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2020年多场择校展遇冷,疫情之下国际学校生源家庭的四大变化

作者:Joan 发布时间:

2020年多场择校展遇冷,疫情之下国际学校生源家庭的四大变化

作者:Joan 发布时间:

摘要:择校主体为幼儿和小学学生的家长,高中学生家长较少。

微信图片_20201207075309.jpg*来源:新学说(ID:NSI-cm)

近两个月,众多国际学校都开启了2021年春季的招生计划。新学说于近日参加了多场择校展,发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择校展现场普遍比较冷清,前来咨询的家长与过去两年相比,人数也明显下降。与多位参展家长的访谈表明,在2020年留学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择校的家长群体、学生群体以及家长的择校考量都发生了变化。

变化一:择校主体为幼儿和小学学生的家长,高中学生家长较少

新学说从择校展的多位参展学校负责人处了解到,今年参与线下择校展的家长普遍较少,这主要与一些线上择校展的开设有关,同时不少学校自己也举办了线上说明会。而在线下择校展的不同展区中,幼儿教育展区明显较热,K-12学校展区的人流更为稀疏。

据一名参展学校的负责人分析,对于就读国际高中的学生来说,各种因素导致出国留学困难加大,尤其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国际大考和各种标化考试的接连取消,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的早申请。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能有更多的家长不再选择出国路线。

而低龄家长由于对升学压力较小,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特长爱好的挖掘与培养。一位带着4岁儿童的中国家长告诉新学说,对目前家长存在对出国留学的担忧,自己并不过分担心。选择国际学校,主要看中其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多语种环境。另一位5岁儿童的家长则表示孩子较小,未来形势还会变化,现在不会考虑那么长远的问题。

变化二:部分小留学生回流,出现新的家长群体

新学说此前报道过,由于海外疫情严重,学校关闭、交通管制、寄宿家庭不愿收留等问题,大批小留学生滞留海外、“无家可归”,家长只能联名请求政府包机接回。在择校展现场,新学说随机与20余位家长进行交流,发现因海外疫情严重无法返校、从而选择在国内就读的家长就有2位。

当问及如果海外疫情缓解,是否会将孩子重新送到外国学习,一位孩子原本就读于菲律宾某小学三年级的家长提到因为自己之前工作在菲律宾,如果一切恢复正常,自己继续在那边工作和生活,孩子仍然会回到菲律宾的学校。另一位孩子原本就读于美国某私立小学五年级的家长则表示,在择校展了解到国内一些不错的国际学校,之后会考虑让孩子回到国内念书。

变化三:小白型家长较少,择校家长对国际教育有着基本了解

随着近几年国际学校的快速发展,国内家庭对国际教育的认知逐步深入。据新学说观察,大多家长在择校的时候,都对国际学校有着基本了解。在咨询的时候家长会直接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学费、师资、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等。

一位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高管欲为自己小学学龄的孩子择校。他表示,因为孩子的国籍为外籍,所以择校倾向于北京范围内的老牌国际学校。他之前参加过两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线上说明会,但考虑到老牌国际学校的门槛较高,所以希望在择校展了解更多可替换的优质国际学校。

一位带着两位小学学龄儿童的家长自身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对国际教育的了解比普通家长更为深入。她说选择国际学校,首先认可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关爱、倾听、尊重孩子,教师善于反思与学习,这些都可以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变化四:家长择校更加关注孩子的未来发展

在择校偏好上,家长希望学校可以带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发展。尤其在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家长偏好可以提供学生转回公立体制的选择的学校。

一位家长告诉新学说,国际教育的理念是自己择校的主要考量。但不管选择哪一种教育,孩子的全面成长和未来更好的发展是终极目的。因此学校可以给予孩子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非常重要。

此外,家长择校还非常看重学校的师资。多名家长都提到,老师是学校的核心,老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孩子在学校的发展。其次重要的是课程体系,升学结果排位较后。表明选择国际化教育的家庭,并没有那么看重升学结果,这也可能和新学说收集的多为低龄儿童的家长相关。

2020年国际学校生源家庭分析

新学说对2020年国际学校择校展的总体观察认为,今年家长选择国际高中的意愿一定程度上降低,低龄儿童家长成国际学校的领头羊。

新学说于今年9月开学之初对全国20余所国际化学校的招生情况的调查也表明,受到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国际学校高中阶段的招生工作受到较大打击。有学校的招生主任认为,高中学生家长不是不认可国际教育,但出于升学安全与环境安全的双重考虑,在择校时更为慎重。

而一线城市低龄孩童的家长,大多是80后甚至85后,由于自身教育程度较高,对基础教育国际化认知程度也较高,同时因为升学压力较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学校择校的主体。

疫情之后,中国家长对出国留学的选择变得更为冷静和理性,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多方因素的综合考量会更多,对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质量的关注和反思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家庭对学校所在城市的选择也更加敏感,为继续接受更“纯正”的国际教育,同时也有部分家庭出于安全考虑,原本计划出国留学的学生选择到香港或者回到内地求学。

新学说此前曾报道双轨甚至多轨制办学将成为未来国际化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向。择校展多位家长的看法印证了这一观点。很多有出国想法的家庭在学校的选择上都力求稳妥,更青睐有多元出口的国际学校。

家长选择国际教育动因分析

不同的家长选择国际教育有不同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是大多选择国际教育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应试教育也助推部分家庭把对优质全人教育的追求转为国际学校。

  • 中国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

随着中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大批中产阶级崛起。根据胡润百富对中产家庭的界定:一线城市年家庭收入为30-150万,新一线及其他城市家庭收入为20-150万的城镇居民。截至2018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的中产阶级数量为3330万户。

微信图片_20201207075316.png

此外,根据《2019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大中华区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 “富裕家庭”共有494万户;拥有千万元人民币资产的 “高净值家庭”共有198万户;拥有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家庭为“超高净值家庭”,共有12.7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的家庭为“国际超高净值家庭”,共有8.4万户。

这些富裕家庭、高净值家庭以及部分中产家庭对子女的国际教育有足够的支付能力,视野也更加全球化。他们期望培养孩子双语或多语种能力,同时发展各项综合素质,形成他们未来在商界、政界和学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偏好于高品质与国际化的教育消费选择。

  • 家长对海外优质高等教育的追求

新学说对全国家长端择校意愿调研结果显示,全国42%的家长群体选择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的原因是出于对传统应试教育不满意或不适应;42%的家长是为了出国留学;34%的家庭是因为孩子喜欢国际化教育方式。

微信图片_20201207075319.png

当今中国体制内教育的竞争异常激烈,学生能通过高考进入“985”“211”的学校概率远远低于参加国际课程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的概率。国内不少家庭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实质上用家庭财富降低孩子在学业上的竞争压力。

此外,国内高等教育与英美高等教育在学术以及管理水平上存在的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缩小,也是众多中国家庭选择出国的重要因素。根据英国教育咨询公司QS在2020年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留学生白皮书》,48%的中国学生决定延迟到明年上学,而只有4%决定放弃留学计划。由此可见,即使在多种因素的辐合作用下,中国家庭对出国留学的偏好仍未改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学说”。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新学说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新学说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2020年多场择校展遇冷,疫情之下国际学校生源家庭的四大变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