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熬夜省钱的中年人,给孩子花钱眼都不眨

作者:GAUCHEWOOD 发布时间:

熬夜省钱的中年人,给孩子花钱眼都不眨

作者:GAUCHEWOOD 发布时间:

摘要:让双十一离孩子远一点吧。

fff7434a0135fad373d58f6737903e51.jpg

*来源:爸爸真棒(babazhenbang),作者gauchewood

双十一,成交3723亿,恭喜你又参加了一个千亿项目!

367e5c2631630ee9407fe38aa94da733.jpg

今年的风口是直播带货, 李佳琦的口号“买它”听起来有点无厘头,然而如果真的付钱买了,似乎确实也有一种快感。

但教育上的“买它”,不仅消耗财力,更把家长和孩子都绑上了无法停止的消费战车。这是不管哪个阶层都会遇到的问题。

我来讲三个身边不同阶层孩子教育消费的故事。

三个家庭的教育消费

A小朋友和我女儿是同学,父母都是普通中产。这个孩子颇为“精明“。

小学踢足球时,就经常为了自己有多少时间上场而和教练怄气,初中上课外英语辅导,更是能迅速估算出老师每节课能赚多少钱,能学到多少知识点,看看划不划算。

B小朋友家庭条件较好,家长交起课外班的学费连眼睛都不眨。旁人觉得这个孩子一定很幸福,有无限的教育资源,但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整天忙着上各种数学/英语/英语/体育/美术/小主持人班,他经常上车就睡了,有时甚至都没空吃饭……

C小朋友呢,是我家对面一个文具小店家的孩子, 爸爸妈妈轮流看店,这孩子经常在柜台边做作业。后来有一阵子我女儿去跟一位收费颇贵的钢琴老师学习,惊讶地发现C小盆友也在那里学习。

此后我每次去那家店买东西,都在想,这家店要“卖”出多少笔和练习本,才能支付她一次的钢琴学习费用呀。

f016ad6bd225dc74c88021213b96dd0f.jpg

这三个故事我觉得是非常典型的这个时代的教育消费。

第一个故事,是家长长期的教育消费思维,使得孩子心中也逐渐把教育视为一种单纯的“买”,把老师单纯地视为投入硬币吐出知识的“售货机”。

第二个故事,说明的是即使家庭支付能力毫无问题,也会遇到了孩子接受教育能力的上限这块铁板。

第三个故事,则是超越了家庭支付能力的教育消费。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衣服太贵可以少买,食品太贵就可以换一种,可是在孩子教育消费上的投入,却特别容易突破家庭财力的合理范围。

假如确信教育的“买买买”才能提供孩子好的教育,就会给自己带来力所不能及的沉重负担,实际上反而放弃了普通人家的孩子最大的优势——改变自己人生和未来的的雄心壮志。

而富裕的家庭,家长支付能力越充裕,越容易安排孩子进入一种“集邮式学习”,什么课程都学习。而且会因为没有预算约束,很可能持续到孩子疲惫不堪和开始反抗为止。

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毕竟是有限的,最终孩子学业上也未必比那些勤学苦练的的普通家庭孩子强。

更重要的是,这些为了教育的“买买买”是否真的有效?

你买的各种课,可能是被“洗脑”的结果

教育消费主义盛行,家长既可以说是受害者,也可以说是共谋。

我们对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都容易评价过高。正如赫拉利说过,要知道我们人类的大脑是hackable的(可以被黑客侵入的)。

消费的过程中,家长真有自由的意志和清醒的意识吗?又或许,我们的决策都是生产厂商+明星广告+营销策略+大数据推送引导的结果。

家长觉得每个课程都很重要——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学英语是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数学是思维的基础,机器人和编程都是未来,音乐、体育能提升孩子素质……

各种教育产品和概念在不断推陈出新,让大家觉得一定要跟上,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家长们不由自主地组成了一个消费者社区,彼此互相洗脑。我发现在小区和电梯里, 家长只要看到对方带着年龄相仿的孩子,都会下意识地打听,你家孩子学什么呀?就好像OFFICE LADY在电梯里互相打量着对方背的包包,考虑自己要不要也入手一个。

33813fbc38bd1eb864b9f93e12f26f9f.jpg

消费主义最重要的“戏法”之一就是制造稀缺。一切“限量发售”的商品都是这个套路,比如已经炒到天价的运动鞋AJ系列、yeezy系列等,发售价都是一两千,但很快都炒到大几千甚至上万。

这其中的诀窍就在于“限量”——制造稀缺,就是给了消费者一个普遍的心理暗示——你再不买就没了,于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是否真正需要这件东西,早就被抛到脑后。

一旦扎堆购买的风气兴起之后,又会给消费者形成第二重心理暗示:这么多人买,那一定就是好东西,我不买就亏了。

群体的情绪会相互传染,传染一旦扩散,就会演变成群体性催眠,直到这种群情绪主宰整个集体。

然而,在商品上的花费最多就是浪费钱而已,不要的话还可以挂上闲鱼转卖。然而孩子的课程花费的不仅仅是家长的钱,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所以当我们考虑消费的时候, 要区分是“想要”(wants)还是“需要”(needs)。

假如我们下意识地接受了消费主义在教育方面的价值观,就会认为购买课程=学习=确保成绩。这其实就接受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洗脑,把家长的wants理解成孩子的needs, 从而让家长和孩子都成为了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奴隶。

5e278777aaeec22a4a32c9c5529aa2ad.jpg

△图片来自网易数读

一味“买买买”的教育消费,造成孩子学习能力的缺失

著名的中国台湾作家张大春说, 他非常敬仰的老前辈、短篇小说作家黄春明曾问他,大春啊,你不觉得文学小说这些,会写的人越来越少,读的人越来越少吗?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我认为现在的孩子,脑子里面的动词太少,最常使用的动词就是“买”。

为什么孩子习惯的动词就是“买”呢?因为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已经被单纯简化为各种报班——想学数学报个班,想学美术报个班,把教育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买它”,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什么考的不太行,就去买些课时。

既然是“买”,投入了就要产出,就需要能够量化的衡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花钱就是不买,那么就不算投入。

所以一旦学生习惯了报班,就会觉得自主学习的时间反而没有上培训班的时间重要,因为自主学习是没有成本投入的,反而就无法衡量了。

这样日积月累, 对孩子来说, 这种“买它”教育,意味着自主饮食能力(自学能力的)的消失,需要不断地依靠胃食管来注入食物,而不是自己摄入营养 。

孩子通过“买买买”获得某个阶段过得去的成绩,家长通过消费也获得某个时期的安心 。

但最终,有老师叹息:需要课外辅导的孩子,“普遍缺失的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完全不会自学,完全需要老师扶持。”他们“学习没有动力,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大部分都是家长逼迫着学习。”

be6ab3171a7e688171288e7480aef10c.jpg

从教育消费者到教育生产者

也许教育上的消费, 家长可以开始思考断舍离了。

其实今年双十一的营销气氛已经没有那么浓了。今年这次疫情,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家更理性地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如何消费?

教育也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要思考,不断给孩子“买买买”所得到的教育是TA需要吗?能接受吗?

与此同时,家长也许可以考虑,除了当教育中的消费者,也可以当消费中的生产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前几年我有个同学到了四十岁才结婚生子,天天都觉得很疲惫。有一次问我, 看你在两个孩子上花了不少时间,还挺开心的,有啥秘诀?

我当时的说法是,如果你把孩子的成长只当成精力的投入和金钱的投入,那么确实会很疲惫,因为你就是个单纯的消费者。

但是如果你能在孩子成长的同时也跟着学习,那么这就是一个体验和知识生产的过程,不仅不会疲惫,对你还很有意义,而且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质化的成长经历。

a63ca7c2bf9099a85283a6a77849b1e2.jpg

前几天刚好读到拍摄《他乡的童年》的周轶君的一段访谈,她说出了我心里话,也就是通过成为生产者,来抵制教育中的消费主义。

“我现在发现在教孩子的过程当中,你不跟他一起学,你不跟他一起成长,教育是不会好的。

现在我跟他一起做作业,跟一年级的孩子一起写字,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乐趣,我从中发现了自我教育的乐趣。

所谓自我教育、一起成长,就是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怎么生活,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美,怎么去感知这个世界,当中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可以探索,所以我也希望将来更少的看到家长把孩子送进英语班、电脑班,然后自己在走廊里面看手机这种情况。

希望将来我们真的能够是一起学一些跟生活本身有关的,甚至不用上任何课。我觉得所有的家长都可以,您自己会什么都可以教孩子。”

表面上看生产比消费更难,但很多时候,这也许只是个意识问题而已。大家本能地选择通过消费来解决教育问题,是因为“买买买”更加容易,可以获得缓解焦虑、得到即时满足。 但是这种容易,也许也成为昂贵而无效的教育方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熬夜省钱的中年人,给孩子花钱眼都不眨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