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Facebook 工程师:我们怎么改造美国中小学的公立教育?

作者:陈志敏 发布时间:

Facebook 工程师:我们怎么改造美国中小学的公立教育?

作者:陈志敏 发布时间:

摘要:美国公立校的个性化学习经验

child-779434_1920.jpg

图片来源:Pixabay

芥末堆注:扎克伯格一直以来都对个性化教育非常热衷,在他的教育投资 list 里,包括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的新型学校 AltSchool、个性化学习工具 Volley Labs 和 BYJU、个性化阅读平台 Newsela......

2015 年 9 月,Facebook 与 Summit Public School (注:美国一家特许连锁学校)合作,共同开发个性化在线学习平台(Personal Learning Platform),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方案。本文来自参与该项目的一位 Facebook 的工程师陈志敏,分享他所理解的个性化学习。

加入 Facebook K12 教育团队

两年前一个下午,我刚办理完休长假的手续,准备长假后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在走廊里,想想就要离开呆了 4 年的公司,五味杂陈,一直非常喜欢公司的文化,无奈心已疲惫,正胡思乱想着,一位久未谋面的前同事向我走来,寒暄之后,自然问起近况,他说他在 K12 team 工作,我倍感好奇,于是请他详细向我介绍了 K12 team 和他们的系统,随着他介绍的深入,周围的一切都好像亮了起来, 一个深藏在内心深处多年的梦想苏醒过来,这不就是我愿意投入余生为之努力的事业吗?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像我一样出身贫寒的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为我深知,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让我拥有幸福的能力,对于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教育几乎就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所有的孩子都能找到他们的热情所在,发挥最大的潜能,点亮生命。

K12 Education team 跟我的梦想如此契合,以至于我想都没想就放弃了别的公司更高薪水的职务,加入了他们部门。好了,煽情结束!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部门,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我们部门跟 Facebook 的主流业务没什么关系。我们的使命是改造美国中小学的公立教育。 对,你没看错,美帝人民对他们自己的基础教育也非常失望。至于你会想为什么一个社交网站会跟教育搭上边,我只能说那是因为 Zuckerberg 是位有理想又不按常理出牌的青年!这个故事最短的版本是这样的:Zuck 跟一个学校说,“我能捐给你们多少钱?”学校领导也是非常有理想且不按常理出牌,答曰:“我们不缺钱,我们缺工程师!”Zuck 说:“ 好!就捐工程师!“ 于是就有了我们部门。

寻找亮点:Summit Public Schools

言归正传,中国的教育最需要什么?缺钱?缺好老师?缺公平的教育资源?缺常识?缺批判性思维?缺素质教育?缺好父母?缺更合理的高考制度?缺更公平的社会?可这些改变哪一个不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好像解决方案就只有一个字,等!其实我觉得中国教育最缺的是,在现有的这些限制条件下,能否依然有一个解决方案,能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及公正性。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故事。1990 年,杰里 · 斯特宁被国际儿童慈善组织派往越南去解决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时间只有 6 个月,他到当地后发现根本就没钱、没人、没资源。如果是你,这个时候会怎么办?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写个报告,说明要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教育,提高父母的素质,问题自然就解决了。这个报告是正确的,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斯特宁没有这么做,他拿着一把尺子就下乡了。在乡下,他就拿着尺子去量那些孩子们,然后选出了家里又穷、身体又健康的孩子们。然后去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家里都吃四顿饭,妈妈会去稻田抓小鱼小虾给孩子吃,还把番薯叶的汁淋到饭上一起蒸。于是斯特宁就在村里带着母亲们一起做饭,就用这几招,6 个月后,当地 65% 的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斯特宁把这个做法推广到了越南其他地方,这个方法持续影响了越南儿童 20 年。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寻找亮点”,在《瞬变 (豆瓣)》这本书里有详细的介绍。它不要求先解决导致问题那些看似根源性的问题,而是找出当前这种限制条件下的成功的异类(亮点),然后找出规律,加以学习和推广。那具体到美国的基础教育(注意:美国的基础教育也缺钱,缺好老师,缺公平的教育资源,社会分层,很多穷社区的公立学校恶性循环,成为辍学工厂),这个亮点就是 Summit Public Schools。这个学校在生源随机选择、教学经费也跟一般公立学校相当的情况下, 应用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 (个性化学习),把大学录取率提高到了 99% 以上。作为对比,相同生源的公立学校可能只有 50% 的升学率。我们部门(Facebook K12 team)就是跟 Summit 合作,做好他们个性化学习方案的软件支持,并连同 Summit 一起把这个新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全美其他的公立学校。目前全美已经有 100 多所学校加盟,详细请看Summit Basecamp

个性化学习怎么做?

那为什么个性化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孔子说,有教无类,孔子又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个理念问题,“因材施教”是个技术问题, 这两个分开来实施,都不是很大的难题。“有教无类”,现代国家的基础教育基本都做到了(不过中国的特殊教育还比较落后, 美国在这方面通过立法,所有的公立学校都必须无条件接受所有学生)。“因材施教”,如果一个好老师只教几个学生,那因材施教也容易。所以难就难在两者兼顾,那就变成了一个效率问题。你想在中国,一个班级有 40、50 个学生,在美国公立学校,也是 20-30 个学生,老师就没有那么多精力能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不过现在技术进步正在改变这一点,Summit 就是利用了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PLP)这样的软件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单个老师的效率,从而能真正做到个性化教育。

老师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 PLP 把老师从授课、改作业、改试卷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传统学校中,授课、改作业、改试卷恐怕占据了老师绝大部分时间;但在 Summit,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测试,学生主要都是在 PLP 上自学完成的 ( 这里有个知识点的例子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tform),这一点跟可汗学院等在线教育很像,不同的是学生是在学校里自学完成的。

  2. 老师的角色从授课变成了学习组织者、活动组织者、导师(Mentor)。每位学生都有一个 Mentor,每周跟 Mentor 至少有 10 分钟一对一的辅导时间,由于学生的学习数据都在 PLP 上,老师辅导的时候对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这十分钟变得非常有效。

  3. 虽然老师不用授课,但是老师们还是要参与学生课程的设计,但这个课程是所有老师通力合作的结果,而且每个学年都会根据 PLP 上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改进、迭代。这样优秀的课程不只是 Summit 的老师能用,所有在 PLP 平台上的老师都可以,这其实就是教育界的开源模式

  4. 其实说老师不授课也不确切,只是不用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老师其实要带领学生做各种 Projects,为的是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上,并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学生 70% 的时间都会放在 Project Based Learning 这部分上,相比较下,知识点的学习只占学生 30% 的时间。

上面主要从教学效率的角度分析了 PLP 为什么能成功,接下去我想再介绍一下 Summit 的教学理念,及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 Summit 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Summit 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一个学生准备好上大学(College Readiness),这个一听就非常接地气,非常地实用主义,不过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为了能进入大学你就错了,这里的 College Readiness 其实更强调进入大学后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并成功地从大学毕业(要知道在美国的大学毕业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Summit 认为一个学生做到 College Ready,需要在 4 个方面下功夫:

v2-32624d36fcd66cf04a723e6ffdb7e57f_b.png

图片来自 Summit 网站
  1. 知识 (Content Knowlege),这个就是我上面说的各种学科的知识点,传统的公立学校主要就是在学习知识,那 Summit 的特别之处在于,由于 PLP,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非常主动地在 PLP 上学习,最终达到每门课都精熟的程度。

  2. 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是授人以渔的“渔”。不过与一般公立学校不同的是,Summit 不是泛泛地谈这些通用能力的,他们和斯坦福大学合作,把认知能力细分成二三十项不同的能力,并给每个能力都定义 8 个不同的 level,不同年级的所有学生都是按照这上面的标准打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能力的增长就有了比较客观的衡量标准。

  3. 成功的习惯(Habits Of Success),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自我主导的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之中,并培养学生大学中甚至一生都受用无穷的关键习惯。比如自省的能力,失败后恢复的能力,以及如何求助的能力等。

  4. 现实世界的经验(Expeditions),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沉浸式体验,帮助学生发现和拓展他们热爱的兴趣和职业,并让他们学以致用。

关于学生的体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Summit Public Schools - Student's Day.

这里简单总结如下:

  1. 目标导向:每年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就会坐下来,由学生决定想考什么大学,比如斯坦福大学,那 PLP 就会告诉学生考斯坦福大学有那些条件,SAT 要考多少分,GPA 要拿多少,要选哪些课程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把一个几年后的目标跟当前的学习进度联系起来,从而判断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

  2. 自我导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各科的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对当前的各科学习进度一目了然,自己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

v2-f814aa240a263539c33a9f6c08415196_r.png

让学生自己主导学习后,就导致了一个非常的结果,学生在几乎没有家庭作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这么高的大学录取率,其中也不乏名校。其实大家仔细想想也就正常了,大家回忆一下有多少家庭作为对你来说是真正有效的练习?还是只是重复练习或者是太难而应付了事?

那为什么我觉得这种模式也适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呢?其实基础教育最大的难题在于,最需要好老师的地方,往往好老师们都不去。中国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支教队伍,但是没几个人会在支教的地方一直呆下去,而且去支教的老师未必就是教育科班出身,其实对当地的教育帮助甚微。而 PLP(或者类似的平台)的意义在于

  1. 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只要有人组织学习,学生仍然能得到相当好的学习课程,有相当的机会自学成才。

  2. 在 PLP 上成功的老师并不需要有很强的教学能力,更多需要的是组织能力、辅导能力这些通用能力,那这些能力可能恰好是支教队伍主力(大学生们)所拥有的,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可以胜任。

  3. 而且由于在 PLP 上学习课程基本是统一的, 学生不大会因为老师的快速流动而影响学习,这也非常符合支教的特点。

*注: PLP 的很多东西无法在一篇文章里深入地展开讲,不过个人觉得个性化教育是大势所趋,真心希望本文能给国内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也算是本人对中国教育能尽的一点绵薄之力。

Q&A:

1、什么是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本身的情况给予最合适的环境,资源及引导,让学生自己变得积极主动,从而发挥最大的潜能。从理念上我们可以采用这种不可证伪的定义,说它不可证伪,是因为只要结果不够好,我都可以说是因为个性化的程度不够高。那本文说的个性化学习(PLP)并没有这么耍流氓,说它好是因为在生源同等(在报名的学生中随机录取,并且没有学费)、资源同等、时间同等的情况下,采用 PLP 这套教学方法下,大学录取率和大学毕业率显著高于同等情况下的其他公立学校。

*注 1:美国的大学不容易毕业,所以有大学毕业率这个指标。在中国我们可以换成毕业后就业率或平均就业工资等。

*注 2:大学毕业率是指 6 年内读完 4 年制大学的毕业率。大学毕业率这个数字是 Summit School 采用 PLP 之前的,但也已经高出其他公立学校一倍,在采用 PLP 之后,这个数字应该会更高,不过现在结果还没出来,因为 PLP 是最近 6、7 年才开始实行的,而毕业率这个数字要等(高中 4 年 + 大学 6 年)10 年才能出来。

2、本文说的个性化学习对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效吗?

首先要强调个性化学习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根据上个问题的分析,从理论上说,不管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在中国上大学 VS. 在美国上大学),个性化定制的学习方案总是会优于一刀切的学习方案。其实你也可以说美国也是应试教育,只不过它应试的内容不光光是考试成绩,还有社会活动、兴趣特长、平时成绩之类的。从本质上来说,个性化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把自己的目标和当下的学习联系起来,并根据自己的节奏来精熟学习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效率。老师在其中所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我们往往片面地把应试理解为填鸭式教育,我想说的是,就算是中国式应试,“填鸭式”教育也搞不过个性化教育,只要你把条件设定为同等生源、同等资源、同等时间。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最后能决定你成绩的不是个性化,不是热情,不是素质教育,不是好老师,不是军事化,不是苦口婆心,不是努力,不是积极性,不是奖励,不是惩罚,更不是填鸭练习时间,而是精深练习时间。关于什么是“精深练习”(或者翻译成“刻意练习”),请参照我的另一个回答(陈志敏:智商不高,家境贫困,能否通过自身努力考上清华北大?),下面是那个答案关于精深练习的节选:

“精深练习! 深度练习不是一般的练习,已经会做的题目做一万遍也不会帮助你提高,深度练习是指在你现有能力的边缘进行练习,是在你跳跳能够得着的地方练习。如果你数学考了 90 分,那就练习丢掉那 10 分的题,如果你考了一百分,那就找更难的题做,如果你作文不好,那就分析一下原因,是不是自己阅读量不够,如果是,就加强阅读量,如果是经历不够,那就丰富自己的经历。有研究表明,经过一万小时的精深练习,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这个领域世界一流的专家。详细请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豆瓣) 。”或者你也可以参考这本书 -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豆瓣)

精深练习并不容易做到,过程中可能充满挫败感,所以耐心,韧性,热情,鼓励,成就感,积极主动都很重要,因为这些可以为你进行精深练习保驾护航。而个性化教育跟填鸭式学习相比,哪个更容易让你进行精深练习,恐怕是不言而喻的。

3、跟衡水中学比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当前的应试体制?

衡水中学的模式我不是很清楚,所以也不敢妄作评论,希望大家在看过我上述分析后,自己做一个评断。

4、个性化学习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只适合经济发达的地方?

我想说摸索出 PLP 这套教学方法,确实是好学校 + 好技术团队的结合,这是需要投入巨大资源的,但是一旦成功了,这套方法的应用成本很小(PLP 是免费的,当然学校需要网络 + 上网本,不是每个家庭需要),不比运行一所普通学校贵。当然我们无法把 PLP 直接拿到中国用,这里面有几个前提:

  • PLP 需要支持中文界面,这个工作量相对较小,比较容易;

  • PLP 只是一个平台,现在只有适合美国的课程,需要开发适合中国的课程。我想一个方式是,中国有一所愿意尝试 PLP 的好学校,去美国参加 PLP 的培训课程 Summit Basecamp, 然后回来根据 PLP 这种模式开发出适合中国的课程;

  • 这所学校再培训中国其他的学校或老师。

5、按照学生自己的节奏来,那学生放任自流了怎么办?

这是个好问题,让我们重新看一下关于学生体验的那一节,那里主要提到两点:

  1. 是学生自己定下目标,是从源头上就让学生做出一个承诺,并且这个承诺是记录在 PLP 里的,可以时时提醒学生。

  2. 看学生自我导向的那种图,图里有条线,代表现在这个时间你应该完成哪些项目和知识点,明确无误地告诉你当前的进度是落后还是超前。如果你落后了,有未完成的项目和知识点,那这门课你是没有 Grade 的(平时成绩?)。这就好比你有了承诺,就一定要执行。据我观察,大概只有 20%左右的学生能够一直超前那条线,而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那条线来安排自己当下的学习。

  3. 另外学生大概花 30% 的时间做知识点的自习,但自习基本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分组自习(别人都在学,你不学会有压力),并有专门的老师坐镇答疑。并不是自己在家自习没人管的状态。

本文转自知乎日报,作者陈志敏,原标题为《中国的教育最需要什么?》,经作者授权转载。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知乎日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知乎日报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Facebook 工程师:我们怎么改造美国中小学的公立教育?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