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程介明: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大学教育应如何变化?

作者:卢楠 发布时间: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程介明: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大学教育应如何变化?

作者:卢楠 发布时间:

摘要:“现代教育变成人文话语,恐怕这条路要很长。但是现在不开始走,永远走不到。”

4.jpg

芥末堆  卢楠  12月17日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立于2014年12月,作为新型民间教育智库,成员包括长期关注教育改革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等等。

今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大学治理之道,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新思维,如何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以及教育运行的法治化等议题。在“大学治理之道”议题下,香港大学原副校长、荣休教授程介明发表了题为“大学治理,治理什么?”的演讲。

程介明指出,21世纪相比于20世纪,从客观环境到年轻人的心态和追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话语不足以解释高等教育的责任。后工业时代的世界是变幻、莫测、复杂、模糊的,因此崇尚的是总体、宽松、模糊、概念、多元、综合、联想、发散、复杂。

面对这样的时代,他认为,大学的教学、研究、服务三部分功能,将转向知识话语和人文话语,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强的人,研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服务是为了更健康的社会。21世纪的大学教育应由缺陷模式、生产过程、农业范式、符号挂帅、工程思维,转向梦想领先、创造过程、放牧范式、实质内涵和发展思维。

以下为程介明演讲内容整理:

社会在变化,年轻人也在变化

大学治理是一个手段,但是治理什么?治理出来结果怎么样?现在的社会,不光是中国,有时很多符号代替了实质的内涵,所以大家都拼命地往符号、指标上面去靠。

大学的功能是三块:教学、研究、服务。现在全世界都是一种经济话语。教学干吗?培养人才。研究什么?现在讲生产力。服务上讲的是专利权,技术转移等等。现在社会变了,三方面每一方面其实都是经济话语。从工业方面来说,经济话语有一定道理,为国家就是生产力、劳动力、人才,GDP就是竞争力;为个人就是收入、就业、地位。

社会变了,时代也变了。现在大家每天打开电视机,到处都是暴动、战争、恐怖袭击,这种情况估计二三十年回不过来。我们下一代要在这种情况下生存,要在这种情况下成功,还要靠他们去改变和领导这个社会。假如这样,高等教育的责任就不是经济话语能够解决得了、说明得了的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客观状况以外,年轻人也在变。下面我说的对于内地不一定适合,是我在香港感觉到的。

年轻人想要什么?找一份好工作吗?这样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打两年工去旅游,再打两年工又去旅游,这是大家认为最好的情况。寻求稳定的职业吗?没有。希望有事业前途吗?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现在每到一个地方,都听到有人说,我有一个亲戚、朋友、同学在家闲着,什么都不干。

在20世纪,安居、乐业、稳定、保障,是我们追求的;而新一代追求的是突破、释放、挣脱、自为。20世纪的一代人崇尚市场、民主、和平、公义。现在市场没有解决贫富问题,民主现在产生意想不到、不想发生的结果,哪个国际性会议在讲公义、和平?我不是散播悲观言论,我只想说明一点,社会变了,客观上变了,人也变了。20世纪的人在教育21世纪的人,到底我们的思想比他们先进还是他们比我的先进,不知道。

21世纪的大学教育:知识话语、人文话语

后工业社会的大学:

  • 教学主要是学习,但是很大一部分学习不是教出来的,我们叫建构知识(Knowledge Construction),大家研究学习脑科学都知道。

  • 研究变成创造知识(Knowledge Creation)。以前我们认为是发现真理,现在觉得其实是同样的现实,人类可以不断地用另外一种方法,更新、更准确、更接近事实的方法来说明创造知识,因此可以多元,可以更新。

  • 服务其实是知识交换(Knowledge Exchange)。我们有知识,我们服务于社会,从社会上学到很多东西。

  • 最后变成知识话语(Knowledge Discourse)

这个不能完全改变大学状况。有些能够,比如说把服务变成知识交换,对老师的评估产生了很大作用。光有知识这一块,解决不了刚才说到的应付乱世。21世纪的大学:

  • 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强的人(Better People)。国家只有人口更加有素质,才能度过21世纪。

  • 研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Better Lives),改善自然环境、生活素质、社会氛围。

  • 服务其实也是为了更健康的社会(Better Society)

  • 这样就变成了人文话语(Humanity Discourse),好像返璞归真,原来教育就是为了这个。

如果现代教育变成人文话语,恐怕这条路要很长。但是现在不开始走,永远走不到。今天开始走,也许有很长的一条路。

当前教育的差距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观感有哪些差异。

  1. 缺陷模式vs.梦想领先。我们现在解决问题很多是缺陷模式。不行了,要修理了,追不上了,好像有缺陷,要解决缺陷。这种思路去治理高等教育永远不会先进,因为你的目标就是没有问题、没有缺陷。有一次到内地一个大学评估一个学院,他说我们争取成为一流的什么学院。我说你现在二流吗?其实每个大学都有自己一流的地方,但是没有这种梦想,没有这种自信。

  2. 生产过程vs.创造过程。现在的整个教育过程被看成生产过程,好像能控制好、管理好,产品就会好。所以有些地方要学生学习得好,就抓教师。美国现在基础教育走这条路,好像功能做得好,产品质量就好,拼命抓教师,结果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师都在顾虑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合约、自己的评估,根本不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心上,所以产生的结果相反了。整个教育过程应是创造过程,学生创造构建自己的知识,老师研究新的知识,整个试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用预先预设的方案决定,这是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 农业范式vs.放牧范式。现在很多教育,尤其高等教育,不光是中国,在西方的大学,欧洲的大学正在挣扎的,也是这条路,就是农业模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果就是我预计的这种,高等教育这种可能性其实是很低的。教师设计一切,学生被动跟随,基本上是划一的课程、教学、过程和考评。有一次夏令营碰到一位蒙古校长,他说我们不搞种植,搞放牧,种草让羊群吃,当然有些肥有些瘦,但是人就是这样的。

  4. 符号挂帅vs.实质内涵。另外就是符号挂帅,升学率、分数、就业率,到底代表什么?没有人研究。最近参加高校评估,四年级学生非常好,但是脑子里只有保研一件事,但毕业前其实应该有很大的视野、很奔放的想法等等。拿了奖励后面是什么,实质内涵好像研究比较少。

  5. 工程思维vs.发展思维。还有像工程一样,严格分析、明细步骤、步步检查、完美成果,还有质量保障、业绩评鉴、成果为本。相对的就是发展思维。那些管和评的根本不懂,有些完全没有出现过的,怎么评?创新怎么评?有些创新叫一级,有些创新叫二级。

总的来说,现在很多人说世界是变幻(Volatile)、莫测(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加起来就是VUCA,明确说明怎么分类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

工业社会大概就是分析、工整、严密、规范、划一、整齐、逻辑、正统、简洁。而后工业社会崇尚总体、宽松、模糊、概念、多元、综合、联想、发散、复杂。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治理恐怕也要跟得上。

*本文整理自现场演讲,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现场提问:刚才讲到了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也提出了很新的理念。您说这条路很长,如果不开始走的话,永远到不了。您认为如果我们想走上这条路的话,起点在哪里?

程介明:每个地方不一样,刚才说得比较悲观。乐观一点,其实每个高等教育制度,都在从这个方向摸索,因为整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以前大学就业,比如土木工程,看毕业生有多少人对口就业,现在这种概念根本行不通了,除了医学院基本上不会不对口,其他大多数用对口的角度来看,基本上都失守了,比如说法学院起码1/3、1/4不做与法律有关的工作;工程,我也有点意外,大概十年前开始,35%学生没有做跟工程有任何关系的工作。现在大家慢慢知道了,其实最好的工程师应该是你的毕业生,但最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成为工程师,很多地方都在慢慢地摸索。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程介明:面对不确定的时代,大学教育应如何变化?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