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当家长们还在忧心短视频,孩子们已经被这些博主的科学课圈粉了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

当家长们还在忧心短视频,孩子们已经被这些博主的科学课圈粉了

作者:张楠 发布时间:

摘要:“不是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科学思维。”

7d70a7b0e738b7e17c79ffdefceab6d8.jpg

短视频时代,家长们常常担心孩子们的学习时间会被占用,但外滩君发现有不少老师将短视频作为生动教学的“出圈”途径,快手主播“不刷题的吴姥姥”就是其中之一。人如其名,她的“上课”的方式绝对不是枯燥地讲题,而是用身边常见的例子引出物理原理。外滩君梳理了三位名师的科普视频,他们谨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原则,并不一味的追求在科学有所成就,而是致力于把科学思维更广泛的传播出去。

文丨张楠,编丨Zemira

快手主播“不刷题的吴姥姥”火出圈了。

一头灰白短发,一副黑框眼镜,一件浅军绿色的马甲,用各种生活用品作道具,配上短视频惯有的快节奏背景音乐和干脆利索地讲解,一时间,艰涩的物理知识也生动了起来。

网友纷纷在留言区感慨,“我上学的时候怎么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中学物理课上有这样的实验该多好啊”、“如果学校物理老师像这样教课,我可能也会成为科学家了!”

短视频搞硬核科普,百万粉丝追更,这不禁让外滩君想起那些同样有趣的“网红教师”们:

牛津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博士,在短视频中,演示各种神奇的化学实验,再辅以生动清晰的讲解,收获粉丝近千万。

de95c5bc82bc49e05241eeddc6e2606c.jpg

戴教授用视频科普化学实验

人大附中物理教师、清华硕士李永乐,一条关于新冠病毒的科普视频,播放量两千多万,另一则纯讲解手算开平方的视频,播放量也已过千万。

2327d809cd9d678fba18ca5cdd257b85.jpg

李永乐老师还在广东科学中心给孩子们讲伯努利原理

在学校听见就头疼的“数理化”,怎么在这些“网红教师”这里,却忽然亲切可爱了起来?

天马行空的类比、活泼有趣的编排,可能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大家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些再朴素不过,却又十分可贵的教育真谛。

学习应该好玩儿,好奇心才是教育的关键

不刷题也能学好物理,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学思维的快乐,是吴姥姥一贯倡导的理念。她直接把短视频平台账号设为“不刷题”,就是希望传达这种理念。

全网爆红的“吴姥姥”,在现实中其实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

之前,在学校里教《大学物理》的时候,她就明显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畏难情绪,即使是很擅长做物理题的学生,其实也不真正热爱物理,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眼睛里看不到光亮。

她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比她好奇心强,而且,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的好奇心也不强。她也理解,他们都是“刷题刷过来的”,还哪有心思去好奇?

而她对物理的热爱,恰恰是因为幼年时父亲的寓教于乐式教育,守住了这份好奇心。

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工作虽忙碌,但只要一回家,就会带孩子一起观察、思考生活。

煮饺子时,为什么饺子会浮起来?

湿手绢贴在玻璃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洗袜子的时候,是攒一堆洗还是一只一只洗更干净?

没有严格的训练或大量的试题,无形之中的思维启发,反而成了打开学科大门的关键。

ce49b40b2ce941b8ff38c2e6e1ce99d1.jpg

正因此,吴姥姥的“物理课”也不是一股脑地倒出复杂的公式定理,她总是在用一些随处可见的物品演示讲解:

台风“烟花”来了,她用棉花糖和意大利面搭起一座“高塔”,演示起阻尼器保护“高塔”的工作原理;

举着一把扫把讲宇宙射线,从扫帚柄比划到扫帚须:宇宙射线的轨迹就像扫帚一样,从能量集中到渐渐减弱、分散;

网友做了一个飞行装置问吴姥姥,怎么运动轨迹和理论不一样?她顺手就拖来一个平板车讲起了偏心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话一句,可真正做到的还是寥寥。

之前,戴博士曾向中国中学生演示一个高中课本里的基本实验,学生们齐刷刷地“哇”,这个反应让他相当惊讶。

51a86febf89f9691f487c20560b7e04f.jpg

他在英国长大,从小就在家里做实验,父亲为了支持他,还特意把花园里的小棚子腾出来当他的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室,他更有的是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所以英国中学生早就对这些简单的化学反应习以为常了。

但看到中国学生的反应,他才意识到,受限于种种条件,神奇的化学反应,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应付考卷的标准答案。

戴博士始终相信,化学的乐趣就是动手做实验。

“我们做实验不是为了展示化学有多深奥,不是让孩子回家说,太难了,我不学了!而是让孩子看完后觉得,这很有趣!我还想学!很多时候,好奇心才是引导孩子学习的关键因素。”

建立学习的自信,从消除恐惧开始

除了被应试压力消磨掉好奇心,“数理化”这类硬核科目,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定理。

18a67b263fbdf6771e4308e3d90ff17f.jpg

虽说都叫“自然学科”,但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里初次接触到“数理化”知识时,就像是在面对一个巨大的、未知的世界。

当他们感受不到乐趣、学不懂、甚至得不到正面反馈,这种恐惧就会不断加深。

吴姥姥面对的是同济的大学生,可他们也同样“害怕”物理;

李永乐任教的人大附中,几乎代表着国内中学的最高水准,他也面临着一茬茬学生们的“不安”;

而戴博士想科普传播的化学,就更不用说了。

人们对“化学”二字有着莫名的恐惧。他经常会在手机上看到各种科学谣言,制造着恐慌。并且,一些商品还喜欢标榜“纯天然”、“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消费者也愿意为此买单。

如果有学生告诉他,家里有一瓶“好的无化学成分的洗发水”。戴博士就会纠正,“上过戴博士的化学课后,你的洗发水里面没有H₂O吗?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必浪费钱买特别贵的。”他还会让孩子回家“教育”家长。

而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消除人们对“化学”本身的恐惧,同样是在消除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恐惧。

52bf4db52ae3d3526dff97d05b1cc861.jpg

戴教授为学生做讲座

有许多老师都曾向外滩君提到,真正好的教学,是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的。

孩子们天然就有求知、分享的欲望,当他们获得知识,还能分享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日积月累下来,学生自然会增强自信心。

李永乐老师有一条播放量过千万的视频,叫做“如何手算开平方?学会这个你又能跟小伙伴炫耀了!”。

d8f409e8cdcc5a45ffb3607f07cb812e.jpg

看之前,外滩君还曾好奇,怎么一条没有话题、没有脑洞的“纯数学课”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看过才发现,正是因为李永乐老师消除了这种“恐惧”,取而代之地建立起一种“成就感”。

Youtube上有个网友留言说,“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交给我们手算开平方的方法,我总是不放心,因为心里一直有疑问,为什么能如此算。今天,(李永乐)老师讲解了原理,可以让我放心大胆地开平方了。还能自己推导并且记住。”

而另一种笼罩在这些学科上方的恐惧,叫做“性别偏见”。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在学校听过类似的话,“数理化是男生的天下”、“就算现在成绩好,以后学深了就不一定了”、“女孩子还是适合学文科”,也因而产生对这些学科更多的恐惧心理。

96c6826aa487c47de99909ab3ffc9c1d.jpg

其实,吴姥姥很少感觉到性别因素的阻碍。曾经有人问过她,一个女孩子,怎么不读中文要读物理?她就笑一笑。

她认为,男生和女生在科学表现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观念放大了性别差别,很多女孩“从小就被定位于你适合干什么”,但父亲的引导与鼓励,让她有足够的自信,绕过这些阻碍。还是那句话,在她看来,喜欢还是害怕,背后还是好奇心的问题。

鼓励思考和质疑,才是科学教育的要义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大热。有粉丝给李永乐留言说,想听他谈谈电影里的科学。于是,一条名为“《流浪地球》最大硬伤,洛希极限竟然错的!地球真会被木星撕碎吗?”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洛希极限跟引力有关,也就是说,跟两个星球的密度和大星球的半径有关。如果把有关公式带进去,木星-地球的刚体洛希极限、流体洛希极限值为5.6万公里和10.5万公里……

而李永乐发现,电影里一扫而过的镜头,MOSS(影片中的一个人工智能角色)计算的两个洛希极限分别是89万公里和171万公里,与实际值差别很大。

07a1b40d7a9252fea6fd945fcfcb9790.jpg

“洛希极限”是《流浪地球》故事展开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会这样?李永乐仔细去查找了数据来源,“可能是影片制作时把关不严,查到了一组太阳和木星的洛希极限值,但那是木星进入太阳引力范围之后被太阳撕碎的洛希极限,而不是地球进入进入木星引力范围之后被木星撕碎的洛希极限。”

在这个视频的一开始,李永乐就提到,“许多小朋友在《流浪地球》中发现了一些bug(漏洞)。”这对他来说特别有意义。

直到现在,李永乐还会不时在微博上发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网友们并不总是认同他的思路,甚至会提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但他对于评论区这些关于问题本身的激烈讨论,其实相当乐见。

1b33950d67d8cd07ba63b6e23ec44935.jpg

这种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正是“科普博主”们深感价值感的动力来源。

吴姥姥也特别享受跟网友交流时被提问的过程。她喜欢看网友提问,也喜欢网友的质疑。

“其实我希望大家敢于质疑。不是权威说的就是对,所以现在网上有人给我提建议、错误,我都觉得特别好。”

坚持做科普16年,吴姥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顺利。

十几年前,她费尽周折,联合多方力量,创办了上海第一家面向青少年开放的物理探索实验室,但仅维持了四个月——家长们听闻“跟考试关系不大”,便打了退堂鼓。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科学?可能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答案,拿到更好的分数、去更好的学校,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可能都是原因。

但是对这几位教育者来说,他们做科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人获得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对眼前的世界,有足够的辨别、思考能力,更好一点,敢于质疑、挑战和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

即使他们动辄粉丝过千万,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屏幕那端的观众中,或许只有极少极少的人,能受到启发、变成科学家。

正如戴博士相信,自己的科普能让所有观看者受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太多了,我希望能用科普帮助人们判断网络上信息的真伪。不是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科学思维。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1. 人物:「不刷题的吴姥姥」:闯入物理大观园之后,周取
2.  中国教育报:百万网友粉上她!号称“不刷题”的“吴姥姥”火了!网友:原来物理还能这么“玩”
3. 人物:戴博士和700万人的一场化学反应,鱼藻
4. 毕导:探访完700w粉丝的科普大V,对方差点被我气晕过去...
5. 新京报:物理老师李永乐:不想要人设,想撕掉“网红“标签,方怡君
6. 剥洋葱:“网红”物理老师李永乐的理想与现实,王双兴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张楠,编辑Zemira。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当家长们还在忧心短视频,孩子们已经被这些博主的科学课圈粉了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