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聚焦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看这五位“大咖”怎么说

作者: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

聚焦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看这五位“大咖”怎么说

作者: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

摘要:顾明远认为,教师教育要更新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微信图片_20201023080657.jpg

*来源:现代教育报,文字整理:张广林 赵翩翩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在当天举办的“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的挑战与回应”学术论坛上,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内的多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对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顾明远认为,教师教育要更新理念,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指出新时代教师教育面临三方面的挑战。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则概括了该校教师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反哺、超越与激活。

本期将本次论坛的部分观点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探索有效评价体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今天中国教育到了一个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高的转折点,实现教育现代化遇到了多层次的问题。

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要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培养人的模式,改善教育方法方式。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教师寄语中要求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本领,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改革教育评价制度。中央全面深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的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职责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布局,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制度和机制。

评价制度是指挥棒,但还需要教育观念来指挥,教育观念不改变,评价制度改革很难取得成效。校长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地方领导的观念要转变,家长的观念要转变,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改革,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培养人才在大学里需要形成各学科合力,既要有理论指导又要有技术支持,既有观念引领又有实践经验,把研究学校各学科、各部门联合起来,跨学科研究实际上是大势所趋。首都师范大学创建教育学部正当其时,会为深化教育改革、为教育科学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迎接新的挑战,创新师范教育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在资源重组,格局重构的阶段。高等师范院校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教育发展自身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学科和科技的重大突破、知识获取渠道和方式等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教育全球化、国际化也遭遇到了文化认同的挑战。同时,教师教育发展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挑战:供求关系变化,结构质量失衡,机遇挑战并存。

应对这样的挑战,教师教育要进行改革创新,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是更新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以及现代教学观和学习观。

第二是推进师范教育和高师院校改革创新实践。一是要构建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体系,包括教师资格认证问题、教师教育资源课程研发问题、教师培养机制如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问题,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二是探索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尤其要重视教师师德、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三是完善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此外,还要优化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环境。

第三是要加强教师教育研究,包括师范教育。教师教育既是一个学科也是一个研究领域,作为一个学科教师教育或者师范教育必须要在概念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等方面不断研究及创新,能够形成“中国学派”,增加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的使命

荀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

教育学和教师教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从历史角度来讲,教育学是对教学这一人类社会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在哲学探究人认识世界、社会和人自身方式这一路径影响下,从教育价值、理念及其与人成长关系的思考,扩展到对国家及社会层面制度、体系乃至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释,这是教育学很重要的事情。教师教育缘起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的大学专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承担起培养、培训教师的使命。两者进程交织在一起,并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共同使命是为从事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的群体提供一个认识、分析、解释和实践教育,与人、国家、社会相互关系的知识基础与行动方案。这样一个思考对理清学科使命和责任可能有更清晰的思路。

从政策视角来说,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国家兴起逐步将教师及其教育视为塑造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力。二是近40年来,教师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与决定教育成效最为重要的因素。

从理论分析框架角度来讲,未来教育可能是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教育学和教师教育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全方位支持学习行为。为了避免它作为形式主义的视角,学习更多被理解为综合过程,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是,更为自由和自主学习将更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知识的创新和人类的文明。

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面临三个挑战

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教师教育如何回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新任务和新要求,这是我国所有教师教育机构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教师教育需要应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重新认识教师教育的目标,回答“培养什么样的老师”的问题。只有明确了总体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师教育其他问题的解决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应对的第二个挑战就是要解决好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研究相互割裂的问题。希望首师大教育学部能打通这两个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壁垒,同时真正解决传统教育学研究走进教育实践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需要应对的第三个挑战就是怎样应对人类“教育”、“学习”、“知识”等概念重构的问题。未来的师范教育应当反映这种基本概念的变化,并重新组织教师教育的内容,设计教师教育的模式,评估教师教育的质量。

首都师范大学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镇。经过多年的努力,首都师范大学在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对于全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创新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希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成立,能够进一步完善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回应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教师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模式

孟繁华(首都师范大学校长):

首都师范大学这些年来主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以高水平学科群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首师大自从本世纪以来做了一些探索,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集中在反哺、超越和激活这三个关健词上。

首师大自从2001年以来,逐渐形成了教师发展学校的教师教育改革模式。对于首师大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师教育改革起点,并逐渐发展成了U-D-S(大学、区域、学校)教师教育共同体模式。

反哺就是用中小学鲜活的实践经验来反哺大学教师教育的理论创新。包含三个逻辑线索,一是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小学真实教育场景中去,来感悟、体验鲜活的教师教育智慧。二是用真实的教育场景来激活大学教师教育的活力,并改进大学教师教育。三是试图形成职前教师教育既基于扎根扎实的理论学习,又面向生动教育实践的样态样貌。

超越,其实是摆脱经验路径依赖,超越以往教师教育模式。大学教师教育理论建构尤为重要,要摆脱教师教育对经验的路径依赖,构建适切的专业理论,避免堆砌中小学经验用于大学教师教育的做法,开拓理论自觉的实践空间,这是所谓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激活,以此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教育创新激活理论创新,又进一步推进实践问题的解决,再进一步推进了深层理论的创新,这是创造大学和中小学一体化教师教育改革路径的线索。在开放的状态、融合的互动关系中,激活新一轮更丰富、深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现代教育报” ,文字整理张广林 赵翩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现代教育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现代教育报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聚焦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看这五位“大咖”怎么说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