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峰瑞资本李丰:做0.01%相信终局的好企业

作者:未来之星EdStars 发布时间:

峰瑞资本李丰:做0.01%相信终局的好企业

作者:未来之星EdStars 发布时间:

摘要:这个时代的中国,我们的企业应何去何从。

屏幕快照 2016-07-04 上午9.38.00.jpg

(本文根据李丰演讲整理,略有删减和修改)

屏幕快照 2016-07-04 上午9.38.45.jpg

考评企业的新的主要价值观点

2010年前的互联网和之后的互联网有什么区别?

2010年之前的互联网按顺序发展并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大概有这样几种:垂直门户,即时通讯和在线视频等。2010年之后按顺序发生了O2O,交易平台。2010年之前叫垂直于商业模式的闭环模式。虚拟经济的闭环的好处在于它首先说起来非常美好,没有人有牵制竞争的优势,第二就是听起来它是非常轻的模式。第三是在于因为没有牵制竞争,它的成长速度也可能很快。而相比较而言,2010年之后发生的商业模式,都经历了巨大的淘汰率。从简单抽象的角度看,过去几波比较大的风潮如电子商务,O2O等,都正在验证过程当中。总体上讲,2010年之后和2010年之前商业模式最大的区别是核心的变化。2010年后核心的企业价值是提升线下对应商业行业的效率的。

该不该学习京东模式?

比较的前提就是刚才所说的,看这个企业对线下你所对应的实体经济中所提升的效率和输入的价值是否够高。

从这个角度上看,在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有一个特殊现象。除了跟淘宝早期一样做C2C信息撮合的平台之外,在美国随便去数前十名,前十五名,前若干名当中,只有一个亚马逊是电子商务,其余全是线下。站在这个比较前提下,如果线下行业已经充分竞争而且成熟市场化,提升效率的前提就是加了线上后要比原来线下最好的更好。而从看美国零售行业的渠道和品牌下沉度可以知道。美国的零售领域已经过了那个激烈竞争的阶段,成熟了很多年。所以线上面临的问题就是,线下每一个垂直领域的佼佼者,他已经把这个领域的效率做的非常高。如果你想革新这件事,加了互联网之后,要比他原来做的还好。难度就是非常大的。

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零售行业比较特殊,虽然经历过激烈竞争,但是发展时间仍然较短。而京东对这个行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经济方面,2008年中国零售行业和商品流通领域发展状况较差,因此整个社会在那个时候花五毛钱建基础设施这一层,而京东花一块钱做这件事,显然体验就会是好的,但是抽象看整个事情,他提高了商品流通环节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率,解决对应的零售领域的效率问题这件事就是京东足够大的企业价值。

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又发生了很多变化,之后的六年当中由于中国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电子商务的刺激,作为基础设施的流通领域发展加速,在社会如此的发展下,同样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原来花一块钱,你得花十块钱,全社会加起来。对这个部分的提升效率的空间就被慢慢的摸平了,除非由企业不停的往前做一些新的事情,始终提高整个环节的效率问题,来建立最终的企业价值。

衡量标准在教育行业是否同样适用?

教育行业在中国市场化22年,已经形成了一些市场化和竞争的规律。但最后考核企业的核心指标在这个前提下还是是否跟原来最好的那些相比,企业提升了原来的效率或向产业中输入足够多的价值。拿标杆型教育企业举例子,在23年前教育被市场化的时候出现一个情况,由于人口总量和人口基数的问题,中国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需要教育叫需求,把提供教育叫供应,变成市场化的市场。这个市场最大的矛盾就是供应端不够。 那个时候市场有两种模式,一是像新东方和学而思这种模式,自己培养老师。二是向其他机构一样,请当地著名学校的著名老师,来自己的培训机构授课。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第一种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当时的市场最正确的事情是提供有质量的供应端,于是,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让以前不会当老师的人当老师才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从我们现在的终局来看,我们也很好推断,坚持原来供给端的老师的培训机构到今天基本都没有做大。做企业的人必须思考是否做了社会最需要的事情,是否输入了真的价值。在挑选赛道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商业直觉,而不一定是宏观判断,其实你应该用宏观的角度向终局看。

中国社会和经济面临的巨大变化

增量市场变存量市场

中国到现在,能看到的经济和商业模式以及创业创新的机会是非常两面性的。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变化是在2012年、2013年。这个阶段以前几乎所有行业的增长动力都是来自于用户的大量的数量造成的。简单来说,增量和存量的概念就是小学数学题,增量的过程就是只在乎进水,不在乎出水。中国每一年都经历较快发展的网民的增加,长时间的增量发展过程当中造成了这样几个现象,第一就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就是谁抓到了那块东西基本上谁就嬴了。第二件事就是典型商业模式创新,原因是谁只要找到一个办法先触达用户就可以,原因在于因为新用户大量涌入,先触达用户的人只要在后面有东西基本就锁定了定局。

导致中国的还有另外几个现象,首先就是投资,还有中国的政商关系。原因在于在一个增量经济,也就是资源型经济的过程当中分配资源非常容易成为最大的权利,而获取资源是最大的商业机会。不管获取资源的方式是透过获取资源本身过渡的扩张,还是通过政商关系,还是通过纯商业模式的创新。2012年和2013年之后,今年开始由于人口统计学的因素,劳动力总量减少,所有这些因素以及包括所谓经济进了新常态。这件事情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些因素在同一个时间点起作用,把中国碰入存量经济里。存量经济听起来比较容易,进水的水龙头变得很小,出水变得很重要,谁能把出水的看好谁在以后的竞争中就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总结来看,以前的资源依赖型和创新性都不那么好用了,宏观上来说,新兴产业要有很大的调整。我们要进入一个价值竞争的过程,以前习惯依赖赚钱的方法不一定好用。无论商业模式创新,资源依赖还是政商关系,本质上用了很长时间的增长习惯性的商业模式在定式里成为习惯,开始变得非常不好用。对于很多成功企业家来说,会经历很大的痛苦。就好比一个学生拥有一套学习方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都考第一名。可是到念研究生的时候,这个学习方法不灵了,所以会产生厌学厌世的观点。

存量市场中,成熟消费者比例上升

成熟消费者就是比如说在6年以前人们很难评价什么是好的智能手机,但今天所有人都可以做出这个评价。产品型企业的典型就是通常分为两个导向,第一是产品导向,第二是CEO是产品经理导向的。这一类企业通常不是用户端创新的,而通常最后在消费品市场却是最好的公司。市场行为公司的特征也很明显,典型特点就是营销手段和模式创新,用不同的方式触达消费者。拿留学市场举例,2003-2006年是留学市场非美国家快速开放的市场,它的第一特点就是增量,用户水平也比较平均,所以在那个阶段难以通过产品取得最后胜利。但是现在所有的领域,消费者领域,最后都是产品型公司的原因就是不管经历多长时间,消费者市场一定会供不应求,当一个存量的用户市场占比非常高的时候,意味着成熟的用户占比也越来越高,新企业的机会就是这些人还没有建立起来足够好的判断方法和判断标准的时候,所以说谁先抓住和影响了他们,基本上谁就嬴了。我们看这些教育机构,好的教育机构原则上都是能培养好学校的好学生。能够让这些人来上课是最难的事,因为他们本身对产品质量和产品特性的辨识度应该是最高的,这可能是这些人很难伺候的原因。如果是典型的一对一学校,永远有市场,永远能赚钱,但是不幸的是他们不是业界领袖。

同时,私认为比较小年龄的幼教市场是很不容易做成很大的单个机构,即使是成熟市场也很难形成意见一致。首先因为四五岁以前孩子变化太多。另外一个问题是即使大家都是存量用户,也很难做业界领袖。教育行业和医疗行业最值钱的就是品牌。即使进行大范围的扩张,如果很早就建立了好的品牌,品牌的稀释度也会远低于别的行业。而想要做好的教育品牌,首先要区别开来有有美誉度的品牌和有知名度的品牌。差别是通过影响力建立的,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只不过在教育里面比较特殊。

在这样的变化下,企业家面临巨大的调整

重新判断问题:任何创新的本质都要看是否为行业输入价值

作为投资人,我们原来最青睐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因为看上去又快又大又好,但这在新的经济环境和用户增长情况下会变得非常稀缺。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价值增长,调整的方式就是最早的命题。无论任何创新的本质都是要看你在这个行业中是否输入价值和效果,这是对中国最大的事。

拿互联网手机品牌和华为进行比较,当增量经济不好使的时候,最终都会回到价值问题。互联网手机品牌手机走到了增量经济不好用的时候。华为在这个节点被推上前台因为他现在做事情的方式被认可。同样的道理,百度做到今天他的方式开始变得不认可。你到底在你所相关的产业链里面是旧的价值还是压榨的价值,这是在现在经济循环和现在的市场环境当中最大的因素差距。我们太过习惯今天起来明天就能赢的事,习惯于最好通过简单的模式创新就一定能解决一个巨大的市场问题。但是现在我们要重新判断问题。

重新调整心态:用宏观的角度看市场

在中国现在的经济市场状况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选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心态上的调整。看清楚什么东西对你可能长期有用,短期不一定有用,看清楚中国最大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没有个人的企业只有实干的企业,你能做成多大的事情是因为你做了在时代正确的事情。

即便企业领导人有真本事,不管是处于初心,视野还是战略,最好的企业还是会永远先做终局判断,以终局作为目标来执行所有过程。而这对于教育,医疗和金融这样的社会基础服务来讲,尤其困难。尽管有许多人能够看到那个终局,但是99.99%的人没有足够的意愿和强烈的信心去做现在看起来不合理,但是三五年之后将会发生的事情。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看到终局和相信终局的差别。所谓终局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是凑巧结合了一些当前的情况,使得很多人都可以听得懂,但无法持续相信这个道理。只有再诱惑和压力下愿意继续坚持,才是真正的相信终局,做终局的判断。

重新解决问题:去产能、去杠杆和刺激经济

这三个问题每两两之间有一点小的矛盾,去杠杆的意思是要降低企业的负债,刺激经济的方法是要让系统当中注入流动性,就是钱要下去,想让钱下去又不能让企业借钱,去产能也是一样的问题,去产能刺激经济是让钱下去,还不能让大家都拿到钱。这三件事情两两之间有点共识。而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一轮中国解决问题的几乎是唯一的方法,叫做只能是透过向对实体经济产业链能够提高效率和价值的商业模式,通过直接融资的形式注入更多资金。

重新调整企业:解决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价值和效率

对于很多人来讲,最典型的解决真正意义上经济价值和效率的方法就是消费者升级,重做品牌,要不然就是重做技术,重做技术的概念就是华为,在产业链当中投入价值和增值,从一个月以前主席开始拼命说科技转化生产力是中国这一轮经济调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中长期使我们实体经济增加效率和效益。还有另外半条路叫简约增效,就是用信息管理的方式,进行简约增效。

而在线教育服务企业基本上都在重做服务,因为移动支付的习惯,小额支付习惯的培养等,今年开始对于所谓偏严肃的服务,甚至包括内容本身,用户的习惯都涨的比较快。以前在线是赚不到钱的,而以后在线却是可以赚到钱的。

总的来说,大概在中国的经济周期当中面临这样几件事,第一是理论上从所有的宏观因素来看无论如何中国都要大幅度增加股权投资的系统和总量,在人民币这一侧,对应而言资本市场会变得非常与今天不一样。第二就是现在这些事正在发生,中国的金融系统需要多运作一下,使得这件事更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往后只有上述那三个方法能最终解决这一轮经济调整的需求。

中国大环境大概正处在这样的特殊节点上。这对你来讲的好处就是你是创业者,你们面临的状况就是中国股权融资的环境和资本市场这两件事在一个经济周期会变得不是特别好,或者泡沫化。这对需要资本的你来讲肯定是个好消息,但对我们投资人来讲肯定是坏消息。

本文转载自“EdStars未来学堂”,微信号edstars。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EdStars未来学堂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EdStars未来学堂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峰瑞资本李丰:做0.01%相信终局的好企业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