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芥末晚报】从行业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来看教育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芥末晚报】从行业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来看教育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摘要:最近,教育行业创意无限,小编整理了一些圈内在商业模式上有所创新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千万别错过啊。

腾讯正从三个层面推进QQ群在线教育近日,腾讯在QQ群中加入群支付功能,这意味着腾讯基于QQ群的在线教育项目已经走到计划第二步,只等课程推荐页面上线后,腾讯基于QQ群的在线教育将达成完整闭环。QQ群用户巨大,且天然区隔在线教育和非在线教育用户,是在线教育最佳流量池之一。那么,腾讯到底要如何推进在线教育呢?一共有三个层面:

一、 在线教育是QQ群视频化试验项目。腾讯的在线教育目前是由社交网络事业群(SNG)一肩挑,项目由QQ音视频项目组负责。SNG认为视频通话是下代通讯软件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着力推进QQ群视频化。但问题是,QQ群视频最容易联想到的秀场、游戏语音模式,已经被YY、9158等一众产品占据。因此腾讯决定从两个新兴领域入手,一是在线教育,二是在线会议。因此,可以认为QQ群在线教育是其音视频化具体落地的产物。有趣的是,QQ群在线教育的重头戏其实并不在PC端上,而在手机QQ上,腾讯SNG希望通过视频通话反超微信,这才是SNG的大战略。至于在线教育,更像是大战略中的一个小项目。

二、 在线教育还是QQ群商业化实验项目。最近,传了很久的QQ群支付也终于上线了,虽然最终成品看上去简陋,但QQ群主对QQ群成员收费是可以实现了。这个群支付最先试用场景也是在线教育,在其背景中,也以在线教育进行示范:老师通过设置QQ群支付要学生缴费,缴费学生留在QQ群中上课,非缴费用户无权限授课,倒是很容易理解的支付手段。而与QQ群视频一样,QQ群支付其实也是SNG关于QQ群商业化战略一部分,只不过同样因为找不到具体落地手段,所以拿在线教育做实验。

三、 最后则是课程推荐平台。一般来讲,一个基于授课工具的在线教育平台由三部分组成:授课工具(QQ群)、支付工具(QQ群支付)和课程交易平台。虽然QQ群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课程交易平台,但腾讯仍需要在线教育课程推荐平台,以帮助用户找到对应在授课的QQ群。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这个工作,腾讯SNG下面也有团队专门在负责,而一旦课程推荐平台上线,腾讯整个在线教育完成闭环就可以达成,届时相关市场推广工作也将展开。

【一个机器人与一个孩子的多种可能性“玩中学”的乐高教育】机器人变形带来教育创新。有着81年历史的乐高集团旗下的乐高教育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鼓励创造和发现,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乐高教育建立了“4C”顾问式的教育解决方案,即: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并通过乐高教育机器人实践这一教育理论。1998年,乐高推出第一款机器人,将传统的拼装玩具结合计算机程序,这让年轻玩家打造出自己的机器人成为可能。从第二代机器人NXT开始,由国家仪器公司提供LabVIEW开发平台技术,采用基于图标的编程方式,最大程度简化编程过程,让孩子的精力用来搭建机器人,创造他们想象的模型。于2013年上市的机器人第三代产品EV3,则是征询全球近800名教师以及众多教育专家和玩家的意见,相比于NXT,EV3硬件又有了进一步提升,软件则针对课堂教学电子化需求增加了电子教案等新内容,并包含18周通用技术课程内容。乐高教育机器人的几经变形,也推动着教育从老师讲授这一单一的模式,向着多样化、创新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机器人课程可以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于一体。在动手中体会其中的原理,体验创造的乐趣,通过机器人课程,学生摆脱了束缚,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通过 “玩”, EV3架筑起了孩子通往素质教育的道路。(来源:正北方网)

【《最强大脑》中国少年痛哭 压力引发教育观热议】《最强大脑》国际挑战赛中国队首战告捷,以3:1完胜意大利队。在比赛中,李云龙一度哭得瘫在座位上站不起来,认谁劝都没用。“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哭泣的李云龙一遍遍重复这句话,患得患失心之重令人匪夷所思。同样是12岁,意大利小男孩安德烈在比赛中一直表现得很从容淡定。当李云龙失声痛哭的时候,安德烈也随之落泪。当最后结果显示李云龙并没有摆错时,安德烈送上了大大的拥抱,他说:“我刚才很担心李云龙,他看起来很难过,我想要去拥抱他。”两位少年谁输谁赢已不重要,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开始反思两个孩子的巨大反差。李云龙的脆弱让人担忧,不少网友将批评的矛头还指向了他的父亲李勇。很多人认为,李勇高压式的教育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成就了李云龙的天才,但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童年人应该有的快乐。而安德烈接受收集时,被问及人生中有意义的经历是什么,意大利少年的回答是“这个夏天和爸爸和堂兄们在卡拉布里亚的海滩上生篝火,在漫天繁星下睡觉。为了看黎明整晚都呆在海上。”很多中国父母虽然表示这个答案有点不可思议,但仍反思道:《最强大脑》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不是一味的求胜欲和只能赢不能输的心态,而是去接受挫折原谅自己的能力,要知道,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来源:北京晨报)

【在线教育新旧两种模式的碰撞】

前几天YY宣布进军教育,花大价钱买下个好域名,上线后效果不错,引来了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微博上的一番议论。大致意思是YY的在线教育模式自己20年前就用过,开办免费讲座然后收付费学生等等。

新东方起来的那个年代,民办教育是不被承认的,偷偷摸摸办最后获得成功,很是艰难。俞敏洪说的没错,从免费到收费,新东方过去所做的事情比较超前,YY现在所做的不一定有多新,模式同20年前差不多。但有个情况人们忽略了,除了模式之外,其他全都发生变化了,包括人们对民间教育的接受度,购买力,网络环境,线上教育实现路径等等,这些同以前都不一样

在新条件下别人能把这个事情做成,本身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能因为别人所做的事情里有你曾经用过的方法,就对其加以否定。方法论这个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去翻翻古书的话,现代的成功故事,一定能从过去找到影子。但这些,并不重要。

俞敏洪的言外之意是,新东方有人有资源,有线下也有线上,做这个事情比YY更具条件。这意思没什么错,符合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大趋势,我始终认为未来在互联网上称雄的一定是过去的那批传统企业,只要他们把自己的传统资源运用得当,一定可以成功突围,成为横跨两线的胜者。不过,传统企业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取舍,如何平衡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之间的关系非常关键。俗话说位置决定立场,他们的位置注定了在互联网化的博弈中,仍会暂时处于下风。

过去10年,新东方无疑是最有资格开展线上教育业务的,新东方也做了自己的线上业务,但进展不大。花钱买流量,太贵,搞社区化,秩序乱七八糟。处在新东方那个位置,摸索到最后,难免会把线上作为线下业务的窗口和分销渠道,这是实际情况引发的实际需求所导致的,并非什么战略高明不高明的问题。更明确一点说,虽然新东方总在说自己是科技企业,工程师5000人,但其源自传统的基因导致了他们在线上教育领域的开拓乏善可陈,缺乏创新。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如果新东方线下一套六级英语考试课程卖6000,你让他把课程放到网上给同学们免费看,舍得么?YY这种纯互联网企业,一定会舍得,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包袱,能低成本获得这些资源,为何不能投放出去吸引用户,培养用户习惯,这总比到处去投广告买流量要划算多了。当无产者变为有产者之后,包袱就多了,做事左顾右盼,自然很难做好。

YY的100教育做得好的,恰恰是新东方没做好的事情。这个网站打出免费旗号,开放课程给学习者,以聚集人气,培养用户习惯。而新东方也在随后免费了,但提供的课程都不是主力课程,因为还是要顾及线下收入的。

我认为,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会构成在线教育竞争中的一个黑洞,在用户的追捧下,资源会向一方倾斜,对另一方构成强大压力。要知道,线上教育如今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用户,你得让用户习惯你,依赖你,才能谈赚钱的事情。对免费线上分流收费线下这件事,新东方们是恐惧且视之为洪水猛兽的,但其实远没有那么夸张。

线下教育的生源正在流失到线上,如今还算慢的,等到有一天加速了,也许教室里就不剩几个人了,那时候就别谈什么模式的问题了,直接痛哭吧。盛大和360之前都是从收费高调转向免费,造就了两个比之前更大的企业,使之得以延续下去。新东方作为传统教育巨头,在这方面不有所动作,是很危险的。

按俞敏洪的说法,100教育的模式,在实现路径上应该是这样的,免费网上办班,然后招收其中愿意付费的学生去线下或直接在线上收费授课。但按这个思路走,一定是错。或许100教育根本没想这么做,而是要开发他们擅长的增值收入模式。互联网增值收费路数甚多,只要有人就能有钱。你线下一个托福强化班收50个学生,线上免费后一报名就是1.5万,用不着按课程收钱了,光这些用户群聚在一起的效应,就已足够开发多种商业模式了。

新东方不如高调宣布线上教育全部免费,这会为其获得极其高的关注度,并对线上生源形成一种强烈的正吸引力。先把人揽住再说,人都跑了什么都做不成了。当然,线上全部课程免费对新东方线下业务有多大影响,这还是需要评估的。50个收费用户转变为1.5万的免费用户,在互联网人看来划算极了,在有包袱的传统教育人看来,可能只会是心痛。

传统民办教育整个大环境这几年正在往下走,市场难做,硬生生去维持原来的模式也是很吃力的。在一个与时代不那么同步,显得陈旧的模式下,一些资源和人员都会流失,包括生源、包括教师。当这个趋势开始时,就已无法挽回了,能做的只有去顺应这个形势,而非总盼着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允许你这么做。

传统企业家在看待新兴业务时,眼睛不能只盯着别人做的事情里哪些是你曾经做过的,而是要多看看哪些是你没做过的,应该学习的。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人家做的事情里有哪些是创新的,哪些是需要自己虚心学习的,然后再吹吹牛说你的那部分其实以前我也做过。但事实上,最好还是别吹牛,没太大必要。(来源:DoNews)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芥末晚报】从行业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来看教育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