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优必选科技的展台,一款在机身上标示着双LOGO的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吸引了众多高校教授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天工行者是由优必选科技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3月发布的面向科研教育领域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它身高1.72米,具有全尺寸、高性能、开源开放的特点,提供基础版、中配和高配三个不同版本,以满足客户在人形机器人研究课题方向的差异化需求。目前天工行者已收获逾百台订单,预计全年将交付超300台。
为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原创技术突破和创新型人才培育,优必选科技还推出了“人形机器人科研共研共创计划”。已经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50余所国内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依托天工行者的规模化量产及交付,优必选科技陆续与各大院校展开特色鲜明、课题多样的共研共创活动。
具身智能技术联合研发,航空航天等特色领域人形应用
香港中文大学陈翡教授团队将依托“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平台,重点研究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LA)的深度融合技术。陈翡教授团队将移植其国际领先的跨平台技能迁移技术(基于多模态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通过学术场景验证驱动“天工行者”的持续迭代。校企双方还将联合制定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领域标准建设,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树立新标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依托“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平台聚焦航空航天场景下人形机器人高精尖技术突破。未来,校企双方将联合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绳驱灵巧手精密控制、动作捕捉系统优化、sim-real虚实迁移训练等特色方向,赋能人形机器人在航空航天、科研教育、工业制造等多领域的创新场景的应用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冷春涛教授团队将与公司联合探索推进人形机器人在智慧康养(结合传感器、毫米波雷达应用)、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等多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技术实用化、产业化进程,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创新联盟,形成 “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孵化” 的生态闭环,力争落地智慧康养等典型场景,形成可复制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多方合作,共建具身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在具身智能创新型人才培育方面,优必选科技将联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国内高校、职业学校等,各方共同探索共建“学术-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生态:通过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开发机器人操作与VLA应用课程,培育具身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协同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香港创新科技署重点项目,并加速科研成果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等场景转化,联合举办国际技术论坛与公开讲座。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优必选科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合作共创 "航天特色产教融合"模式。该学院配置了校企双导师,将联合设立《具身智能控制》、《大模型与视觉融合》等微专业课程,将“天工行者”作为核心实验平台支撑毕业设计及研发实践;同步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属赛事体系(如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以竞技实践锤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高盛《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预测,到 2035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 140 万台,市场规模达 380 亿美元。伴随着天工行者批量交付予全球科研教育领域客户,并持续产出合作成果,必将掀起新一波针对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科研热潮,优必选将积极扩大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职业院校在科研、教育领域的多维度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技术攻关、行业标准体系制定、场景应用创新,加速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