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网络“丧文化”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样态分析

作者:张鹏飞 郝文斌 发布时间:

网络“丧文化”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样态分析

作者:张鹏飞 郝文斌 发布时间:

摘要:“丧文化”传播形式多样,青年大学生被“丧”式氛围濡化。

2cc8768e71236c13d6896ec1bc4a02c0.jpg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ID:china-youth-study),作者:郝文斌、张鹏飞

近年来“丧文化”由最初引起青年大学生内心共鸣和自嘲开脱的一种网络亚文化形态,发展到网络媒体的刻意迎合和积极营销,商家的肆意炒作形成以大学生为客户中心的完整产业链,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一些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选择受到重要影响。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深入分析“丧文化”流行的深层动因,妥善应对“丧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用网络主流文化话语方式的适时转换,引导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定位人生发展目标,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大学生;引导策略

“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的消极情绪”[1]。“丧文化”是网络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由国外表情“鲍比·希尔”到国内表情“葛优躺”,再到动物界的“悲伤蛙”与“长了腿儿的咸鱼”,被喻为“丧界四天王”,这些表情包在青年大学生交友聊天中快速疯传,一股颓废之风就此盛行。

现今的一句“我太难了”,包含了青年大学生太多无力感,“丧文化”也由此而变得流行。随之而来的是以“丧文化”为主题的新兴产业接踵而至,不仅是网络媒体,实体行业也为迎合青年大学生借题发挥、肆意炒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丧文化”不仅没有消退,更是演变出多种网络亚文化变体,比如“颓废文化”“佛系文化”“腐文化”“弹幕文化”等新型网络亚文化,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生一代”,不可避免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一些青年大学生在“丧文化”传播中迷失方向。

“丧文化或许只是部分青年释放压力的手段,是丧而不颓,颓而不废的。然而,长期浸染在‘丧文化’下,必然会受到‘丧’言‘丧’语的影响”[2]。基于此,分析青年大学生受“丧文化”影响的特征和成因,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帮助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青年大学生受网络“丧文化”影响的表征探析

5840d7673c8781d8f2d34488279a72d3.jpg

“丧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产生诸多影响。2019年7月以来,我们对全国不同地区代表性高校的青年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0份,收回问卷4792份,有效问卷3353份。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对青年大学生“丧文化”影响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分析与研判。

1.“丧文化”传播形式多样,青年大学生被“丧”式氛围濡化

“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社交中以多种样式传播,如各类新潮的文字表述、丰富的表情包、商业的文案、网络影视剧等,其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悲伤、颓废的风格,“小委屈”的内心状态,深受一些青年大学生欢迎,致使新的“丧”式交流方式正在上升。调查显示,有1245名青年大学生在平时社交中主动运用“丧”式表情包(如葛优躺、悲伤蛙、咸鱼),占到37.1%;有1123名学生使用反鸡汤类话语表达自己想法(如您这么努力,忍受了那么多的寂寞和痛苦,可也没见得您有多优秀啊!),占33.5%;接触“小确丧”的有771名学生,占到23%。

在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与“丧文化”的接触不仅限于图文形式的社交聊天,网络上还有“丧文化”的系列影视剧,有214名青年大学生接触“丧文化”影视(如马男波杰克等一系列“丧剧”),占6.4%,同时受剧中人物影响,将其话语和形象搬到现实生活中并加以效仿。在众多“丧文化”的表现形式中,近70%的青年大学生在平时网络社交中运用“丧”式表情包和“丧”式语录。

2.“佛系文化”的出现,成为“丧文化”的变体与延续

近年来,“佛系文化”成为继“丧文化”之后又一流行网络亚文化,“佛系文化”作为“丧文化”的变体与延续,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再次引起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追捧,其“一切随缘”的心理表现,正呈现出青年大学生的新型生活态度。

由以前的“丧”,得不到就放弃,到现在的“佛”,如果运气好,我还是可以得到,只不过我不会去积极争取—大部分青年大学生都希望实现梦想,但又不去争取,一切都归因于命运,靠命运致富。2018年9月,中得支付宝锦鲤奖的“中国锦鲤”女孩信小呆,中奖消息一经公布,迅速引起“佛”系热潮,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后续各个行业争相模仿,如“幸运盒子”“口红机”等中奖概率产品以迎合青年大学生“幸运儿”的心态,深受青年大学生欢迎,从而抢占青年大学生客户这一庞大的市场。

调查显示,有411名青年大学生对“一朝成锦鲤,奋斗少十年”这一观点持“非常赞同”态度,占12.3%;757名青年大学生“比较赞同”这一事件,占22.6%;716名青年大学生对此“不大赞同”,占21.4%;1027名青年大学生对比表示“一般”,比例最大,占30.6%;442名青年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占13.1%。面对一夜暴富这样幸运的事情,近七成的青年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青年大学生受“佛系文化”的价值影响,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梦想是有的,但是希望通过幸运的方式降临在自己身上。

3.“丧”中带“乐”的自嘲过后,依然接续奋斗

青年大学生对“丧”式话语的运用更倾向于“发泄”和“解压”,尤其是对自身现实境遇的一种“嘲讽”是其根本目的。调查显示,有1465名青年大学生认为“运用网络流行语的目的在于贴近生活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占43.7%,这表明,表情包俨然成为中国网络时代尤其是微信时代的语言,它以图片形象或图片加文字的形式生产、传播着某一情绪、观念和思想[3]。网络流行语也是对当下青年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正因为“懂”,所以才会被“爱”。

858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为了能与他人有共同语言,消除沟通障碍”,占25.6%,这反映出青年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不想被他人孤立,不想让他人以为自己out(落后的意思),在新潮言语上追求一致,希望被同辈认同、认可。有543名青年学生“为了表达自己思想观念不同于上一代”,占16.2%;仅有487名青年大学生“只是纯粹追求新潮语言文化”,占14.5%。这表明,部分青年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丧文化”流行语的内涵,只为追求时代流行前沿。这也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新奇、刺激的事物,只因为感觉新奇、有趣,就去盲目追捧。其实“丧文化”是青年群体宣泄消极情绪的一种渠道,虽然不值得提倡,却也不必刻意强制取缔,只要不逾越法律的红线,就是青年群体理性宣泄负面情绪的“垃圾桶”[4]。

4.“丧”时的倾诉对象主要是好友,受同辈群体人际影响更大

调查显示,青年大学生在回答“您平时感到‘丧’(沮丧、郁闷、难过)的时候会向谁倾诉”这一问题时,有72.6%的青年大学生选择“向朋辈倾诉”,其中有1807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向好友倾诉”,占53.9%;有627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向同学倾诉”,占18.7%。另有716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向父母倾诉”,占21.4%;选择向“任课教师倾诉”,占3.4%;而选择“向辅导员倾诉”的仅有88名青年大学生,占2.6%。这表明,在学生感到困难、沮丧时,更具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辅导员并不是青年大学生倾诉的主要对象。大部分青年学生受“丧文化”影响感到“丧”时,更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用“丧”式表情包舒缓心情,度过低谷期,并不喜欢向辅导员倾诉,也不愿意与辅导员沟通,而是更认同与其有共同语言的朋辈群体。

深度访谈了解到,大学生不愿意向辅导员、任课教师及父母倾诉的缘由主要是怕父母担心,或者是“好面子”,对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心存敬畏,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担心老师不能理解自己会引起难堪。

青年大学生在回答“同朋友或同学吵架之后如何处理”问题时,有267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会绝交,铭记在心”,占8%;有411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在“其他人面前说他或她坏话”,占12.2%;有1773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冷静之后两个人再好好交流”,占52.9%;有902名青年大学生“先自我反省然后主动道歉”,占26.9%。这表明,近八成的青年大学生能够理性对待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在处理同朋友或同学意见分歧时,能够做到自我反思,通过与朋友沟通来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与此同时,20.2%的青年大学生不能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分歧,选择断交处理方式方法过于随意简单,选择在其他人面前说他或她坏话等处理方式方法,容易产生新的人际矛盾,影响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5.“丧文化”映射不良消费观念,产生非理性消费问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是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主流消费形态,但在中西消费文化思潮碰撞中,“丧文化”借助网络和自媒体平台快速传播,部分青年大学生漠视传统节俭消费观,选择追求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消费观[5]。调查显示,有443名青年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占13.2%;有2033名青年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2000元,占60.6%;有751名青年大学生生活费在2000~5000元,占22.4%;有126名青年大学生生活费在5000元以上,占3.8%。

青年大学生在对每月生活花销具体内容进行作答时,有317名青年大学生选择“非名牌不买,倾向于高端品牌消费”,占9.5%;有474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只要喜欢就买,不考虑价格”,占14.1%;有2358名青年大学生选择“货比三家,买最需要和性价比高的商品”,占70.3%;有204名青年大学生选择“挑最便宜的商品买,越便宜越好”,占6.1%。这表明,“丧文化”导致青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生异化,青年大学生在高消费同低消费之间形成较大落差。不讲条件的高消费容易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虚荣心及攀比心理,超低消费也会导致一些青年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都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青年大学生受网络“丧文化”影响的成因透视

d21e633e63cf9b533b39a28b6873cae5.jpg

根据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从青年学生心理动态和社交方式进行考察,从社会发展和网络媒体进行分析辨别,从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不同层面进行探析,进而得出“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主客观原因。

1.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青年大学生以“丧”释“压”

我国当下物质充裕的经济基础同样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要求,当青年大学生的现实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寻找自我弥补的方法,导致“丧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流行传播。调查显示,青年大学生在被问及“丧文化”的流行原因时,有625名青年大学生对“宣泄、发泄学业、就业等压力”观点“非常赞同”,占18.6%;1477名青年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占44.1%;有180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不大赞同”,占5.4%;仅有79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2.4%。

六成多的青年大学生对“宣泄、发泄学业、就业等压力”是“丧文化”流行的原因表示认同,这表明,青年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确实承受着一定压力,并通过“丧”式表达来发泄、平衡自己的心态。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即时性传播,致使青年大学生面临就业、住房等人生压力,青年大学生采取“丧文化”这种方式对现实的温和对抗,是个体自我缓解压力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以自嘲的方式拉低理想、降低目标、舒缓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疏导,正如美国Noren和Cantor等心理学家指出的防御性悲观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认知策略,可以通过降低期望来保护自尊,预防真正失败导致的受挫感。

2.青年大学生网络虚拟生活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网络的发展使得虚拟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种落差,这种落差会加深青年的无奈与无力感,他们往往选择通过“丧”来表达[6]。调查显示,在对“丧文化”流行原因进行调查时,有702名青年大学生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占20.9%;选择“比较赞同”的有1377名,占41.1%;有28.8%的青年大学生对此看法“表示一般”,有239名青年大学生表示“不大赞同”,占7.1%;2.1%的青年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

近七成的青年大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是“丧文化”流行的主要原因。而落差的来源主要是大学生对生活期望值过高,又没有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能力,一旦对现实结果不如意,就会有挫败感产生。这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好高骛远,思想上沉睡难以叫醒,现实与理想脱轨,在经历现实的冲刷及挫折失败后,既不能力行,也不能实干,知行脱节使一些大学生开始怀疑人生,“颓废”“忧伤”“孤独”充斥他们的头脑,对未来生活感到无助,即使一些青年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又有可行的行动计划,但自身专业素养不强,能力欠佳,离开校园后也难以立足社会,当面对人生逆境及残酷社会现实时会产生自我焦虑现象。

3.网络媒体的积极营销,成为“丧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网络媒体的肆意宣传与积极营销成为推动“丧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形成网络“丧文化”传播与商业相结合的新型营销模式。除了网络虚拟的传播,现实生活中实体店也不甘落后“丧文化”的潮流,一家名为“丧茶”(奶茶店)就是“丧文化”融入商业的典型代表。“丧茶”将“丧”式人物印在奶茶杯子上,配上迎合大学生的“毒鸡汤”,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并以此吸引不少青年大学生,如“没希望酸奶”“UCC咖啡”之类商品也大受欢迎,其暗黑风格的包装,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包装顺其自然地与负能量建立联系。

调查显示,对于网络上娱乐推广所持态度,有519名青年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占15.5%;963名青年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占28.7%;有1348名青年大学生表示“一般”,占40.2%;有85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2.5%。这表明,将近80%的青年大学生认为“丧文化”的流行是因为网络媒介有意推广热点而造成的,作为“丧文化”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播载体,甚至可以说它们就是幕后的推手。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作为网络时代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更是成为其中的主要力量。

各个网络平台为了抢占主市场,利欲熏心,主动利用“丧文化”做文章迎合青年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利用法律的漏洞,在网上流传一些“加班不止,加薪无望”“生不如狗”“没有人必须沉重地活着,那么请尝试一下颓废的生活”等不负责的话语,让正处于拼搏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找到了逃避的借口。

4.青年大学生群体从众跟风,造成“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青年大学生从众跟风的背后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归属需求”的现实表现,而归属需求也是网络社交的一个重要方面,“丧语录”“丧表情”等表达方式,更似是一种“呐喊”,是众多青年大学生追求认同的呼喊,像是在说“和我聊聊天吧,我也很丧”,是向社交群体发出“呼唤”,以希望能够和大家分享心中的悲伤与压抑,从而缓解焦虑感和孤独感。

调查显示,在对“丧文化”流行原因是“从众心理”的观点进行选择时,有416名青年大学生选择“非常赞同”,占12.4%;有1188名青年大学生选择“比较赞同”,占35.4%;有1099名青年大学生“感觉一般”,占32.8%。这表明,近一半的青年大学生认为从众心理是造成“丧文化”流行的原因。对于“青年大学生既是受害者也是传播者,潜移默化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从而有意或无意参与到‘丧文化’的传播当中”,有519名青年大学生选择“不大赞同”,占15.5%;有131名青年大学生选择“很不赞同”,占3.9%。总之,及时新颖的网络话语和贴合青年大学生情绪表达的文化,极易引起青年大学生沟通上的共鸣并选择运用,也容易导致网络“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5.青年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助推网络“丧文化”发展

当前,“丧文化”日渐成为青年大学生之间调侃的对象,娱乐消费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产生空虚、孤独的社会心态。调查显示,有1476名青年大学生认同“消费欲望不能被满足导致‘丧文化’流行”,占44%;有1098名青年大学生认同“通过消费能体现经济地位、生活风格和品味以及彰显个性等”,占32.8%;有608名青年大学生认同“通过银行贷款来消费的现象”,占18.1%;有1549名青年大学生对“购物能带给人快乐和幸福”持赞同态度,占46.2%;有791名青年大学生对“最终没有足够的钱进行消费,生活就没有什么意思”持赞同态度,占23.6%。这表明,一些青年大学生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和行为,与个人所在家庭收入和经济条件不相适应,非名牌不买的高端消费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容易助长青年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失衡心理,进一步刺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欲、物质欲、消费欲,导致网络消费与现实消费之间产生脱节,使一些青年大学生感到生活无望,紧张焦虑,认为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甚至在高额消费和偿还贷款的双重压力下变得越加“丧”气。

三、应对青年大学生网络“丧文化”的引导策略

2cc8768e71236c13d6896ec1bc4a02c0.jpg

“丧文化”其实并非完全象征极端的、消极的和绝望的心态,而是时下大学生群体对世界压力的一种温和式反抗,甚至带着点儿孩童式的任性[7]。针对青年大学生在快速社会变革中由压力转化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特征,加以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增强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当青年在事业上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当青年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时要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纠正,对一些青年思想上的一时冲动或偏激要多教育引导,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深入分析“丧文化”的不同形态,应利用多种方式和载体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丧文化”给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提供可靠指导。

1.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引导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媒体作为“丧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外来亚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部分心怀不轨的人利用网络媒体来实现个人的利益。我们不仅要从网络本身杜绝“丧文化”的不良传播与发展,而且要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积极打造主流文化建设,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让青年大学生能够“知网、懂网”,到“善于用网”[8];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9],帮助大学生摆脱对“丧文化”的依赖,认清自身优势和短板不足,正确标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

一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丧文化”的本质和危害。网络“丧文化”其本质是利用青年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事业和情感上的挫折、理想和现实上的反差等诸多因素,宣扬其虚无主义属性和瘫痪朋克气质,宣扬非暴力不合作的价值观,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共鸣,成为他们排解无奈和失落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日趋固化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加重的贫富差距,“丧文化”的颓废心态侵蚀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健康,使一些青年大学生逐渐失去斗志和青春活力,重则沦为“三和大神”一样的生活状态。为此,高校应不断完善网上协同育人模式,携手青年大学生共同抵抗“丧文化”,通过微信、QQ群、自媒体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展示主流文化成果,发掘青年大学生的优秀典型,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来源,让青年大学生在向同学和好友倾诉自己的“丧”情绪过后,以朋辈沟通的方式将其拉回正轨,接续奋斗,让其从“受害者”转变为“阻断者”,扼制“丧文化”的二次传播。

二是剖析网络“丧文化”典型热点事件,用实例启发教育大学生。多数青年大学生趋向新鲜事物,网络的热点事件更是他们感兴趣的,比如“佛系文化”等亚文化的新型样态与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灵共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支付宝锦鲤”事件,针对此事件在网络媒体以及大学生群体内以发酵式传播,高校教育者则可以对其进行理性剖析和解读,将这些热点事件重新加工,用大学生喜欢的内容传授,通过互动分析解读“丧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内在动因以及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如“信春哥,得永生”“拜考神,不挂科”等一类事件,针对此类“投机取巧”的大学生进行科学划分,区分真“丧”(消极、避世和颓废的生活状态)和假“丧”(自我开导、自我嘲讽和自我解压),在明晰其“丧”的真实情况后,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开导他们,为每一位青年大学生设立阶段性小目标,如,每天读一篇散文、做一定的锻炼,用点滴的积累和微小的获得感使青年大学生重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阳光斗志。

三是加强对网络媒体监管,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在网络媒体环境中,我们要培养民众科学、理性地辨别网络媒体多元化信息,更加主动抵御外来恶意的思想文化并且主动反省自身错误认识,以避免在网络媒体海量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10]。网络监管的疏松,也是不良思潮和文化入侵的关键。国家监管部门应在开展类似“净网2019”“护苗2019”等专项校园活动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树立规范的准则与标杆,要针对地域特点,坚决遏制商业炒作,强力打击“丧文化”衍生产品的过度营销;要优化校园网络空间环境,开发网络监管共享平台,做到网络信息流入的“严防死守”,阻止“丧文化”及不良网络信息的持续影响,以积极乐观、风清气正的网络主流文化,引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2.满足青年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缓解青年大学生现实压力

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择业、就业上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的,生活上的压力,心情上的压抑,心中难免会积压负面情绪。要化解“丧文化”的负面影响,着力解决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现实诉求,真正从根本上减轻大学生的现实压力。要通过防范民众生活风险来提高安全感,满足民众迫切需要来提高获得感,不断积累获得感来提升幸福感[12]。着力减缓青年大学生就业压力,阻断与“丧文化”的接触。

一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找准正确的人生坐标。“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13]。通过组织青年大学生收听收看人生规划类专题讲座和观看励志影片,以名人、英雄人物的成功史来激发大学生砥砺前行,将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理想作帆、信念作桨,迎难而上,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二是合理满足青年大学生内在需求。根据社会需要和青年大学生学业专长,帮助青年大学生制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任务,增强专业技能;实时关注青年大学生在生活、情感和择业方面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引导青年大学生把挫折当作成功路上的试金石,运用辩证思维思考社会变革中带来的问题,形成理性睿智和不骄不躁的平和心态。

三是创建和谐有序的就业创业环境。要加强用人计划和需求的分析研判,做到就业招聘流程的公开透明,保障社会招聘环节和程序的公平公正;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基金的投入力度,为青年大学生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让青年大学生尽早在孵化器等平台中学会生存;要严格按照人才招聘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搞好公务员考试等公开招考环节的全程监督;支持青年大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运用民主监督权力,共同促进良性就业创业竞争环境的形成。

3.加强家校联动,磨砺青年大学生抗挫折的意志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们正处于拔苗孕穗的重要时期,更应受到的是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变得朝气蓬勃、青春活力,而不是受“丧文化”一类的亚文化侵蚀,变得颓废不堪、疏于学业。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生活在物质丰富、生活优越的年代,作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代人,对于饥饿、贫穷缺乏真实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想象中。青年大学生往往缺少实践历练,一旦社会现实与理想目标有所差距,很容易出现“丧”的情绪状态。

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当前,一些青年大学生从众跟风,透露的是其缺乏独立思考的内因。培养青年大学生独立之精神品格,需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育者要尊重大学生不同的诉求,鼓励大学生敢为人先,培养大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真实想法,使大学生增加认同感和成就感,激励更多青年学生主动思考。

二要加强青年大学生的劳动教育。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练兵场。高校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落实培养部门和人员的分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劳动和作为志愿者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大学生体会劳动的过程,积累生活经验和自主的意识;家庭要发挥好劳动教育的辅助作用,鼓励大学生自觉劳动和亲自动手,养成自理自律的生活习惯;联合服务社区组织定期在学校开展劳动技能展示交流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适宜的社会劳动,培养其自主担当精神。

三要提高家校联动的默契度。针对学校和家庭对青年大学生信息不对称、不同步等问题,需要建立家校相互信任的沟通关系。要通过家长和教师微信群、家访等线上线下互动方式,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大学生活,引导家长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意志磨砺,避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帮助青年大学生养成自尊、自重、自醒、自励的生活习惯;家长更要成为学生奋发向上的榜样,当青年大学生遇到实际困难情绪低落时,及时给予关心抚慰,让家庭成为青年大学生休憩的港湾、奋斗动力的源泉,而不是深夜的梦魇、受难时的鞭子。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型智库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与建议”(项目编号:19ZK025)、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项目编号:HSDSSCX2018-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郝文斌: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鹏飞: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夏之焱.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N].光明日报,2016-09-30(10).
[2]赵本燕.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典型特质、生成原因与引导路径[J].北京青年研究,2019(10):33.
[3]刘雅静“.葛优躺”背后的退缩型主体—“丧文化”解读及其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8(4):77.
[4]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7.
[5]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74.
[6]魏韬.网络传播时代的“丧文化”[J].青年记者,2017(32):28-29.
[7]曾于里“.丧”文化,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温和反抗[J].黄金时代:上半月,2017(10):14-17.
[8]张磊.从“知网、懂网”到“善于用网”[N].光明日报,2019-07-29(16).
[9][1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18,9.
[10]王晓菊,朱喆.网络媒体环境中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8(4):51.
[12]韩庆祥.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J].政策瞭望,2017(10):21-23.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0.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作者郝文斌、张鹏飞。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青年研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网络“丧文化”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样态分析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