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取消标化,就能做到录取公平?

作者:田心 发布时间:

取消标化,就能做到录取公平?

作者:田心 发布时间:

摘要:一场新的“内卷风暴”,或许正在酝酿。

68f1a407eddc1b5b63e0934d63b67c3c.jpg

为了达到录取公平,加州大学不再考察标化成绩的消息让留学党们松了口气。但取消标化成绩,能解决申请不公的问题吗?斯坦福大学两位长期关注教育公平的学者,对大约6万名申请者的大学申请文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耐人寻味。

又到暑假。暑假黄金时段的到来,对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们来说,意味着又一个申请季进入“加速跑”阶段:

许多人将打磨出文书的初稿;

还有人集中“打造”各种活动,“提亮”自己的背景;

当然,更有重头戏--备战SAT/ACT(美本入学两大标准化考试,以下简称“标化”)。

每年暑假,标化培训都是最火爆的选项,大家不停地“刷、刷、刷”,直到把分刷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有人戏称“内卷”已没了国界,从国内升学到留学申请。但近期,以加州大学为代表,美国一些大学,纷纷宣布将在大学录取中取消SAT/ACT的成绩要求。

那么,今后申请美本到底还要不要考SAT/ACT呢?“卷”还是“不卷”,这是个问题!

对美国大学而言,在取消这项重要的标准化、量化指针后,又用什么来判断申请人呢?会不会将美本录取推向更“捉摸不定”、从而导致另一种更高昂的“内卷”式竞争呢?

加州系取消标化成绩的由来

今年5月14日,加州大学宣布在今后审核入学或奖学金申请时,将不再考虑SAT/ACT分数。

加州大学是美国公立大学的领头羊,且是个“巨无霸”,拥有九大分校,2020年录取的新生量达23万!旗下拥有伯克利、洛杉矶分校等一众名校,尤为华人所钟爱。

加州大学取消标化,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实则是一场历时两年的法律诉讼的结果。加州大学与以学生倡导团体和学区联盟组成的起诉方达成和解,同意在2021年秋季至2025年春季期间,将不再查看提交给其任何一所分校的SAT/ACT成绩。

并且,取消将成永久之势。加州大学还称将开发新的入学评价系统,并致力使弱势学生群体得享更公平。

其实早在一年前,加州大学已将标化成绩列为“可选择”,并将此政策延至今年的申请。由于新冠疫情,2020-2021年申请季,全美有超过一半的大学,包括众多藤校,将SAT/ACT成绩列为“可选择”。

917b1d0ff95ec9554d4f2cf9ace90fc4.jpg

相关新闻

但这次不一样,这份和解协议,从法律上宣布了标准化考试的法律纠纷画上了句点。

在这场诉讼中,诉方称标准化考试使低收入家庭、有色人种及残疾学生处于不公平的劣势,新冠疫情更暴露和加剧了这种不平等。

去年加州大学宣布标化考试为“可选择”时,一些学生仍然认为“不公平”。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疫情居无定所,没有网络,即使线上考试也无法参加。

当时,加州一家法院的法官就发布了一项初步禁令,禁止伯克利分校接受标化考试成绩。之后,加州大学不服上诉,至今年5月和解协议达成。尘埃落定。

这一次的取消是彻底的取消,意味着如果今年只申请加州系大学,可以直接和标化说拜拜了!

0c7a1ff8e4d88121377808d7570139bb.jpg

大学申请VS家庭背景

剪不断理还乱

在这场法律诉讼里,取消标化的一个核心理由是:标化考试对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上培训班,可以多次考试,直到考到满意的分数。而弱势群体的孩子,或因来自贫穷、种族、残疾、家暴、毒品等问题家庭,不要说培训,许多人家里网络都没有,甚至连考试的报名费都交不上。

难道因为他们提交不了标化成绩或成绩较低,就应该被剥夺上大学或上好大学的资格吗?

教育公平在任何国家都是个“大题目”。标化成绩和家庭背景到底有个怎样的联系?大学申请受家庭背景多大的影响?

在上一个申请季基本落幕之时,《纽约时报》发表了斯坦福大学两位长期关注教育公平的学者的研究报告,其中的一些数据和发现,耐人寻味。

3d70eb1cd884d4dfc3d8307731970e4d.jpg

美本申请,有最重要的“四大金刚”,即GPA(学校成绩)、课程难度、标化成绩、文书。前三个都是“硬指标”,唯有文书是四大要素中的“软实力”。

两位斯坦福大学教育与社会学的博士候选人,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大约6万名申请者的大学申请文书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了其与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甚至比标化成绩本身更直接与家庭背景有关。

首先说明一下,研究者并未分析一些带有社会地位的“标签”是否影响了文书质量,或推测其是否最终影响了招生官决定。

但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背景的不同,的确“关键性”地影响了文书的质量。当然,人们很容易想到,精英父母可以亲自上阵指导文书写作,或者有钱、有资源去请专业顾问来为文书“抛光”。

不过,这份研究报告运用的不是“标签”分析法,而是用软件对文书本身进行句法分析,样本是2016年加州系大学6万个申请者的文书。

e92d8cb1e4351dc10900011a8a27cd6d.jpg

分析发现,运用标点符号(尤其是逗号)、长句子的文书作者,更多地来自较高家庭收入的家庭。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文书就写得更好。(请千万不要误解大学申请文书偏爱长句子。)

如果大家对这个分析不明就里的话,笔者插一句,也许很多人都看过电影《绿皮书》,其中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钢琴家教会了他的司机学会了用标点、写长句子,写情书。

当司机的妻子收到有生以来丈夫第一封有文采的信时,激动不已。这背后体现的是教育和文化。

研究继续对文书的内容进行了类型化的量化分析,很明显,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关联一些特定的题目。

当学生看到“请描述一个你曾经遇到的重大挑战,以及你是如何迎接挑战的?”这个题目时,相对而言,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多写的是经济上的困顿或欺凌。

0041e0ff4b8f83b0f7bf897e877f7981.jpg

这并不意外,但下面的一些信息,则比较有趣。

家庭平均年收入在5万-10万的家庭申请者,文书选择的主题集中在:经济/物质困顿、欺凌、家庭动荡、移民、时间/规划压力、死亡;

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0万的家庭,文书主题集中在:精神健康、身体体能、学术、族裔歧视/刻板印象、情绪、人际关系;

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0万-15万及以上的家庭,文书主题集中在体育、失败、旅行等。

这些题目显示,来自高收入家庭的更倾向于写抽象的理论性的题目,例如:人性的探寻和体验过程。

而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题材,更倾向于写关乎个人间的事情,比如许多写自己的家庭,或者学校里的事情,学习小组或时间管理等。

89b114e493961fc60fdf790fc388938c.jpg

在对8个文书题目和家庭收入间的统计分析中发现:

选择写“巨大的变化”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9.18万;

选择写“教育壁垒和机遇”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9.65万;

选择写“为什么我突出”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0.56万;

选择写“学术激发”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0.64万

选择写“天赋与才能”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0.69万;

选择写“领导才能”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0.8万;

选择写“学校和社区服务”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1.26万;

选择写“创造力”的申请者,家庭年收入平均数是11.91万。

报告指出,贫困家庭的学生,除了偏向更写实他们的生活,也有可能是为了迎合大众预期,选择写经济上的困顿或欺凌。

虽然并未有什么“招生官写作指南”,但他们或多或少感到有“义务卖惨”。

以上这些主题,并不能说哪些主题更能影响文书的质量,但的确揭示出阶层的模型,在众多因素中,很可能影响了大学招生官的决定。

cf91c7a5d306e67013309694a52f2953.jpg

后标化时代申请还能拼什么

取消标化成绩,就能为社会不公解套吗?

学校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学也面临着不得不考虑的经费问题,尤其在疫情之下,一些学校财政更加困难。

研究显示,一些坚持“传承”录取的精英大学,招收的来自1%顶尖收入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家庭收入位于底部40%的孩子总数还要多。

毕竟这些孩子的家庭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捐赠或缴纳足额的学费,这一现象在私立大学中尤为明显。

取消标化也许有助于改变不平等,但也留下了更大的未知。没有了硬指标,软实力愈显重要。

例如:出色的课外活动。然而亮眼的课外活动,需要金钱或资源的支撑。难道课外活动又变成了富人家孩子的专属吗?更有甚者,以金钱直接造假,就像沸沸扬扬的斯坦福体育生造假事件。大学申请在取消标化后,会坠入又一个更难应付的“内卷”怪圈了吗?

拼不了爹,拼娃(考试)也不让吗?是不是更不公平了?后标化时代学子们申请还能拼什么?

07b2aff7da37c810306185628d2c27c2.jpg

美本录取的黄金法则叫作“全面考察”(也被戏称为“自由而模糊的决定”)。

的确,标化考试在很长时间里,是美国大学录取的一项重要指针,但从来不是唯一的。

其实,“非学术因素”考察远早于标准化考查。它起源于1920年代,最早是为限制犹太学生(考得太好)进入精英大学的数量。但近些年,常因为“性格”或“适合”等“非学术因素”考察,被认为伤害了众多高分亚裔学生。这个热门话题,非本文讨论重点。

回顾一下历史脉络。以哈佛大学为例,最早哈佛等精英大学就是建给自己自己子弟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程,从白人精英男到接受女生,从犹太人独秀,到2021级新生亚裔占比25.9%、整个少数族裔占比达55.9%,且有55%的学生领取助学金。

无论是采用还是取消标准化考试,无论是“全面考察”还是增加“非学术因素”的权重,这些策略在历史的进程中都有它们的作用。

eac5c3702854a7207eaf0eee190e3a01.jpg

从来都没有生来的公平,只有发展的公平。好的教育,除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最重要的是能“教育改变命运”,畅通阶层流动的渠道。

务实地说,目前判断全美大学会不会或何时跟进取消标化,尚为时过早。

但莘莘学子需记住的是,要拼的是,展现给招生官那个成长于你境遇里的“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去做“别人家的孩子”。所以,“卷”还是“不卷”,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田心,编辑Travis。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取消标化,就能做到录取公平?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