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从四个细节看,十一学校的教改为什么能成功?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从四个细节看,十一学校的教改为什么能成功?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摘要:教改是个系统的大工程

sunset-1207326_1280.jpg

(来源:pixabay)

芥末堆  宁宁  8月31日

回想初进高一时的情景,今年高中毕业的谢安琪说,第一感受是眼花缭乱。当时,摆在她面前的选择有数百门课程及数不完的社团组织,甚至连体育课也要选。

这些课怎么选,课任老师怎么样,评价标准是什么?她有很多疑惑,这些疑惑都需要她自己去约谈老师、一一解答。

这是十一学校实行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整体教学改革后,每个进入十一学校的学生都可能陷入的选择纠结症。2010年,十一学校开始了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的逐步探索。5年多的时间里,十一学校不停完善课程体系,到现在形成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自主管理岗位,供学生自由选择。

从初中到高中,完整经历了十一学校六年发展变化的谢安琪在8月25日的学校年会圆桌论坛上坦称,期间种种的选择并非一直顺利。

一开始,谢安琪参加了一个文学院,别人问她,你想做编辑还是什么。她干脆利落地回答,不,我就想拉赞助。从寻找合适的教育机构,到与对方反复沟通,过程波折又辛苦。谢安琪跑了几家教育机构,被坑三次,但最终还是拉到了一笔比较实惠的赞助。“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原来在这个方面有天赋。组织策划不是我的长处。” 

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得尝试了才知道。谢安琪听很多参加过学校模拟联合国社团的人说,活动很有意思,她也去参加了一次。但这一次结束后她就决定退出。别人问她你怎么那么快就退出了,这么有意思。她说,我不行。

在十一学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哪些学科可以自修。谢安琪一直很自信自己的英语底子很好,向老师申请了自修。英语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她,“我就自己制定了一个英语学习计划,叫自主学习英语计划,其实是不学习英语计划。”分科后,谢安琪地理相对比较弱,她把时间重点放在了地理学科的学习上。但问题很快出现,高二下学期,谢安琪的英语考得极差。她意识到自己选择的自修出现了麻烦,“在高三之前,我就发现了自己好高骛远的问题,所以高三的时候更踏实去学了。”

高考过后,谢安琪收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经过与老师的反复聊,她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的人文学院。圆桌论坛分享的互动环节上,有旁听的老师问她,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她思考了几秒后很认真地说,因为学校给了我很多选择的机会,能让我去尝试。

她也直言,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发现自己虚荣、好高骛远。“为自己的轻率选择付出代价和责任,但也更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在十一学校,老师可能比学生自己还要费尽心力去发现他们的兴趣点。

选课走班和分层教学的背后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个别化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找准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是老师设计教学的关键一步。

李郁是十一学校体适能工作室的体育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她想了很多招。“我得糅合各种东西,他的愿望,体育考试测试的方向,我得从每个点去刺激他。”

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在乎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李郁就抓住这一个心理,从学生的健身习惯和运动爱好出发,以塑体为目标,设计体育的教学内容。

李郁说,塑体所需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远比提高体能的指标大。一旦学生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他的体能一定会提高,体育测试的成绩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体适能工作室的课程设计首先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从体脂含量、身体外观等维度测试学生的身体各项指标,并给出分析报告。报告会指出每个学生哪些指标不达标,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他就有一种内动力了,这跟我有关系啊。”

在李郁看来,体育与语数外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不使劲学、不使劲练,就是无法达成想要的目标。李郁将自己和学生在网上搜集到的运动类APP放到一个教学区域,学生想练什么,自己就去找,自己练。有了上面的分析报告及各项指标表格,学生就知道自己应该练习哪些项目。

为了让学生在锻炼感兴趣的项目时,不至于落下高考的测试项目,通常李郁会采取抽查的测试方式。“测试的指标一出来,他就知道课上该练什么了。”李郁说,所有的指标都指向高考体育考试内容的方向。

作为高考范围内的科目老师,李郁毫不讳言,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分。只是在达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并将这种习惯融入生活中。

个别化教学除了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之外,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也是选课走班和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

早在学校实行分层教学之前,郭玉(化名)就已经在班级教学中采用了这一方法。她是十一学校初中部的化学老师。没有取消行政班之前,她的班上有32个学生。那时,每个初三寒假后的第二学期,总有学生已经提前学完了下一册内容,这让郭玉不得不为这些学生制定新的学习内容。 

在郭玉看来,分层教学的方式更像是被学生的需求催生而出。学校真正实行分层教学后,相应的配套措施更加完善。比如针对不同进度的学生提供配套的教材指南,学在前面的学生可以顺着指南上的知识点往下梳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更加明晰。

另外,分层教学后,原来行政班的32人改成了24人,这让郭玉更加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现在就二十多个人,方方面面就可以照顾得非常好了。”

对于分层之后有些班级仍然不能很好达到个别化教学效果的问题,有些老师还在分层后的班级里开展分区教学。24人的小班也便于这样的操作。

初中部的数学老师于晓静就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了分区教学。她将教室分为辅导区、小组讨论区、自主学习区等三个区域。于晓静在圆桌论坛的分享上介绍,每个区域的时间分配各不相同。在辅导区域中,学生自学的时间仅为20%,讨论时间为20%,老师面对面辅导的时间则占到了60%;小组讨论区域,自学时间为40%,自主讨论和教师答疑的时间各占30%;自主学习区域的自学时间达到了75%,老师答疑的时间仅为10%。

课堂分区之后,一堂课上,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就有了针对性,学生也能更多地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学习。

分区的实行步骤清晰。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老师为每个区域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单元或学段结束时,区域之间可以进行流动。

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每一类学生的学习更加细化。实行一段时间后,于晓静对班级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分区教学,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不过,在尝试的过程中,于晓静也发现了问题,比如初一阶段不适合采用这种分区教学的方式。因为刚上初中,大家的知识积累差不多,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分区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在初一实行一段时间后,于晓静就停了下来,初二才开始进行这种方式。于晓静还发现,初三复习时用这种方式效果最好。

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分层还是分区教学,模式并非完全固定,老师可以灵活运用,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课堂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在课堂上,老师有绝对的自主权。 

老师的自主权源自学校管理制度的转变。每一个熟悉十一学校的人都对十一学校的扁平化管理制度印象深刻。 

2007年,十一学校实施学部制。学校设立初中、高一、高二、高三、国际教育等五个学部。这五个学部全部由原来分管某一项工作的副校长直接兼任学部主任。这样一来,每个学部主任对这个学部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负责,包括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的全面管理。

在8月26日的主题论坛上,十一学校的教育顾问李亮介绍,十一学校的实体就一个,各个学部。行政层面只有负责决策的校务委员会及执行层面的学部。各学部主任又是校务委员会委员之一。其他一切部门都为学部服务。

学部内部取消行政班和班主任后,每一个老师都承担起分步式管理的任务。教育顾问项目组是这些分步式管理组的其中一个部门。

原来的行政部门转变为服务部门后,管理者的意识也发生很大转变。这些转变的意识渗透在教育工作的细节之中。

李亮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一直使用手机玩游戏,被老师多次教育并以扣分为惩罚,但这个学生不怕扣分,继续使用手机玩游戏。后来学生被送到教育顾问处。按照教育顾问设立的规则,已经到第四、五次仍然未改,理应要对学生实施处分了。但是教育顾问发现这个学生的认错态度特别好,他向教育顾问承诺,下次肯定不玩了,再被逮着手机就送给顾问。

但他还是被多次逮到,教育顾问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给学生讲道理。“将来玩游戏能维持自己的人生吗?”,“游戏里有规则,生活也有规则,破坏了游戏的规则,游戏就结束了。在学习生活中破坏了规则,人生是不是也会受到影响?”,这一次学生受到了一些触动。

期待、信任和不弃是教育顾问组的一个工作原则。李亮称,学生受限于心智的不成熟,教育顾问会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引导教育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充分的辩解理由,“当他认为有些理由不成立的时候,他最终就会说出三个字,我错了。这个时候的认识是最真实的。”

当管理者变成了循循善诱、不再苛责的师长,传统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对立情绪也或将有所消弭。

李亮说,我们认为错误是学生成长的阶梯,我们很珍视学生的错误,总是想通过一个错误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收获。

如是,教育就回到了常态,也就回到了关于人的教育,而非机器的教育。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从四个细节看,十一学校的教改为什么能成功?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