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金晓宇的故事,启发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容忍天才

作者:靠谱的阿星 发布时间:

金晓宇的故事,启发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容忍天才

作者:靠谱的阿星 发布时间:

摘要:应试教育不应变成一部剿灭天才的机器。

1630385860905158.jpeg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靠谱的阿星

这几天反复看了《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也忍不住泪目,很多读者也看过这篇文章都说会破防。所以说,整个社会认知是相斥,但是情感确实相通的。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家的精神寄托以及个人的奋斗,这种品质汇聚在一个又苦又灵的人身上,又怎能不让人感怀!

很辛酸的是,金晓宇今年50岁了,一生未婚守在父母身边让人觉得是“曾经少年”,老照片确实让人看到了金晓宇老师平凡而曲折的人生脉络。

如果不是他爸爸金性勇打电话给杭州日报倾听栏目口述了其一家人相依为命的故事,这位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可能下半生要在疯人院度过残生,整个社会可能要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尼采擦肩而过了!

关于天才,无数影视作品以及历史上如流星一样划过天空的伟大人物,都给人们留下了一些朴素认知:才华横溢又命运多舛,或身体和精神遭受常人难以磨难和疼痛,或英年早逝,或被社会所不容和放逐,或在盛年郁郁不得志而发疯。而大概天纵之才,往往无师自通,也无人可教,他们出手的东西往往自称典范,其他人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他们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完成了灵魂要创造的东西之后,使命也就完成了。天才自带“悲剧”的底色。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有不同于凡人的头脑,天才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有和凡人一样的身体,身体扛不住头脑,就像太强的CPU带不动普通的配件和显示器,这种巨大身心落差导致他们不得不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天才痛苦还在过于超前,普罗大众无法理解其思想而饱受煎熬,正如梵高终身没有卖出自己的一幅作品,尼采由于自己作品一直没有出版,出版之后几乎无社会反响而长期抑郁,最终在街上抱着一匹马痛哭发疯。

不过,身在在一个有着10多亿网民,文盲逐渐不占主流的社会,从理论上讲,任何领域的小众天才应该都可以其闪光点获得类似兴趣或志趣的人注意和追捧。就像金晓宇在没有被很多人知道之前,他翻译书实际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读者和受众。

其实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现在社会是否能够容忍天才的存在?

有人说金晓宇来自于童年玩伴玩具枪之中射出的针导致一只眼睛失明,否则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可以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而在我看来,导致金晓宇在成长过程中的另一个悲剧来源,可能是国内学校僵化的教育体制严重束缚了他。

我们知道,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应试教育,的确蜕化为一部剿灭天才的精密机器。从小学开始实际上语文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的逻辑分析;初中已经进入到搏命模式为了争取上高中的机会;而高中自从改开以来实际上一直只服务于高考,这使得很多求知欲旺盛的人过早陷入到厌学情绪,即使有天分的人进入大学因为过度宽松而沦为打游戏的废材。高校成为最好混日子的阶段,在中国大学毕不了业几乎可以算作是奇葩。而整个大学教育模式实际上崇尚分科思维模式培养专业人才,这意味着极难出现跨多个领域的通才。而思想家和文化学者则必须是以广博为前提的,这实际上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人们的智识能力并没有因为整体受教育水平而得到提升,甚至有着惊人的退化。而即使良才获得教席成为大学教书老师,也不得不服从于论文数量以及在国外发表的论文而评职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自然无法容下一个没有大学文凭、并且有残疾天赋异禀的人。

我们从平静的文字背后,不难揣测金晓宇除了身体上的挫折以外,以其自学并且精通多国语言的才华而言,他的求学经历异常艰难。

从因间歇性地暴躁抑郁症而高中辍学,他凭借几个月补习就可以在读大学包分配年代考上杭州大学外语系,可惜学校将档案退回,原因是高中时不守纪律和缺课(这样处理不知道是否合理,但显然是有问题的);后转学进入民办的树人大学再度因为醉酒而退学(学校是否能够因为学生醉酒而开除,这显然也是一个问题);我理解这些学校之所以做出这样顶格处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金晓宇的眼疾而产生的歧视(用他的话说,已经习惯了用斜眼看世界)。这其实是体制内教育无法精准识别和培养人才,并且对于人才进行戕害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自考成为了被教育体制边缘化学子们最公平也是最能够体现自我能力的道路,金晓宇通过自考获得了浙大英语本科之后,即有上吊自杀的行为,这表明,金晓宇实际上是一直在证明自己在外语领域的兴趣和天赋的冲动和愿望,但是他是坚定的、也是不甘的。人性之中渴望被尊重和认可的需求一直存在着,尤其是他在语言学上还拥有超人的天赋。

金家此后一直奔走在治病道路之中,而他本人在暴躁抑郁时会砸东西但是没有砸电脑,那是因为他还需要用电脑自学日语和德语,电脑以及互联网不仅是他另一个世界,也是他能够养活自己的命根子,且不说他因为没有正式学历难以进入职场求职,他由于多年没有在学校有组织上课以及进入社会生活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社恐症。据金性德老人说,几乎与出版社对接协调的一切事务均交由他处理,金晓宇的编辑校对以及第一个读者也均是他的父亲。

“世界给我以痛苦,我却报之以歌”,金晓宇并不是让人同情,而是让人仰望。金晓宇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能够做到心如止水、最纯粹投入的一批人。严格来说的说,70时代出生的人能够待在父母身边一辈子并且能够照顾父母终老的人已经很少了,金晓宇尽管是一个残疾人并且兼患有抑郁症,但是他做到了儒家最看重的“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的父母是天下最愿意为自己子女无私付出,但有多少能够给予百分之一的回报的子女?金晓宇在翻译作品的时候还无怨无悔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连他爸爸也说,没有金晓宇早就死了。单凭这一点,金晓宇先生的人格足以让人汗颜。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庸庸碌碌,难有成就,是因为受欲望牵引,而很难真正专心投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人们说金晓宇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而我却认为,金晓宇先生在坚持自己爱好钻研方面,已经做到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只有真正全神贯注自己认定的事业,才能真正“从容中道”。

金晓宇通过电脑接触到了不是资讯,而是作品以及其他国家的语言,电脑严格来说就是他的学校和工具,而其广博而扎实翻译也来自于海量的阅读,他几乎看完了浙江图书馆所有的外语小说,正是由于外语好,才有了能够从事跨多语种的译著工作。在金晓宇38岁开始才找到他天赋能够发挥的工作,并在此后的10多年翻译了22本书。

我本人是非常佩服能够翻译国外经典的学者,因为所有中西文化交流说到底最基础桥梁就是翻译工作,而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小众经典实际上往往能够翻译也就那几个人不为名利在坚持而已,而他们本身比庞大的留学人才队伍实际上更有价值;甚至翻译深刻影响了现在中文表达方式以及白话文词汇库,很多新的词汇实际上有赖于翻译者的功劳。而对于文艺作品来说,翻译往往是再创造,就像中国唐诗宋词翻译成其他国家语言完全取决于译者的母语水平和学术修养。

金晓宇在翻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疑高于很多专业语言学习者。我在看完文章之后也查阅了金晓宇翻译的相关书籍,而书本身并没有关于作者的介绍,严格地说,在学术类作品之中译者与作者地位是齐平的,也可以作为自己专著成果之一,而金晓宇本人既没有专业学历也没有相应职称、更没有得到翻译协会背书,使得其本身的翻译工作也只能依靠长期合作的出版社资源以及相应的选题范围。

根据金性德老先生口述,翻译是金晓宇命悬一线的强心针,而金晓宇最近的一次发病是因为他从2016年着手准备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在去年推迟了一年出版,在每天无尽地等待之中金晓宇逐渐发病。而在文章刷屏之后,该书才迅速启动出版事宜,我本人是非常希望买上一本看的。而即使被捉去医院治疗,金晓宇依然在翻译本雅明的《拱廊计划》并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同时,金晓宇也是幸运的,尽管他没有在学校得到系统教育,但是他的老师其实就是他的老父亲,一个好老师并不是要给学生教育多少知识,而是点出其真正的问题(病因)所在,并指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金老自己查阅资料和图书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是暴躁抑郁症,并且能够辩证看到可能存在的转化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发现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又给予鼓励和引导可不是每个父母能做到的,大多数父母从未真正了解过孩子的兴趣。而很多人终其一生既没有人点出自己所处在的问题病因,也没有指出适合自己的道路。金晓宇没有陷入到尼采凄凉的结局之中,是其父的不放弃不抛弃。

期待金老师的学术道路未来可能会平坦一些。祝好!我对《本雅明书信集》已经翘首以盼了!

本文转自百家号“靠谱的阿星”,作者靠谱的阿星,著有《媒体化战略》。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靠谱的阿星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靠谱的阿星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金晓宇的故事,启发我们的社会是否能够容忍天才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