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双减意见”的另一面——教育科技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

作者:宋辉 郁苗 发布时间:

“双减意见”的另一面——教育科技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

作者:宋辉 郁苗 发布时间:

摘要:阐述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和成长路径。

VCG41N1037987360.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力整顿教育乱象,尤其是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及在线教育企业内容不规范,及过度关注短期利益等。应当看到,《意见》还有鼓励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另一面,同时为其创造了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本文试图从必要性、可能性及核心价值等三方面阐述发展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方向和成长路径,力图帮助教育从业者及相关资本尽早认清规律,厘清思路,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

核心观点:

1.《意见》的另一面,是对发展教育科技及创新的期待和帮助;

2.具有核心价值的“国家级公共教育服务平台,类似教育资源的‘淘宝网’”已成为必须,“一定会出现”;

3.知识社群是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新模式,也是最有价值和成功可能的模式;

4.从赋能出版,集聚能量,再赋能教育,是教育新生态生长的最优路径。

近日出台的“双减”新政,对教育,尤其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教育培训及在线教育行业,影响巨大。一时之间,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蒸发几千亿,甚至直接引发A股及中概股整体下挫。

然而,细读《意见》,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了对于教育科技及创新的期待,同时也为教育科技及创新指明了方向,这是《意见》的另一面。

概括来讲,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及家庭教育成本是本次改革的主要目标,并且还明确要求“1年见效,3年显著”。在具体落实上,采用“标本兼治”的方式,从源头、系统和综合治理三方面入手,同时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责任。

针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意见》还特别细致地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例如:“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详见《意见》第4条);再比如:“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第7条),“全面使用《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第14条),”线上培训要注意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第15条)。与此同时,《意见》还特别关注学校及教师的权益,在编制、绩效、职称评定、经费保障等各方面作出规定。

换言之,一方面,“双减”任务刻不容缓,《意见》由此给出了许多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第13条);再比如“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第13条);“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第13条)。

另一方面,“双减”任务不是以牺牲另一群人的利益为代价,而是要重视效率提升,尤其重视科技和创新,比如:“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第6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第12条);“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培训时间”(第15条)。

同时,《意见》还给科技和创新指明了方向,厘清了底线。比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第8条);再比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则的不良学习方法”(第15条)。

可以预见,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急需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价值,能够正确理解教育的民生属性,尊重教育客观规律,尤其懂得教育科技和创新底层逻辑的人。他们所创造的新模式、新生态即将崛起,属于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春天即将到来。

那么,在此机遇下,哪些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新模式及新生态更有可能成功呢?

1601017088160860.png

图源:pixabay

科技与教育

首先,需要我们正确理解科技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一个存在千年的古老行业,孔夫子的三千门徒,苏格拉底和帕拉图的师生关系,无不体现了这个行业的古老。某种程度上,教育甚至可以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普及,教育的组织方式和具体形态,又在不断发生着进步和变化,某些时候变化还很巨大,比如,印刷术的推广;再比如,工业革命的成果,互联网的普及等。科技对于教育的帮助虽说是辅助性的,但的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断推动它的进步与发展。

认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认清了“乔布斯之问”的本质,认清了科技和创新在教育中的价值和具体定位,认清了当前条件下新模式、新生态的根本来源和发展动力,即教育科技和创新的根本来源还是教育,“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只有从更具教育特征的场景中萌芽和生长,新模式和新生态才会健康,才能真正的为更多教育赋能、服务。科学和技术则是教育科技及创新的发展动力和成功的保障。这是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客观规律,也是促进其发展的底层逻辑之一。

科技和创新的特点

众所周知,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一切好的、有价值的科技和创新类产品、服务的产生和成熟,都需要一个持续迭代和成长的过程。这就需要产品及服务能够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环境中不断被使用、反馈、改善、再使用、再反馈……快速生长,逐渐壮大。这个过程不仅是产品及服务持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上下游及相关资源逐步汇集、融合,彼此赋能、共同成长的过程。决定这个过程的“实现程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是相对闭合的环境,也就是场景。

“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科技产品及服务与场景的关联度:一方面由产品及服务自身的特点决定,另一方面则与场景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及障碍能否被克服,以及克服的难易程度有关。“效率”则主要与场景、产品及服务自身的特点有关,与所处的阶段、成长性、扩展性,以及与更大场景融合的程度等有关。

教育科技的发展及创新同样如此。

教育场景的优劣

有利于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场景到底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又分别是什么?

一般来说,学校(大中小学、职业院校、幼儿园及各类基地等)、培训机构(含线上机构及线下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含培训中心)是最为典型的教育场景。

其中,培训机构因其市场化程度最高,最受资本青睐,这些年发展的速度也最快,也因此演绎和进化出了许多产品及服务,比如双师课堂和语音混合教室等。当然,做为本次“双减”政策重点整治的行业,一定时间内教培行业本身不再会成为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阵地,许多产品和服务还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转型或者升级的任务,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方向。

与之相反,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的学校当然是典型的教育场景,且体量巨大,也最为稳定。仅2020年归入财政支出预算的教育信息化规模就达到了3800多亿人民币。由此衍生的产品及服务形式则更多,如各类智慧教室、智能录播系统、各类智能实验室、校园信息化平台等。

然而,对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而言,这个场景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无法逾越的院校围墙和区域壁垒,以及数十年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化的利益集团。过于依赖这样的场景,教育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只能是过往数十年经历的再一次重复,很难真正聚合资源,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形成真正有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及服务。没有体量,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人工智能和机器算法等新技术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至于广大企事业单位,虽然出于经营的需要和各自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产出了部分教育科技产品及服务,如学习管理系统、虚拟课堂和各类科技实训基地等。但是,经营第一性以及对于内容、硬件及资产的偏好,决定了企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教育科技和创新的主要源头。

以上三类都不是当代教育科技创新的孕育、发展的优质场景。由于体制机制、发展动力、人才理念等因素制约,与之相关的其它传统场景同样不适合成为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主阵地,比如图书馆、新华书店、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街道学习社区等。

那么,由各级政府主导的学习社区、智慧教育,比如国家网络云课堂、开放大学、各级网络教育学院等,会不会成为现阶段教育科技和创新的主阵地呢?

1610358203596934.jpeg

图源:unsplash

显而易见,政府主导的平台,的确拥有资源齐备、政策配套及支持力度大等优点,对于成熟模式快速推广和生态发展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与新加坡等城市国家不同,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教育特点各不相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处于探索和试错阶段的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直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事实上,作为具有优良教育传统的国家,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牵头开发的各类平台、智慧教育等数量很多,投资总量巨大。然而,实际成效如何,这里就不做评价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创新模式及生态本身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事实上,任何产业的新模式和新生态,其科技创新更多从市场中来,从认清创新发展规律的企业中来,比如我们的5G技术,再比如电商行业、无人机行业等。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规律同样如此。只有在教育新模式、新生态初具规模,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的基础上,政府及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才能够发挥,才更能体现为各方赋能的价值。

除此以外,在线教育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教育场景中,哪些场景更加合适发展教育科技和创新?

首先,在线教育的形态很多,既有基于传统互联网形态的在线教育产品及服务,如北京四中网校、101网校,也有基于移动互联网形态的产品及服务,如英语流利说、课程盒子等。当然,也有很多跨平台的在线教育产品及服务形态,许多产品很优秀,能够很好地辅助教育,如远程会议系统ZOOM、钉钉、抖音、微视、小鹅通等。

但就总体而言,多数产品及服务属于教育工具或者教学内容范畴,并不具备教育场景的本质特征,能够满足教育的部分功能,但是并不能满足教育的核心需求,因此,也就无法成为聚合各方资源,孵化教育新生态的核心产品(注1)。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唯有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

融合新模式

具有教育场景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到底是什么,哪种成长路径更有可能收获成功呢?

排除基于线上或者线下的传统OMO、O2O等形式,以及传统的在线教育内容或者工具驱动模式,具有教育场景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主要是社群,尤其是知识社群。

知识社群的1.0模式是问答社区,如已经上市的“知乎”。那么,未来能够给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赋能的新模式是知识社群的更高版本,问答只是其中的必备功能之一。

正如《意见》中所要求的,能够帮助各级学校提供“免费的线上学习服务”,“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免费的在线互动交流等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各种资源,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更加顺畅的流动,最大限度的“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第12条)。此外,还要具备“更好的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第12条),提供个性化的作业及辅助功能,以及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结合,辅助教学双方,有效提高各自效率的基本功能,最终实现与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功能的有机结合。

如此细致、全面的知识管理及场景管控功能的要求,显然已经大大超越了现有教育平台的能力,也不是个别企业,甚至是某级政府所能够独立规划、投资、开发和完成的。这是各教育资源,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新模式下彼此赋能、自动自发、共同参与的自然结果,也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自然生长的新生态。

1580725210197446.png

图片来源:Unsplash

现有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社群主要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主要依赖自身发展,与产业关联度不大;另一种模式,则十分注重与产业的融合,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努力在促进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自己。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其中:第一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独立发展,产品及服务本身的可控性更高,只要条件具备,项目早期开发和实现的效率更高。缺点在于赋能的能力不足,因此获得赋能的能力同样不足,很难融入大的趋势,形成新的生态。如知乎和知识星球。

第二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重视赋能,同样也有机会获得更多赋能,在有效时间的积累下,能够更快的融入趋势,促进生态形成,并成为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缺点在于,受资源及产业条件影响,早期开发的难度较大、效率不足,比如澳马读书汇,以及美国的创新业公司BookClub等。

就产业而言,与教育场景相关的要么是其中的某个环节,如超级课程表、课程格子的跨校择课,再比如英语口语中的外教资源等;要么就是教育产业链上下游的某个环节,如上游的出版行业,下游的托管时间的产品及服务外包等。

事实上,笔者认为,价值更大且更具成长性的产业,是与上游出版行业的融合。也就是从上游出版行业入手,赋能出版,在帮助出版行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完善功能、聚合资源,再借助融媒体及数字出版与互联网教育、教育融合的自然趋势,在协助提高生态效率的过程中,渐渐融入并最终成为教育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事实上,美国最新热门的创新项目BookClub正是这样的路径。与第一种模式相比,第二种模式的关键取决于融媒体及数字出版与互联网教育、教育融合的速度和程度,以及由此衍生的教育新生态价值。

出版与教育

融媒体及数字出版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会融合吗?速度和程度如何?

几百个日夜的使用,数亿用户的迁移,如今的互联网教育形式早已深入人心,需求巨大。而融媒体和数字出版本就是行业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新方向,加上疫情的不断反复,以及“双减政策”对于“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的鼓励,融媒体及数字出版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的融合早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制约这种融合速度和效率的最大瓶颈,是需求和供给之间连接和撮合的效率问题。正如,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所描述的那样,现在的学校、老师、作者、出版社,甚至的不同的在线教育公司之间都是一个个的知识孤岛,大范围的自由流动还不能实现。与此同时,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特点又进一步加剧了对接和撮合的难度。因此,朱教授预言“国家级公共教育服务平台,类似教育资源的‘淘宝网’”已成为供需双方的必要,也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一定会出现”。

再加上“双减意见”落地以后,培训机构转型,数以百万的机构老师被释放,让本已拥挤的供需双方对接和撮合的难度更大,问题更突出,紧迫性更强,当然解决的动力也会更足。

就现状而言,虽然部分互联网工具及产品已经能够一定程度的满足这种需求,比如腾讯会议、小鹅通、微师云课堂ZOOM、钉钉、微信等。然而,获客贵、获客难、资源获取及教育赋能不足等问题突出。此外,对于广大学校和机构而言,上述产品及服务则显得功能过于单一、分散,教育场景的特点不显著等问题突出,难以满足系统需求。因此,朱永新教授所预言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国家级公共教育服务平台,类似教育资源的‘淘宝网”的产生已成为必然。

上述平台可能产生的成长路径有两种,一种“自上而下”,政府主导,政府开发;另一种先“自下而上”发展,再由政府引导。正如前文分析,笔者认为,此种生态后一种模式成长的可能性更大,孕育的最佳方式就是知识社群与出版产业的结合。

1596599697760415.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先赋能出版,后赋能教育

与出版业结合,以知识社群的方式,先赋能出版,再赋能教育,这种方式到底有什么优势?

教育产品及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及服务,简单抛开质量及合法性不说,单就辨识能力和效率而言,就不仅仅只是买卖双方的事情,常常还需要涉及第三方,比如老师、家长等。这就和特定的场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要在特定的教育场景下完成。虽然这个场景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很多,大到一所学校、一个组织,小到一对师徒、一次阅读,获取产品及服务信息的方式也很多。

需要考虑的是决定此场景的要素(注2)及一般规律。因此,要想真正提高教育产品及服务的撮合能力,就要同时具备上述场景中各要素的服务能力,包括各种形态的产品及服务的选择及交付、场景的分发及管控、效率的预测及研判等等。所涉及到的功能及系统也很多,有前端应用,有中台管控,也会有底层数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众多具体功能。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厂商及团队的参与,也需要大量的资源及数据来源的支撑。同时,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全部,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只能通过市场化方式孕育和生长,也就是在有能力赋能教育场景之前,先选择一个需求相对简单的封闭的场景赋能,然后在服务该场景的过程中,积累资源,集聚能量,最终实现赋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如超级课程表、课程格子等跨校择课产品,以及现在的知识社群就很符合这样的特征。

与单纯满足教学需求的线上教育工具不同,知识社群在连接教育产品及服务的供需双方,以及教育场景的构建和积累方面更具优势。

一方面,此模式更加符合新教育场景的角色需求及成长规律,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角色各自不同的需求,因此也更能获得不同角色的认同及赋能。

另一方面,此模式能够更有效的连接供需,打通不同教育场景下各自资源和角色的联系,逐步满足不同角色的教学需求,因此也能够更有效率的积累资源,分配资源,在不断帮助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价值(含变现)的基础上,完成更多高质量资源的汇集和分发,最终实现更有效的“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相对于独自发展的第一种模式,与出版产业的结合更加符合社会分工的法则,知识社群成长和发展的效率更高。一方面,这是与出版业自身发展的需求相契合。海量的数字存量内容、持续增加的各式融媒体产品与彼此分割、各自独立的数字内容分发方式之间的矛盾,是出版业,尤其是数字出版产业,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受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版业自身难以克服这些障碍,只能由第三方完成。事实上,近些年来,出版企业及相关从业者也曾做过大量尝试,投入资金巨大,虽然也曾有部分产品及服务颇具特色,如扫扫看,再比如智慧书房、立方书,然而,总体效果却差强人意,难有作为。

另一方面,出版业又是一个具有千年积淀的成熟产业,优质作者及内容资源非常丰富,以我国为例,每年新出版的图书种类近30万,累计发行图书50多亿册,其中所涉及到的作者、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员近百万,由此延伸和链接的内容及数字内容资源更要以千万计数。这是一笔巨大的宝库,而且是一笔不断迭代、更新和增长的更加有活力内容及资源宝库,还同时拥有每年连接8亿读者的巨大能量。

1624438154266405.jpeg

图片来源:unsplash

知识社群是线上线下融合的具有一定教育特色场景的最初状态。要成为更加有价值的教育场景,还需要迭代和增加很多功能,需要和很多产品及团队彼此赋能、共同发展。这种彼此赋能的过程,当然包含持续不断变现的能力,因此,快速获客,快速获得更多资源,快速形成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封闭市场,对于教育生态的快速形成,快速吸引足够数量的上下游及相关资源参与,至关重要。

这样的生态形成过程不与产业结合,不能获得产业资源的反哺,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就笔者而言,选择前一种路径,最终不过收获一个功能完善些的社群;而选择后一种路径,主动与出版产业结合,主动参与社会分工,才是与教育相关的新模式,并最终发展成为教育新生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部分。

同样,理解了与出版产业结合的优势和价值,理解了动机和目标,自然也就理解了以知识社群的形式结合的意义,也就理解了与传统平台或者出版SAAS之间的巨大差异,哪怕在早期的产品及服务形态上与之雷同,但其进化效率和发展前景必然会差异巨大。

总之,“双减意见”不断落实,也给教育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带来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平台规模化、内容精细化,一个具有巨大核心价值的“国家级公共教育服务平台”和一批更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即将诞生。在此过程中,以线上线下融合的知识社群模式,赋能出版、赋能教育,最终促进教育新生态的发展的路径,其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话题,涉及到的理论和成果很多。为方便读者理解,本文只是从应用层面给与了一些的意见和建议。这是笔者十多年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个人原因,难免有许多错误和片面,请海涵。对于“平台规模化,内容精细化”的总趋势,在如今疫情持续反复,远程办公、远程交流、远程学习渐成趋势的今天,笔者也更确定些。

文写作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更多资本能够理性和客观的看待此次“双减”,尊重教育客观规律,或许现在才是发掘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潜力的教育科技和创新项目的更好时机。希望本文对有志于教育科技发展和创新、互联网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一点启发和帮助。顺便,本文于苏炳添打破亚洲纪录进入奥运百米决赛之日成文。希望笔者能够与同行者一起,共同为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科技和创新事业的突破,做一点微薄的贡献!谢谢!

2021年8月1日于南京

作者简介:

宋辉,工商管理硕士,运营及管理专家,点汇科技创始人,十多年专注教育科技及创新实践领域。

郁苗,互联网教育与管理咨询专家,素履咨询创始人。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双减意见”的另一面——教育科技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