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2025年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论坛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智慧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国新文化等单位联合承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与应急管理处副处长孙新章出席并致辞。
科教融汇与产教融汇论坛嘉宾合影
政产学研用金深度携手、助力机制协同
王建华高度肯定了北师大牵头建立的“中国智慧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中的引领地位、严谨态度和积极作用,介绍了促进会在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方面的工作和对教育发展的支持机制,呼吁政产学研用金各界同仁深度务实合作、构建更有价值的协同生态。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
孙新章介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智慧教育板块累计支持13个国家级项目展开工作,涵盖师生数字素养技能、智联环境构建、数字教育应用治理等典型场景。后续将持续深化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助力科研单位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拓宽成果转化路径。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与应急管理处副处长孙新章
国内/出海模式齐发、汇聚软实力转化路径智慧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通过“数字孪生体”的创新形式,作题为《坚持科教融汇,推动校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并就“通过科教融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三个方向:一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二是面向世界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力争实现重大原创突破;三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他谈到建成真正世界一流的学科和大学,核心在于“在重大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出国际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雷朝滋
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是强国纲要的战略部署。与会专家学者聚焦AI在教育多场景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探讨了产学研协同机制如何加速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忠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与气候变化绿色转型教席主持人芮振华教授、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学习技术与创新部主管Ratna Selvaratnam、网龙网络公司高级副总裁林伟、芥末堆创始人梅初九、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京师睿道CEO南昊、泰国National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李仁良教授、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副教授陈冠良分别从AI赋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绿色教育赋能能源大学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治理模式,EDA平台和元宇宙平台辅助教育教学,教育服务出海创新模式,推动“从顶刊到顶链”,泰国AI发展面临数据准确性、批判性思维培养、数字鸿沟与道德框架等多重挑战下的合作需求,澳洲根据特定教育任务需求优化生成式AI技术的探索等领域做了学术交流。
务实高质量产出,推动生态群价值升级
在发布环节,论坛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童莉莉联合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处处长黄旭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敏、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家琦向大家介绍了过去一年产学研协同生态群的3项成果。
一是数字教育应用综合监管平台(公共服务版),该平台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开展,自2024年完成内部科研版之后,于2025年8月上线公共服务版。以AI4S为研发思路,集成“智能体-APP-小程序-资源库-云平台”5类主流数字教育应用的行为数据,面向政府主管机构的政策落地、校园教育软件的采购决策参考和国际交流三大场景使用。
二是推进中的《电信和互联网服务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要求 互联网教育服务》,该标准旨在规范数字教育产品中的个人信息采集、学情数据加工、教情资源扩散路径等行为,为数字化在线学习环境护航。
三是5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基于数证共生实验的跨模态可溯源风险智能监测平台及其教育治理应用”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现场由雷朝滋副会长、孙新章副处长和陈光巨教授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发布环节同时公布了由中国智慧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发起,设立“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学练用支撑机制”“中小学校园智能网建设方案”“空天互动的职教实训”“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长效运行机制”“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5大指南方向的产学研课题事项。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证书颁发
“教育有爱AI——算法的可持续发展”圆桌对话
围绕“教育有爱AI——算法的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左浩、中南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吕鹏、天津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权、松鼠Ai联合创始人梁静、北京联通战客部教育行业总经理王焯展开跨界对话,深入剖析了教育AI算法的应用瓶颈与实践转化路径,算法设计如何避免“技术理性”对“教育温度”的消解,数字教育产品中的算法透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算法健康有效运用的产学研协同生态机制建设。嘉宾分别从教、产、学、研、医、用视角分享了算法设计、技术开发、落地与产品应用推广的经验心得,为教育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建议。
本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孙根班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