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芬兰教育学习记:Ask Questions, Learn Together

作者:梅初九 发布时间:

芬兰教育学习记:Ask Questions, Learn Together

作者:梅初九 发布时间:

摘要:什么是好的教育?

WechatIMG14.jpeg

“教育信息化的落地应用、教育改革、教育科技,在全球范围看来,不同国家、不同水平、不同背景,但面临的都是一样巨大和困难重重的挑战。”

这是在看过全球很多国家教育案例之后,来到芬兰,我从一直以来沉于胸臆到脱口而出的感叹。

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教育自身的问题,从大的角度来说:历史、文化、体制、观念、经济水平都是制约和影响因素,从小的角度来说:老师、从业者、家长等等也同样如此。我原来没去过其他国家或是地区,极其热衷于兴奋地记录所见美好之处,像是教育理念、课堂设计、创新模式。不过近来有点反过来了,比起What和Why,我更关注How to。

这次芥末堆全球考察团芬兰站也是如此,第一天我们上午去了两个学校,参观1-6年级和7-9年级课堂,下午两个工作坊,分别由两个校长主持,谈论的主题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及教学方法”和“芬兰新课改内容及影响。”

上午一直在学校听校长/副校长、各个老师分享观点,参观学校、参加课堂学习,下午则是双方堪称美妙的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讨论,这些细节我们都有记录,稍后会有速记文章翻译出来,不遗漏细节地跟大家分享。但是作为外派首席写稿官,我更愿意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一些体会给大家,无论对错,分享并期待交流。

WechatIMG12.jpeg

1、learning by doing

除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校空间设计之外,我更感兴趣的是细节,learning by doing,从学生、老师、校长、环境、课程、氛围、状态、引导等等都是一个系统,知行合一的系统才能形成闭环,将优秀的培养理念付诸实践。所见即所得,没有官话套话和虚伪,有几个问题感受很深: 

问学生:你在学校快乐吗? 

答:快乐,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很多时间和朋友们在一起(一起做东西等等)。 

问校长:你觉得自己是个educator还是个server? 

答:首先是个教育者,其次是个server,因为“make happy things happen,make it better。”老师和校长更应该是个赋能者,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WechatIMG13.jpeg

2、芬兰教育 VS 中国教育 

早上一直在学校看他们的各种课程、课表,以及听校长和副校长以及各个老师分享观点。好的就不用说了,芬兰的基础教育的优秀和卓越是全球共识。但有一瞬间我愣神了,在全球看了不少国家的学校和学习了各种教育理念,顶级的总是从人出发最后成为人。但一个国家的教育总是和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经济、环境等等因素互相作用的。回过头来看,指责中国教育屠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但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又无法分布均衡的国度,不应试走一条血路出来,我想90%的人别说看一眼世界了,看一下全中国跳出已有的生活轨迹的机会都没有。这是好,还是不好?谁能给个绝对正确和正义的答案?

如同如何造一个句子能同时解释“平等、公平和公正”三个词的不同。

我自己的造句是:“中国的学生都该平等地享受到教育的权利,公平地选择教育的机会,并且公正地获得个体的教育成果。”

同时我请教了一位老师,他给了另一个更为严谨的表述:“张三和李四,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应该有平等的获取公平教育的机会,这样的机制体现了社会公平,但张三和李四应该求真,社会机制应该保障他们公正地得到发展成果。”

读者朋友们:你怎么看?你的观点又是什么?

3、教育在一个国度从来都不是孤立产生和发生的。

如同文化与民族性,都与一个国家地理、资源、物产、人口、经济、文化、以及历史发展戚戚相关,并且互相作用。

再一次深深觉得:全天下的教育理想都是一个目标,全天下的教育改革都一样挑战重重。有些国家走在前面,有些慢一点。

都说孩子是明天,到底有多少人(政府/学校/老师/家长)真在把孩子当明天一样对待,对了,别说明天了,有些地方连把孩子当一个人都做不到。

WechatIMG11.jpeg

4、教育的很多理念并不是新理念,比如苏格拉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论,沿用至今依然充满活力并被论证为真且不断演变,比如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培养阶段的区分,至今看来也不过时而且依旧很价值,但是几千年了,为什么教育变革依然还是如此缓慢进化和发生,并且到实际应用里依然并不完满如意?

难道所有的答案指向“教育解决的是人的问题,人本来就复杂”之外,真心的,我还想愚蠢到极致再去去问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几千年了依然慢得令人发指,难道必须要用看生物进化论的认知来看待教育的进化吗?还是说本身教育就是一个不断解决“人”的问题和发展的事儿,也在不断解决自身问题和发展的行业,而实际现实是问题就是解决一个又出一个的状态?

5、教育科技,芬兰人民和中国人民是一样的,推进教育科技和教育数据的获取,但是:老师不接受,受各种环境制约(比如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 Pad)。

但是这个问题我想三天以后再展开聊,因为三天以后,看完比较传统的基础教育学校,再去看教育科技相关的产品。提前提出来是想转告大家:可能作为教育科技从业者或是实践者,当你觉得苦逼的时候,想想芬兰人民(其实美国人民以色列人民甚至全球)都是这样的时候,不是给你安慰,是给安心和耐心,因为大家都在试图去解决可能是人类几千年来面对的巨大未攻克的难题之一了。

最后,这一次文章例外地没有做分享,我们其它内容会把值得学习和借鉴、可交流的内容表达,我就继续写写肤浅的困惑吧,恳请教导、批评、指正以及交流。

#这实际是一篇求助文#

最后,附上讨论工作坊中 Hermanni 校长 Lisa 女士的分享 PPT,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

360反馈意见截图16251126107135141.jpg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芬兰教育学习记:Ask Questions, Learn Together分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