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纵观现代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纵观现代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为了研究其发展规律,2001年教育部以试点项目的形式把它推出来,进行探索与实践。如今,我国第一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已经五岁了,它迅猛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推广公共服务体系概念,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科技部又陆续推出了依托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的教改项目和实践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为了研究其发展规律,2001年教育部以试点项目的形式把它推出来,进行探索与实践。如今,我国第一家公共服务体系——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已经五岁了,它迅猛的发展势头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推广公共服务体系概念,提升其社会影响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科技部又陆续推出了依托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的教改项目和实践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开始显现。

为了纵观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貌,记者收集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严冰,请严校长介绍了相关试点、课题、项目的有关情况。

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概况

记者: 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是在什么时候?请您把项目的情况介绍一下?

严冰: 2001年年底,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立项。2002年12月,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03年2月成立了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具体负责体系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200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批复》,标志着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束试点,正式进入全面运作阶段。

记者: 经过五年时间,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严冰: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兴的教育服务业中的一种全新模式逐渐得到认可,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大格局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为电大系统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举旗站位”奠定了基础。2007年初,全国已设立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1240个,28所省级电大设立了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与30余所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支持服务的专业有190多个,在读学生总数近20万人。2005年以来,公共服务体系还承担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考务工作,2006年3月、6月、11月3次统考,总考次122.86万人;此外还为合作高校提供考试服务,如2006年承担了23所合作高校的入学测试和课程考试考务工作,共组织了75万余门次课程考试。

“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于2006年6月通过结题验收。项目的成果,包括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任务、服务模式、组织构架与运行机制以及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基于网络、面向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的全新公共服务模式和连锁运营的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模式;研发了多院校、多学习中心、多管理中心等多用户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责,是作为专门服务机构,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建立社会化的服务平台,不仅帮助办学机构向远程学习者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学习者完成学习过程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办学机构完成教学以外的各种常规性、事务性的教学管理服务,并为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提供了条件。主要任务包括: 按照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共性要求,提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的支持服务系统;根据办学机构的办学特点,协助其开展招生、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教学与管理服务、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考点、标准化考场及考试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教学资源的高效传输,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及有关规范,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整合;承担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机构委托的专项服务工作。

这里想强调的是,对于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及其意义,我们要放在中国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包括国家信息化进程中,放在电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全局中考察。同时,我认为所取得的进展,不仅仅是已经形成的那些实际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包括这些年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可以说是我们取得的进展,因为试点项目的任务,最重要的本来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探求问题解决方案。

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概况

记者: 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是在什么时候?请您把项目的情况介绍一下?

严冰: 2001年年底,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立项。2002年12月,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03年2月成立了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具体负责体系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200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批复》,标志着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束试点,正式进入全面运作阶段。

记者: 经过五年时间,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严冰: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几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新兴的教育服务业中的一种全新模式逐渐得到认可,成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大格局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为电大系统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举旗站位”奠定了基础。2007年初,全国已设立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1240个,28所省级电大设立了奥鹏远程教育管理中心;与30余所高校远程(网络)教育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支持服务的专业有190多个,在读学生总数近20万人。2005年以来,公共服务体系还承担了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考务工作,2006年3月、6月、11月3次统考,总考次122.86万人;此外还为合作高校提供考试服务,如2006年承担了23所合作高校的入学测试和课程考试考务工作,共组织了75万余门次课程考试。

“现代远程教育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于2006年6月通过结题验收。项目的成果,包括提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任务、服务模式、组织构架与运行机制以及技术解决方案;构建了基于网络、面向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的全新公共服务模式和连锁运营的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模式;研发了多院校、多学习中心、多管理中心等多用户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责,是作为专门服务机构,为众多办学机构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建立社会化的服务平台,不仅帮助办学机构向远程学习者提供各种服务,满足学习者完成学习过程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办学机构完成教学以外的各种常规性、事务性的教学管理服务,并为远程教育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提供了条件。主要任务包括: 按照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的共性要求,提供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学习环境的支持服务系统;根据办学机构的办学特点,协助其开展招生、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教学与管理服务、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供考点、标准化考场及考试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教学资源的高效传输,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及有关规范,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整合;承担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学机构委托的专项服务工作。

这里想强调的是,对于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及其意义,我们要放在中国社会及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包括国家信息化进程中,放在电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全局中考察。同时,我认为所取得的进展,不仅仅是已经形成的那些实际成果,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包括这些年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也可以说是我们取得的进展,因为试点项目的任务,最重要的本来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探求问题解决方案。

“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对于推进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记者: 2006年6月,教育部批准启动由中央电大牵头,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参与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您作为项目负责人,能否谈谈该项目对于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何意义?

严冰: 该项目主要依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数字化学习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并进行数字化学习型社区、乡镇、企业、行业等典型应用示范。

首先是选择少数有一定基础的具有代表性的乡镇、社区、企业和行业,建成四种不同类型的示范性学习中心,开展面向终身学习社会的数字化学习典型应用示范,并进行几所高校部分优质课程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典型应用示范,探索相应的学习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质量体系的实践经验。此外,要紧密结合典型应用示范,研究基于数字化学习的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的理论,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学习港的总体框架;研究建立数字化学习港的资源共享机制、学分积累及转移机制、质量保障及监管机制,提出资源共享、学分积累和转移的实现途径和管理方法,以及质量监管的评估办法与标准;研究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并提出相关运行与管理的实践工作模型;对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的技术平台进行升级,为典型应用示范的各级各类学习者和单位用户形成远程学习的网络和环境等。

所谓典型应用示范,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的范例,而且这个范例应该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关键是张尧学司长提出的“九大要素”,在典型应用示范点上应该有具体的“物化”呈现。他提出,建设数字化学习港的组织结构有以下九大要素: ①统一标准的“学习网吧”;②和各种不同的传输网络连接的学习终端;③离学习者最近的存储系统;④帮助用户搜索查找课件信息的导航系统;⑤丰富的课程组件;⑥各种附加设施;⑦完备的安全和管理系统;⑧合理的收入分成机制;⑨学分银行等学习软件支持系统。确定的七个典型应用示范点,乡镇型两个: 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和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社区型典型应用示范点三个: 天津市南开区、西安市碑林区、广州市海珠区,都是依托当地电大建设的。企业型典型应用示范点设在深圳TCL集团,在胜利油田建立一个为石油行业服务的试点高校继续教育典型应用示范点,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共同承担。

记者: “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将分几个阶段实施?

严冰: 根据工作方案,“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的实施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6年6月到9月,主要成立了项目专家组、项目组和课题组、子项目组,制订了项目实施工作方案,进行了示范性学习中心选点工作,并制订了子项目和课题的工作方案。第二个阶段是2006年10月到12月,主要完成了初选七个示范性学习中心的组织与落实工作,完成了大部分学习中心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根据这些学习中心提出的需求,进行优质学习资源的收集组织,并重点研究了这些资源在学习中心的实际应用问题。第三个阶段,从2007年1月开始,完善示范性学习中心的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典型应用示范试点工作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有关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模式、服务模式的初步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数字化学习中心学习、服务和管理的基本模型。第四个阶段自2007年7月开始,预计到2007年11月,将形成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实践模型,深入和扩展应用试点,在此基础上,汇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做好项目总结与结题验收准备工作。第五个阶段,也就是2007年12月,是项目结题验收阶段,同时着手组织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记者: 教育部领导和相关专家对“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进展情况有何评价和指导?

严冰: 这里我可以透露一些最新的情况。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要求,自2007年7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召开“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中期检查汇报会后,教育部聘请的专家组成员,于7月17日至29日分别到6个典型应用示范点进行实地考察,并于7月30日下午集体考察了天津市南开区典型应用示范点。7月31日,在天津市召开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中期检查评议会。

专家一致认为,教育部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非常好。教改项目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项目管理工作到位,提交的《中期检查汇报提纲》很客观,符合实际,真实地反映了教改项目的进展情况。7个示范点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试点人员工作很投入,对各种类型的典型应用示范的模式进行了认真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万元的课题经费能“撬动”各地如此多的资源来做这件事情,很不简单。

不过,从目前取得的进展看,要想实现教改项目的预期目标,恐怕还有许多难题要抓紧研究解决。专家也提出了不少指导意见,建议深入研究和探索远程教育体系架构,包括服务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课题的理论研究要与示范点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专家还强调,学习型超市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资源,整合、优化资源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必要特别重视非学历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整合。

记者: 与这一项目相关的还有哪些子项目?

严冰: 2007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关于启动“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25号)。通知称决定先行开展“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两个子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子项目由承担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和中国网络教育质量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北京希普无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与全国高校网络教育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联合开展研究与实践。“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建设”子项目由承担“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组织,与有关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联合开展研究与实践。

记者: 请您谈谈上述子项目的相关情况,该项目与“数字化学习港”项目的关系是什么?

严冰: “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可以看作是“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扩展和延伸,所以我也同时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要结合“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依托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展建设15个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整合和共享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积极面向乡镇、社区、行业和企业的、适合于在职人员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不同区域、类型、对象和需求的典型应用模式。

科技部“数字教育公共服务

示范工程”的推动作用

记者: 2006年11月,在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下,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作为申报单位,申报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中的课题“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严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而新设立的一项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实用性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部、财政部今年2月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实施大会。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2月10日举行开题会,可能是计划启动实施大会后最早开题的课题。

“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项目将继承和发展“十五”现代服务业及相关领域取得的成果,坚持“共性支撑、横向协同、模式创新、产业发展”的工作原则,立足自主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调动各部门各地方的积极性,突破共性技术,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示范应用,加强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加速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实施了“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初步攻克了制约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教育软件系统。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进一步研究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关键技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教育模式、标准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高校、企业和行业培训的远程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接口,导致资源难以整合与共享,应用软件间缺乏可互操作性,难以提供面向大规模用户的高可靠、可管理的服务。总体上,当前这种基于网校的网络教育模式由于受到资源、系统、体系和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难以承担起建设国家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旨在攻克若干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的关键技术,构建开放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支撑平台,集成和整合大量的教育资源,培育数字教育服务新产业,建立一种新型的面向数字教育的公共服务模式、运营机制与监管体系,为社会大众提供学历的和非学历的、优质的、高效的、个性化的数字化学习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属应用示范类课题。研究目标以构建面向学习型社会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对象,研究其中的体系架构、服务运行模式和运营监控机制;攻克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的若干关键技术;建立以第三方服务为主的教育创新服务新模式、运营机制与监管体系;研制出一套开放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并集成和整合面向公众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20TB以上;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应用示范。通过项目的实施,培育两家面向教育服务的龙头示范企业,促进数字教育服务新产业形成,推动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促进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

课题责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宗凯教授曾这样说明: 这个课题是现代服务业项目中的课题,课题目标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部分,不像“十五”时做网络教育就只做网络教育,而是为现代服务业技术支撑提供应用示范。教育部科技司决策,这个课题由企业牵头,体现了现代服务业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本课题的起止年限为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

记者: “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与“数字化学习港”是否可以互相配合进行?

严冰: 这个课题和“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显然有配合、呼应、互动的关系,所要研究的其实都是教育服务业方面的问题。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取得的多方面进展,包括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都为实施“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奠定了基础;同时,“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课题的实施,也必将对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新的推动力。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困难和趋势

记者: 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许多问题和困难是无法想象,也不可预测的,您认为当前整个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困难?

严冰: 我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启动时就谈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的运作经验,许多课题还有待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步研究解决。由于不可避免会碰到的体制障碍及观念、机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公共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今后还会出现各种碰撞。

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对于来自各方面的新的挑战,也要有足够的准备和有效的对策。我几年前提到的那些体制障碍及观念、机制、利益等方面的冲突,现在仍然不能说已经消除了,而且出现不少新的问题,涉及到中国教育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长期性问题,新启动的这些教改项目和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因此碰到了许多困难。许多问题自然不是这些教改项目和课题,也不是公共服务体系自身能够解决的,恐怕只能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逐步解决,教改项目和课题所能实现的都是“有限目标”。当然,教改项目和课题的实施,对于解决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那些难题,应该能够在许多方面起到实际推动作用。

记者: 2007年2月,教育部批复了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弘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的申请,同意它们与有关高校联合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您认为新体系的进入会为整个行业带来哪些影响?您怎么看待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与新体系之间的关系?

严冰: 第二家、第三家乃至更多家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出现是必然趋势。事实上,教育部几年前批准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启动,主要是因为注意到电大作为国家教育资源有可能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及相关工作基础,根据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让电大先期开展试点,绝不是像有人一度批评的那样是让电大“独家垄断”。张尧学司长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上的主题演讲,谈到建立数字化学习港所需的政策时指出,要逐步试点、适度增加网络教育的举办者和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与经营者。这方面涉及到两个部分。一个是内容的提供。除了68 所网络学院之外,是否还有更多的内容提供者?其他的学校、企业或者个人很可能有更好的内容和资源,或者在某些方面会比这68 所网络学院做得更好,这些内容是否可以提供到数字化学习港上来?另外,由谁来经营、管理和建设数字化学习港?如果由一家来经营、管理和建设,就会出现垄断。但如果是几家共同完成,就要考虑通过试点的方式来解决。

我也多次谈到过,普通高校举办远程教育会逐步放开,预料很快会有更多普通高校加入远程教育的行列。当然,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看来会逐渐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不太可能是现阶段网络教育的简单延续。教育服务业及公共服务体系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走向、模式和格局,包括规范管理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但公共服务体系能否起到这样的作用,又取决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水平。第二家、第三家乃至更多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出现,对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既是竞争的关系,但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其实更是合作的关系。如果说“冲击”,第二家、第三家公共服务体系的出现,可能受到“冲击”的将不仅仅是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电大开放教育恐怕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所产生的影响甚至可能更大。

我们高兴地看到,许多地方电大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措施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上期《中国远程教育》(资讯)发表的《依托公共服务体系福建电大借力而行》一文,所介绍的福建电大的情况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记者: 您认为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严冰: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就推进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而言,我认为应该特别关注三方面趋势,一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二是国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趋势,三是国家推进教育服务业发展的趋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已经讲得很多了,这里不多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们要在国家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看远程教育,认识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意义。今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要求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教育等服务事业。教育服务业涵盖面很广,首当其冲就是远程教育和数字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果说还有第四个大趋势,就是社会教育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

有专家指出,教育服务正在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发展现代教育服务业必将是教育服务发展的方向。现代教育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普遍特性,而其发展也将遵循其他服务业的规律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教育和学习者学习的迫切需要。对于服务业而言,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具有不可分离性;以用户的观点看同一提供商的服务是有差异的,服务的个性化也加剧了这种差异;服务具有无形性,它的价值在于过程中的思路、方案和知识。如何将服务业的特性应用到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教育服务业,是摆在教育服务领域内的专家和工作者面前的非常现实的课题,而“数字化学习港”的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是实践性地探索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来自于互联网;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互联网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纵观现代远程教育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