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

作者:芥末堆 发布时间:

摘要:可能要多年以后,大众才能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怎样的灾难。

芥末推荐:这几天北京雾霾预警,从橙色到红色,逼得中小学停了课。期间在线教育扛起大旗,纷纷喊出“在家也能学习”的旗号,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相对好的解决方案。但如果这也值得“在线教育”欢呼雀跃,庆祝得也未免太……尴尬了。(以下文章转自公众号“教之道”)

20151113034139653.jpg

雾霾停课期间写给学生的话

作者简介 | 何杰,北师大二附中语文教师,研究员,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班主任,座右铭“用我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  

我的孩子们:  

终于停课了,上一次因公共事件停课还是12年前的非典。  

这是一次不得已的停课。短暂的欢呼后,更多人感到了悲凉。  

明珠说:“可能要很多很多年以后,大众才能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而非值得雀跃的假期,我真的心疼北京。”  

慕华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暂时的,我们终究还是逃避”。  

陈琦说,他根本高兴不起来,他宁可不要这个假期。  

虽然我们需要休息,但这是一种悲凉的休息。  

如明珠所说,这是一场灾难,这是12年前非典之后又一次灾难。但那时候,你还很小,而今天,在你们的花季,遇到了可能是人生第一次公共事件。  

你们长大了,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不如意,甚至灾难。  

我和你们一样,为今天的局面痛心;我和你们一样,追问这何时是个头。  

有关雾霾成因和背后的利益博弈争论得太多了,我实在不想就事论事。我们真正想和你们探讨的是我们的认知方式。  

这大概是你们第一次不欢呼的放假。因为你们突然发现,同快乐的假期相比,还有很多已退成背景而我们并不关注的美好。  

也许有一天,我们无法再安静的上课;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头顶上甚至炮弹横飞。  

到那时,也许今天枯燥的学习,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你们的思考体现了我总喜欢引用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在这个互联时代,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更没有谁能够真正脱责——这不是将元凶泛化,这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结果——谁不承认这点,谁就是自私,我也无话可说。所以,我们都思考,都要问: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审视我们的思考视角。  

我想起前几年西城区模拟考试作文题:“如果你不出去走,你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当时,我就主张这个题的重点在“出去走走”和“你会以为”的关系,现在更是觉得这句话说得到位。  

同时,我又想起孔子曰过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结果被一个叫“荒堂”的才子批评了,在文中我成了“精神胜利法”的硕儒。好在你们中有人(因为这篇文章要发在网上,考虑到现在网上的生态,我隐去了她的姓名)读懂了这篇文章的用意,做出这样的评价:“我感觉何老师和这个荒堂主人对‘克己’等词的理解与定位不一致,由此导致意见分歧但又各有道理。荒堂将‘节制欲望、克己复礼’视为隐忍不发、逆来顺受;但我猜想何老师说‘克己’的真正意思是利益既得者牺牲一些私利、顾全大局。”  

我本想就荒堂的误读做一些阐释,而且也写了很多话,只是未及成篇。因为我必须及时给你们的同学回复他有关生命认识的疑惑,必须赶紧准备即将到来的月考,还必须准备下一周的课程和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在网上写文章只能是稍微有闲且不得不发时才要做的。所以,我停了笔先不做回应——你们同学的解读其实已替我做了回应。  

当然,有一点我是要与你们沟通的。  

很多人不同意我节制欲望的观点,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王朔所说的“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也就是有人说的“自古节制欲望是统治者对人民的洗脑”,唯有靠制度才可以约束人性。  

这话我当然同意,我那篇文章根本不反对制度变革,我自然也承认“自古节制欲望是统治者对人民的洗脑”这个事实。可是我总以为,在制度尚不完善时我们总要做点事情吧,不能因为“自古节制欲望是统治者对人民的洗脑”而否定节制欲望本身吧。  

而之所以会产生误读,又与孔子所说的“意、必、固、我”有关。  

此时,再看那年的作文题“如果你不出去走,你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又有了很多感触。  

那么,怎么走?去哪里?作为学生,我们能怎么办?  

我们现在主要能做的,可能还是修身学习、切磋琢磨,等待社会的检验。虽然我们没有离开书桌,但视野却可以更加广阔,也算是出去走走。  

我们要学好语文,准确理解他人、准确表达自我,而不是误读、曲解与妄言,从而学会公共说理;  

我们要学好历史,理解今日所遭一切都是历史的结果,从而对当下有一种同情之理解;  

我们要学好经济,理解人的求利行为规律与利益分配规律,从而理性认识社会现象;  

我们要学好数学,理解世界变化是有因果变量的,因而必须精确计算并分类讨论;  

我们要学好地理,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真貌;  

我们要学好外语,理解异域人们的生活形态,并准确传达我们的文化精神;  

我们要学好理化生信科,理解科学对于世界的革命性作用;  

最重要的是学好哲学,理解世界与人性的本质。唯有如此,我们才是清醒智慧的人。  

总之,要有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只有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眼界才能开阔,才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去走走,才能走远走实。  

同时,我们要努力理解世界的多元与复杂。我们喜欢蓝天,但是我们要理解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对我们的意义。我们主张权利,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群体的利益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独立判断,怀疑并审视任何信息与观念。怀疑一切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分析这些信息和观点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的表象与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自己的头脑不成为他人信息与思想的容器,自己的嘴才能不是别人的传声筒。  

最后,还要力求心平气和。不自做悲情、更不被人煽动。要知道,雾霾的出现警告了我们每一个人:自然环境破坏了,我们无法生活;但如果社会环境毁了,我们将无法生存。现在蓝天已经成了让人渴求的东西,那么统一、和平、安宁、信任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所以,当我们停课时,欢呼暂时放松固然可以理解,而真正该做的,还是重归书桌、重拾经典,更要重回生活,求知、求仁,反求诸己、切磋琢磨——总之一句话,“学不可以已”。  

而作为教师的我,不能只盯着你们的分数,不管你们的做人和身心,更不能忘记师表、双面人格,整日痛骂道德沦丧、却冷遇甚至阻止你们为集体公益而做出的牺牲,整日抱怨社会对自己不理解,却用狭隘之心看社会看他人。  

我始终自勉,你们的所有行为,都与我有关。  

本文快要写完时,看到咱班另一个同学写的《后知后觉谈“克己复礼治霾论”》。这篇文章替我回应了荒堂同学的批评,我心甚慰,因为我的想法被她深切地理解了。  

她在文章中感叹:“被寄予‘干预社会’厚望的我们,平时答过这么多政治主观题,说一堆宏观层面上的头头是道的话,真正问自己有什么极具科学性又切实可行的政策或解决办法,没有。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关好窗户打开净化器,提醒妈妈要戴口罩以外,我没法再做更多。无助,还是自己无用。”  

看了这段话,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干预社会”一词是我借王宁先生的说法激励所有二附中文科学生的话,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两年来的激励起到了一定作用。发表文章的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上并不是学霸,在班里和学校也不是最主要的干部;但我却以她自豪。她善良、有担当,善思且理性。这段话体现的情怀让很多成人都不及。  

当然,我还要说,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现在的苦学、省思就是在为去霾做事。从科学角度说,去霾并不是件非常难的事,但从社会角度看,去霾却又无比艰难。前者靠理科的智慧,后者却要靠文科的筹划。  

而现在,我们年龄还小,暂不需要我们冲在一线——至少现在,还不是“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时候,还不是不能放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还是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心态去长本事、磨性子。  

想到这些,我们的学习也许会更有意义更有动力。就用金老师的话共勉吧:“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教之道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教之道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