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李镇西:我鄙视这样的“名校”

作者:李镇西 发布时间:

李镇西:我鄙视这样的“名校”

作者:李镇西 发布时间:

摘要:名校诞生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15fb53a8-6686-4373-ae22-df8fc24b40f3.jpg我离开成都石室中学好多年了,但我一直为自己曾是石室中学的教师而自豪。因为这是一所真正的名校——她当然有骄人的教学质量,虽然她并不一定每年都夺得高考升学率第一,但石室中学的骄傲绝不仅仅在此,更令人敬仰的是,在两千多年绵绵不绝的办学历史中,这所学校曾经活跃着卢照邻、岑参、王维、杜甫、陆游、郭沫若、李一氓、何其芳、李劼人等人的身影,即使到现在,只要走进石室中学的校园,你就会被那古朴而气势磅礴的汉代建筑风格的教学楼所震撼,被弥漫在空气中的古典文化气息所包围。这样的名校,是时间的积淀,是历史的结晶。而这样积淀和结晶是不用什么“国家级示范校”“四星级学校”"全国百强中学"之类的牌子来装潢门面的。

可是,在什么都可以速成的当今时代,名校也可以如超女一般一夜成名的——而这也正是一些校长的梦想。在不少学校,我看见过这样的口号:“三年打造名校!”我实在搞不懂,“三年”如何“打造名校”?但后来我终于搞懂了,名校的确是可以“催熟”的。

有一所学校,过去默默无闻,但近年来声誉鹊起。校长到处讲他如何“遵循教育规律”的办学经验和业绩——去年高考一下就“培养”出一个“状元”,还有7个学生考取清华北大!但该校一老师私下告诉我:“别听他胡说,假的,假的!”我吃惊地问:“难道你们学校去年的高考状元是假的?难道那7个清华北大生是假的?”他说:“前年高考,我校有一批学生上了重点大学录取线,但没有上清华北大的录取线,于是学校动员这些学生放弃录取,复读一年,学校免去他们学费、生活费等所有的费用,另外还给每人每月一笔不低的生活费。这些学生本来成绩就很拔尖,经过一年的‘回炉’,去年高考分数自然个个都高得不得了!状元就是这样来的,7个清华北大生就是这样来的!然后学校又花钱买了好几家媒体,高调宣传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一下子就产生了空前的社会反响,于是学校就成‘名校’了!”

原来如此!其实,名校诞生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的新建学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校之初,不择手段四处挖优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购”优质生源,然后以“泪水加汗水”的野蛮方式大搞“应试教育”;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又以各种方式“分流”,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用比较“学术”的说法,叫“去分母”……于是,第一届毕业生“一炮走红”,学校名声大振;然后学校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呀,狠抓两个什么什么呀,落实三个什么什么呀……第二年招生时候,学校大门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如果你给这样的校长谈什么陶行知的“真教育”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他会笑你“太天真”和“过于理想化”。在这些校长看来,只有狠抓死揪,才是教育;升学率就是学校的一切!学校就是靠这成名的。为了这,可以不择手段地收购优生,撵走差生。当然,这些话,他绝不可能对着电视摄像机说的。

但我从心底鄙视这样的所谓“名校”!

2014年8月19日

本文转自镇西茶馆,作者李镇西。

1、本文是 芥末堆网转载文章,原文:镇西茶馆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镇西茶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李镇西:我鄙视这样的“名校”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