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大家识别教育号里的“假人设”

作者:灰鸽叔叔 发布时间:

教大家识别教育号里的“假人设”

作者:灰鸽叔叔 发布时间:

摘要:“真实人设”,向来是自媒体领域运营的重要技巧。所有的信任感、认同感甚至仰慕感,在这个环境下更容易形成。

微信截图_20210210153625.png

图源:图虫创意

“真实人设”,向来是自媒体领域运营的重要技巧。所有的信任感、认同感甚至仰慕感,在这个环境下更容易形成。

1

前段时间写了“没有海淀风”,有读者就建议说说“教育号的人设”。

先说一个说明:“假人设”是有些媒体公司吸引读者的手段,让大家觉得“有这么个人”,从而产生信任感。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的作品有问题。

有些文章也是不错的,也有干货。但作为号主的“XX妈妈”“XX爸爸”很可能是虚拟人物,背后可能是一帮搜罗信息的应届生,一个分工明确的编辑组。

本来我以为这种判断挺容易的,直到付费群里有位家长问我认不认识“XX爸爸”,说这个号主“应该也是上海的”,“在上海亲子圈应该挺有名”。

惭愧得很,如果真特别有名,上海这里的甲方肯定邀请过。

我按图索骥找到了那个号,翻了几篇文章,然后问家长,这个号是从哪里知道的。

家长说,是另一个特别有名的海淀爸爸推荐的,说是“好朋友”。感觉是两个学霸父亲,惺惺相惜。

我说这肯定不是我孤陋寡闻的问题。我可以做一件看起来专业,但特别简单的事——打开企业查询软件,根据认证信息做排查。

那个魔都爸爸的公众号认证信息,是北京的A公司,A公司有位重要股东,担任B公司的监事;B公司的董事长,同时担任了C公司的董事长;而C公司,就是海淀爸爸那个公众号的注册公司……

别乱,它的解释就是“一套人马、几块牌子”。

为什么要做分隔?因为海淀爸爸的人设是“数学达人”,那“英语高手”只好另立门户,这就是“垂直细分”。

家长觉得这些号里头有些文章或者理念值得学习,我觉得没问题;但要是相信这样“了不起的爸爸”就在身边,那恐怕就容易焦虑。

其实,哪怕不做企业股权分析,我们也可以有辨别“人设”的能力。

2

比如,“假人设”里所有的“厉害”,都不太具体。因为它是假的,所以没有办法具体。

我们往往只能找到“这个妈妈带娃特别厉害,并且很有心得,现在分享给大家”。

其实是“编辑组整理了一些网络上的心得,现在分享给大家。”

但用后面那种老实的方法说,煽动力就不强。

再比如,“假人设”很难参与社群或者出席线下活动。这个特别好理解,因为来的可能是这个号的主编、运营,出席一些行业内的论坛,聊聊教育号的操盘是可以的,但直接和读者交流就有困难。

就算挂着个头像进到一些群里,各位家长也只会看到他发各种课程提醒和带货信息,几乎不会参与到其他讨论中,讲的也都是标准话术。

再再比如,“假人设”往往输出高频且极度垂直。它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定位,几乎不会说我今天踢了场球啊回忆了一场动画片啊……

我已经是江湖上特别能写的人了,也算是略懂教育,但你让我天天写“培养孩子的经验”,我非疯了不可。

3

也有家长说,哎呀不对啊,你看有些号主晒过自己和孩子的照片啊。

这里又有两种很有意思的情况。

一种是“确有其人”。他确实是符合这个“人设”的人物,但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团队用他的口吻创作打理的。他最后审审稿,逢年过节遇到大事件的时候再动动笔。

你可以发现,有一些号主,原本是周更甚至月更的,碎碎念的内容也不少,但某一天突然改成日更了,斗志昂扬——这未必是他决定吧“更多的干货分享给大家”,而是他的号被一些传媒公司托管甚至收购了,原作者从主创者变成人设提供者了。

这种是比较善意的,相当一部分个人工作室也会这么干。毕竟,个人持续输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帮代笔也完全能够理解。一个人天天写上几千字,还是同一个领域的,还要讲得头头是道,是反人性的。

还有一种是“确无其人”。有部分营销号找的是“演员”,找个家里有孩子的同事重码打一下,找个在耶鲁哈佛的朋友重码打一下,再找几位朋友搜罗下机场的照片,一个海外成功学霸的形象就这么树立起来了。

有些号更过分,直接用的网图,保险一点,就上外网找网图。

至于这个人姓甚名谁在哪里工作,毕业于什么学校,你是怎么查都查不到的。常见的是“外企经理”“美国名校”“世界500强辞职”这种特别浮云的说法。

因为“他”是虚拟的。每增加一个真实的细节,麻烦就多一分。

4

其实,“真实人设”,向来是自媒体领域运营的重要技巧。所有的信任感、认同感甚至仰慕感,在这个环境下更容易形成。

如果文章本身有那么几分道理,人设一加持,便可以更有传播力;如果文章只是空洞的鸡汤,人设一加持,也会拥有几分干货的色彩。

在教育领域,它会让许多读者觉得,哇,这果然是能做的事情,果然有这样的爸爸妈妈。往积极意义上说,读者会更具期待,更努力,觉得“我也可以”;往消极意义上说,他们也可能会更焦虑,觉得“为什么我做不到”。

其实,做不到也正常。

毕竟,人家是一个编辑室集体智慧的结晶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灰鸽叔叔”,作者灰鸽叔叔。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灰鸽叔叔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灰鸽叔叔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教大家识别教育号里的“假人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