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作者:刘凯 周宇香 发布时间:

​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及启示

作者:刘凯 周宇香 发布时间:

摘要:由此产生文化传播的联动效应[35],使得青年组织成为美国软实力外交的重要一环。

微信图片_20210205152911.png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ID:china-youth-study),作者:刘凯、周宇香

美国青年组织国际化起步早,法制化、专业化、项目化程度高,发展体系成熟,是美国开展软实力外交的重要资源。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性大学生组织、跨国志愿服务组织、国际性创新创业组织、宗教青年组织四类美国跨国青年组织的基础上,归纳了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包括政府支持和主导、传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培养青年人才、构建全球合作网络等等,并提出了如何借鉴美国青年组织国际化经验,促进我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青年组织;全球治理

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并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发扬中华文化崇尚的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中国青年组织走向世界是我国青年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增强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了解、借鉴青年组织国际化体系较完善的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培养新型国际青年组织、推动青年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长期掌握主导权,而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美国非政府组织与私人部门、民族国家相互补充,成为全球治理目标的重要承担者。

全球目前共有5781家非政府组织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咨商地位,其中有1789家组织来自美国[1],占比为全球非政府组织数量的三分之一。非政府组织以“专业性”“独立性”的形象出现,不仅容易被对象国所接受,也彰显了美国的“多元主义”。

由于青年人思想还未成熟、易接受新生事物,是较为容易被改变和影响的群体,青年组织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类别,在影响全球治理的过程中更具有“隐蔽性”“长远性”,逐渐成为美国开展公共外交、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选择。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与特点,以期为促进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国际化,提高我国青年全球治理参与程度提供借鉴意义。

一、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文献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治理”这一概念出现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社会组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作用及方式等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在合法性方面,不同学者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结果等方面对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是否更负责任、其程序是否透明、其效果如何”等合法性提出了质疑[2][3],认为非政府组织是“自命的、不负责任的、缺少社会基础的”,从而缺乏参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4],但更多的证据证明社会组织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因其专业化、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征而取得了良好效果[5],“从社会学到经济学到政治科学,都认可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创新、治理、倡议以及监督功能”[6],其参与全球治理具备充分的合法性。

在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方面,有学者指出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突出表现在化解矛盾的“缓冲器”、促进交流合作的“中转站”、捍卫公益的“先锋队”、推动和平发展的“催化剂”这四个方面[7],当然也有研究认为部分社会组织因问责缺失、政治意识形态浓厚等缺陷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8]。

社会组织主要通过参与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来参与全球治理,其次示威游行、论坛会议、监督施压也是社会组织常采用的参与方式,通过组织跨国活动,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政府间组织相协调,从而影响国家政策、参与地方治理[9][10]。在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组织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相比,仍存在国际化水平较低、国际化影响力较弱、国际化起步较晚等问题,需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社会组织国际化的经验[11]。

美国社会组织一般为非营利组织,其国际化程度与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密不可分。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历经100余年时间,在二战后对欧洲的援助中迎来高潮[12],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原生态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次生态阶段(冷战时期至苏联解体)、亚生态阶段(苏联解体至2001年“9·11”事件)、新生态阶段(“9·11”事件至2012年底)四个阶段[13],从最开始的强调组织本身的宗旨目标,到如今美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国际化不断干预,非政府组织外交已成为美国外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4]。

美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与方式等与上文所述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共性并无不同,但在参与过程中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其中,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是开展海外援助工作,具体经验包括优先开展人道主义援助、为海外援助国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宗教网络和民间社会组织、利用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非政府组织咨商地位的优势推广美国的民主价值观等等[15],法制化、专业化、项目化程度高[16]。

美国政府为这些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非营利机构则负责项目执行,为政府提供信息和提高美国政治影响力,甚至通过援助培养青年领袖,在这一过程中非营利组织成为美国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达到了输出美式文化、扩展美式“民主”、彰显美式“自由”理念的目的[17][18][19]。

综上可见学界对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及美国社会组织的国际化等问题研究成果较多,但细分到不同组织类别,如工会组织、教会组织、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移民组织、科学家组织、环保组织等,则关注较少[20]。

美国青年组织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类别青年组织的发展状况或青年组织个案的研究,如学者吴庆研究了美国政党青年组织发展的现状并开展国际比较[21]。美国国际青年组织的个案研究中对美国和平队的研究较多,这一社会组织自成立之初便备受美国学术界关注,几乎每年都有与其相关的著作出版或论文发表,这些著作可分为和平队志愿者自身经历的叙述和美国学者分析和平队及其志愿者的研究两大类,内容多倾向于论述和平队在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如推动现代化等[22];中国学者也有关于和平队的案例研究,如通过和平队分析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战略,或和平队作为软实力资源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23][24]。

这些个案研究由于选题集中于某个特定的组织,论述比较深入,但无法窥得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全貌。因此,本文将系统性梳理美国不同类型的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方式,总结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特点,以期为我国培育新型国际青年组织、促进青年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参考。

微信图片_20210205153147.png

二、美国主要国际青年组织类型

分散性是美国青年组织体系的一大特点。联邦政府未设立专司青年事务的职能机构,也没有整体性的青年政策,对青年的管理和服务下放到基层和非营利组织,各类民间组织如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机构、基金会等在保障青年发声、促进青年参与、维护青年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美国的国际地位大幅上升,与英国完成了世界霸权的权力交替。

随着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青年组织逐渐跨出国门,以“走出去”和成立国际性青年组织的方式,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理念,对其他国家青年施加影响力。美国政府采用“第三方治理”机制与非营利青年组织合作,政府提供资金和扮演监管角色,非营利青年组织则运用各种方式开展全球治理活动,美国这种长期存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伙伴关系成为英法等国争相学习的“美国模式”[25]。

美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通过合作建立的这一机制也决定了虽然美国青年组织开展活动的形式各异,但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目标国特别是青年人产生影响,实现美国的外交目的,从而服务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主导的跨国青年组织主要有以下四类。

1.国际性大学生组织

大学生是青年组织开展工作的主体。它们的对象是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和部分中学生,采取的方式包括影响青年人对全球治理重大议题的看法、满足青年人自身的发展需求等,从而塑造青年人的全球治理价值观基础和理念。美国发起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中的典型代表是模拟联合国、创行组织。

模拟联合国是美国牵头主导全球治理机制时最早发起的国际青年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体,全球其他地区的工业体系则被战争摧毁殆尽。为了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组织。二战结束后,基于维护和平的愿望,美国人于1943年创建了模拟联合国组织。

1951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率先成立模拟联合国团队,开展模拟联合国活动[26]。模拟联合国组织鼓励学生模仿联合国的议事规则,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家,围绕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能力。通过模拟联合国的训练,美国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事务和规则的大学生、中学生,成为美国引领全球治理的储备力量。在美国的影响下,模拟联合国风靡全球,在各国都成为培养国际人才的摇篮。联合国意识和规则也通过这种方式在各国青年中被反复强化。

创行组织(Enactus)原名为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简称赛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总统卡尔实行了行政和经济改革,美国出现了反市场经济和反企业家的浪潮,美国的部分企业家为推动市场经济教育和企业家精神教育而联合起来,于1975年成立了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倡导大学生运用积极的商业理论改变社区。

1985年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开始用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获得了快速发展。2000年该组织开始走出美国,2001年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杯,2012年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更名为创行组织,意为推动学生、学术界人士和商界领袖合作,创造优秀的社会企业项目,用企业家精神和行动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创行组织以“让下一代企业领袖利用创新和商业原则来改善世界”作为任务,目前全球有1730个校区的72000名学生加入了该组织,加入创行组织的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和商业领袖的支持下组成团队探寻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项目方案。每年创行组织都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一系列的地区性和国家性比赛,各个国家的冠军队伍会再选择一个地点进行创行组织的世界杯大赛,来激励青年的创业行动、推动青年创新和扩展其全球影响[27]。

2.跨国志愿服务组织

提到跨国志愿服务组织,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派遣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当属美国“和平队”。和平队是美国外交战略调整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由于第三世界的兴起,美外交战略的重点也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竞争对手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好感和支持,在此背景下,和平队应运而生,成为肯尼迪政府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软实力抓手。

1960年11月2日,时任参议员肯尼迪在旧金山的密歇根大学向大学生发表即席竞选演说,挑战他们是否能贡献出两年的时间到发展中国家去帮助当地的人民。1961年3月1日,在肯尼迪当选总统几周以后,美国政府颁布了行政令组建和平队。萨金特施赖弗就任和平队首任队长。同年,和平队就派遣青年志愿者到5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志愿服务。

1962年9月22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法律,使之正式生效。在持续运营多年后,到1981年,和平队成为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和平队的主要任务是派遣美国青年志愿者到亚洲、非洲、拉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志愿服务,促进当地的教育、健康等发展。其主要宗旨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满足对训练有素的人员的需要,增进发展中国家对美国人民的了解,增进美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了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平队已经向世界上141个国家派遣20多万名志愿者提供服务,在受援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为塑造美国积极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8]。

3.国际性创新创业组织

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参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推动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青年领域,国际青年组织以“创新创业”为切入点,扶持各国青年获得劳动技能或者创业技能,从而获得经济上的发展和成功。美国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组织有国际青年商会、国际青年基金会、国际青年成就等。

国际青年基金会是一家通过与世界各地的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帮助青少年和青年获得赖以生存的领导技能、技术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青年基金会成立于1990年,将“共同确保年轻人,尤其是边缘化的青年,获得谋生的培训和引导”作为与其全球网络合作的使命。

国际青年基金会建立初期就以国际合作为导向,1991年厄瓜多尔的埃斯克尔基金会(Esquel Foundation)成为国际青年基金会国际合作网络的第一家合作机构,1992年又与德国、菲律宾、泰国的机构形成了伙伴关系,通过20多年有效的合作和推广,截至目前国际青年基金会的国际网络已达到了472家青年服务组织,项目涉及了98个国家及220多家企业,给1700万青少年和青年提供帮助[29]。

国际青年成就(Junior Achievement)是全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非营利教育组织,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该组织以“激励和培养青年在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为使命,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进行经济和商业教育,在将近50万志愿者的支持下,每年有1000多万青少年接受国际青年成就的课程,以获取他们未来工作所需要的就业和创业技能及思维方式[30]。

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则是一家世界性培育青年发展领导才能、社会责任感及增进全球青年友谊的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15年,总部设立在美国圣路易斯[31]。国际青年商会的成员年龄在18~40岁之间,在1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都设有分会,是欧洲委员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成员。该组织以“提供发展机会以促进青年创造积极正面的改变”为使命,给会员提供不同的发展及训练平台并制定不同领域的工作计划,会员通过参与各项工作计划,学习管理技巧,提升个人能力。

4.宗教青年组织

美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因此通过宗教非营利组织参与全球治理也是其软实力外交的一部分,其中基督教青年会(YMCA)就为典型的青年宗教非营利组织。19世纪50年代,基督教青年会从英国传入美国,1854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成立基督教青年会北美协会。基督教青年会传入美国后,逐渐从单纯以宗教活动为号召的青年团体,发展为以“德、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团体,在促进青年福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们教授新移民英语,帮助他们融入美国;为从农村到城市工作的青年人提供廉价住房。在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总统通过基督教青年会招募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为北部军队提供医疗、教育、传教服务。基督教青年会还专门建造了给青年运动的地方,开发健身课程,成为现代健身房的雏形[32]。在以盎格鲁-新教为核心文化的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以宗教社团的形式,开展各式各样帮助青年的项目,在近170年的历史中保持了长盛不衰的活跃态势。

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开展国内青年工作的同时,推动在更多国家成立基督教青年会分支机构,积极向外拓展,传播盎格鲁-新教文化,因此基督教青年会虽发源于英国,但自传到美国后立即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并从美国开始影响其他国家。例如,19世纪80年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主要受到美国的影响和帮助,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近代体育、平民教育的传播,对中国近代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特点

微信图片_20210205153320.jpg

美国青年组织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化方面极具代表性。其发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政府支持和主导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

尽管国际青年组织类型多样、活动内容和形式各异,但并非与政府完全割裂,而是与政府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通过资金、政策等方式扶持本国青年组织向外拓展或成立国际性青年组织,把青年作为重点工作对象,在全球治理中服务国家利益。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是美国国务院面向全球开展青年公共外交的主要实施机构之一,年预算为4000万美元,其中80%来自美国务院等政府拨款。

根据美国外交战略总体部署,子午线主要在中东、非洲、中欧、亚洲等地开展项目,并根据美国外交动向调整重点工作方向[33],美国国务院通过绩效评估机制对其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青年组织和机构作为项目的承办者冲锋在前,政府作为主办方和出资人隐藏在后,以淡化政治色彩。两者相互借力、相辅相成。

资金是政府支持和影响国际青年组织的重要方式。其中,美国和平队是受美国政府控制程度较高的非营利组织。1981年以后,和平队在法律上成为美国行政部门的一个独立机构。和平队的主要负责人是队长、副队长,均必须由美国总统来任命,并得到参议院的批准,且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和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对和平队的活动和项目进行总体负责。

在资金来源上,和平队的经费每年从国会预算中划拨,一般来说,和平队的预算大概是美国对外行动总经费的1%。国际青年基金会也是美国开展青年公共外交的重要非政府组织,面向全球开展青年教育、就业、创业、性别平等等领域项目。该组织2017年财务报告显示,2016年该组织共筹集资金1923万美元,其中拨款和购买服务资金为1867万美元,主要来自联邦和地方政府及公共机构[34]。

2.通过项目输出美国文化和价值观

从美国发起的国际性青年组织带有与生俱来的“使命”,面向世界青年推广美国所认可和倡导的理念和价值,影响国外青年对美国的看法。它们或旗帜鲜明、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观基础。美国青年组织通常以项目为切入点,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项目方案,其中国际性创新创业组织的项目制最为明显,如国际青年基金会主要围绕青少年和青年的教育及职业技能、企业家精神、社会创新三个主题开展可持续的、有效的项目;创行组织则鼓励高校学生利用他们课堂所学的知识、指导老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学校的资源来开展项目,要求学生立足本土,灵活地根据地区特点运用企业家的方式和积极的商业力量,自主运作社会创新项目,从而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使社区获得更好的发展。

美国跨国青年组织实施的项目中,多数项目以当地社会弱势群体为项目实施对象,如辍学青少年、未就业妇女等等,且这些项目大部分以人道援助方式进行,不仅利于项目实施对象、项目参与者接受美国文化思想,同时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青年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加以传播,由此产生文化传播的联动效应[35],使得青年组织成为美国软实力外交的重要一环。

以美国和平队为例,美国和平队认同自己本质上是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人格化载体。和平队的经费由美国国会预算划拨,其工作管理又直接隶属于美国国务院,因此和平队的基因里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官方色彩。

可以说,和平队本质上是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服务于美国国家战略利益的组织。和平队对外发布的报告或者文章里,皆提到过这一特性。通过美国青年志愿者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作,如与服务对象国民众同吃同住,面对面交流,向他们介绍美国文化,当地社区的民众加深了对美国的了解,也更愿意与美国人打交道。

和平队称呼自己的志愿者为“友好大使”,他们认为相比较其他发展项目和跨文化交流项目,志愿者海外服务是促进国外民众对美国认同的最有效的方式。例如,和平队从1992年开始向乌克兰派遣志愿者,到目前为止共派遣了3000多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形式,在乌克兰青年中教授英语,传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在乌克兰的“去俄化”进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注重培养青年人才

美国青年组织在开展对外活动时,不仅把青年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对象,也把青年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通过让青年亲身参与项目的设计、策划和实施,亲自到海外国家参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工作能力的青年一代。

培养美国青年人才是美国和平队创建之初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因此,志愿服务经历能极大地帮助美国青年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成了和平队吸引美国青年参与的一个重要动力所在。和平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志愿者培训机制,在志愿者出发之前和志愿服务过程中,都会对志愿者进行工作、语言、文化和安全方面相关的技能培训,培训和志愿经历使得志愿者在回国后成为政府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愿意聘请的人才。

和平队还为有继续深造意向的大学毕业生专门成立了保罗·卡沃德尔研究生助学计划(Paul D.Coverdell Fellows program),通过该计划,有和平队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可享受学费减免、助学金等[36]。通过各项措施,和平队不仅向外输出了美国文化,也为美国本土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人才网络。

美国不但重视本国青年人才的培训,还注重在全球范围内援助和培养青年人才,为塑造美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奠定基础。如创行组织通过项目模式,为当地青年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平台,为了当地学生能更好地寻找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创行组织还为学生提供个人成长培训、接受专业的“潜能觉醒”测评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国际青年基金会则以培养年轻的领导者和支持这些领导者的机构为项目主题,开展了“青年行动网”计划,以确保有抱负、有成就的青年社会企业家获得他们在实现社会变革目标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支持。

奥巴马政府时期大力倡导公共外交和巧实力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把青年作为公共外交的一个直接手段,并于2011年在国务院内部专门成立了全球青年事务办公室,作为面向全球开展青年活动的最高协调机构。

全球青年事务办公室协调非政府组织、各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针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青年精英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这一期间启动的“青年领袖”计划扶持了大量的东南亚年轻人,受过美国帮助的年轻人为加强美国与东盟各国关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初步显现,如柬埔寨洪森首相的儿子洪马内自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柬埔寨军方领导人,致力于推动两国的军事合作[37]。

4.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国际性组织

构建全球合作网络反映了建设“全球地方化或地方全球化”这一新型理念,即全球层次考量、地方层次行动,将地方性问题放入全球层次进行再概念化理解[38]。美国主导建立国际性青年组织后,在全球各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与各领域机构和利益攸关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结合青年发展需求和兴趣,以新理念、新方式去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其他国家地方治理,另一方面也不断扩展全球合作网络和全球影响力。

以国际青年基金会为例,该组织自1990年创立以来,与全球472家组织合作并形成了其全球合作网络。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国际青年基金会与其合作网络的伙伴关系多以利益相关方的联盟模式展开,即基金会与合作网络成员的联盟通过项目策略形成,其中一家机构在合作联盟中担任领导角色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其他机构则在其擅长的领域提供关键服务。联盟模式有利于合作机构共享资源,各机构在专业领域发挥特长,同时可避免重复工作,使得项目能获得最大产出。

基金会还采取在美国建立总部、在全球各地建立分支机构的模式,每个分支机构都可独立实施方案,总部为分支机构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分支机构能帮助总部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进行把控。全球合作网络能够保证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应用网络成员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开发和共享“最佳实践案例”,改进正在实施的项目或设计新的项目。合作网络通过集体声音的表达,有利于建设舆论领导力和引起全球对青年发展领域的关注。国际合作网络也具备积聚效应,吸引更多的机构加入,增大力量。

不仅国际青年基金会,创行组织也通过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学术界人士建立合作关系,来构建自己的全球合作网络。创行总部还在各个国家建立咨询理事会,为世界各地的创行组织提供项目培训等支持。与国际青年基金会多方利益联盟模式不同的是,创行项目中的学术界人士、企业领袖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企业还为创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而国际青年基金会项目中的企业、民间组织等机构会在合作联盟中担任领导角色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实施。

四、启示和建议

微信图片_20210205153444.png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客观上要求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涌现出一些活跃的涉外青年组织,积极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青年事务和青年交流,特别是围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了倡导活动和国际合作。

中国青年组织在国际化方面做了一些成功的探索。但是,与美国青年组织相比,中国青年组织的国际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加强中国青年组织国际化的能力建设,促进我国青年参与全球治理,本研究建议从理论研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为青年组织和青年人才提供国际化发展途径。

1.加强政策和社会支持

为青年组织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社会支持,优化青年组织的国际化发展环境,可以为中国青年组织破解国际化发展难题提供有益助力。

首先,可加强青年组织国际化和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研究,特别是研究发达国家青年组织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形成中国特色的青年组织国际化的发展指引。

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和激励支持机制,从法律上明确包括成立国际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成立海外分支机构、开展海外项目等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合法性,保障青年社会组织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再次,搭建政府引导、协调、支持国内青年组织参与国际交往的平台,提供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法律保障,鼓励国内青年组织积极有序地参与国际交往。

同时,资金的支持能保证青年组织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首先,可加大政府援助项目通过青年社会组织实施的力度,提高青年社会组织承担政府对外援助项目的比重。

另外,设立支持青年组织参与国际交流的专项基金或基金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承担国际交流项目,强化青年社会组织国际化的能力建设。

最后,可搭建中国青年组织与海外中资企业的沟通协调平台,把青年组织对外交流与中资企业在海外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同步发展。

2.培养国际化青年人才

培养国际化青年人才的一个重点方向是向国际组织推送青年人才。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国际组织人才缺口。2015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做好国际组织所需人才培养推送工作。在部委层面,目前已经牵头建立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选拔机制,除了关注青年个体的选用,建议可以考虑加大对人才培养专业化组织或机构的支持力度。

同时,学校和青年组织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许多大学在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开展国际交换、海外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成立各类国际交流类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国际交流平台。青年组织通过开展国际交流、实施国际项目,可以为大批年轻人提供参与国际交流、实践的机会,并通过对国际项目的精心设计,帮助和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参与意识、提升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于青年的国际化成长。

3.实施国际化工作项目

实施机制性、品牌化的国际交流项目是青年组织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式。青年组织要推动国际交流、国际实践活动向项目化方向发展,加强对青年的黏性,并且要做精做细,做出国际影响力。例如,可结合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区位优势、经济发展重心和青年特点,打造能够长期坚持、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项目品牌。

实施国际化工作项目,还需要在了解各国青年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务实国际项目合作,切实为各国青年提供成长成才的需求,增加对青年的吸引力。充分发挥青年社会组织身份优势,以人文交流“软”助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度。例如,搭建海外实习培训平台,为国内外青年提供更多有保障、高品质、体系化的跨国实习和培训机会;开展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为国内外青年群体搭建交流更自由、信息更丰富、资源更充沛的创业支持平台。

4.探索建立国际青年组织

国际非政府青年组织种类繁多,通过国际化、网络化发展,面向全球广泛建立机构和开展项目,具有不可忽视的国际影响力。英国、美国发源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青年组织,而无一例外这些组织的成立与国家外交地位和外交战略紧密相关。

考虑到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发展阶段,培育国际青年组织可以通过“双轨并行”的方式来推进:一方面推动现有青年组织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争取政策支持,直接在华培育成立国际青年组织。在探索成立国际青年组织方面,“一带一路”是目前最好的依托。

中国青年组织可以结合在各国建立的青年组织交往渠道,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建立互联互通的青年伙伴网络,探索成立中国发起的国际性青年组织,定期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多边青年交流活动,在团结凝聚沿线国家青年组织的同时,为世界青年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平台。此举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国青年组织在推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提升我国在全球治理领域的主动权和贡献度。

刘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博士研究生,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组织处处长

周宇香: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数据库[EB/OL].https://esango.un.org/civilsociety/displayAdvancedSearch.do?ngoFlag=&method=getSearchByParameters.
[2]Vivien Collingwood.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Powerand 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6,32(3):453.
[3][5][8][9]闫海潮,杨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7(6):38-46.
[4]迈克尔·爱德华兹,王玉强,陈家刚.公民社会与全球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3):49-56.
[6]Hildy Teegen,JonathanP Doh,Sushil Vachani.The Importa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in Global Governance and Value Creation:An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35(6):464.
[7]石国亮,黄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基于国际事务的新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8(5):22-24.
[10]叶江.试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J].国际观察,2008(4):16-24.
[11][12][15]徐静,等.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国际化战略和路径研究[EB/OL].http://www.chinanpo.gov.cn/700105/92413/newswjindex.html.
[13]黄浩明,赵国杰.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化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行政管理,2014(3):115-118.
[14][16]王成君.美国非政府组织外交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国际化发展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6(23):41-43.
[17][35]马方方.“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软实力外交探析—以非政府组织为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1):125-130.
[18][25][37]尹君.美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社会治理的机制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9(3):41-50.
[19]张勇安,刘海丽.国际非政府组织与美国对缅外交—以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为中心[J].美国研究,2014(2):21-33+5-6.
[20]白建才,张建斌.我国对美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4):13-25+125.
[21]吴庆.政党青年组织发展研究—基本框架和美国经验[J].青年发展论坛,2018(3):49-55.
[22][23]刘国柱.美国学术界对和平队的研究概况[J].史学理论研究,2002(3):146-155.
[24]周琪.作为软实力资源的和平队重受美国政府重视[J].美国研究,2011(2):39-56+3.
[26]模拟联合国官网组织简介[EB/OL].https://unausa.org/mission/.[27]创行组织官网组织简介[EB/OL].https://enactus.org/who-we-are/our-story.
[28]和平队官网组织历史介绍[EB/OL].https://www.peacecorps.gov.
[29][34]国际青年基金会组织简介[EB/OL].https://www.iyfnet.org.
[30]国际青年成就官网组织简介[EB/OL].https://www.jaworldwide.org/our-values.[31]国际青年商会组织简介[EB/OL].https://jci.cc/en/about.
[32]基督教青年会官网组织历史介绍[EB/OL].http://www.ymca.net/history.
[33]美国子午线国际中心官网组织简介[EB/OL].https://www.meridian.org,
[36]和平队官网项目简介[EB/OL].https://www.peacecorps.gov/volunteer/university-programs/#paul-d-coverdell-fellows.
[38] Arts,Bas. The Global-Local Nexus. NGOs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Scale [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Journal of Economic&Social Geography),2004(5):498-510.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研究”,作者刘凯、周宇香。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中国青年研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美国青年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及启示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