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这届妈妈们用运动“推娃”后发现:比起成绩,收获这些品质更重要

作者:庄晓 发布时间:

这届妈妈们用运动“推娃”后发现:比起成绩,收获这些品质更重要

作者:庄晓 发布时间:

摘要:平衡训练和学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1633766978897018.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体育越来越重要,也愈发受到从个体到社会的高度重视。那么,体育与学业兼顾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走职业化道路还是仅仅作为业余兴趣,到底该如何取舍?本文中的事例,也许能够给你一些启发:训练和学业的平衡,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苏炳添、谷爱凌,但选择体育、爱上运动,一定会让孩子受益无穷……

文丨庄晓,编丨Leon

从以往“跳着跳着就会跳绳了”,到如今“需要老师教”,家有“体育后进生”的周洁,从来没想过,原来跳绳也要报班。

在家人不解的目光中,周洁也走过了一段心路历程。

跳绳虽然只是绳子一甩、两脚一跳的连贯动作,但在回家陪练时,周洁喜静不喜动的儿子,不是磕磕绊绊断断续续,就是手酸脚痛大汗淋漓、哭着求放弃。

中学生的学习节奏一贯紧凑,眼下儿子每天半个小时的跳绳训练,不仅奢侈,还进展缓慢。思来想去后,周洁决定“长痛不如短痛”,报班突击临阵磨枪。让她心甘情愿掏出真金白银的,自然因为跳绳早已纳入中考范围。

像周洁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3省、129市将跳绳列为中考项目,这也催热了全国各地的跳绳兴趣班。

国家一级运动员、上海某中学初中体育老师LeoTang一语道破“跳绳热”的真相:“相对于要靠力量积累的引体向上,以及1000米跑耐力跑,中考体育项目里,跳绳更容易达标。”

短期培训有效、出成绩,让极具“性价比”的跳绳,成为考生们的首选。上海教育考试院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选择跳绳这一项目的上海学生占比高达90%。在2021年广州体育中考二类项目8选2中,选择一分钟跳绳的有52442人,将近58%;在合肥体育中考9选2中,合肥市区3.44万名考生报考跳绳占比87%。

不过,考前临阵磨枪显然背离了终身运动的体教宗旨。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提出中考体育成绩由过去的30分提高到70分。

1620354208557184.jpeg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10月16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也在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时表示,体育中考要不断总结经验,逐年增加分值,要达到跟语数外同分值的水平。LeoTang预测,随着体育运动及教学的进一步推进,中考体育的要求或将会更加严格。

其实不光是国内升学考,每年留学申请季,体育也成为学子们比拼的赛场。向考官描述自己参加一场球赛的前后准备以及赛场收获,远比谈论如何刻苦学习要生动有趣得多。

以哈佛大学为例,每年将会在40多个项目上开放近200个名额给体育特长生,占到录取总数的10%。越来越多的学生,试图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获得名校的青睐。而小小运动员的身份,也有利于海外留学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SPORT IS BIG”的校园学习和生活。

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内中考,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留学,占比越来越高的体育分值,正清楚地向家长们传递出清晰的理念:该是重视体育的时候了。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国内体育风潮的兴起,一些“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家长们,早已开始行动起来。然而体育锻炼并不是一蹴而就,体育特长的训练,也不是想当然地“走捷径”。

要想拥有一份体育特长,除了要坚持长期科学训练外,还要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毕竟体育还有竞技残酷的一面,对于输赢的正确认知,也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受益。

只有当深入了解某项体育运动时才会发现,“重视体育”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凝结着一个家庭共同的坚韧努力、学习和成长。

那么在体育备受重视的当下,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只要付出,必有收获

狙击、助攻,进球!

10a83309f44a8a5cd9c1ed35a8aa47b9.jpg

Edison和队友在训练

尽管身着笨重的防护服,可场上的冰球小将们轻盈地就像一只只飞行的燕子,彼此间默契的配合、疾驰地滑行以及一连串精彩的进球,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冰场外,Edison的妈妈正紧盯着孩子场上的表现,不时用手机拍摄记录。这只是Edison一天训练的开始。每周,Edison需要上满一周3节1个半小时的小课,以及2节2个半小时的大课。周日完成20公里外的游泳训练后,他们还要赶回冰场,完成2个半小时的训练。运动场间的连轴转,让Edison的午餐、小憩都在车里解决。

虽然“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冰球的训练丝毫不能放松。看似追逐力量的冰球运动,更考验运动员的技巧:每一次冰刀和冰面的亲密接触,离不开大腿肌肉的有力支撑;每一次挥杆进球,都需要时刻紧绷肌肉,确保一击命中;每一次有力滑行,都要求后腿时刻保持紧绷笔直的状态,这还要忍受热身时拉伸的酸爽。

d77270af8b0582bfdc42263f826ab63b.jpg

Edison在训练

高强度训练下,要说孩子没哭过,几乎不可能;最凶的几次,一进入冰场的地下停车库,Edison的情绪就像山洪一样爆发,哭闹着不想再练冰球了。

每当这时,一边开车又要安抚情绪的Edison妈妈,也会跟着手忙脚乱。心神不定间,一向以精炼形象示人的她,也会犹豫是否放弃冰球运动,但很快,她就会反问自己:“体育精神不就是吃苦精神吗?”

虽然Edison现在只是小学一年级,还无法确定未来的学业路线,但除了看中冰球在申请留学上的优势外,Edison妈妈还希冀长大后的Edison,能真正立足于社会,不畏挑战。

她希望Edison能够拥有:

从小一起长大的同伴,相互支持;

发展兴趣爱好,得到情感的寄托;

从心理到身体,都习惯从挫折中寻找成功的机会;

强壮的体魄以及充沛的精力,为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再回头看,冰球运动正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这些重要的能力:持续锻炼带来强有力的肌肉群,旺盛的精力,持续进球或丢分的“逆商”培养,以及需要战术配合的团队合作。

因而尽管Edison有时会接连摔跟头,或者难忍训练时的酸楚,但是Edison妈妈总是会耐心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坚持每次的训练,要求也丝毫不放松。

她深信,如果要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模样,必须让孩子懂得坚持的重要。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懵懂的孩子可能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627f36952b51f8ea00043ac445d86e2e.jpg

假日也不休息,忙着打比赛的Edison

扮演“虎妈”一段时间后,Edison妈妈发现,早已习惯训练强度和次数的孩子,“我不要上冰球课”的声音越来越少,而“今天有谁一起来上冰”则变得越来越多。

为了磨练技术、培养兴趣,Edison所在的冰球俱乐部,提倡以赛代练,大家常会在晚上举办各种小型对抗赛。习惯了训练强度和频次的Edison,开始慢慢享受到团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在不停地防守、狙击、进攻中,团队友谊也在不断加深。除了学习不在一起,这只每逢假日就集合在一起训练、比赛的小团队,也拥有了不同于学校的快乐。

在大家相互鼓励下,Edison慢慢爱上了冰球运动。眼下身体强壮、极少生病的他,常为自己的球队感到自豪。

0e6e11f089a6f8b63cdad5daef257526.jpg

Edison和队友参加比赛

一位旁观训练的家长,有次特意上前询问:“这些孩子多大了?”

“6岁!”

Edison妈妈至今难忘当时那位家长的诧异表情,以及看向自己孩子,那个一言难尽的眼神。

同龄孩子场上场下的无意对比,让Edison妈妈忽然在那刻,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只要努力,必有收获。

平衡训练和学业,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在体育特长的培养和训练中,周期一向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一周一次的体育课程,大多是培养运动兴趣,可一旦把体育当作特长的话,持续专项训练,必不可少。

不同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常规与非常规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而一旦训练频次降低,孩子的运动状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陷入停滞与倒退。

低年级阶段的孩子,尚且还没有感受,但对于学业压力增长的孩子和家长来说,无法挤压出来的训练时间,也成为了专项训练中一项残酷的考验。

faa9f0707a09d79932f0b22161efda06.jpg

花游队员在日常训练

不过作为一个家有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宝妈,王珕却觉得体育训练和学业,并不是非此即彼。这位资深“体育推妈”,每天都会来回开车一个小时,穿越大半个上海城,送孩子前往上海东方体育中心锻炼。那么她是如何做到两方面的平衡呢?

在王珕的时间表里,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清清楚楚:

来回路上吃饭、休息,并换好泳衣,做足准备。

到了泳池直接下水训练。

回家后2个小时完成作业,

9点半准时上床睡觉。

“我觉得训练并没有对我们生活带来多大影响。”综合分析下来,王珕觉得要想做到两者兼顾,首先是心态的平稳。身为家长,首先要接受一个现实:有天赋的孩子凤毛麟角。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到面面出色。因而在学业上,王珕觉得只要能跟上学校进度,就没有必要在对标成绩拔尖的孩子。

其次,在对兴趣班的选择上,王珕也做足了“减法”。为了给体育运动腾出空间,二宝中的姐姐Jolie,学过舞蹈,正好为如今的主项花样游泳打下基础;而弟弟Duke一直以游泳为主,鲜少涉猎其他兴趣班。她也和孩子们约法三章:一旦学业和训练真的无法调和后,最终还是以学业为主,减少每周的训练时间。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后,专攻花样游泳的姐姐,以及专攻游泳的弟弟,学会了抓紧每一分钟,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就在今年,喜爱泳池的姐姐,还加大了训练强度,新增了游泳课程。

da80921a4663c654ce9001f914c0989b.jpg

弟弟Duke和姐姐Jolie

王珕也试过暂停女儿的训练,专攻学习。但是她发现,虽然少了2个小时的训练,但从孩子当天学习效果来看,并没有学得更多。反而运动时,孩子的精力更加旺盛,学习状态也更加积极主动。

这也应证了认知科学的研究:在不运动的时候,人体内的毛细血管只开放大约40%左右,而运动过程中,毛细血管会开放更多,进而更好地为大脑供血供氧。这让孩子有更多精力去支配各种意识,做各种判断,从大脑,到心脏、肢体,达到协调。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人体运动学系艾特纳教授(Jennifer Etnier)研究发现,比起不运动的人,一次性运动并持续20-30分钟的人,不仅认知功能行为表现变佳,许多与认知功能有关连的大脑区域也被活化。其中,有氧运动更能改变长期的大脑结构,而无氧运动则能改变较短暂的认知或大脑功能状态。

坚持了近八年游泳训练的倪博文,至今仍保持着每周四到五次的训练频率。早在幼儿园中班时,为了强身健体,发育迟缓的倪博文就开始了游泳训练。个子曾是全队最矮的他,顶着教练的“忽视”,几乎从未缺席过每一次的训练。

在多年的满勤训练下,他忽然发现,以往那些需要“仰望”的对手们,却因为各种原因,在泳池里消失了;而自己这个“笨小鸭”却慢慢成了所在泳池中游速最快的小将之一。

b3ac30afaec1d0acf39e6fbcbe2cc848.jpg

倪博文在比赛中

不过很快,倪博文赶超对手的喜悦,被浇了盆冷水。在新的训练基地,曾经游速突出的他,遇到了更加强有力的对手。但有了“菜鸟逆袭”的经验,倪博文表现得更加成熟冷静。为了赶上队友,倪博文也会主动按照教练要求,挤出时间完成各项体能训练。

眼下,虽然面临着中考压力,但倪博文还是把训练当作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间。成绩在校内拔尖的他,打算尽可能把游泳坚持下去,而坚持本身,也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训练贵在“不忘初心”

虽然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真正把冰球当作一项特长后,Edison妈妈才对“体育”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12岁以下的低龄冰球,采用女子冰球规则,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冲撞,但是13岁以上的比赛开始采用男子比赛规则,冲撞增多、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加上学业的压力,国内孩子在12岁以后很难再继续打下去。

届时Edison也将不可避免遇到这类问题,如果他不努力成为市队的专业青年球员,12岁后的他,或将无球可打。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的Edison妈妈,看到孩子有时在冰场上发呆,或是在比赛中忘记作战要领时,她也会着急生气。

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残酷一面。如果让两个孩子比赛跑步,必然有输有赢;机会面前,也是能者居之。在体育训练中,孩子总要接受总会有人比你更优秀。

3090785d5033c94ecce51d9bf3adcd86.jpg

花游队员参加比赛

体育是需要天赋的学科。体育运动员出身的王珕,至今还记得当年训练场上,苦练技术时留下的汗水,甚至打湿了她所站着的地垫。坚持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不仅磨练身体,更考验意志。但更重要的是,不是每一位孩子都具备可以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天赋。

在回顾反思自身运动员生涯后,王珕发现,以争金夺银为目标的推娃“功利心”反而会消磨孩子对体育的兴趣,只会留下训练时大量痛苦的回忆。

王珕建议家长可以以自身条件做参考。通常情况下,自己擅长的运动,正好也是孩子的强项,而自己肢体不协调,那么孩子可能较难获得运动天赋。有时,体育并不比学习更容易。

在陪伴孩子冰球训练之余,Edison妈妈也开启了正式的冰球训练。不练不知道,“一练吓一跳”,光是冰上一个蹬腿的练习,就耗费了Edison妈妈不少力气。她感慨:“如果在健身房,我们还能和教练随时喊停,但孩子们在体育训练中,却没有自由喊停的权力”。

Edison妈妈现在也会放平心态,也许学会接受失败,并不可怕。努力过也不会怨天尤人。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学会什么是诚实勇气、敢于担责、相互尊重,才是成长的底色。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刘翔、苏炳添,但我们可以期待孩子不断锤炼像运动员那样,为了梦想突破自我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特长培养中,我们应该看重孩子所能收获的品质和能力,做到不忘初心。

515892c2912fbd2ccaa5425aa260bcb7.jpg

正在比赛的花游队员Jolie

普通孩子也能乐在其中,锻炼一颗“有了目标向前冲,摔倒爬起来再奔跑”的大心脏。在彼此的分享和总结中,走上运动“推娃“的妈妈们,常年坚持后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专注力比以前要更好!”Edison妈妈发现,如果孩子不认真听场上教练的动作讲解,后果可能就是上冰后,一连串的摔跤或丢分。

“还是有助于磨练意志”Lynn的女儿曾一周2次4点半起床,准点参加早上5点的泳池训练。放学后,女儿还会来到泳池,继续磨练技巧。

“至少不会抑郁,心态很自信,身形好看,自理能力变强了。”花游队员妈妈观察下来,发现女儿Michelle“整理收纳都是自己来,洗澡吹头发动作也变快了”;

“自律懂事了”。花游队员毛毛妈妈,发现女儿会主动按照教练要求,完成每日作业打卡。以前费力才能做到的动作,如今做起来更加轻松和好看。

当问及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运动项目更合适时,大多数妈妈一致认同,如果只考虑一项体育项目作为特长的话,不妨选择团体运动项目。

在孩子眼中,来自同伴的鼓励也很重要。倪博文妈妈介绍,每次游泳比赛时,倪博文的接力赛比赛成绩,总是好过个人赛的最好成绩。她觉得正是团队的荣誉和责任感,让倪博文能屡屡突破自身极限。

8ea1c6081bc96ed6b46ea296be739818.jpg

倪博文(右二)和队友获得接力赛奖牌

孩子对于训练,也有自己的理解。花游队员Hanya曾对爸爸说:“我现在属于第二小队,希望通过努力成为第一梯队的队员,所以要多练,不能掉队”。

奥运冠军马龙曾说:“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找到乐趣,享受运动,成为一位真正的终身运动者,也许这才是体育特长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是体育教改的初衷: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作者庄晓。原标题:《体育火了!这届妈妈们用运动“推娃”后发现:比起成绩,收获的这些品质更重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外滩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外滩教育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这届妈妈们用运动“推娃”后发现:比起成绩,收获这些品质更重要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