古罗马开始的"博雅教育"就倡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优雅"这一伟大的品格。西方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革命”这四百多年的发展以后,国家逐渐进化成了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造就"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家庭教育充满"自由、选择、责任"的价值引导,社会到处都是教堂,充满了教会的教化、启示与心灵的疗伤和灵魂的慰藉,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根本的成功之道。可惜,当今的西方文化与西方社会正在越来越沦落成为单向度的技术化统治的物质社会而不能自拔。在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工具理性大大压抑了价值理性,教育的"沉沦"已成了全世界共同的问题。今天的西方教育在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主导下迷失了方向正在失去"博雅教育"这一情趣主义的高贵的精神内涵,被数字化生存的科技爆炸、信息化泛滥、世俗化浪潮盖住了,电脑、互联网与电子游戏正在使全球青少年越来越成为空心人,成为缺少精神深度的白痴,成为身体虚弱、心无定力与人格萎缩的"垮掉的一代",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上帝"这五大关系的渐行渐远的疏离,学校与个人更多追求的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教育失去了"神圣感"而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工具化、数字化,全球正在逐渐演变成为文化的沙漠与精神的废墟,"娱乐至死"与“童年消逝”而呈现出垂死挣扎状,弥漫着一种物质主义的死亡气息。

世界沉闷得太久了,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吧!教育应该永远是理想主义的事业,要与社会保持距离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学校的风气应该永远是人文主义的、精神的、形而上的,而社会的风气则永远是功利主义的、物质的、形而下的,这一升一降就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平衡。人的成长是从个体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阳光与大地"精、气、神"的哺育,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有气无力永远都难以成熟与长大。事实上,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电子网络与游戏给全世界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据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专家介绍,美国因上网与电玩成瘾的中学生占8.7%,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我看来,互联网的价值一半在建设一半在破坏,一半是进步一半是堕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对未成年人来说,互联网与电子游戏就是新时代的"鸦片",学生们正在沦落成为"电子儿童",家庭与学校稍不注意,搞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毁掉孩子一生的前程与幸福。

(二)、回归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在这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围绕"科学技术本体论"来展开的,倡导的是"工具理性高于价值理性","数、理、化"的价值高于"音、体、美"的价值。这种片面价值的发展,使当代社会出现了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于是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的批评并迫使人类提出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哈贝马斯说:后现代是从尼采开始的。尼采提出了"艺术本体论"的社会发展观,倡导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艺术作为本体价值将超越科学技术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中心。在这里,我要不厌其烦地呼吁:在现在这个特定的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使感性的审美精神找到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并唤起一种渴望、一种内在的冲动,让美成为现实的种种形式。正向威廉·莫里斯说:"我们必须将这片土地由冰冷无情的工厂改造为花园……直到有一天,我们的头顶出现清澈的蓝天,脚下长出茵茵的青草,工人们可以恢复享受四季之美好,博物馆与学校不再是专属于有钱人的消遣,大地之美被重新交还给大众。"

显然,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风险社会,在这个风险社会里规避风险的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类社会正在实现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教育要从"养心"开始,要回归天道、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原始、回归农业社会,倡导"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哲学学习第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这种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三)、“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相结合

解决之道,整个人类要由“培养工具人”的教育体系转型为“培养文明人与培养工具人”相平衡的教育体系,整个教育体系在学生12岁以前,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展开,12岁以后,以“培养工具人”为中心展开,把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作为教育奋斗的终极目标,这样,个体心胸、境界与格局大了,层次高了眼界开了,就能看到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就能把个体的成长同人类的文明进步联系起来,这样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既能享受感性的狂欢,又能享受理性的狂欢,既能充分享受人类的精神文明,又能充分享受人类的物质文明。

我行动的口号是:以工具主义为本的,越来越败坏的人类教育,越来越狗屁不通的人类教育,越来越行尸走肉的人类教育,越来越物质主义至上的人类教育,给我闪开,不要挡住我的光线,让我来领导人类的教育变革:变革社会从变“心”开始——从“美”开始,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古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善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与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真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这种科学思维工具主义至上的片面发展,导致了今天人类教育的垂死挣扎与集体走向毁灭的危险——“童年消逝与娱乐至死”成了全世界的共同问题;那么,人类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美为中心”展开的教育体系,才更加合理,这是人类教育思想深层价值观的第三次转型,也是人类教育思想与教育范式的最后一次转型。只有这样,接受教育的个体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才能获得最大值的平衡并使人类实现最大值的幸福,这就是人类未来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

八、中国的素质教育向何处去?

以上,教育理论探索告一段落。在这里,还应对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发表一些看法:150年前,日本明治维新的启蒙思想家、日本现代化与现代教育之父的福泽谕吉(1834——1901)从1872到70年代末,连续出版了其代表著作《劝学篇》与《文明论慨略》这两本书与一篇《脱亚论》的文章,深刻影响了日本的“脱亚入欧”的文明转型。

(一)、所谓“脱亚入欧”就是在制度上与美感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轨

福泽谕吉把全世界的国家按文明的高低排了一个队,认为欧洲与美国为文明国家,是工商业文明的国家,这是一流的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亚洲国家为半开化国家,是发达的农业文明的国家,这是二流的国家;而非洲和澳洲的国家算是野蛮的国家,是原始文明的国家,是最落后的国家。福泽谕吉还认为,国家进化的顺序是“由野蛮的国家到半开化的国家再进化到文明的国家”,文明的国家就是人类的共同命运与人类的共同奋斗的理想,于是福泽谕吉号召日本要走出“亚洲农耕文明的怪圈”要向欧美国家看齐全心全意地向欧美国家学习成为一流的国家,要全盘西化地实施“脱亚入欧”的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与美感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轨。福泽谕吉把文明分为“外在事物和内在精神”,认为内在精神才是文明的根本,主张先学习西洋较难的“内在的精神文明”,即艺术、哲学、科学、文化、政治、思想、教育、风气、文明教养、法律等无形的“文明精神”,然后再学习衣、食、住、行、用等“外在的物质文明”;变革社会的最优化顺序是“人心、制度、物质”,先变革人心再变革制度再发展到物质,由精神达到有形的物质才是正途。反之,由物质到制度再到人心,福泽谕吉认为,此路不通(中国就走了相反的道路,想由物质到制度再到人心。所以,中国到现在还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与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主要是一个“以农业社会的价值观与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为主的国家)。于是日本的改革目标就是全面学习欧美的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福泽谕吉的“脱亚入欧”的思想被日本政府采纳,日本从1868年开始,发动了一场“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通过“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经济改革、实业救国”这四步曲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的实践,再经过二十多年与到现在一百五十多年的努力,日本成了现代化的国家与现代文明的社会,在艺术、哲学、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在制度上与文化美感上与欧美发达国家是同一个层次,被接纳为西方七国的成员。为了纪念福泽谕吉的贡献,最大币值一万日元货币上就是福泽谕吉的肖像。

(二)、今天的中国教育体系还是一种以培养“工具人”为中心的落后的教育体系  

看一看今天的日本,给我们会有许多有益的启示:事实上,欧洲文化从起源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一开始就是一种“哲科思维方式”的工商业文明。这是一种高级的文明,有一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优雅”的“贵族精神与贵族气质”,这确实是世界最高美学的标准。欧洲艺术与欧洲文化是现代性的榜样与入口,其它国家与其它民族都是农耕文化的国家与农耕文化的民族,只有大量学习了欧洲艺术与欧洲文化才能脱胎换骨“脱农皮”进化成为现代性的国家与现代性的民族。否则,国家的意识形态与人民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就会永远在“农耕文化的怪圈里”循环(当代的中国就是这样)。因此,中国的教育文化必须要大量学习欧洲艺术与欧洲文化,再结合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创造出一种东西合一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日本150年前的明治维新的改革提出了“脱亚入欧”的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与美感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了轨,就这样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地做了,所以,当代的日本就成了现代性的国家与现代性的民族。而中国只这样做了一半,所以,下一个阶段中国教育与中国社会还需要更上一个台阶,完成另一半。我的看法是:中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必须首先要全面学习欧洲文化,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才能创造出一种“新的世界文化”。“经过欧洲再超越欧洲”——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使命。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进化成为一个现代性的国家,中华民族才能进化成为一个现代性的民族。

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全盘西化的教育体系,只不过这种在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导下的全盘西化缺少个性机械而又呆板的“五统”教育体系——“统一思想、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考试”。这是一种以培养“工具人”为中心的落后的教育体系。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不重视“音、体、美”教育的国家,都是“又土又俗的文化”为主的国家;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重视“音、体、美”教育的国家,都是“高雅美文化”为主的国家。所以,中国要想成为文明国家,就必须要在制度上与美感上与高端的欧洲文化接轨,否则,永远是一个“又土又俗”的落后国家。因此,我的教育观与课程观是:如果今后中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象日本明治维新实施“脱亚入欧”改革一样:先欧化,后中化。也就是说,儿童的美感模式要“先欧化,后中化”,而不是“先中化,后欧化”。12岁以前80%的内容与时间学习欧洲的“音、体、美”,20%的内容与时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体、美”。整个中国的教育体系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主导下学习西方文化80%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20%的基础上,通过返本开新,从美感模式与文化精神的根部改朝换代。这样做了,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就自然而然地从中国开始了,这样的人就会整合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优点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世界文化”,这种既高于西方又高于东方的“新的世界文化”将会主动地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现在全球处在一个科技文化全面压迫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轴心时代”来临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绝望与希望共生,理想与现实合一,要重建人类的一切价值。

从近代到现在,中国一直没有产生大思想家与大教育家,国家的发展以富强为目标严重缺少以文明为目标的内在精神,使得中国至今还没有形成融合东西方文明的成熟的教育体系,这大大延缓了中国成为“文明国家”的进程。当代的中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根本,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以培养“工具人”为中心来展开的教育体系,与世界教育潮流背道而驰,成了“反文明”与“反教育”,使得今天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出现了全面的教育恐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是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来展开的教育体系,特别重视体育与美育以及科学探究课程的学习。中国的教育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严重缺少“文明人”的培养,这就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差距。日本150年前的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就是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展开的。经过多年研究以后,我发现并论证了“美是教育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我总结出的教育的三大原理“教育为立国之本、美育为立教之本、专长为立人之本”就象牛顿的三大定律一样,是永恒的普遍的规律。发达国家主要就是自觉与不自觉地把这三句话用得较好的国家,这是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的“博雅教育”的传统;发展中国家主要就是把这三句话用得不好的国家,其共同特点是,不重视体育与美育,个体生命普遍缺少高雅美的升华,缺少“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现在,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在英明的中国政府高瞻远瞩的领导下,提出了“以人为本,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正在崛起成为文明国家。我的看法是:中国崛起的核心就是要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不顾一切地“培养文明人”,只有“文明人”才能创造“文明的制度”与“文明的产品”。这是一次“精神大呼吸”与“价值大翻转”的过程,这就需要中国教育部与中国的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在“绝对精神”的主导下建立以培养“文明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中的“绝对精神”就是——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人。

(三)、希望中国通过“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让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能够美起来,中国人的精神能够走向世界,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民族

土、俗、雅是文化精神与文化境界的三个层次。目前中国社会还是一个“以土与俗为主,雅为辅”的社会。总体来看,中国人的审美有点“土”也还有点“俗”,主要是外在的,喜欢群体主义,追求多与大红大绿,很花俏,色彩很鲜艳,炫耀,到处很闹,喜欢看宫庭剧,看搞笑的电影与电视剧,喜欢听歌唱祖国与歌唱社会美好的歌曲,国民的整体文化修养还主要是农业社会的审美,春节联欢晚会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这是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让中国慢慢进化成为“高雅美为主,土与俗之美为辅”的社会。

就象今天的欧洲、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洲、新西兰、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是一个“以高雅美为主,土与俗之美为辅”的社会,我称之为“审美国家”。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国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由自然国家(原始社会与原始部落,靠力量统治,社会整体的风格是道德无序),到道德国家(封建社会,靠道德统治——统治阶级的意志与价值观,社会整体的风格是道德他律),再走向审美国家(宪政民主社会,靠“自由、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统治,社会整体的风格是道德自律),当代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化到了这个阶段了。

在“审美国家”里,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与生活风格是:追求自由、个人主义、法律至上、平淡、优美、宁静、内心丰富、喜欢看书、喜欢大自然、喜欢运动、喜欢孤独、喜欢寂寞、喜欢旅游、喜欢浪漫、喜欢体验各种文化,社会有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遵纪守法的风气。

最后,在这结束之际,让我作一个总结性的发言:美是“心灵时间”与“心灵空间”的扩大。有审美修养的人,精神生活是世界性的;缺少审美修养的人,精神生活是地方性的。由于长久缺少审美教育,目前中华民族主要还是一个地方性的民族,中国人主要是肉体走向了世界,精神并没有走向世界。所以,西方人基本上不听中国的音乐,也基本上不看中国的文学作品与电影、电视,因为中国人的心灵还主要是地方性的,不具有示范性与文明的影响力及其传播性。我在中国出版了三本教育学的书:《追问教育的本质》、《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培养“野性而又高贵”的孩子(二)》,强调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提出“美是教育的本质”与要培养“美、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希望中国通过“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让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能够美起来,中国人的精神能够走向世界,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民族。

* 注:这篇文章的内容来源于我2011年1月1日在中国“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专著《追问教育的本质》一书中的第二章的第三节:教育的终极模式:生命教育模式。现在9年过去了,我作了部分修改,加进了新的思考与部分新内容。在此展现,希望大家阅读与欣赏,批评与指正。


注释
(1)        叶立群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2001年6月第一版,第349页
(3)        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4)    王思隽、李肃东著,《贺麟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第46页
(5)    季羡林著,《季羡林对话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35页
(6)    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95页
(7)    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3至43页
(8)    东山魁夷:《美的情愫》,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页
(9)    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10)   陈瑞献:《第四座桥——跨世纪的文化对话》,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2019年10月18日于美国旧金山

本文转载自“爱思想”,作者柯领。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爱思想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爱思想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柯领:全人教育是最好的基础教育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