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破解课后“3点半难题”,各地探索出哪些解决之道?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破解课后“3点半难题”,各地探索出哪些解决之道?

作者:宁宁 发布时间:

摘要:还是以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为主。

asia-1782430_960_720.jpg

(来源:pixabay)

芥末堆4月26日文,据教育部官网消息,在今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大部分省市和一些地级市已经制定或转发教育部文件,积极探索开展课后服务的工作形式,因地制宜地解决“3点半难题”。

已经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各地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普遍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

今年两会期间,在课后三点半的相关议题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态,“基本的思路是实行弹性放学时间。第一,明确放学之后不属于义务教育,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贴。第二,可以与家长协商,建立谈判机制,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第三,注意不要把这段时间又变成课堂教育的延伸。”

目前各地探索实践的方式呈现多样化。一种形式是,政府支持,学校组织。北京、长春、上海、广东、南京等地,以政府统筹规划、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等多种方式,鼓励学校利用场所、师资和设备优势,为中小学生组织普惠性的课后活动。 

北京市教委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这项课外活动计划。北京市政府2015年按城区生均每年700元、郊区生每年900元划拨专项课后服务经费。西城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建设百所学校少年宫,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自主参加各类课后活动。 

成都也是以财政投入为主开展的课后服务。吉林长春市按生均每天2元安排托管经费,支持各小学试行学生课后免费托管服务。上海市公办小学普遍向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课后免费看护服务。这是现在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主要形式。 

另外一种形式是,由家长主导,学校配合。青岛等地“以学校家委会为主导、学校参与配合”,依托学校的场所和设备开展,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轮流担任志愿者,学校派出教师或学校干部指导。或者是由学校退休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担任志愿者进行免费托管。

还有借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组织开展课后服务。吉林省公主岭市等地就是鼓励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和学校合作,共同开展课后活动。争取财政支持、吸引社会捐赠,向家长适当收费等方式建立经费的保障机制。 

社区组织开展也是一种形式。重庆、广西、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以社区、社区教育学院和团组织为主体,依托学校、社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招募志愿者、邀请“五老”、鼓励教职员工、吸纳家长义工,聘请专业人士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后服务。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专项拨款,社会捐赠,还有向家长适当收费。

过去几年,包括南京、北京、长春、上海、程度、青岛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了弹性离校的试点工作。课后三点半的难题得到多种方式的解决,不过在此过程中,如何防止变相“补课”仍然是不小的挑战。另外,在此前的试点中,如何对教师额外劳动进行合理补贴,也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解的难题。

陈宝生在两会期间谈到解决课后三点半的难题时表示,各地要探索经验创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1、本文是 芥末堆网原创文章,转载可点击 芥末堆内容合作 了解详情,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过公关费、车马费等任何形式发布失实文章,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3、如果你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报道,请您 填写信息告诉我们。
来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务合作:王老师 18710003484
  • 破解课后“3点半难题”,各地探索出哪些解决之道?分享二维码