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如何提升戏曲进校园实效?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作者:教育部 发布时间:

如何提升戏曲进校园实效?教育部的回应来了

作者:教育部 发布时间:

摘要:开展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戏曲普及教育。

VCG21gic2777146.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3号“关于‘提升戏曲进校园实效’的建议”,教育部予以答复。全文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戏曲进校园实效’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教育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开展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戏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环节,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各学段开设戏剧、戏曲等课程提出了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要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

2016年—2018年,教育部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构建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机制,强化了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根据美育备忘录,各地在确保开课率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美育育人目标,完善美育课程体系,丰富美育课程内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拓展美育教育空间。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构架了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增设舞蹈、戏剧等课程。

二、加强戏曲普及教育

一是基础教育阶段,把戏曲的有关内容纳入音乐、艺术等课程标准,融入学生课外艺术活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学年要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戏曲的曲调、动作、唱腔、服饰、化妆、造型等。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特点和学生需要,开发地方和校本戏曲课程,增强育人效果。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戏曲艺术活动,学校层面把戏曲作为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级层面每年组织开展戏曲展示活动,全国层面搭建全国戏曲交流展示的平台。

二是职业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把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限定选修内容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在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中,设置戏曲艺术相关项目。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为平台,利用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学生进剧场等活动。

三是高等教育阶段,鼓励普通高校面向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戏曲鉴赏、戏曲实践、戏曲史论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高校开设《戏曲鉴赏》等限定性选修课程,并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丰富多样的戏曲任意性选修课程,加强戏曲通识教育。鼓励高校建设学生戏曲社团,让学生多种渠道参与戏曲学习体验。

三、加强戏曲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戏曲相关专业建设。支持高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依法自主开设戏剧教育、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相关本科专业点230余个。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开设戏剧教育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戏剧学专业。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认定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一批高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一批高校的戏剧影视导演专业,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一批高校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等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是推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发布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引导相关高校依据国家标准和办学定位、生源质量,修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相关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加强戏曲相关课程建设。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认定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的“中国戏曲剧种鉴赏”“中国戏曲史”“戏曲大戏写作”等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支持中国戏曲学院、苏州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等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中国京剧经典剧目鉴赏”“昆曲艺术”“越剧艺术赏析”等课程,面向大学生开放。

四是探索联合培养机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戏曲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及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委托相关行业开发了戏曲表演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引入艺术院团真实剧目创作、生产、演出的实际案例,全面剖析院团剧目生产链,推进实践教学和表演团体实际演出的对接。

五是整合资源补充师资力量。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鼓励各地通过统筹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形式,聘请专业艺术教师、校外教育机构、宣传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指导戏曲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破解当前学校戏曲教师紧缺的难题。鼓励引导各地教育部门联合各级文化部门和相关单位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探索开展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依托高校美育教师和学生力量,为本地区中小学校提供持续性的美育课程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

VCG21gic2702738.jp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四、推进戏曲进校园

一是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从2006年起,持续与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年安排京剧、昆曲、地方戏等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学校演出,惠及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千万学生。活动开展以来共组织3400余场专业艺术院团进校园演出,2017年、2018年、2019年将戏曲演出场次扩大到100场以上,约占全部演出场次的30%。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带动和影响下,高校成立了京剧、昆曲、越剧、粤剧、豫剧、黄梅戏、秦腔、汉剧等学生艺术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戏曲实践活动,学唱戏曲唱段,排演经典戏曲剧目,传播戏曲文化。

二是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与传承基地。自2010年起,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校建设了148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其中戏曲传承学校216所,包括京剧、昆曲、评剧、越剧、沪剧、黄梅戏、豫剧秦腔等58个剧种。在全国106所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设了27个戏曲传承基地。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从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开展戏曲的研习、推广和传承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在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搭建平台。教育部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每三年各举办一届全国大学生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高校参与面超过90%,中小学校参与面超过85%。在艺术展演活动中专设戏剧戏曲项目,加强戏剧、戏曲的展示交流,以展演带动各校学生戏曲社团的建设。每届全国现场展演都有来自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万名师生参加。

四是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公益性、普及性演出,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欣赏到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风采,进一步扩大了戏曲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影响,培养了一批青少年戏曲观众,为传统戏曲艺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五、推进戏曲教育数字化

教育部高度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鼓励各地各校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数字化戏曲教育资源,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以信息化手段实施戏曲课程教学与实践。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省份制作戏曲课程资源包,将优质戏曲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学校。组织相关高校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戏曲的普及、推广、传承和研究活动,例如:清华大学录制京昆欣赏MOOC课程,重庆大学制作《川剧入门》普及教育动漫光盘并发放到重庆市高校、中小学和社区,华南理工大学为当代广东粤剧艺术大师拍摄影像资料,安庆师范学院建设《黄梅戏经典剧目赏析》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六、健全经费支持机制

中央财政健全投入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倾斜支持师范类院校改革发展。同时,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以下简称中央高校)预算拨付制度赋予高校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高校可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相关规定,自主设置戏剧教育相关专业。中央财政赋予地方较大的改革发展资金使用主权,各地可统筹支持地方高校设置戏剧教育相关专业。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支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支持高校利用慕课等线上课程资源,探索具有校园特色、符合学生特点的戏剧教育形式。中央高校层面,2016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可由中央高校统筹用于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深入融合。地方高校层面,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予以统筹支持,并赋予各地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各地可结合实际按规定统筹支持高校加强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等,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有关部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进一步加强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1年10月18日

本文转自教育部网站,原标题为:《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3号建议的答复》。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育部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育部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如何提升戏曲进校园实效?教育部的回应来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