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爱行知创始人李子:新型学校是一条极其艰难却有极大可能的路

作者:李子 发布时间:

爱行知创始人李子:新型学校是一条极其艰难却有极大可能的路

作者:李子 发布时间:

摘要:创新学校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也是一条有极大可能的路。

learn-916677_960_720.jpg

(图片来源:pixabay)

本篇是爱行知创始人李子在教育百家讲坛一个分享的文字整理稿。

他认为,新型学校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也是一条有极大可能的路。在路上的不仅有我们这些投入其中的工作者,也有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孩子。

在时代的面前,没有人不身临其中。无论是同方向的路,还是反方向的路,但没有人可以摆脱它的影响。

用他和他女儿沟通的语言来说:

这是在巫师出没的时刻,人人都被下过的咒语。

开篇

大家好,我是李子,因为之前受马老师的推荐和邀请做一个分享,但因为时间关系,一直没有来得及准备,也觉得非常的抱歉——我自己很喜欢有主题的交流,很久以前在马老师的群里,也做过一次“呼唤测评转向”的分享,让我自己收获也很大,这次我很乐意再次和大家交换看法,只是自己创业了,忙一些孩子的课程,只能抽时间来做,拖到了今天。

我跟马老师说,我想交流关于学校的话题。也就是创新型学校,也有人叫新型学校,我自己都是直接说是创新学校。这是一个开始有热度的话题,不仅是在美国类似于AltSchool、Khan Lab School这样的学校的影响,同时在中国,我们也开始看到部分教育人的身影。当然,新版民促法已经颁布了,对私立学校办学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逐渐兴起的话题。

我自己想聊这个话题,不仅是要选择这个新兴热度话题——事实上,我自己想做的,也属于这个方向。所以也特别想把我了解的、我困惑的,一并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只是,对于形成性评价,我还有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所以上次的分享还尚能自成体系,但这一次分享创新学校话题,这个时间点我很难能够深入全面的展开,所以我需要先降一降大家的预期。可能很多地方我自己也认识不够清楚,很多存在头脑中而不是实处,所以得请大家见谅。感兴趣的朋友,我们一起来探讨。

所以,我今天的话题是:我对创新学校的认知与期许(上)。

之所以是“上”,那么自然期望一两年内还有一个“中”或“下”。创新学校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虽然我理解不足,但也不想浮光掠影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这一次我重点聊我的认知和期许。对于我自己在实践层面的事情和问题,期望以后随着我们探索的深入,再和大家分享。

我给大家发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目录。在说这个目录之前,先说一下我今天不会专门探讨的内容——大家可能自由讨论时还会提这些问题,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聊,但前面分享部分我没有列入。

首先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就这几日,有三篇帖子有传播量很大,一个是学而思报班的火爆的新闻,一个是中国学生空心病的问题,还有一个是芬兰基础教育去学科化的可能夸张了的新闻——大家转的时候还会特意说一句,芬兰孩子已经去学科化了,中国家长还在抢辅导班。关于这些背景和信息,我都不在探讨了。

其次就是孩子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在国家层面,教育主管方对孩子发展目标的界定,中国现在比较火的是“核心素养”,西方也有21世纪技能素养什么的,这些教育目标层面的探讨,我也不会单列章节。但在具体创新学校的案例中,大家应该还会体会得到。

再次就是教育公平和一系列社会性问题。我们当然期望好的教育,包括创新学校都能做到规模化,我们当然期望不同阶层的孩子不是按照经济背景,而是按照孩子的特质来分配教育的机会。但这个话题非常的复杂,且在实践之处不一定有靠谱可行的规模化方案。所以我本次分享暂时回避这个问题,但自由提问时如果有朋友感兴趣我们可以再发散讨论。

所以我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是这样的:

 图片1.png

我会从我自身历程出发,先介绍一下我走进“创新学校”话题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带着我个人的背景,但我愿意相信的是,在做的各位,无论大家是怎样的历程,可能都已经,或者将来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并深入了解创新学校。这种真实的足迹,将慢慢由荒无人烟的地方汇聚成流。

接下来,我将由芥末堆为GET大会准备的材料开始,GET大会是国际教育技术大会,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行业会议。他们非常细心的做了一个新型学校的专题——我会借由这个专题开始。

过完芥末堆的材料,我会再回到我们身边。我就讲一讲,我双眼看到的一些学校——这些学校都是一些比较小的私立学校,有的我亲自去学校参观过,有的是关注已久,虽然他们不同于公立名校,但也是这个方向的探索者,卓尔欲群的花蕾。

上面这些内容之后,我今天想重点聊一聊百年前的杜威学校,就它的方方面面进行展开分析。有几个目的。首先,教育真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我们有的时候太健忘,许多问题我们的前辈都有思考和探索,虽然我们这是又一轮的创新,但绝不应该以颠覆一切来自居。其次,就我的观察,行业内有人喜欢新概念,喜欢新噱头,但我相信解读完杜威学校之后,一定有朋友会觉得震撼——原来踏踏实实的做学校的,百年前的他们,已经如此深入,如此的充满革命性——我们更加没有理由漂浮起来。我们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谦逊,需要踏实,需要开放。这是我细讲杜威学校的主要原因。对于我这样想做创新学校的人,这些前辈就是一面旗帜和丰碑。

接下来,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我探讨一下观察创新学校的视角,以及我个人重视和在思考的问题——这些视角和问题都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但我觉得值得一再反思。

最后,我看时间简单说一下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路非常的困难,我清楚的知道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不一定能够走到最后,不一定能够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教育应该前进的方向,总需要一些人不断尝试。

更何况,对于我们接触到的孩子和家庭而言,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带来一些真实的帮助。

缘起与芥末堆专题速览

 图片2.png

可能关注教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我自己深入了解、学习教育,是从2011年开始的——不错,妻子怀孕之后。我开始学习和接触教育,是从早期教育开始,所学的,也是学前教育的知识,课堂老师多数都是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身边同学也多是幼师——那个时候,我还在互联网公司从事知识挖掘方向。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解蒙台梭利、皮亚杰,了解原来有人认为孩子是一个具有精神胚胎和吸收性心智的天使,了解孩子通过直接经验活动建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老师,当时是一个年近五十的教授。他的批判性非常的强,一直在强调生活的真实实践,并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学习——基于此,他对许多幼儿园展开了批判,并在自己的身边带儿童发现学习。他提到他家族一个资质并不突出的儿童,跟着他在荒野学习,通过他的问题来探索发现大量知识的案例,孩子感叹这一片野地的知识都学不完。

后来,2014年初我正式进入互联网教育领域,工作领域逐渐展开的是教育大数据、教育模型和个性化推荐以及一些教育测评工作,所以我也一直有参与自适应学习的讨论。接着我们自己女儿上幼儿园,我主动推荐并和妻子一起选择了李跃儿芭学园,很多次我戏称——我自己最初的诉求只是为了找到“老师爱孩子且幼儿园不教小学内容”的地方。

但我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需要回答教育目标的问题,需要回答孩子的学业成就、孩子的能力和发展的问题。得益于公司,我们也曾出去看了看。最终我下定决心,要真正碰一碰这个本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对孩子才是好的教育。

当然,得益于整个社会对教育模式的逐渐的反思,创新学校的实践者也越来越多。虽然国内还举步维艰,但毕竟有家长也有教育圈里的人开始相信这件事。期望通过这个群体的努力状况可以得到改观。

 图片3.png

接下来我过一遍芥末堆的材料——为此我愿意说一句,明年GET大会大家一定要申请去。

在芥末堆新型学校专题的第一部分,提到了“新型学校实验中的理想国”。这篇小文章是一个引子,通过四个方面来描述新型学校。也就是重新定义学习内容、重新定义知识传递、重新定义测评考试和重新定义学校管理。这是一种常规的描述,不在意料之外。

所谓重新定义学习内容,文章说也就是培养能力而不是记住事实——但记忆的确也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所以这里如果展开,还是要探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目标的刻画。

所谓重新定义知识传递,文章说是自己建构知识而不是老师的传递——但实际上,应该指的是不是老师机械的灌输,文章也提到项目式学习PBL和混龄班,但建构主义课堂或活动式课堂,老师的角色也是非常核心的,只不过他发挥作用的方式在改变。

所谓重新定义测评考试,文章说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学习过程数据,使用更好的科技平台纪录——但这里,需要对教育测评做一个专业的分析,我还是要继续呼唤,测评的确需要转向,向“为了学习甚至就是学习”的形成性测评转向。

最后所谓重新定义学校管理,文章说就是像管理创业公司一样管理学校——这倒是可以类比的,快速迭代优化,我从三个点来解读。其一孩子的思维和能力是在动态变化中的,就和创业公司用户的需求一样,其二引导支持孩子来建构能力,就和满足用户动态需求一样需要极大的创造性,其三一些相信教育技术的创新学校里,工程师团队和教师团队是无缝合作的。

所以这篇文章有在描述创新学校是一种理想国的实验。接下来芥末堆给了一系列新型学校的例子。

 图片4.png

这里面大家比较熟悉的是AltSchool和Khan LabSchool,以及,有些关注高等教育的朋友也比较熟悉Minerva Project。先插入关于AltSchool和Khan Lab School的两张之前做的PPT:

 图片6.png

这一张是关于AltSchool的,它是比较有名的一所基于教育科技系统的个性化学习学校。创始人是Google+负责人,并拿到了扎克伯格的巨额投资。个性化学习是一个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但实际上在任意一所学校内,孩子都是个性化的——无论你多么标准的流程,目标,内容,每一个孩子的感受方向和程度都是不同的。可是主动的个性化学习,是一件非常昂贵的事情。AltSchool他们做到没有年级,混龄班,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路径(一进校到毕业维护的Learning Profile、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化目标、以及每周的Playlist,构成了孩子的Learning Cycle),所以这是有一个学习环境和师资的基础的。

 图片6.png

这一张是关于Khan Lab School的,可汗学院非常的有名,但可汗先生本人对教育有更大的预期。可汗做的这所创新学校,老师没有统一授课,主要是学生自组织学习,老师提供目标调整和学习的支持。它大概的课程描述来自我一个前同事,且这页PPT我曾经转给可汗学院的工程师看过(人家反馈基本如此)。它上午是自学过程,孩子们自己设定目标并自学;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想学法语,他们就会自己组成一个小组,利用可汗学院和互联网来学习法语。下午主要是讨论课和创作课,孩子们也是混龄的,他们可以相互求助,并最后来求助老师。创作课会有老师指导做项目,并最后展示。

看完这些个例,我们可以看一看芥末堆新型学校案例中的所有介绍的关键词,不再针对学校:

•      家长教师学生6周一次计划总结确认,混龄,iPad个性化学习

•      混龄,个性化教育,全程科技学习环境,工程师与教师同一团队(Google+负责人)

•      无年级,无教师授课,上午自学(基于可汗学院与互联网),下午跟随老师做项目

•      创造力,无学科(融合学科)

•      科技高中,PBL,没有考试

•      以城市为校园,在线学习与多元社会化;大一四基础:形式化分析、实证分析、复杂系统、多模式沟通

•      特许学校,PBL&个性化教育,Facebook工程师参与研发

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能够大概体会国际上这些创新学校的显著特征——当然,对于个性化、创造力、无学科、PBL项目式学习、工程师参与和教育科技平台应用——这每一个特征都值得用更长的时间来探讨。我们今天不能再深入。

 图片7.png

在专题的最后,芥末堆提供了一篇卢楠的署名长文。这是一篇对于新型学校的思考。包括“1.颠覆传统教学关系:自主学习”、“2.关注孩子的性格和情感”、“3.混龄编班”、“4.运用技术手段辅助学习”、“5.在实践中学习”、“6.新型学校:小国寡民的理想国”等几个方面。我这里提供一个“对思考的再思考”的简单解说。

首先说自主学习,如果说颠覆传统教学关系,我们不得不问是哪一时代的传统?苏格拉底带“坏”年轻人的时候,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他们一定不会用自己想明白的结论替换学生的主动思考,他们会抛出问题,等待学生的奋进。所以,关于自主学习,我们还是要考虑这是颠覆还是回归、亦或重新认识?个人有自己的进度、让孩子自己决定这个操作是容易实施的,但之后的教育目标如何达成是需要花极大心力的。

关注孩子的性格和情感——这个本质上是我们在“准备人”还是在“异化人”。实际上从我们的求学经历,应试体系下的公立学校也有丰富的情感,性格影响也不同。但从教育体系内来看,我们在准备人这件事上做了什么,给孩子什么样的引导、激发和支撑,以及,当相当部分孩子走进空心之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是用所谓改变命运、父母含辛茹苦来振奋他们考一个好分数?这就是不同。

混龄编班是在提供一个自然的学习型社会环境——任何一个自然的社会群体和组织,都没有“同一年龄段的班级组织”这种形态,孩子会和不同特质的、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学习,小的有效仿对象,大的有一定的责任。我们在家庭,我们在公司,都是这样的。混龄学校在这个层面在回归常识。

关于技术手段辅助学习,我们看国外的这一批创新学校,基本上都是有这个特点的,他们把技术手段辅助学习当做学校诞生的基因之一,但在国内,也有很多的创新学校,其实一开始得到的教育科技的支持是非常弱的,大家自身也缺乏这一块。技术手段当然可以看作学习环境的搭建基础,当然可以看作孩子的一种现代技能,但我对此还有更大的预期。

在实践中学习,如PBL、创客,乃至和社会问题直接交互的活动,这些都在改变公立教育体系内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这背后是一个知与行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我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学前教育大家都明白孩子是靠身体来学习的,进入研究前沿和企业界,大家知道是要动手解决问题的,但中间这一段,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特殊化的,认为知识的准备就是坐在书桌前的准备,现在大家反思这件事。

这样一个再思考下,经过这个芥末堆已有材料的展开,我不确认大家对创新学校会留下一个什么印象。会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小国寡民”的状态?还是会认为,朦朦胧胧的,虽然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它们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实践?而且会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身边的例子

 图片8.png

事实上,我们国内也开始有一些创新学校,甚至某些新型学校创办于很久以前。我想举身边的一些例子。首先公立校改革先锋我就不说了,无论是十一学校还是北大附,这样的学校都值得大家研究。而且我确实相信,如果有好学校的学区,对孩子而言还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然后就是国际学校的教育体系,我也不再介绍。这些都自成体系,我PPT上有一个PYP项目的介绍。大家如果去参观国际学校,你会深深感受到这些顶层设计对它们学校的影响。

我说三个例子,根据年头多少由老到新排序。首先是日日新学堂,其次是芭学园小学,最后是一土学校。这三个都在北京。

日日新学堂是一个办学十年左右的新型学校。它的创始人是一对夫妻,两位老师从自己孩子需要、从家长互助式学校开始,艰难起步。到现在包含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三个学段。创始人有一个非常宏大的理想,他认为中国文化虽然晚清以降势微,但在今日来看,两三代之后,一定有中国人能够重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西方文化,中国文明一定会涅槃而生,会应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今天我们的教育就是在为此准备,基础教育的根,对人的塑造和自我认知,还是要回到我们中国自身。

所以日日新学堂小学是非常重视人文的,语文被拆成了很多学科,语文和英语都是自编教材。其水平是超过公立教育目标的。低年级从好玩的内容开始,三四年级之后,逐渐增加思辨性内容。教材的例子:

四年级上的语文文言文课本目录:

 图片9.png

六年级上的语文文言文课本目录:

 图片10.png

他们四年级孩子的诗词本:

 图片11.png

他们的语文很多阅读课,都是一组文章的对比阅读。例如四年级白话文语文课,第一篇是《秋色赋》:

 图片12.png

这篇文章的第一篇对比阅读材料,是《秋声赋》:

 图片13.png

第二篇对比阅读材料,是《西风颂》:

 图片14.png

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乃至雪莱的文章诗篇,这些都是我高中晨读的最爱。但这些孩子们,他们小学阅读的典范内容,都是这些内容。(顺带说一下,我中学给自己起的英文名字叫Percy,这个名字也是雪莱的名字)

日日新学堂的创始人说起他的理想时,眼睛神采奕奕。他说起他打算在初中建立一个百工坊,要让孩子们住校,且能够打出一把自己的剑,或者烧制一套自己的陶瓷,或者打造一个自己的八仙桌——他提到剑并做拔剑的动作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帅。

第二所是芭学园小学。芭学园开始是一所新型幼儿园,混龄班,建构主义教育,已经十来年了。但鉴于看到芭学园的儿童出来之后,多数还得去公立学校上小学——但是小学立刻又回归了统一灌输式的教学,芭学园创始人就继续努力,做了一所小学,也就是芭小。芭小如今是第四个年头,所以他们最大的孩子是四年级。

芭小我也去参观过,加之我自己女儿读的是芭学园幼儿园,所以我还算比较了解。他们所有的课程生成,都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直到小学,自然而然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教师团队虽然没有刻意做一个创新教育,但就从教育本源出发,他们的生成课程,反而做到了建构主义课堂、发现式的学习。

下面是芭小孩子的一组语文的作品:

 图片15.png

 (这应该是一年级或二年级作品)

 图片16.png图片17.png

(这两篇应该是三年级作品)

这是二三年级的孩子写的文章。整个写作的过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和我所见的基于课程生成的美国英文写作的感受非常接近。一开始孩子先学着图文并用的来表达自己,慢慢的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芭小的语文老师非常动情的说,“我们当然可以训练重复写字,不要写错别字,但如果孩子对文字没有感受力,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真实感觉,那正确认字写字又有什么用呢?”——我听的是感慨万千。

读过舒尔曼论文“心理学与数学教育”的朋友,一定对数学的发现学习印象深刻。在芭小,建构孩子探索世界、发现世界的能力,是他们所有课程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老师给我们讲她自己设计的数学课,一下子让我想到了舒尔曼。

那个课是关于小学数学的乘法分配律的,小学的孩子在学习运算律时,已经接触字母代替数(这就是代数启蒙),但他们往往对字母代替数的抽象不能深刻理解。传统数学课程会直接引入讲解,多上例题和练习题训练,但芭小的老师不直接引入公式,而是让孩子自己讨论发现。本来是a*(b+c)=a*b+a*c,但孩子们抽象成了a*(b+c)=d*b+d*c。他们想着自己的d是一个数,但老师就会给他们一组不相等数让他们带入,孩子们就会大喊,他们的d不是老师给的那个数。这是孩子抽象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间态,他们并不是特别明白代数中字母代替数的抽象含义。但在老师这样的刺激和帮助下,他们最终将能够完成乘法分配律的发现——通过这样的发现过程之后,老师再让孩子观察生活,用分配律讲故事,自己命题,进一步升华。

芭小还非常的年轻,课程体系还没有走过一轮。她们并没有用高大上的理论和科学范式去描述他们的教育。她们只是本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本着孩子们从学前教育建构自己的路线,自然而然走向了基础教育小学的阶段。这其中肯定有不足,但这就是新的萌芽。

我插入一句。上一次我在测评转向的分享中,曾对比中美课堂,并手做了适合建构活动课堂使用的形成性评价材料。我曾号召做教育的公司不要集中在题库上,要有人去考虑建设适合建构课堂、形成性评价的资源库、任务库。上一次的沟通中,芭小的老师把她们所有的需求排一排,最终把能够为课程生成服务的活动资源库排在第一位。

第三个学校的例子是一土学校。这个学校因为创始人的留学背景,高开高打,在北京办了一个学费昂贵的实验班。关注创新学校的朋友可能都有关注这所学校,他们今年第一次招生,同时也像AltSchool,也有自己的工程师团队。我们不做任何争议,我也一直关注他们,并期待看到更多课程信息、学习过程信息。

前一段时间他们公众号上放出了一段信息,我得以了解部分细节:

“数学老师陈老师也在等待。这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姑娘,原本兴致勃勃地给孩子设计了一个有关杂货铺的项目,试图让孩子理解数字和图形关系。可五六岁的孩子对她的杂货铺并不‘感冒’。

怎么办?要是硬着头皮继续讲下去,似乎和当年照本宣科的老师没什么两样。这个20多岁的老师决定,观察和等待。

然后,机会来了。”

原来孩子们上语文课对纸张有更多的需求,他们就做了一个交易平台。然后用交易活动来学习数学。

这一段非常的有意思。表明一个早期的创新学校,可能在课程体系上非常的不成熟,往往是一个见招拆招的过程。我赞同这种见招拆招的优化,但的确需要对教育的准备更加的慎重。

这是我举的三个具体的例子,都是在北京我有关注的创新学校。他们的成熟度不同,办学的特色也不同,学费成本和推广方式也不同——但他们都在做一件我们中国基础教育界之前并没有多少经验的事情。从这一点来说,这是值得珍视的。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爱行知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爱行知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爱行知创始人李子:新型学校是一条极其艰难却有极大可能的路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