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寺庙养老,会是安放灵魂的好去处吗?

作者:FYQ 发布时间:

寺庙养老,会是安放灵魂的好去处吗?

作者:FYQ 发布时间:

摘要: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把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人生既是圆满。

搜狗截图20230904163822.png

图源:Unsplash

毕淑敏说,所谓幸福,就是灵魂的成就。

周国平说,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把命照看好,把灵魂安顿好,人生既是圆满。

农历七月,是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

刚刚过去的中元节,则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祭祖节日。

虽然是一个亡灵的节日,中元节背后却渗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有灵魂信仰,有儒家孝悌,也有祖先崇拜。

在前往祭祖的寺庙中,偶然遇见了这样一群人:

他们头发灰白,身着佛杉,在厚重的木鱼声中一个接一个合十走进诵经堂;他们步履安详,面容平和,仿佛隔绝了世间的纷扰和忧虑;他们不是僧侣,却选择在寺庙中度过自己的晚年。

寺庙,对他们而言,俨然成了一个新的归宿。

令人深思的是,寺庙会成为老年人安放灵魂的好去处吗?

当寺庙释放出更多想象力

在中国,寺庙作为宗教场所,承载着信仰、修行和禅宗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寺庙逐渐迎来了新的社会功能。尤其在研学、亲子、露营、养老等方面,寺庙正在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

在养老领域,中国首家“寺院养老院”——福建省三明市吉祥寺,早在1999年就开始探索寺院创办养老院的社会化之路。

2000年,吉祥寺正式接收第一批孤寡老人。入住老人不用花一分钱,即可安享晚年。养老院的资金主要通过法师化缘、信众捐资、港商捐赠等方式维持。

截至2022年末,中国已经有大约53家寺庙提供养老服务,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和福建等东部省份。每家寺庙都能容纳30至500名老年人。

在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这种全新的寺庙养老方式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有观点认为,寺庙巧妙借用自身禅寺资源,对接传统文化,将闲置房屋重新装修改造成适老化住宅对外运营,为老人们养老提供一方好去处。

同时,也是在打造一个寺院、僧众、义工、老人和子女亲属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的养老共同体,让更多人拥有了精神家园和生命情感的寄托。

在寺庙养老,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佛教活动、修行打坐等方式,不仅有助于老年人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有助于他们实现心灵成长,培养出更加深远的思考能力和生活智慧。

此外,老年人可以通过遵循佛家的饮食原则和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搜狗截图20230904164002.png

图源:Unsplash

也有观点质疑,寺庙养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寺庙的经济支持需要有稳定的保障;设施和管理也需要不断改进;老年信众比较容易盲从宗教戒律,导致过分热衷于参加宗教活动等。

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公布过多起“祈福消灾”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一些犯罪嫌疑人选择各地农贸市场、医院门口、超市门口等人流较大的地方,以假冒和尚摆摊“量指算命”的形式吸引路过的老人,由同伙假扮群众引诱老人给“和尚”看手相,犯罪嫌疑人相互配合,诱使老人相信自己或者家人近期有难,须通过给观音香油钱或购买护身符佩戴的方式花钱消灾,骗取老年人钱财。

宗教是否老年人的灵魂归宿

诚然,寺庙养老并不会取代传统养老院。然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老年人、社会和家庭关系的视角和场所。

值得关注的是,在吉祥寺养老,需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生活必须能够自理;第二、要信仰佛教。

老年人的“信佛”,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内心的平衡与沉淀。

这些寺庙为老人提供的不仅仅是基本的食宿,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凡是长寿之人最大的特点是,不盲目跟风攀比,无贪欲之心,无论何种情况平静应对,润心养性健身。

于一生征战名利场的人士而言,这样就可以摆脱烦恼,不为稻梁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求,量力而行。

比如,已近花甲之年的功夫巨星李连杰,已经化身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注重自我修养。据传 ,他独自去了五台山,在一个山洞里打坐,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于普普通通老百姓而言,他们也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以保持对明天生活的追求之心。比如,农村有很多老人信佛,在家里供奉菩萨,逢年过节常常祭拜,做法事、祈福消灾。

搜狗截图20230904163908.png

图源:Unsplash

此前,有 相关机构进行过一项关于老年人信教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与民族传统、医病消灾与寻求平安、寻求精神寄托是农村老年人信教的三大原因。其中,家庭与民族传统影响最大。

从信教类型来看,佛教占比接近 60%,其次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多数信教老人认为信教利于身体健康,通过宗教信仰从心理上减轻病痛和满足健康需求是老年人信仰宗教的重要动机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我国各地都有广泛传播。

佛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齐同慈爱、济世利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争先行善”,基督教的“作光作盐、荣神益人”,以及各宗教伦理道德中有关尊老敬老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认为,佛教寺庙兴办养老机构有4个有利条件:一是佛家讲报“四重恩”,有思想基础;二是佛教寺庙资金比较充裕,有经济基础;三是佛教寺庙的土地较容易解决,有建筑保障;四是佛教信众中志愿者众多,有人力资源。

此外,在宁夏、内蒙古、广西、四川等地,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纷纷建立了穆斯林敬老院、民族颐年院。遍布各地的清真寺、穆斯林慈善组织在发展老龄事业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老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体看来,各宗教团体都把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特别是孤寡无助的老人看做是一件善事,尽管不能完全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鳏寡孤独,各有所依”的理想状态,但也满足了社会的部分真实需要。

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值得关注的是,寺庙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为养老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探索,为我国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找到更多元、更可行的养老解决方案。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寺庙养老,会是安放灵魂的好去处吗?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