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问教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学费”,为何遭遇执行难?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问教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学费”,为何遭遇执行难?

作者:熊丙奇 发布时间:

摘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c563fe857441686c9091da1a448bfa60.jpg

*来源:腾讯教育(ID:qq_edu),作者:熊丙奇

“咱们这课长期学才有用。”“一次性付一年学费能优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课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的规定已实施两年,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线上、线下的培训机构已经在悄悄“越线”。不仅在推销的时候,强调一次性交一年学费会享有的多种优惠,甚至在产品设置上就没有低于三个月的课时包选择,这种现象在很多线上机构更加严重。

出台不得一次性收费超过3个月的规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培训机构一次收费过多,而收费后因经营不善倒闭“卷款而逃”,或者不兑现服务承诺导致学员不满但退费难。但从规定的实际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好。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一规定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则应该解决执行难问题,而如果不合理,则应该调整规定,否则,黑字白纸的规定基本没有得到执行,这不但影响监管部门的公信力,而且也没有起到规范培训机构的实际作用。

据笔者了解,很多培训机构对一次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这一规定,都采取打擦边球方式应对,诸如把一年的收费分为签四次合同,而家长对这一做法也比较配合。原因有二,一是中小学学科培训,至少是一学期的课程,很少有3个月时间的课,一个学期的课分两次交学费,本意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也促进培训机构提高质量让家长继续续费,可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有不便之处,从师资和课程的稳定性角度说,家长也担心上了几个月课后,下面的课不开了。因此,也理解培训机构的做法。二是培训机构要提高培训质量,就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投入,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会限制培训机构拿收来的学费去扩张投资,可也同时限制了培训机构的现金流,这会影响机构的师资和课程建设投入。

从这一角度看,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并不符合培训机构的经营实际,当一项规范性政策逼出各种应对措施后,这一规范性政策就需要检讨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要对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进行监管,就必须切实落实教育备案审查制,对培训机构进行过程性监管,了解培训机构推出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和收费情况。从目前的情形分析,教育备案审查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也是相关规定没有得到落实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建立起教育备案审查制,也就无需一刀切地要求培训机构一次性只能收3个月的费用了。因为教育备案审查属于过程性监管,监管部门会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把控机构的经营风险。这就让一次性收费3个月的规定显得颇为尴尬,要落实这一规定,需要实行备案审查制,而实行了备案审查制度,也就无需执行一刀切的收费规定,而要尊重机构的收费自主权。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教育备案审查制的建立。

教育备案审查和强调前置审批的传统监管制度不同,这更体现服务的理念。对于培训机构来说,防患其经营风险,就是实行教育备案审查以及风险准备金制度,按所收学费的一定比例在指定账号中存入风险准备金。只要教育备案审查制和风险准备金制度落实到位,并不需要执行一次性收费3个月的收费规定。另外,从鼓励培训机构规范经营出发,还可建立培训机构信用评级制度,对于信用评级高的培训机构,可减少风险准备金的比例。

概而言之,对校外教育培训的监管,需要建立切合实际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舆论也一直呼吁家长要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不能轻信培训机构的承诺,配合培训机构的违规经营行为,但是,如果家长普遍面对培训机构的跨规定时间收费表现出配合的态度,那么,要治理这类违规收费行为,就缺乏市场基础了。事实上,由于培训已经一定程度变为刚需,而优质培训机构匮乏,家长在面对一些大培训机构时是处于弱势的。为获得优质培训课程并享有一定优惠,有的家长不会理会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3个月的规定,而希望一次性买下课程吃下定心丸。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教育”,作者熊丙奇。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腾讯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腾讯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问教丨“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学费”,为何遭遇执行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