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问教丨切实给教师减负,才能给学生减负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问教丨切实给教师减负,才能给学生减负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摘要:“知易行难”的困境。

微信图片_20200831104336.jpg

资料图(东方IC)

*来源:腾讯教育(qq_edu),作者熊丙奇

“减负”减了这么多年,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并没有真正减少。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语文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监测对班主任负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班主任工作时间长、教学任务重、非教育教学性事务干扰大,减负愿望强烈。

检测显示,四年级、八年级班主任平均每天用于各类非教学性事务工作(学校管理工作、 完成各类检查、考核、评估等活动,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及其他工作)的时间分别为3.68小时、3.53小时,班主任中的语文教师该类工作时间更长一些,分别为3.72小时、3.70小时。

中小学班主任、教师非教学负担沉重的问题,早已引起教育部重视,也出台了给教师减负的具体措施,但减负并未落到实处。根本原因在于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由行政部门主导,而非实行专业同行评价。切实给教师减负,必须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建立教师同行评价机制,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在2018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针对教师非教学负担沉重的问题,提出要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所谓“表叔”“表哥”,指的就是上级部门要求教师填写的各种表,这些表实在太多,严重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2019年,则是教育部明确的给教师“减负年”,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减负提出四方面共20条务实举措(简称减负二十条),明确要求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明确将至少减少50%,各类报表填写工作也大幅压缩。

但是,给教师减负也和给学生减负一样,陷入“知易行难”的困境。一些地方的上级部门动辄就给学校、教师布置任务,美其名曰“教育进校园”、“从娃娃抓起”,而学校和教师也无法拒绝。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眼里,学校是一级下属部门,既没有清晰界定学校的权责,也不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统计显示,有的地方中小学每年收到的各级各类文件达上千份之多,其中5%~10%是布置学校、老师要完成的任务。由于班主任是学校重要的管理环节,因此,这些活大多会落到班主任头上,再组织科任教师和学生完成。

对于这些非教学任务,教师们很难拒绝,因为一旦拒绝,就可能给上级部门留下很差的印象,会影响到绩效考核、职务晋升与职称评审,这都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吊诡的是,虽然教师对这些非教学任务怨声载道,但在述职、申报职称时,总会把完成这些任务作为重要的业绩,这也让上级部门感觉良好,于是继续布置任务。

布置给学校与教师的非教学任务,由于过多,有很多就是形式主义,教师也往往以形式主义方式应付。这与学校作为育人机构的本质是背离的,尤其是,为完成任务,教师往往需要组织学生参与、配合,这会让学生们从小学会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诸多“从娃娃抓起”的进校活动,没有起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反而对学生是反教育。

给教师减负,不但关系到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还关系到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育人生态。除了要加强对各地的督导,按照减负二十条规定,切实减少进校的检查、考核、评比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清晰界定政府部门与学校的权责边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的模式。行政部门不能把学校作为一级下属部门,也不能把教师作为部门员工,要尊重学校的自主权、给教师教书育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评价,要促进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必须建立教师委员会,实行专业同行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只有给教师减负,让教师专注教书育人,才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质增效”,实现给学生减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问教丨切实给教师减负,才能给学生减负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