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资深教育人谈疫情下的OMO:昙花再放还是柳暗花明?(上)

作者:胡莹 发布时间:

资深教育人谈疫情下的OMO:昙花再放还是柳暗花明?(上)

作者:胡莹 发布时间:

摘要:内功好的企业可通过OMO模式快速扩张,但不是说OMO像武林秘籍一样,使用了就有好的发展。

捕获.JPG
图片来源:pixabay

随着疫情的发展,多家教育机构宣布关门,行业内众多机构人人自危,久久不能复课着实给线下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纷纷急着转型线上寻求生路,然而产品体验不好对品牌和口碑损害极大,适得其反。

与此同时,无法实现正向现金流,存在泡沫;营销费用挤压教研师资费用,不能给到学生最优质的服务,难以“接得住”蜂拥而至的线上流量……也成了在线教育机构最大的考验。

在此基础上,OMO模式又重新成为了教育行业谈论的焦点,有人更是称它为“教育机构在疫情中活下来的唯一出路”。

现阶段,OMO模式到底能给机构带来什么?此次重新回归公众视线的OMO模式,到底是昙花再放还是将从此柳暗花明?蓝鲸教育收集十位教育机构管理者、资深投资人及分析师,探寻OMO模式的现状及前景。

线下龙头借机豪赌OMO

此次教育行业OMO大潮,最先反映的莫过于K12赛道的线下龙头们。精锐教育创始人兼CEO张熙就曾公开作出预想:5年投资6亿元之后,精锐的“学习力”系统不仅升级到11.0,成为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台;线上的精锐在线也在2019年实现2亿元收入,2020年精锐的在线业务有望实现10亿元收入,达到400%的增长。

春节后,精锐用一周时间成功平移了12万在读生,趁势推出区别于线下的在线课程,发展成精锐在线、线下门店网络并驾齐驱的OMO平台。而精锐的OMO战略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月底,精锐发行2500万美元可转债,IPO时进场的老股东Yiheng Capital大手笔接盘,豪赌精锐OMO。

卓越教育也坦言,此次疫情加快了卓越建设OMO的步伐。过去,线下环境很好,公司内部推动线上业务发展存在阻力,因为老师们或者校区的营运人员习惯于在线下进行教学、沟通。这次疫情让他们尝试和学习在线上教学,给了他们经验,公司整个OMO战略取得进步。

卓越教育董事长唐俊京表示:公司互联网线上业务战略一直没有改变。“我们认识到线上是未来比较强的发展方向,所以线下和线上都会做一些融合。我们在系统上投入很大,投资了‘牛师帮’系统,一对一也在做OMO。去年的网校剥离并不是说战略放弃互联网的业务,而是把网校业务单独作为一个公司来运营。”

主营线下的教育机构如何将业务有效地转到线上?在卓越看来,需要将整个教学的环节做拆解。从教学、练习、辅导、考试,课后作业等几个环节进行拆分,测试哪些更适合线上,哪些更适合线下。

目前来看,测试、作业适合线上;知识传授线上线下皆可;辅导需要老师在线下感染、激励学生,更适合线下。按此分工进行OMO战略,估计卓越未来有20%的收入来自线上。目前10-15%的家长愿意留在线上的小班课。预计未来3-5年,比例会达到15-20%。

素质教育品牌蕃茄田艺术,同样看到了此次“OMO热”带来的机遇。蕃茄田艺术VP Thomas在接受收集时表示:这次疫情确实也让OMO再次成为行业热点,是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遇上了移动互联网,才加速了品牌的触达面和服务深度。

教育企业的OMO,基于线上-移动-线下三位一体的全营销服务体系,从而实现降低经营成本、拓宽收益渠道、增加客户粘性、整合经营资源和促进产业升级。“这肯定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这点上我们一直是认同的。”Thomas接受收集时表示。

据他了解,自2018年起,作为蕃茄田艺术的母公司,精中教育就开始搭建自己的OMO商业模式。在其看来,OMO也是一种管理方式:通过结构化数据对B端、C端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运营,一方面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结合营销,线上线下互为营销场景和服务场景。

“OMO不只是把一部分课搬到线上”

说到OMO模式,是指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但“并不是线下机构把一部分课程搬到线上就叫做OMO”。

京翰教育董事长喻烜眼中,OMO模式能够带来教育行业中的一个新物种。这个新物种具备七个全新的特点:即全新的线上、全新的线下、全新的教、全新的育、全新的学、全新的融合、以及全新的个性化。

喻烜表示,OMO模式为过去的纯线上课程增加了线下报名、线下体验、线下沟通、线下反馈、线下考试、线下社交等环节,增加了学生与授课老师和教务老师面对面交流的可能性,给被诟病“没有温度”的线上教育增加了情感和温度,构成了“全新的线上”。

而通过线上教育中的科技赋能,给过去的纯线下课程增加了AI智能学习一体机,并给线下校区的报名打卡、课时确认、教学过程、作业管理、智能组卷、家校管理等,全部都增加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教研云等工具,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社群营销、微信生态、短视频社交和新媒体,也给原本以实体优势著称的线下机构带来了获客方式的补充,构成了全新的线下。

OMO也会带来“全新的教”、“全新的育”、“全新的学”。一方面,平台为老师赋能,通过系统测评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精准计算其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案和试题实现标准化和区域化,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匹配不同的学习风格,形成新的机构教学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教案。

另一方面,系统平台的加入可以增强家校沟通,把家长拉入教育环节。家长对上课过程可进行远程监控、课程作业学习效果反馈等等。家庭教育的辅助配合,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展。老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通过统一配置的、有针对性的互联网联接,可以教会孩子通过私有教学云获取知识点视频、解题方法、作业、试卷等学习资料。

更重要的是,OMO模式将带来全新的融合。喻烜认为,这会使线上线下不再互相割裂,也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线上化和单纯的增加线下体验。而是线上线下在时间上的重新分配,以及校内校外的空间重新组合。教学和教务的双管齐下,让知识点、解题方法和学生情感价值观三位一体。线上和线下的不同分工,也促进教师、家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不同方式和工具,更好地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面向孩子的未来因材施教。

但在此次收集中,有一家经营线下K12教培业务的上市公司董秘对我们表示,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将OMO仅仅作为疫情期间线下无法复课的临时补充。待到疫情结束,其主营业务还将全面转回线下。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师生线下接触,来精准把控学生特点,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培养。而线上学生和教师之间终究隔着屏幕,定制培养质量会有所折扣。

然而喻烜则提出,OMO模式将带来教育行业全新的个性化。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测评与观察机制,把不同学科中,相同进度、相同学习习惯的孩子组织在一起学习;通过线上及线下手段配合,把不同思维模式的孩子放在一起相互引导、互相学习。既有一对一,也有一对多,用系统大数据把个性化带入全新的时代。

精锐教育集团首席增长官、精锐在线CMO洪菊在接受我们的收集时表示,OMO将是未来十年教育行业的终极结构模式。但各家机构有各自的情况,是否适合所有机构还要取决于机构各自的着力点。

大部分在线教育公司靠先烧钱扩大规模,但收益不是第一阶段要重点关注的。传统线下教育机构往往已经在师资、研发团队上沉淀了十数年的功力——有力量、有服务、有口碑,这次疫情的突发加速了线下教育机构的在线化。随着技术的成熟,最终教育比拼的还是教育产品和服务。

她断言:“等一切恢复到常态,很可能原本选择线下的依然选择线下。到底能不能转化为在线的用户,不仅在各家的服务水平、学习效果体现上,还有更多的价格选择、场景选择是用户是否愿意转化要考虑的因素。”

而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线下素质教育赛道中的一份子,蕃茄田艺术更表示:“内功”好的企业可以通过OMO模式快速扩张,而不是说OMO像武林秘籍一样,使用了就有好的发展。企业不能盲目,必须打造好内部流程管理和外部营销这两个闭环,才能对公司进行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就像很多教育企业一开始还没有想好,就匆忙搭建APP、小程序团队。花了大量资源打造之后,又面临推广难、运营不动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教育机构还会出现“左手打右手”的情况,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成本。

蕃茄田艺术VP Thomas对我们强调:教育企业的线上化不等于线上教学,对于一些以服务为主、或者体验为主的教育机构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是重中之重。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进行管理和运营分析,企业内部从上到下都以数据为导向进行分解和执行。外部则把所有的运营、销售和客户信息数据化;通过线上平台触达,因为线上平台之间的转换是很迅速的。

再一个就是在线工具的使用。企业自己研发的APP固然可以实现完美闭环,但对于没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公共平台如微博、抖音、钉钉等平台进行快速启动。使用直播、发抖音等新方法进行拉粉,占领客户的消费时间,同时提升品牌的大众认知。“另外,更要坚信疫情总会过去,优质的教育也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转载自“蓝鲸教育”,作者胡莹。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蓝鲸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蓝鲸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资深教育人谈疫情下的OMO:昙花再放还是柳暗花明?(上)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