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宁去北上广“双非”,也不来这里的“985”?

作者:软科 发布时间:

宁去北上广“双非”,也不来这里的“985”?

作者:软科 发布时间:

摘要:“全国最委屈的985”,实力不俗。

src=http___dimg06.c-ctrip.com_images_100w0g0000007utfb0E73_R_1024_10000_Q90.jpg&refer=http___dimg06.c-ctrip.jpeg

大学所在的地域,将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最为深刻的烙印,陪伴我们一生。近些年来,在选择学校时优先考虑地域因素,仿佛已经成了盖在人们脑海里的思想钢印。大学所在的地域,城市所能带来的人脉、资源、就业机会等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考生纳入了择校时的考虑范围。

在此背景下,深居大西北一隅的甘肃高校优质生源流失便显得格外突出。甘肃高校的2020软科中国大学新生质量排名的名次,明显大幅低于其全国排名。以唯一的一流大学、“门面”担当兰州大学为例,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居于第40名,其2020新生质量排名却为第79名。

9aa797c1d3139446d6596592fc36748d.png

甘肃高教,也曾“高光”

兰州曾经是全国重点发展的城市,软科(ID:zuihaodaxue)在《论最缺好大学,谁敢比这些地区更辛酸》中介绍过甘肃高教“领头羊”——兰州大学闪闪发光的辉煌历史。曾经的兰州大学教学科研长期名列前茅,在全国50多个国家级理科基础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兰大占据了四个,被国内高教界称为“兰大现象”。在全国可谓叱咤风云的兰州大学,被誉为西北大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e2b2a626cdc4c99d5c43ae399384edb2.jpg

兰州大学发源地——至公堂(图源:兰州大学官网)

那同样也是一段甘肃高教焕发活力的黄金时代。

另一所地方强校,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可以说是同根同源。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发展起点颇高,也是甘肃高教“高光史”上夺目光彩的一笔。

src=http___i0.hdslb.com_bfs_article_04c4adb6aad359ee24060ff11291517141e28f12.jpg&refer=http___i0.hdslb.jpeg

图源:西北师范大学官网

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等,都纷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合并组建或创建而成,历史渊源悠久。那是甘肃高教的全盛时期。

兰州大学前任校长王乘介绍说,过去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均衡,高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唯一体现差别的就是教师工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同样是大学老师,在西部地区领到的工资大概比在东部地区高三分之一,这在当时对于甘肃高校招徕人才、稳定军心起了巨大作用。但在1986年,这项政策取消了,从那时起“军心”渐渐动摇。

随着陆权的衰弱,海权的兴起,甘肃的经济条件开始和东部产生差距,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渐渐减弱。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甘肃高校人才大量流失,失血情况之严重,让学校“元气大伤”。

全国最委屈?实力不俗!

随着城市资源争夺战的打响,甘肃高校的优质生源开始缺失,这是考生们“用脚投票”的结果。而就在网友们纷纷笑称兰州大学是“全国最委屈的985”时,情况其实早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人才工作迎来拐点

此前,兰州大学的人才流失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前不久,各网络平台上流传一则消息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教授离职”,再次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兰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明确表示,王锐教授离开兰州大学为不实消息,一举击破谣言。

就在大众还在唏嘘人才“东南飞”时,却殊不知兰州大学的人才工作早已”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7年,兰州大学前任校长王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收集时提到,为了解决人才流失问题,这些年学校也一直在想方设法,不断改革人事制度,出台并实施了“萃英人才建设计划”等多种人才政策,着力营造“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环境,以此来吸引、留住并培养人才。

仅2018年,学校新进教学科研人员118人,其中新增院士5人、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22人、海外人才37人。兰州大学现任校长严纯华表示,“2018年,学校终于止住了人才队伍非正常流动。通过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工作,让进来的人才多于出去的。”

2021年3月21日,兰州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城关校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报告会前,兰州大学聘请王辰院士、刘德培院士为名誉讲席教授;聘请杨维中、张勤、王健伟、蒋建东、翟振国等5位专家为兼职教授。这一波大“引援”属实让人刮目相看。

c3ba7c2def5a288e36ff4ba664ba772b.png

图源:澎湃新闻

同样重要的是,兰大也正在以不低于东部地区引进人才的待遇,“扳回一城”。

2021年2月,兰州大学抛出橄榄枝,高薪延揽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再度引起广泛关注。学校按照每年税前60万元的标准提供薪酬,并为每名获资助的申请人提供住房补贴、安家费110万元。兰大提供的薪酬和福利较往年持续“加码”,并不输给一些东部地区高校,一样颇具有吸引力。

b84128f24bb5305f79384f606058241b.jpg

图源:澎湃新闻

这些年来,学校吸引人才的机制在逐步形成,人才队伍建设各项指标普遍得到了提升,队伍结构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在西部搞研究比在发达地区更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这是大部分兰州大学引进人才愿意加入的重要原因。2018年6月,“丹麦第一个华人教授”侯小琳全职加入兰大时坦言,“兰州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但兰大的核科学研究团队是我见过的国内最团结的一个。”

2019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熙萌教授、邵剑雄教授团队主持嫦娥四号软着陆关键装置,为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成果成功又应用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

前不久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中心研发的世界首个“全球新冠疫情预测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立下大功,更是被钟南山院士“点赞”。

7e697ebb386bf39b976b66bc5176d6c7.jpg

截图来源:兰州大学“新冠肺炎全球预测”网站

学科建设依旧强势

即使在曾经受到多种发展限制的情况下,兰州大学的学科建设实力放在今天,依旧“能打”。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的草学被评为A+学科,生态学被评为A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的生态学和草学也是进入全国前2%和前2名的顶尖学科,堪称“双绝”。

兰大的草学更是拥有全国唯一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全国草学仅有的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牌核物理专业,常年和清华、北大、中科大“华山论剑”;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也长久处于国内高校前列。

67e1033888f719642abf68f090feda3a.jpg

软科院校库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兰州大学在敦煌学领域上颇有建树。兰大是中国最早开展敦煌学研究的高校之一,拥有中国第一个敦煌学博士点,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敦煌学博士点。

纵使在过去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这所百年老牌名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仍然十分强势。

城市?还是大学?

我们能看到,撑起甘肃高教“半壁江山”的兰州大学正在慢慢恢复“元气”,以更大的魄力走出甘肃,在上海、深圳、东莞等东部地区开始布局。甘肃高教也正在逐渐“回暖”,敦煌艺术大学的孵化、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敦煌文化学院、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建设等等,壮大了甘肃高教的力量。bc56b1a2346959b74475adaa2277d6dc.jpg

兰州大学公开招聘深圳和上海研究院负责人(图源:兰州大学人力资源部)

aab0494b4c5f180d3075acfcec886ad9.jpg

兰州大学莆田国际校区进入审批阶段(图源:闽中网)

当然,甘肃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较东部发达地区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大学再好,城市不够好,就足以被不少学生和家长“一票否决”。地域被人们当成了考量一所高校“值不值得读”的先决条件。

“城市还是大学”的争议至今悬而未决。诚然,在大城市可以接触到更优质、丰富的资源,但是振兴西部高等教育,一方面需要国家扶持、地方自救,另一方面其实也需要大众适当转变观念。实力强劲的西部大学,未必不是求学好去处。

国内有太多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氛围浓厚的好大学,却因为不在发达地区而被考生“一票否决”。或许真正“拖累”这些高校的,并不是地理位置,而是被这一客观条件下过于单向的人的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各方面的差距和鸿沟。

就如同西北师范大学,其学科建设实力在“双非”省属师范大学中也是相当不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师范大学斩获9个B类学科。其中,教育学为B+,中国语言文学、数学为B。这个学科评估成绩在“双非”省属师范大学中确实可圈可点,然而在省外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如果总是将天平倾向“一线城市”,那么除了甘肃高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西部高校受到伤害,逐渐陷入“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恶性循环,持续加大东西部高等教育的不均衡。

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宝藏,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庆阳农耕文化、岐黄文化等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甘肃高教也具有深厚的底蕴,兴衰过后,变化也已经悄然而至。期待,在“大城市”和“好大学”的天平上我们可以做到摆得更正,那么甘肃高教的“高光时刻”并不只是存在于过去,更是属于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钱炜. 失落的名校 兰州大学启示录——兰州大学:名校的焦虑[J]. 中国新闻周刊, 2017, 000(020):P.14-23.
[2]兰大校长王乘:我们的办学条件严重滞后
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615/2100152.shtml
[3]兰州大学人才工作迎拐点:止住非正常流动,进来的多于出去的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28950
[4]兰州大学研究成果助力“嫦娥”探月
https://www.sohu.com/a/297594410_407284
[5]西部高校人才失血?川大、兰大两拨引援让人刮目相看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919284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软科”(ID:zuihaodaxue)。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软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软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宁去北上广“双非”,也不来这里的“985”?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